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缓释性能

缓释性能

缓释性能的相关文献在1996年到2023年内共计294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轻工业、手工业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1篇、会议论文65篇、专利文献193063篇;相关期刊120种,包括内江师范学院学报、中国药学杂志、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等; 相关会议55种,包括2017第十九届中国科协年会、第十九届全国缓蚀剂学术讨论会、中国新型肥料研究生产应用技术研讨会等;缓释性能的相关文献由1146位作者贡献,包括周新华、周红军、刘亚青等。

缓释性能—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1 占比:0.09%

会议论文>

论文:65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193063 占比:99.88%

总计:193299篇

缓释性能—发文趋势图

缓释性能

-研究学者

  • 周新华
  • 周红军
  • 刘亚青
  • 宫晨琛
  • 程新
  • 芦令超
  • 陈水林
  • 黄永波
  • 刘勇
  • 吴洁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袁虎成; 丁永国; 马雪花; 马文鑫; 孙建民; 王自立; 金卫东
    • 摘要: 背景:骨关节结核病灶清除术后口服抗结核药全身毒副作用大,寻求一种既能节约药物用量又能提高病灶局部药物浓度、降低全身血药浓度的药物缓释系统势在必行。目的:观察载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在PBS人工模拟体液中的缓释性能。方法: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Palacos R粉剂分别与抗结核药吡嗪酰胺、卷曲霉素、莫西沙星、阿米卡星混合,每种药物与骨水泥粉剂有1.5 g∶40 g、2.5 g∶40 g两种比例,均加入20 mL液相单体,制备载抗结核药骨水泥标准试件8组,每组5个样本;对照组将40 g骨水泥粉剂与其20 mL液相单体混合,制备不含药骨水泥标准试件1组,共5个样本。将上述所有样本浸泡于PBS中,并置于37°C恒温水浴振荡器内,于设定的时间点取浸提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药物浓度。结果与结论:①吡嗪酰胺1.5 g组、吡嗪酰胺2.5 g组、卷曲霉素1.5 g组、卷曲霉素2.5 g组、莫西沙星1.5 g组、莫西沙星2.5 g组、阿米卡星1.5 g组、阿米卡星2.5 g组在PBS中可测到最低释药浓度的时间分别为45,60,150,150,120,120,60,90 d,其中卷曲霉素1.5 g组、卷曲霉素2.5 g组、莫西沙星1.5 g组、莫西沙星2.5 g组、阿米卡星2.5 g组具有更长的释药周期,对照组无药物释出;②结果显示,载卷曲霉素(1.5,2.5 g)、莫西沙星(1.5,2.5 g)、阿米卡星(2.5 g)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骨水泥释药周期长、缓释性能好。
    • 李昇原; 黄永鹏; 唐慧; 汪春江; 李秀兰; 陈博
    • 摘要: 采用反溶剂法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通过单因素实验和Z分综合评价法对比不同交联剂的作用效果;研究白蛋白质量浓度、醇水体积比、脱溶温度、溶剂pH、交联时间等工艺参数对白蛋白纳米颗粒性能的影响,确定优选工艺条件;运用浸渍吸附-冷冻干燥法构建白蛋白-奥曲肽微粉,考察微粉的载药量和体外溶出性能。结果表明:戊二醛为优选交联剂;当白蛋白质量浓度为10 g/L、醇水体积比为2∶1、脱溶温度为20°C、溶剂pH为9、交联时间为24 h时,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工艺条件最优,所制备白蛋白纳米颗粒的平均粒径为(100.6±2.5)nm,多分散指数为0.13±0.01,储存稳定性好;白蛋白-奥曲肽微粉能保持白蛋白载体原有的球状规则形貌,持续释药时间为2160 min,具有较好的体外释放性能。
    • 梅鑫; 白雪; 张婵
    • 摘要: 简要介绍了聚羟基烷酸酯(PHAs)的结构、理化性质及其作为载体进行载药微球制备的主要技术(溶剂挥发法、喷雾干燥法、超临界流体法、纳米沉淀法、冷压法),并探讨了聚羟基烷酸酯缓释微球的体外释药机理,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 张钟凯; 应彩娇; 程志强; 于晓斌
