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槐果碱

槐果碱

槐果碱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84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2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67915篇;相关期刊67种,包括中成药、中药药理与临床、西北药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2008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中国药学会应用药理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中国药理学会制药工业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会议暨2008生物医药学术论坛、2006第六届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等;槐果碱的相关文献由47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曙霞、刘晶星、张明发等。

槐果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32 占比:0.19%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7915 占比:99.80%

总计:68051篇

槐果碱—发文趋势图

槐果碱

-研究学者

  • 陈曙霞
  • 刘晶星
  • 张明发
  • 沈雅琴
  • 周娅
  • 钱富荣
  • 刘斌
  • 徐瑾
  • 李波
  • 王忠效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孙孝凤; 王潇娅; 杨阳; 吝雪芹; 陈凡; 张国强
    • 摘要: 槐果碱是一种喹诺里西啶生物碱,具有多种药理作用,主要表现为较强的抗肿瘤活性和抗炎镇痛作用。槐果碱发挥抗炎作用主要与抑制炎症介质(肿瘤坏死因子-α、γ干扰素、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2等)的产生有关,对自身免疫性疾病(狼疮性肾炎、类风湿关节炎等)及急慢性炎症性疾病(乳腺炎、结肠炎、骨关节炎等)均表现出显著的抗炎作用。此外,槐果碱对神经痛(中枢及外周疼痛)及炎性痛也有明显的镇痛作用。目前关于槐果碱药理作用的研究尚处于实验阶段,具体机制仍需要进一步研究,为槐果碱的新药研发及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 杨云汉; 保秋连; 古捷; 高振杰; 鲁佳佳; 杨举; 杨丽娟
    • 摘要: 采用饱和水溶液法制备了天然药物槐果碱(SOP)和水溶性磷酸盐柱[6]芳烃(PP6A)的包合物(SOP/PP6A).通过荧光光谱研究了SOP与PP6A的主客体络合性质及化学计量比.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红外光谱(FT-IR)、X-射线粉末衍射(XRD)和热重(TG)分析对SOP/PP6A包合物进行了表征,采用核磁共振(1H NMR、2D NMR)、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和分子对接推测了SOP/PP6A包合物可能的包合模式.荧光光谱滴定表明,客体分子SOP与主体分子PP6A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主客体相互作用,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曲线拟合法得到的主客体络合常数为3360 L/mol.等摩尔连续变化法结果表明,主客体化学计量比为1:1;SEM、FT-IR和XRD分析测试结果证明成功制备了包合物;TG分析表明形成包合物后,SOP的热稳定性得到提升;1 H NMR和2D NMR分析结果表明,SOP进入了PP6A的空腔;半经验分子轨道法和分子对接计算表明,PP6A是SOP的良好宿主,主客体空间匹配度高,但主客体间未形成氢键,包合物形成的驱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本研究为天然药物分子SOP新型药物制剂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 王婷; 李海舰; 曾伍姣; 李莉娟
    • 摘要: 目的探讨槐果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殖、凋亡以及TGF‐β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数生长期)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以及槐果碱给药组(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Bcl‑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qPCR法)以及TGF‐1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子对接验证槐果碱与TGF‐β1的结合活性。结果槐果碱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P<0.05),还可浓度依赖性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P<0.05)。槐果碱可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Bcl‑2 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Bax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呈浓度依赖性。槐果碱与TGF‐β1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槐果碱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抑制TGF‐β1蛋白的表达,其抗肺癌活性可能与通过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 杨志欣; 王闻文; 卞士嘉; 刘慧; 汲丽丽; 王艳宏
