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污染底泥

污染底泥

污染底泥的相关文献在1998年到2023年内共计506篇,主要集中在环境污染及其防治、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环境科学基础理论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9篇、会议论文26篇、专利文献68763篇;相关期刊69种,包括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安徽农学通报、净水技术等; 相关会议23种,包括2017年全国河湖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产学研高峰论坛 、中国水利学会2016学术年会、2016土壤与地下水国际研讨会等;污染底泥的相关文献由1294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涛、翟德勤、顾俊杰等。

污染底泥—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9 占比:0.13%

会议论文>

论文:26 占比:0.04%

专利文献>

论文:68763 占比:99.83%

总计:68878篇

污染底泥—发文趋势图

污染底泥

-研究学者

  • 马涛
  • 翟德勤
  • 顾俊杰
  • 卢驰江
  • 陈士强
  • 张志斌
  • 孙翠珍
  • 张彦浩
  • 康兴生
  • 张敏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徐云杰; 赵成东; 褚淑祎; 戴显钦
    • 摘要: 底泥是水体污染物的“汇”与“源”。随着外来污染源逐渐得到有效控制,底泥引发的内源污染成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与异位修复相比,原位修复操作方便,成本较低,二次污染较小。该文介绍了原位覆盖、化学修复、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等底泥原位修复技术,分析了这些技术的特点、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底泥的污染特性,提出了今后底泥污染修复的发展方向。
    • 罗小生
    • 摘要: 本文以某河流黑水体环境污染综合治理工程项目为例,以环境污染状况、主要污染物成分、城市黑水体环境污染情况和城市河道恶臭、淤泥的产生机制和解决技术分析为主线,着重分析遏制和拦截城市黑臭水,健全污水排放体系,发展补水和配水工艺技术,消除污染物底泥,源头控制分离脱水固化和资源化处置等工艺技术方面的全面体系研究成果。在此基础上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区的相关政策和规定,并仔细分析研讨通过了有关环境技术标准与规范、城市河流淤泥与湖水管理等领域的八项行业技术规范,经过对研究成果的深入总结与整理,有效弥补了我国目前在河道和湖泊等污水处理方面的规范空缺,为有关工作的开展提供积极有利的引导、示范与借鉴。
    • 赵宝华; 关永发; 周国旺
    • 摘要: 由于污染底泥是河道中储藏的污染源,不断地对上覆水体的水质产生影响。以北方某黑臭水体为例,研究了污染物的时空分布、吸附-解吸特征和潜在生态风险,并确定了环保清淤深度。结果表明:底泥的氮、磷和重金属的含量随着底泥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并向上覆水体释放氮、磷,造成水体的污染;根据吸附-解析平衡点与污染物含量之间的关系,确定了环保清淤TN含量控制值为1620 mg/kg,TP含量控制值为1094 mg/kg;底泥的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为低生态风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综合分析氮、磷和重金属污染的控制,A点的环保清淤深度为100 cm,B点的环保清淤深度为80 cm。
    • 周显; 庞波; 娄宗斌; 谢博文; 陈霞
    • 摘要: 河海交汇带沉积物中的矿物和盐分含量会给底泥脱水固化及后续资源化利用带来不利影响,而底泥的利用对于资源匮乏的海岛工程建设及农业开发也极为重要。以福建省福州市琅岐镇中心岛区的近海河道底泥为研究对象,调查并评价了其重金属和营养元素含量,并采用两种固化剂Ⅰ和Ⅱ对底泥进行脱水固化处理。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入海口河道上中下游底泥的营养元素和重金属含量差异显著。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的评价结果表明:底泥样品TT-1中的汞和DS-1中的铬存在中风险,但各河道底泥重金属综合潜在生态危害处于低风险状态,经过脱水处理后可作为种植土。加入7%的固化剂Ⅰ或Ⅱ,5 d内可将底泥含水率降低至30%以下,能满足城市用土要求,同时提升了底泥抗剪强度和抗压强度。XRD和SEM结果表明:固化剂Ⅱ的固化效果更好,底泥中泡沸石是其富集重金属的主要原因之一,固化剂Ⅱ加入底泥后产生了骨架构建体钙矾石,在消耗自由水的同时能提升底泥脱水性能,并通过离子交换使得底泥重金属更加稳定。