    • 摘要: 采用聚丙烯腈(PAN)为原料,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载有嘧菌酯的PAN微球。研究了工作电压、嘧菌酯与PAN质量比对微球形貌与性能的影响,并通过释放试验评价了载药微球的缓释性能。结果表明:静电纺丝机的工作电压是控制微球粒径大小的主要因素,其粒径随电压增大而减小,最小可至0.86μm,而嘧菌酯与PAN的质量比则主要影响微球的载药量与包封率,微球载药量最高可达34.53%,包封率最高可达79.78%。此外,载药微球在3种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均实现了长达400 min的稳定释放,表明其具有出色的缓释性能。在静电纺丝机工作电压15 kV、工作距离20 cm、PAN溶液质量浓度2%、m(嘧菌酯):m(PAN)=1:2及进样速率1.25 mL/h的条件下,可制备具有良好形貌与缓释性能的嘧菌酯/PAN微球,本研究可为农药减量增效提供一种技术路径。
    • 查显艳; 侯雪娟; 南慧; 田江
    • 摘要: 传统农药易受到环境因子的影响而过早降解,导致利用率低下,利用响应型控释技术对传统农药剂型进行改善是提高农药利用率的有效措施。本研究使用多巴胺改性凹凸棒负载毒死蜱(CPF),将海藻酸盐作为包覆材料,利用外源挤出法与Ca^(2+)交联,制备了能够对碱性条件作出特定响应的多巴胺改性凹凸棒/毒死蜱/海藻酸钙复合水凝胶(PRCH)。通过扫描电镜(SEM)、ζ-电位和比表面积测试(BET)对PRCH的形貌和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PRCH在不同pH环境介质中的缓释性能、溶胀性能以及在紫外光和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PRCH对毒死蜱的负载率高达85%,并能够在碱性条件下吸水溶胀,导致海藻酸钙孔道打开甚至结构坍塌,从而释放出毒死蜱。利用Korsmeyer-Peppas模型方程拟合曲线阐释PRCH的缓释机理为:在pH=5.5的缓冲液中,毒死蜱的释药速率由药物的扩散和水凝胶溶胀共同决定;pH=7.0时农药传输过程由水凝胶裂解的速率主导;而pH=8.5时农药自身的扩散在毒死蜱的释放过程中起主要作用,但水凝胶的裂解加速了毒死蜱的扩散。PRCH比毒死蜱标准品拥有更强的紫外稳定性和温度稳定性。本研究表明,PRCH具备优异的载药性能、pH特定响应和绿色环保等优势,在提高传统农药施用稳定性和防治效果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赵聪; 岳治光; 宁晓冬; 黄斌斌; 陈倩; 张素梅; 菅复春; 张龙现; 王荣军; 宁长申
    • 摘要: 为了研究不同配方的驱蚊酯长效硬蜱驱避剂的缓释性能及其与普通驱蚊酯水溶液的差异,对影响羊毛中驱蚊酯检出的萃取温度、萃取时间、萃取液体积以及羊毛在萃取液中的浸泡时间通过单因素试验进行了筛选,建立了羊毛中驱蚊酯含量的气相色谱检测方法;并对浸泡过相应驱避剂的羊毛分别于0、1、2、3、5、8、12、18 d检测其中的驱蚊酯载药量,得到了不同配方的驱蚊酯在羊毛中的释放曲线,进而对4种驱蚊酯制剂的缓释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浸泡过驱蚊酯的羊毛在3 mL无水乙醇中浸泡15 min,并在35°C条件下萃取20 min后,所测得的萃取液中驱蚊酯峰面积最大,利于其定量检测;在配方缓释性能试验中,A、C、D组驱避剂在1~8 d内羊毛中驱蚊酯载药量均大于同时期的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D组在1~8 d内每克羊毛中驱蚊酯载药量显著大于其他处理组,其相对释放率分别为35.5%、52.0%、64.3%、73.3%、81.1%;B组则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每克羊毛中驱蚊酯载药量与对照组均没有显著差异,各时间点相对释放率也较为接近;另外,不同处理组驱蚊酯相对释放曲线中显示一级方程拟合度最好,D组在0~18 d内的积分面积为1349.35 mAU,小于其他处理组。综上,在4组驱蚊酯制剂中,A、C、D组均可有效延缓驱蚊酯的释放,其中D组制剂的缓释效果最好,而B组的缓释效果不明显。
    • 席瑶瑶; 赵贵哲; 刘亚青