    • 摘要: 目的 探索苦参总生物碱(TA)磷脂复合物固体脂质纳米粒(TA-PC-SLN)的制备工艺及处方优化,并对其进行体外评价.方法 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同时测定TA中4个指标成分苦参碱(MT)、氧化苦参碱(OMT)、槐果碱(SC)、氧化槐果碱(OSC),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称取TA、卵磷脂共同溶于乙醇制备磷脂复合物;采用微乳法制备TA-PC-SLN.采用超速离心结合HPLC法考察包封率和载药量;比色法检测粒径分布及Zeta电位.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作为TA-PC-SLN考察指标,用星点-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同时评价TA-PC-SLN的体外释放.结果 HPLC色谱条件为:DIKMA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05 moL/L的KH2PO4(含2 mL/L三乙胺)溶液,梯度洗脱,洗脱条件为0min(6%乙腈)→35 min(13%乙腈)→40min(6%乙腈),检测波长为220 nm.TA-PC-SLN的平均粒径为(126.1±3.89) nm,粒径分布(PDI)为(0.409±0.022),Zeta电位为(-30.9±7.37) mV;TA-PC-SLN最佳的制备工艺处方为:药物磷脂复合物与水相(泊洛沙姆,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2 000组成)比例为1∶1.75,大豆卵磷脂和聚乙二醇2 000比例为1∶1.25,冰水分散相与微乳体积比例为9∶1.TA-PC-SLN体外释放速率低于TA.结论 制备出的TA-PC-SLN包封率可达到74%以上,载药量可达到9%以上,并且实现了缓释的目的.
    • 王婷; 李海舰; 曾伍姣; 李莉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槐果碱对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殖、凋亡以及TGF-β蛋白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对数生长期)分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以及槐果碱给药组(20μmol/L、40μmol/L、80μmol/L、160μmol/L).分别检测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水平(CCK-8法和流式细胞术)、Bcl-2和Bax基因表达水平(Real-time qPCR法)以及TGF-1蛋白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分子对接验证槐果碱与TGF-β1的结合活性.结果 槐果碱可浓度依赖性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P<0.05),还可浓度依赖性促进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凋亡(P<0.05).槐果碱可显著降低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中Bcl-2 mRNA和TGF-β1蛋白的表达水平(P<0.05),升高Bax mRNA的表达水平(P<0.05),呈浓度依赖性.槐果碱与TGF-β1蛋白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槐果碱剂量依赖性地抑制非小细胞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抑制TGF-β1蛋白的表达,其抗肺癌活性可能与通过影响肺癌细胞的增殖、凋亡和TGF-β1的表达有关.
    • 卢厚新; 杨清泉; 郭石
    • 摘要: 目的 阐明槐果碱(Sop)对低氧导致的大鼠心肌细胞系H9c2损伤的抑制作用及机制.方法 将H9c2细胞暴露于1%O2环境中,同时加入不同浓度(1、4和16 mmol/L)的Sop培养细胞48 h后,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用试剂盒分别检测LDH释放水平和MDA含量;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用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cleaved-caspase-3、p-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量.结果 Sop呈浓度依赖性减轻由低氧导致的H9c2细胞的细胞活力降低、LDH释放、MDA含量增高和细胞凋亡(P<0.05,P<0.01,P<0.001).Sop呈浓度依赖性降低cleaved-caspase-3的表达(P<0.05,P<0.01,P<0.001),同时也增加p-PI3K/PI3K和p-AKT/AKT的比率(P<0.05,P<0.01,P<0.001).结论 Sop能减轻低氧导致的细胞损伤,对H9c2细胞发挥保护作用,且这一作用可能是通过增强PI3K/AKT信号活性来实现的.
