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

丙烯酰胺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8713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73篇、会议论文320篇、专利文献110277篇;相关期刊1046种,包括精细石油化工、精细石油化工进展、石油化工等; 相关会议227种,包括2015全国功能高分子行业委员会、水溶性聚合物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会暨技术研讨会、2011年环境污染与大众健康学术会议、2010年国际水溶性高分子研讨会等;丙烯酰胺的相关文献由14799位作者贡献,包括伊卓、刘希、祝纶宇等。

丙烯酰胺—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73 占比:2.96%

会议论文>

论文:320 占比:0.28%

专利文献>

论文:110277 占比:96.76%

总计:113970篇

丙烯酰胺—发文趋势图

丙烯酰胺

-研究学者

  • 伊卓
  • 刘希
  • 祝纶宇
  • 张文龙
  • 方昭
  • 赵方园
  • 杜超
  • 林蔚然
  • 黄凤兴
  • 杜凯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郭雅妮; 王浩宇; 梁兰兰; 郭战英; 付艳
    • 摘要: 为获得高效、易降解、无二次污染的阳离子淀粉丙烯酰胺絮凝剂(starch glycidyltrimethylammonium polymerization acrylamide,St-GTA-PAM),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lycidyltrimethylammonium,GTA)为醚化剂,通过半干法醚化改性制备阳离子淀粉(starch glycidyltrimethylammonium,St-GTA),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St-GTA-PAM,并通过正交试验分析过硫酸钾(KPS)浓度、St-GTA与丙烯酰胺(AM)单体比等因素对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的影响,探究St-GTA-PAM的最佳合成条件。结果表明:水溶液聚合法最佳条件为反应温度50°C、St-GTA与AM单体比为1∶3、KPS浓度6 mmol/L、反应时间5 h;结构表征分析表明:St-GTA与AM成功接枝,St-GTA-PAM表面更加粗糙,呈多褶皱网状结构;高岭土模拟废水絮凝性能测试表明:在絮凝剂投加量为300 mg/L、pH为3~10的常温条件下,St-GTA-PAM絮凝率达到92.7%,说明St-GTA-PAM对温度和酸碱度的适应性较强。
    • 廖熠; 王长烨; 张昊澜; 胡雨婷; 付培; 张颖
    • 摘要: 采用水浴加热,硝酸铈铵为引发剂,氮气保护体系,引发壳聚糖(CS)与丙烯酰胺(AM)接枝共聚反应,制得接枝共聚物P(CS-AM)。探索了接枝共聚反应的合成条件对产物特性黏度的影响,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为m(CS)∶m(AM)=1∶4、w(CS+AM)=20%、w(硝酸铈铵)=0.09%、反应温度45°C、体系pH=3。采用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差热分析(DSC)对产物进行表征。将产品用于处理高岭土模拟废水实验,考察了絮凝剂投加量、体系pH值对絮凝性能的影响,并对比了4种絮凝剂的絮凝性能。结果表明,w[P(CS-AM)]=1.0×10^(-6),体系pH=7,P(CS-AM)的絮凝性能明显优于其他3种絮凝剂,水样透光率达到93.11%。
    • 赵振峰; 叶亮; 李明瑞; 王文雄; 古永红; 牟春国; 吴文川; 于小荣
    • 摘要: 暂堵酸压技术是改造碳酸盐岩储层、提高储层渗透性、保证油井增产稳产的有效措施。其中,暂堵剂是暂堵酸压技术的关键。本文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一种酸压用自降解颗粒暂堵剂TDJ,通过室内实验对TDJ进行了配方优化、降解性、封堵性及解堵性等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为60°C,30%丙烯酰胺,1%乙氧基化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0.3%过硫酸铵合成的TDJ性能最好。TDJ适用地层温度为60~120°C,其降解时间受HCl浓度和NaCl溶液浓度影响,在1%HCl中完全降解需要85 h,20%HCl中完全降解需要67 h;在10000 mg/L NaCl溶液中完全降解需要10 h,70000 mg/L NaCl中完全降解需要18 h。岩心实验表明:TDJ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能和解堵性能,暂堵率和解堵率分别达到90%和92%以上。
    • 胡焕波; 吴唯; 李宁; 赵天瑜; 邹志强
