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洱海

洱海

洱海的相关文献在1941年到2022年内共计928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中国文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1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1篇;相关期刊394种,包括风景名胜、大理学院学报、边疆文学等; 相关会议11种,包括2012第四届全国现代高效生态渔业与水环境综合治理技术交流研讨会、云南低碳发展科技论坛、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第九届青年学术交流会等;洱海的相关文献由1481位作者贡献,包括王圣瑞、焦立新、杜宝汉等。

洱海—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15 占比:98.60%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29%

专利文献>

论文:1 占比:0.11%

总计:928篇

洱海—发文趋势图

洱海

-研究学者

  • 王圣瑞
  • 焦立新
  • 杜宝汉
  • 赵海超
  • 卫志宏
  • 倪乐意
  • 储昭升
  • 曹特
  • 万国江
  • 吕兴菊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马巍; 苏建广; 杨洋; 蒋汝成; 吴金海
    • 摘要: 洱海是大理白族人民的集中饮用水源地,受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加剧影响,近年来洱海水质呈现旱季较好、雨季超标问题突出、年际波动变化明显、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逐步加重等变化特点。从水质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分析,农业面源是影响洱海水质雨季超标的关键环境因子,降雨径流是面源入湖的主要驱动力和载体,水情条件是驱动洱海水质年际变化的关键因子,水位调度是影响水生植被自然恢复的水力驱动因素,水生植被腐释将对洱海年内5—6月期间水质突变产生重要影响。因此,在外流域水资源补给条件下,强化农业面源源头治理与末端拦截,优化洱海水位调度,提高水生植物的收割管理水平,可加快洱海水生态系统的自然修复并促进洱海水质的可持续性改善。
    • 安国英; 郭兆成; 叶佩
    • 摘要: 依据1989年至2019年云南大理地区所辖12个气象站点的气候数据和洱海水质监测资料等文献,分析大理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和洱海富营养化变化趋势,并总结洱海水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降水量、气温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989年至2019年期间,大理地区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候变暖明显,冬季气温升温幅度最大;年降水量总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秋季降水量减少最为显著。洱海水质的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及单因子总氮、总磷、高锰酸盐指数等总体呈升高趋势,而水体透明度呈降低趋势;进一步可分成2个阶段,即2003年之前呈快速上升或下降变化趋势;2003年之后呈波动稳定趋势。洱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与年平均气温呈正相关,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总氮、水体透明度分别与年平均气温正相关和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则呈负相关和正相关;而总磷与冬季平均气温、高锰酸盐指数与夏季或冬季平均气温均呈正相关关系。年内变化上,洱海污染指数、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在最近的2015—2019年期间呈现6—10月份明显增高,显示非汛期水质明显好于汛期状况。总之,1989—2019年期间,受大理地区气温升高、降水量减少导致入湖水量减少的影响,洱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呈升高趋势,湖泊富营养化进程加剧状况没有得到改善,洱海水环境仍然比较脆弱。
    • 摘要: 4月1日,由云南省委农办牵头举行的推广“顺丰洱海模式”现场会议在大理白族自治州召开,总结交流九大高原湖泊流域农业面源污染防治等工作经验,研究部署下一阶段“顺丰洱海模式”推广工作。会议指出,近年来,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积极参与洱海保护治理,在湖泊流域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方面形成了行之有效的“顺丰洱海模式”,为九大高原湖泊保护治理提供了新理念、新思路和新方向,将为“减”流域污染负荷、资源浪费,“调”流域农业种养结构,转变农业生产方式,“治”点源与面源污染等提供最有力的保障。
    • 刘默衡
    • 摘要: 洱海周边白族水文化经历崇拜、祛魅、保护治理三个阶段,从以“祈水”为目的融入到本主文化和神话传说的水崇拜阶段,经过生产生活对水崇拜的祛魅阶段,再到以“治水”为目的、人水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建设阶段,白族人民对水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与水的有情关系最终得到升华。
