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1711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临床医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12篇、会议论文137篇、专利文献91848篇;相关期刊419种,包括解剖学杂志、实用疼痛学杂志、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等; 相关会议81种,包括第十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第9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第九次全国麻醉学与复苏进展学术会议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相关文献由4032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宇光、马正良、顾小萍等。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12 占比:1.62%

会议论文>

论文:137 占比:0.15%

专利文献>

论文:91848 占比:98.24%

总计:93497篇

神经病理性疼痛—发文趋势图

神经病理性疼痛

-研究学者

  • 黄宇光
  • 马正良
  • 顾小萍
  • 冯艺
  • 曹红
  • 李伟彦
  • 李军
  • 张励才
  • 樊碧发
  • 刘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胡月; 朱垸樑; 万腾刚; 胥方元; 胥章彧; 李佶钖; 李丹; 王剑雄
    • 摘要: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及其所致抑郁可能与大脑皮质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蛋白表达增加有关。目的:探索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大鼠疼痛及其所致抑郁的行为学特点,并观察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左侧无粒型岛皮质背侧区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蛋白表达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50只SD大鼠分为假手术组(仅暴露坐骨神经干,不予结扎)和模型组(结扎坐骨神经建立坐骨神经慢性压迫性损伤模型)。于术后1-5周每周使用Von Frey纤维丝检测大鼠机械痛敏缩足阈值;通过糖水偏爱法和强迫游泳法观察抑郁样行为;术后5周采用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及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坐骨神经功能及结构状态,通过[18]F-FDG PET-CT观察坐骨神经及大脑代谢情况,采用免疫印迹检测大脑左侧无粒型岛叶皮质背侧区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表达水平。结果与结论:(1)与假手术组大鼠相比,模型组大鼠机械痛敏缩足阈值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在术后1周开始显著降低(P<0.05),于2,3周出现明显抑郁样行为并进行性加重(P<0.05);(2)苏木精-伊红染色提示模型组坐骨神经病理改变呈进行性加重;模型组大鼠右侧坐骨神经/肝脏平均标准化摄取值自术后2-4周较假手术组显著增加(P<0.05);(3)术后5周,模型组大鼠大脑左侧无粒型岛叶皮质背侧区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表达水平较假手术组明显增高(P<0.05);(4)结果说明,坐骨神经损伤后所致机械疼痛、抑郁样行为、坐骨神经功能和病理表现并不完全同步。左侧无粒型岛皮质背侧区中代谢型谷氨酸受体5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型可能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和疼痛所致抑郁样行为的发病机制。
    • 阚厚铭; 范利君; 陈学泰; 申文
    • 摘要: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患者长期忍受慢性疼痛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富血小板血浆通过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神经修复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理,阐述富血小板血浆在不同类别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中文以"富血小板血浆,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神经痛"为检索词,在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英文以"platelet rich plasma,neuropathic pain,nerve injury,neuralgia"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54年至2021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选取10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 与结论:①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愈合和抗炎特性,既能修复受损神经组织,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光明的前景;②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各方法仍存在争议,呼吁建立规范的制备方法和统一的成分评价标准;③富血小板血浆在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卡压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较多,在其他类别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 阚厚铭; 范利君; 陈学泰; 申文
    • 摘要: 背景:神经病理性疼痛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方案,患者长期忍受慢性疼痛困扰,严重影响生活质量。富血小板血浆通过释放多种生物活性因子,具有神经修复和缓解疼痛的作用,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应用中具有巨大潜力。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原理,阐述富血小板血浆在不同类别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中文以“富血小板血浆,神经病理性疼痛,神经损伤,神经痛”为检索词,在维普、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英文以“platelet rich plasma,neuropathic pain,nerve injury,neuralgia”为检索词,在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1954年至2021年2月。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共选取107篇文献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①富血小板血浆具有促进愈合和抗炎特性,既能修复受损神经组织,还能有效缓解疼痛,是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的重要治疗手段,具有光明的前景;②富血小板血浆的制备方法仍存在争议,呼吁建立规范的制备方法和统一的成分评价标准;③富血小板血浆在脊髓损伤、周围神经损伤、神经卡压所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研究较多,在其他类别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疗效尚需进一步研究。