    • 邱金伟; 陈训龙; 蒲诃夫
    • 摘要: 运用分离变量法,推导出了针对三层介质体系的底泥水下原位覆盖可降解有机污染物扩散解析解,该三层介质体系由上至下包括覆盖层、污染底泥和洁净底泥.运用既有的污染底泥覆盖室内试验以及已被广泛验证的CST3数值模型对所提解析解进行了验证.基于所提出的解析解,分析了覆盖层厚度、污染底泥厚度、洁净底泥厚度和污染物降解速率等参数对萘扩散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在100 a时,不施加覆盖层情况下累计萘流出质量为施加1 m厚砂质覆盖层情况下的近9倍;污染底泥越厚,则萘流出覆盖层上边界的速率越快;洁净底泥越厚,底边界条件对萘迁移的影响就越小;降解对萘迁移影响显著,不考虑降解时萘的最大流出速率为萘半衰期10 a时的3倍.
    • 陈运涛; 张浩强; 王健男; 房宇航
    • 摘要: 针对某河道重金属污染底泥,进行了底泥的理化性质分析和异位固化稳定化处置中试试验。结果显示:底泥粉粒占比达62.1%~62.7%,含水率为166%~213%,孔隙比为4.756~5.992,液限为60.7%~67.1%,属于高液限黏土。经固化/稳定化处置后,相较于原底泥浸出,3%稳定剂掺量下,W1型稳定剂As、Pb、Ni和Co的浸出浓度分别为1.50μg/L、0.34μg/L、0.73μg/L、8.35μg/L,稳定化率为95.13%、96.63%、96.33%和83.31%,浸出毒性结果满足GB 14848—2017《地下水质量标准》中规定的地下水Ⅲ类标准。现场养护7 d后,10%固化剂掺量下,底泥含水率为52.9%,无侧限抗压强度为282.4 kPa,满足河道周边的回填、堆坝砌岸等用途。在底泥处置区2.5 m深度范围内,轻型动力触探试验结果表明,既有工况下搅拌设备对0~1.0 m和1.5~2.5 m深度内底泥具有更好的拌合效果。
    • 李宁; 吴琼; 罗欢; 庞素艳; 杨旭楠; 张淦
    • 摘要: 利用硝酸钙、反硝化微生物和固化剂制备了一种缓释复合材料,分别探讨不同固化剂投加比的缓释材料对批次和现场试验中上覆水及底泥的修复效果。结果表明,缓释颗粒能够有效控制NO_(3)^(-)-N释放率。在批次试验第30天且m(硝酸钙):m(固化剂)=20:1时,相比直接投加Ca(NO_(3))_(2),上覆水NH_(4)^(+)-N,TN和COD浓度最高可降低72.3%,63.2%和48.8%,底泥中酸可挥发性硫化物(AVS冤去除率高达91.1%。缓释材料在现场示范研究中得以有效应用,证明基于硝酸钙-微生物协同作用的缓释颗粒是一种有效的重污染底泥原位修复材料。探讨了“先泥后水”的水生态修复新模式,对高效消除底泥黑臭和重建好氧微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 吕广阔; 徐吉平; 李志豪
    • 摘要: 生态清淤是解决河湖水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技术之一,前期开展对底泥污染源、污染类型、污染物含量等调查以及对底泥进行污染风险评价工作,为科学准确地掌握底泥污染状况提供依据,对清淤决策判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扼要阐述了生态清淤工作前期底泥调查的工作流程以及利用内梅罗综合指数法和有机指数法评价以氮磷为主的有机污染,潜在风险指数法评价以重金属为主的重金属底泥污染,为合理设计底泥的清淤深度及范围提供参考。
    • 吴兴熠; 黎睿; 汤显强; 肖尚斌; 韩丁
    • 摘要: 以电动土工合成材料(EKG)作为电极,采用电动导排间隙水装置,在室内模拟了氮素污染底泥修复过程,研究了间歇通电(12h On/12h Off)和持续通电2种工作模式下脱除底泥内源氮的效果,分析了底泥不同形态氮在修复过程中的迁移转化特征.实验底泥体积为0.06m3,含水率为72.82%,总氮(TN),氨氮(NH4+-N)和硝酸盐氮(NO3--N)初始浓度分别为2350.16,1635.38和297.02mg/kg.在电压梯度为1V/cm条件下修复8d后,间歇通电和持续通电模式下间隙水导排量分别为8535和8370mL,重力流约占总排水量的80.43%~82.02%.电迁移是底泥中不同形态氮迁移的主要驱动力,间歇通电和持续通电模式下TN脱除量分别为544.48和552.26mg,其中80.71%和78.02%的TN从阴极排出.经过电动导排间隙水修复实验后,底泥含水率下降了4.95%~6.16%,间歇通电和持续通电模式下NH4+-N的去除率分别为40.41%、39.27%,NO3--N的去除率分别为25.82%、27.94%.综合考虑TN去除率和能耗2个因素,间歇通电是一种效益较高的模式,修复后底泥TN去除率为32.61%,电能消耗为15.57(kW?h)/m3.
    • 白若男
    • 摘要: 当前我国不少城镇出现了黑臭水体,整治黑臭水体的重要环节是污染底泥的控制.文章对已有的污染底泥的控制方法进行了梳理,并对污染底泥控制技术目前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阐述,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