    • 治豪; 李戎戎
    •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布局规划中的重要一环。洱海作为大理生态体系的核心枢纽,在加大力度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大背景环境下,洱海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在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理论指导下,洱海保护取得优异成绩,洱海生态环境持续向好。分析其中的成功经验,有助于巩固来之不易的治理成果。
    • 宋海龙
    • 摘要: 以恢复生态学和景观生态学理论为基础,以“人退湖进、分区分类、多层修复”的理念为指导,以湖滨缓冲带生态修复和湿地建设为主要任务。在对环洱海湖滨缓冲带及周边环境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各区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等特征分析湖滨缓冲带存在的问题,分区分类开展生态修复及湿地工程、生态监测廊道工程、生态搬迁工程及带有湿地修复科研功能的试验地工程,因地制宜采取多类型生态修复工艺、湿地建设工艺,制定各区、各段、各点的生态构建与恢复、低污染水截蓄与净化、市场化机制,并构建缓冲带上生态监测管理站点和科技技术支撑研究基地,为洱海生态保护核心区提供系统的生态安全屏障,最终达到环洱海流域湖滨缓冲带生态系统的自我维持和良性循环状态。
    • 彭嘉玉; 吴越; 侯泽英; 储昭升; 饶景翔
    • 摘要: 灌排沟渠径流是洱海氮、磷营养盐输入的主要来源。2020年秋季,研究选取洱海西部2个汇水区,分析了降雨条件下汇水区和沟渠子汇水区2个空间尺度下沟渠水质的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对沟渠水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沟渠水质表现出显著的空间差异性,其中双隐汇水区东南部沟渠化学需氧量(COD)较高,为5.68~20.49 mg/L,北部沟渠总氮(TN)浓度较高,为1.04~1.44 mg/L,总磷(TP)浓度自东向西递减,氨氮(NH_(3)-N)浓度整体较低;万阳汇水区南部沟渠COD较高,为5.02~14.22 mg/L,TN浓度整体较低,环洱海和中部靠北沟渠TP和NH_(3)-N浓度整体偏高。冗余分析结果表明,村镇、农田是沟渠TP和NH_(3)-N的主要来源,秋季库塘未被利用的蓄水也可能对沟渠水质造成影响,林草地面积占比与沟渠水质呈负相关,但由于占比小和空间分布原因,对入海污染负荷的削减效用较小。洱海西部应加强灌溉用水循环利用,完善环湖截污工程,以减少灌排沟渠退水和农村生活污水对洱海水质的影响。
    • 和雅迪; 李钢
    • 摘要: 从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视角出发,以问题为导向,聚焦洱海生态治理的实践。笔者在客观总结洱海生态治理现代化经验的基础上,找出当前洱海生态治理所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力图揭示洱海生态治理现代化的本质和规律,探析今后洱海生态治理现代化的路径。
    • 文红星; 李寿湖; 和卫明; 杨旭娟
    • 摘要: 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作为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自然界中受自然地理因素影响较大,地表水化学成分呈地区性分布,通过此次调查分析,摸清洱海流域主要河流、湖库水体中的主要离子的分布,为后续水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提供依据,调查发现流域内主要河流矿化度含量在20-610 mg/L,总硬度含量在13.4-292 mg/L,苍山十八溪矿化度和总硬度总体小于洱海其他地区,可溶性无机矿物质含量较低。流域内主要入湖河流、水库、湖区均为为重碳酸盐类,钙(Ca)组水,分布有Ⅰ、Ⅱ和Ⅲ型水,其中C CaⅠ型占13.5%。C^(Ca)^(Ⅱ)型占51.3%,分布最广。C^(Ca)_(Ⅲ)型占35.1%,天然水水化学类型特征以C^(Ca)^(Ⅱ)、C^(Ca)^(Ⅲ)型水为主。但随着流域经济的发展,人类活动不断加剧,对比已有历史数据,流域内部分站点类型均发生了水化学类型变化,说明人类活动对水体产生了一定影响。
    • 黄明雨
    • 摘要: 为了揭示洱海主要入湖河流的污染特征,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间,以总氮(TN)、总磷(TP)、氨氮(NH_(3)-N)、化学需氧量(COD_(cr))为污染物指标,对27条主要入湖河流进行水质、水量监测以及沿程追踪调查。同时结合同期降水数据和湖区水质监测资料分析,阐述了洱海主要入湖河流水量水质特征,估算了入湖污染负荷,并评估了入湖污染负荷对湖区水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①2014~2016年27条主要河流入湖总水量在2.87亿~4.74亿m^(3),汛期入湖水量分别占全年入湖水量的79.17%,74.90%和61.96%,入湖水量与流域降水量呈正相关关系;②在时间尺度上,污染物浓度年内整体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波动趋势,雨季水质总体较好,污染物浓度空间上的差异不如时间尺度上的明显,污染物浓度与流域降雨量呈显著负相关;③洱海入湖污染负荷年内呈先降后升再降的趋势,入湖负荷主要受水量控制,污染负荷贡献率顺序为北岸>西岸>东-南岸,入湖河流总氮输入量与湖区总氮浓度、总磷输入量与湖区总磷浓度均呈极显著正相关,是洱海氮磷的重要来源。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