    • 摘要: 【目的】脲甲醛(UF)缓释肥料的养分释放周期过长,通常会达到1~2年,不利于作物对养分充分吸收。采用磷酸盐对UF改性,以缩短UF的养分释放周期,使缓控释肥料养分释放更匹配作物生长所需规律。【方法】采用溶液聚合配合原位挤出技术,在生成UF的过程中,将磷酸盐〔磷酸二氢钙(MCP)、磷酸二氢铵(ADP)和磷矿粉(PRP)〕穿插在形成的UF大分子链间,制备得到新型含氮、磷养分的缓控释肥料。采用TG、XRD和FTIR等手段对肥料的结构和官能团进行表征和分析,通过XPS研究肥料表面元素价态的变化。【结果】ADP在UF基体中分散性最好,对UF分子间氢键的破坏程度最大。处理后90 d,UF、MCP改性UF(MCP-UF)、ADP改性UF(ADP-UF)、PRP改性UF(PRP-UF)的氮累计释放率分别为68.46%、76.47%、80.45%、78.17%,比42 d时分别增加7.15、10.20、9.10和10.83个百分点。综上所述,磷酸盐的加入使改性缓控释肥料结晶度降低,氮磷养分具有优异的缓释效果。【结论】制备得到的缓控释肥料MCP-UF、ADP-UF和PRP-UF表明,UF中加入磷酸盐能改善氮磷养分释放,使其更匹配作物生长所需,有利于肥料的大批量工业化生产。
    • 郭亚军; 沈殿晶; 赵明; 范添乐; 王智超; 陈小军
    • 摘要: 【目的】以纳米载体作为农药载体,提高农药利用率。【方法】采用自模板合成法,在合成实心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s)的基础上,以水为刻蚀剂制备中空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子(Hollow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HMSNs)。通过溶剂挥发法将植物源农药鱼藤酮(Rot)负载到HMSNs的孔道中,制备得到Rot@HMSNs。测定Rot@HMSNs的缓释性能和杀虫活性。HPLC检测Rot@HMSNs中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系统分布。【结果】所制备的HMSNs粒径约250 nm,比表面积达999.4 m^(2)/g。Rot@HMSNs粒径均一,载药率达46.7%,具有良好的释放特性,释放模型符合Ritger-Peppas释放模型。HMSNs显著提高了鱼藤酮在黄瓜植株中的吸收和传导能力。【结论】通过纳米载体HMSNs可以提高鱼藤酮的利用率,此研究对于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 徐佳锋; 陆嘉俊; 韩伟胜; 汤文涛; 赵超
    • 摘要: 淀粉—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作为缓释肥包膜材料具有价格低廉、环保等优点,但其高吸水性限制其应用,采用纳米二氧化硅(SiO_(2))改性可提高其疏水性。首先探讨PVA浓度、交联剂用量、增塑剂用量对淀粉—PVA复合膜吸水率的影响,之后用纳米SiO_(2)对淀粉—PVA复合膜进行改性,探讨纳米SiO_(2)添加量对复合膜吸水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最优原料配比,最后将此复合膜液作为黏结剂,制备生物质炭基肥并进行土柱淋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150 mL蒸馏水中控制淀粉与PVA的添加质量之和为10 g,当淀粉与PVA的质量之比为2∶3、交联剂硼砂添加量为0.1 g、增塑剂甘油添加量为3 mL时,所制成复合膜的吸水率最低,为78%。添加纳米SiO_(2)后,各处理膜的吸水率随纳米SiO_(2)添加量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当纳米SiO_(2)添加量为2.4 g时,与未添加的相比,复合膜的吸水率下降38.4%,水接触角提高89.5%,拉伸强度提高49.0%,此时制备的复合膜材料性能最佳。将纳米SiO_(2)—淀粉—PVA复合膜材料应用于生物质炭基肥的制备,制备出的炭基肥颗粒包覆完整,粒径主要分布在3.8~4.4 mm之间,在28 d时氮素累计释放率为65%,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为炭基肥的开发应用提供新途径。
    • 沈雪梅; 朱小龙; 胡燕超; 宋任远; 张现峰; 李席
    • 摘要: 采用静电喷雾技术,以聚乳酸(PLA)为骨架载体材料,布洛芬(IBU)为模型药物,成功制备出PLA载IBU微球,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失重分析仪(TG)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分析了微球形貌、结构和性能。结果表明,PLA/IBU微球呈表面多孔的无定形结构,分散性较好,IBU以分子或无规则状态负载在PLA中,化学结构未有变化,稳定性较纯IBU有所提高。在体外缓释测试中,PLA/IBU微球相比较纯IBU具有良好的缓释效果,随着投药量的增加,IBU的释放速率和累计释放量逐渐提高,含16%IBU的PLA微球在48 h内累计释放量可达52%。静电喷雾法制备的PLA/IBU微球有望提高IBU的生物利用度和溶出率,在生物医药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