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湖泊沉积

湖泊沉积

湖泊沉积的相关文献在1985年到2022年内共计226篇,主要集中在地质学、自然地理学、地球物理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1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31749篇;相关期刊88种,包括沉积学报、山地学报、地理科学进展等; 相关会议10种,包括2011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2009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2007年全国地貌与第四纪学术研讨会等;湖泊沉积的相关文献由536位作者贡献,包括沈吉、王苏民、李世杰等。

湖泊沉积—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1 占比:0.66%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31749 占比:99.30%

总计:31973篇

湖泊沉积—发文趋势图

湖泊沉积

-研究学者

  • 沈吉
  • 王苏民
  • 李世杰
  • 朱立平
  • 张宏亮
  • 张恩楼
  • 夏威岚
  • 王君波
  • 吴瑞金
  • 张振克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项超生; 汪勇; 王君波; 马庆峰; 王世航
    • 摘要: 青藏高原西北部湖泊沉积物记录了丰富的区域气候环境变化信息,对于揭示青藏高原西风-季风环流系统变化及其相互作用过程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对青藏高原西北部高海拔干旱区典型湖泊阿克赛钦湖沉积岩芯粒度、总无机碳(Total inorganiccarbon,TIC)、总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总氮(Total nitrogen,TN)、碳氮比(C/N)和磁化率等环境代用指标的分析,探讨阿克赛钦湖不同沉积深度范围内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湖面变化及湖区冷暖变化等湖泊环境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阿克赛钦湖沉积物有机质含量低,湖泊沉积物以粉砂为主,黏土次之,砂含量最少。多指标记录的环境变化大致分为以下4个阶段:第Ⅰ阶段(531~480 cm)气候相对温暖,流域蒸发较弱,湖泊水生生产力低,为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弱的深水环境。第Ⅱ阶段(480~380 cm)气候寒冷干燥,流域蒸发强烈,湖泊水生生产力相对较高,为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强的浅水环境。第Ⅲ阶段(380~160 cm)气候逐渐转暖,入湖水量增多,湖面扩张,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逐渐减弱。第Ⅳ阶段(160~0 cm)气候寒冷干燥,流域蒸发增强,湖泊水生生产力低,为湖泊水动力搬运条件弱的深水环境。研究结果可为青藏高原西北部过去气候变化重建及西风-季风变化关系研究提供基础科学数据与理论支撑。
    • 渠洪杰; 陈英富; 卢晶; 冯跃文; 王森
    • 摘要: 1研究目的(Objective)浑善达克沙地是中国北方主要的荒漠化地区之一(图1a)。鉴于露头所限,前人重点讨论了全新世以来古湖到沙地的变化过程。然而,根据近年来工程揭露的剖面和水文地质钻孔等可知,浑善达克沙地全新世古大湖沉积层之下,仍分布有厚度较大和面积较广的风沙与湖泊沉积等,其除上覆于处于低地形区的上新统砖红色泥岩之上,且厚度超过100 m之外,还有一套碎屑层超覆于相对较高地形区的前新生代不同时代岩层之上,厚度介于30~60 m,反映了浑善达克沙地最新一次的大规模沙化作用。
    • 张静; 张玉芬; 李长安; 李国庆; 贾明明
    • 摘要: "人类世"(Anthropocene)概念是在人类活动引起的全球性环境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提出的.人类世问题近年来已逐步成为环境、地球科学及其相关学科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武汉位于长江中游,汉水与长江交汇之处,是中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也是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因此开展武汉地区的人类世界限研究对于指示人类活动在自然环境中可开展的安全活动空间具有重要的意义.以武汉市湖泊沉积物中有机氯农药(OCPs)、重金属元素(Zn、Cu、Pb、Hg、Cr)、总磷总氮和沉积色素的含量为标志,结合武汉城市化进程对武汉地区的人类世界限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武汉地区的人类世界限大概在1960年左右,此时人类活动在湖泊沉积物中留下了标志性的特征.
    • 李德文; 李林林; 马保起; 张健