    • 蒋雨徽; 李怡帆; 樊碧发
    • 摘要: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本病迁延难愈,极大影响患者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属于难治性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医治疗PHN分为内服和外治,其中外治包括了针刺、艾灸、推拿、拔罐等疗法,但在临床中如何选择,尚缺乏系统性比较。本文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比较各种中医外治法对PHN的临床疗效,以提供循证依据。
    • Sterman-Neto H; Fukuda CY; Duarte KP; 李泓锡(译); 丁远远(译)
    • 摘要: 临床上有超过一半以上的三叉神经痛病人需要手术治疗,射频(radio frequency, RF)和球囊压迫(balloon compression, BC)等微创手术方法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但关于两种手术方法的镇痛效果、并发症等方面的比较尚无正式的临床试验。该研究采用随机、双盲、头对头试验方案,评估BC和RF手术方法治疗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效果。病人随机分为BC组和RF组,术前和术后全程对病人进行疼痛、心理和生活质量评估,主要结果是术后6个月内的疼痛评分(0~10分)及并发症情况。研究在完成一半预估样本后,进行了预先计划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两组病人疼痛评分无显著性差异;同时,并发症、疼痛对日常生活的影响、神经病理性疼痛症状、情绪评分、镇痛药物使用量和生活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两组间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唯有术后30天时点,RF组病人的面部感觉异常症状多于BC组,其他时间点无明显差异。基于以上结果,BC与RF两种手术方法的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根据实验设计,终止进一步研究观察。
    • 樊碧发; 李怡帆; 小徐(图)
    • 摘要: 有一种神经病理性疼痛,让人痛苦难耐、痛不欲生,如果得不到及时诊治,可能致残甚至致死。可怕的是,这种疾病发病隐匿,不容易被察觉,它就是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糖尿病一种常见的难治性并发症。
    • 杨曜旗; 潘尉洲; 金华
    • 摘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受损引起的慢性疼痛,是神经系统疾病的一种,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策略。线粒体是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在ATP合成、氧化应激、细胞内Ca^(2+)稳态维持和细胞信号转导过程上发挥着重要作用。最近研究发现,线粒体数量、形态和功能的改变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因此,本文将从能量代谢、活性氧自由基产生、Ca^(2+)内稳态、线粒体分裂融合平衡和线粒体自噬等方面,阐述线粒体功能障碍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关系,以期为今后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研究和防治开拓新思路。
    • 史永强; 刘太聪; 张海鸿
    • 摘要: 目的探讨A型肉毒毒素通过抑制脊髓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减缓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方法3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损伤(CCI)造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CCI造模+鞘内注射0.1 U A型肉毒毒素组,每组10只。术前1 d及术后3、5、7、9、11、13、14 d观察鞘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对大鼠患侧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的影响,术后第14天取各组大鼠脊髓腰膨大,检测BDN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较,CCI造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MWT显著下降(P<0.05),与CCI造模+鞘内注射生理盐水组相比较,鞘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后,大鼠MWT明显升高(P<0.05)。鞘内注射A型肉毒毒素抑制了CCI损伤引起的大鼠脊髓BDNF表达上调。结论A型肉毒毒素通过抑制BDNF的表达减缓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
    • 傅丹泓; 彭梅静; 黄海英; 高贤伟
    • 摘要: 目的探讨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腹外侧区(vlPAG)的表达水平及其作用。方法选取SPF级SD大鼠2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与慢性坐骨神经压迫性损伤组(CCI组),每组10只。于手术前后测定2组机械痛阈与热痛阈;Western blot检测2组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蛋白表达水平;RT-PCR检测2组NLRP3炎症小体各组分基因mRNA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2组炎症因子白介素-lβ(IL^(-1)β)及白介素-18(IL^(-1)8)表达水平;免疫荧光检测2组中NLRP3炎症小体在vlPAG的分布情况,并与小胶质细胞标志物IBA1进行共定位分析。结果与Sham组相比,CCI组术后3 d、7 d、14 d、21 d机械痛阈与热痛阈均明显降低(P<0.001);与Sham组相比,CCI组核心蛋白NLRP3、效应蛋白Caspase-1 p10及前体蛋白pro-Caspase-1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01);与Sham组相比,CCI组NLRP3(P<0.001)、Caspase-1(P<0.001)及IL^(-1)β(P<0.01)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炎症因子IL^(-1)β(P<0.001)与IL^(-1)8(P<0.01)表达水平也明显升高;与Sham组相比,CCI组在vlPAG的NLRP3阳性细胞数增加,且与IBA1存在共表达。结论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vlPAG中NLRP3炎症小体被激活且表达水平增高,提示NLRP3炎症小体激活水平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痛阈下降相关。
    • 吕亮亮; 郎海云; 刘晨辉; 都义日
    • 摘要: 阴部神经痛是指发生在会阴部周围组织器官以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疾病[1]。目前涉及到会阴部器官的各学科均对阴部神经痛有本专业的定义与治疗方法,但前提是临床检查、化验有明确的原发性疾病。但还有部分会阴部疼痛是找不到明确病因的,其临床表现多有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特点,疼痛科多将其归为原发性阴部神经痛(primary pudenda neuralgia)[2]。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