    • 摘要: 针对吸水膨胀弹性体(WSE)在含盐溶液中膨胀倍率普遍不高、吸盐水性能和耐热性能不佳等问题,采用反向悬浮聚合方法,将丙烯酸(AA)单体与丙烯酰胺(AM)单体进行共聚,制备了新型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并以热塑性聚醚酯弹性体(TPEE)为基体,制备了TPEE/P(AA-co-AM)吸水膨胀弹性体。研究了单体AA:AM质量比、交联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含量对P(AA-co-AM)吸水性能的影响,并将TPEE分别与自制P(AA-co-AM)耐盐吸水树脂和市售吸水树脂CPNaAA共混制成的WSE的吸水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当AA∶AM质量比为2.5∶1、NMBA含量为0.05%(质量分数,下同)、过硫酸钾(KPS)含量为0.70%、油相溶液与水相溶液质量比为2.5∶1时,P(AA-co-AM)吸蒸馏水和吸盐水综合效果最佳;P(AA-co-AM)对蒸馏水和对盐水的吸水倍率均高于市售吸水树脂CPNaAA,其中对盐水吸水倍率的增幅更明显;TPEE/P(AA-co-AM)的吸水膨胀性能优于TPEE/CPNaAA。
    • 雷艾彤; 苏丹; 聂春超; 郭子妍; 元同骥; 陈奕
    • 摘要: 丙烯酰胺(acrylamide,AA)具有多种生物毒性,该文综述不同来源丙烯酰胺的暴露水平、食品中丙烯酰胺的形成途径和抑制策略以及天然产物用于丙烯酰胺的毒性预防,为丙烯酰胺的日常防控、生成抑制和膳食防治提供依据和思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 俞家楠; 单国荣
    • 摘要: 针对丙烯酰胺类水溶性聚合物共混水溶液的黏度特点,结合流变仪测量数据,提出了一种半理论半经验模型,用于预测此类共混水溶液的黏度。基于Eyring绝对速率方程的黏度机理构建模型,使用Flory-Huggins方程(FH方程)反映共混过程的混合熵变化,再引入基团贡献模型和静电作用模型以表达混合焓变化。采用遗传算法对未知相互作用参数进行估值,以补全所需的相互作用参数。利用共混水溶液黏度测量值作为测试集,分别针对共混总摩尔分数、聚合度和聚合物溶质种类评估所建模型。评估结果显示:针对2种丙烯酰胺类共混水溶液,该模型对黏度的预测值与实验值基本吻合,具有较高预测准确性。
    • 武中平; 王伟; 肖苏熠; 阚晓丽; 朱利利; 曹磊; 潘虹
    • 摘要: 目的:建立气相色谱测定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混合物中丙烯酰胺的方法。方法:用水对样品进行提取,按照优化后的衍生化条件,使提取液中丙烯酰胺与溴发生衍生化反应,采用带电子捕获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对衍生物进行测定。结果:酸性条件、KBrO_(3)溶液的加入量、反应时间都会影响衍生化反应的效率、稳定性。水作为样品提取溶剂时,不会干扰丙烯酰胺与溴的衍生化反应。结论:建立了测定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混合物中丙烯酰胺含量的气相色谱法,方法检出限为0.05μg/L,添加回收率96.25%~100.02%,相对标准偏差0.23%~4.86%,可用于聚丙烯酸钠/聚丙烯酰胺混合物中丙烯酰胺的测定。
    • 康凌宇(编译)
    • 摘要: 近日,Renaissance的生物工程专家们获得了为丙烯酰胺还原酵母的新专利。该酵母可减少许多常见熟食中潜在致癌物质的形成。“丙烯酰胺是全球都在关注的致癌物,特别是对于儿童,他们日常饮食中许多常见的食物(饼干、面包、饼干、谷物等),往往比成年人消耗更多。”Renaissance首席执行官兼CSO John Husnik博士说,“值得高兴的是,世界各地的食品制造商正在接受和使用我们的丙烯酰胺还原酵母,它可以减少这种污染物(丙烯酰胺)的存在。”
    • 殷斌
    • 摘要: 采用了超声串联固相萃取-液相色谱法测定加热米制品中丙烯酰胺。通过实验确定了最佳前处理条件:乙酸乙酯和甲醇(6:4)的混合溶剂超声萃取串联C_(18)小柱净化为最佳前处理方法,优化了HPLC的运行条件,流动相为70%甲醇+30%水(v/v),流速0.7 mL/min,检测波长210 nm。该方法操作相对简便,加标回收率在95%~100%之间,变异系数约7%,满足对加热米制品中丙烯酰胺的检测要求。
    • 郭雅妮; 梁兰兰; 王浩宇; 郭战英; 路常平
    • 摘要: 以2,3-环氧丙基三甲基氯化铵(GTA)为醚化剂半干法制备阳离子醚化淀粉(St-GTA),采用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醚化淀粉接枝丙烯酰胺絮凝剂(St-GTA-PAM)。以单体转化率和接枝率为指标,探究制备条件对St-GTA-PAM的影响。结果表明,反相乳液聚合法最佳条件为:乳化剂添加量2.0m L,St-GTA与AM单体比1∶3.5,KPS浓度6mmol·L^(-1),反应温度60°C,此时单体转化率为95.4%,接枝率为87.5%。利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与热重分析对絮凝剂进行性能表征,并通过高岭土模拟废水絮凝实验确定St-GTA-PAM的最佳使用条件。结果显示,在最佳投加量250mg·L^(-1)时,St-GTA-PAM絮凝率可达93.9%,在水温10~50°C和pH值为4~10条件下,絮凝剂适用性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