    • 摘要: 湖泊沉积因其对地震动的敏感而被认为是“天然地震仪”,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有机会重建长时间尺度的地震(动)序列,对认识区域发震孕震环境和地震复发规律具有潜在优势,是当前古地震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本文旨在总结现今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的主要进展、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展望.首先通过与传统古地震研究关注的记录对比,扼要介绍了湖泊沉积地震动记录在形成和保存潜力、空间分布以及感应能力等方面的相对优势.然后从过程角度总结了湖泊沉积对地震动响应的主要机制,着重剖析了液化、流化和沉积物再悬浮等不同机制在控制因素、过程特点、响应阈值等方面的异同.再结合湖泊沉积对地震动响应的过程特点和研究现状,总结了不同类型的湖泊沉积地震动记录,对比分析了变形构造、块体运动堆积、浊流堆积和再悬浮沉积等4种类型记录的沉积学和动力学特征;对不同类型记录的古地震学含义和研究手段进行了梳理.再总结了地球物理勘探、结构构造和理化代理指标等现阶段流行的方法在不同尺度湖泊沉积古地震识别和古地震序列重建中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后者主要缘于湖泊沉积系统本身的复杂性和外部扰动过程的多样性.最后指出,当前湖泊沉积古地震研究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缺乏普适性的响应模式、判别依据和甄别准则;今后工作应致力于对湖泊沉积地震动响应过程的深入理解,积极引进数字或试验模拟等理论工具与方法,从二维观察扩展到三维重建;数据解释力求宏观结合微观,由单一指标转向综合性组合式指标,为最终建立普适性的诊断指标和判别依据服务.
    • 田庆春; 石小静; 石培宏
    • 摘要: 选择青藏高原腹地可可西里为研究区,通过对该区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分析,并且与其他环境代用指标进行比较,探讨了中更新世以来可可西里地区的环境演变.结果表明:粒度参数的变化特征可以很好地指示湖泊水位的变化,能反映湖区气候的变化情况,粒度参数所指示的湖泊水位波动及环境变化得到了其他环境代用指标很好的支持,说明对沉积物粒度研究是恢复区域气候环境变化的一种有效途径.同时该区湖泊沉积物粒度参数的变化规律和深海氧同位素曲线在冰期—间冰期旋回尺度上有较好的一致性,但也出现不同的变化特征,表明这一区域既有与全球一致的气候特征,也受区域气候变化影响,其原因可能与青藏高原的抬升有一定关系.
    • 廖梦娜; 黄汇豪; 毛欣
    • 摘要: 白洋淀是雄安新区实现"以水定城"理念的关键,了解其生态变化轨迹及特征有望为白洋淀的治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本文基于取自白洋淀东南部湖区的一根长79 cm的沉积岩芯,分析该岩芯的硅藻记录并结合沉积物地球物理和化学指标、气象监测数据及人类活动指标,重建了该湖区近80年的硅藻属种组合及多样性变化过程和特征并探讨其变化机制.研究结果表明,Achnanthidium minutissimum、Amphora copulata、Puncticulata praetermissa、Pantocsekiella ocellata和Cyclotella distinguenda是沉积硅藻群落的优势种.本研究分析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包括物种丰富度、均匀度和β多样性指数(βsor).其中,物种丰富度和均匀度呈总体上升趋势,βsor呈总体下降趋势,说明过去80年硅藻属种数量净获得量增加,但硅藻群落结构变化趋于均匀化.冗余分析(RDA)和变差分解(VPA)显示气候和人类活动因子对硅藻属种组合和多样性变化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年均温、湖水位和沉积物P元素含量的贡献较大.年均温对硅藻属种组合变化的独立解释百分比最大,说明未来气候持续变暖的条件下,气温对白洋淀生态系统的影响可能会增强.湖水位对硅藻多样性变化的贡献最大,说明维持生态需水量对保护白洋淀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基于普通最小二乘法残差的累积和(OLS-CUSUM)未检测出硅藻属种组合和多样性存在突变点,说明过去几十年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尚未造成该湖区生态系统稳态的转化.因此,减轻环境压力有望保持该湖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力和稳定性.但对于重污染湖区,其硅藻优势种和属种组合变化与本研究湖区存在很大差异,需进一步研究以获得更具针对性的水环境治理对策.
    • 赵炳炎; 胡建芳; 刘丰豪; 陈炜; 王伟铭
    • 摘要: 了解全新世的温度变化能为理解目前日 益突出的全球变暖、评估未来全球气候变化给出重要的参考.在这项研究中,基于长江下游南漪湖沉积岩芯深度为0~450 cm中161个样品的brGDGTs代用指标,对过去12.0ka的大气温度进行重建,以进一步深化对全新世温度变化的理解.发现湖泊周边土壤与湖泊沉积物brGDGTs分子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土壤以brGDGTs-Ⅰ系列为主,占到总比重的80%以上,计算得的MBT'5ME平均值为0.81;湖泊表层和柱状沉积物的brGDGTs分子组成更相似,其brGDGT-Ⅰ和brGDGT-Ⅲ分别为43%、48%和62%、35%,对应的MBT'5ME平均值分别为0.44和0.62,因此认为湖泊沉积物brGDGTs主要为自生来源,进而选用基于MBT'5ME的湖泊温度经验计算式进行古温度的重建.重建的南漪湖年均大气温度自12.0ka B.P.以来变化范围为13.8~22.4°C,根据变化趋势,可以分为4个阶段:①阶段,早全新世(约12.0~8.2ka B.P.),温度变化范围为15.1~20.6°C,属低温阶段;②阶段,中全新世(约8.2~6.0kaB.P.),温度为16.8~20.0°C,为稳定高温阶段;③阶段,中晚全新世(约6.0~3.0ka B.P.),温度为13.8~19.4°C,快速降温阶段;④阶段,晚全新世(约3.0ka B.P.以来),温度在17.4~22.4°C,快速升温阶段.通过对比其他古气候记录,可以得到以下结论:长江下游地区在约12.0~8.2ka B.P.时期温度变化主要受高纬度冰川残留的影响,为低温时期;在约8.2~6.0 ka B.P.时期的温度变化主要受到较强的太阳辐射量控制,属稳定高温期,对应全新世大暖期;约6.0ka B.P.后,温度受到6.0~3.0ka B.P.中低纬度冷事件以及上升温室气体辐射强迫共同影响,呈现先降后升的"V"型变化趋势.本研究表明长江下游地区自12.0ka B.P.以来温度变化主要受全球温度变化控制,自晚全新世以来温室气体辐射强迫是影响其温度变化的主要因素.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