    • 符丹丹; 段丽娜; 柏玉举; 刘凤娇
    • 摘要: 目的 探讨槐果碱对肺癌细胞的体外抑制作用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不同浓度(1、2、4、8、16、32、64 mmol/L)槐果碱处理肺癌细胞A549,MTT检测槐果碱对A549的IC50,选择适宜浓度的槐果碱处理肺癌细胞A549(槐果碱组),未作处理的A549细胞作为对照组,克隆形成实验和BrdU实验检测两组细胞增殖,TUNEL和流式细胞数检测两组细胞凋亡,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MYC、Bax、Bcl-2和脂质运载蛋白型前列腺素D合成酶(L-PGDS)和PTGDR2蛋白表达,A549细胞给与5 ng/ml PGD2激活剂处理(PGD2组),克隆形成实验、TUNEL实验和Western blot实验检测PGD2对A549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结果 槐果碱对A549的IC50为5.196 mmol/L.克隆形成和BrdU实验结果显示,5 mmol/L槐果碱处理的槐果碱组肺癌细胞A549细胞增殖低于对照组,凋亡高于对照组,PC-NA、MYC、Bcl-2蛋白表达低于对照组,Bax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槐果碱组L-PTGDS和PTGDR2蛋白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给予5 ng/ml PGD2激活剂处理的A549细胞增殖受到抑制,凋亡显著增加(P<0.05).结论 槐果碱可以抑制肺癌细胞增殖,促进凋亡,激活PGD2/PTGDR2通路,从而抑制肺癌的发生.
    • 张晓微; 杨宇慎; 赵雪峰
    • 摘要: 目的:探讨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对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的转移抑制作用.方法:利用LoVo人结肠癌细胞株建立裸鼠肝转移模型,1周后按尾静脉注入成分不同,随机分成10只槐果碱单一应用组[3.57 mg/(kg·d),SC组]、10只奥沙利铂单一应用组[1000μg/(kg·d),Oxa组]、10只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应用组[SC 3.57 mg/(kg·d)、Oxa 1000μg/(kg·d),SC+Oxa组]及10只对照组(RPMI 164050μl,Control组).分组制模4周后处死,观察各组药物干预后的转移情况.结果:各组裸鼠结肠癌肝转移模型成功率为100%(40/40).与Control组相比,SC组、Oxa组及SC+Oxa组均可显著降低肝转移评分,其中SC+Oxa组更能显著抑制肝转移形成,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槐果碱联合奥沙利铂药物干预可加大抑制裸鼠结肠癌肝转移的效果.
    • 莫安薇; 黄琰菁; 杨生辉; 王燕艳
    • 摘要: 目的 明确槐果碱(Sophocarpine)对三硝基苯磺酸(TNBS)诱导的小鼠结肠炎的作用与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6~8周龄雄性Balb/c小鼠,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及干预组.干预组接受Sophocarpine腹腔注射(每天50 mg/kg),模型组接受等量生理盐水.干预4 w后处死小鼠,采用免疫学、组织学等技术手段分析小鼠肠道炎症、肠黏膜免疫及肠屏障功能改变.结果 干预组结肠组织炎症评分、结肠黏膜炎症介质干扰素(IFN)-γ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而白细胞介素(IL)-10水平、脾及肠系膜淋巴结Treg细胞比例、肠黏膜紧密连接蛋白ZO-1及claudin-1水平均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肠屏障通透性实验显示,干预组血清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葡聚糖浓度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干预组肠黏膜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NLRP)3、凋亡相关斑点样蛋白(ASC)及Caspase-1水平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结论 Sophocarpine可改善结肠炎小鼠肠道炎症,可能与保护肠黏膜屏障和抑制NLRP3炎症小体有关.
    • 马虎强; 穆珺; 刘洋; 张红; 丁腾; 田欢; 王春柳; 李晔; 刘峰
    • 摘要: 目的 测定槐果碱的平衡溶解度、稳定性及油水分配系数.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平衡溶解度、稳定性及油水分配系数.结果 槐果碱pH值为1.4,2,3,4,5,6,7,8和9时的平衡溶解度分别为45.07,46.33,44.86,42.08,45.61,41.08,33.55,20.47和10.50 mg·mL-1,油水分配系数分别为-1.32,-1.75,-1.53,-1.55,-1.20,-0.62,0.19,-0.21和-0.13,槐果碱在不同pH值、37°C条件下12h内较为稳定,12 h后变化无规律.结论 槐果碱溶解度在酸性条件下较大,随pH值增大其溶解度减小,槐果碱稳定性较差,槐果碱在6<pH值<9时表观油水分配系数lgP值在1.77~0.19之间,较易透过脂质膜而被吸收.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