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摩擦损失

摩擦损失

摩擦损失的相关文献在1978年到2022年内共计298篇,主要集中在建筑科学、机械、仪表工业、能源与动力工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4篇、会议论文23篇、专利文献47398篇;相关期刊171种,包括农业机械学报、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石油钻采工艺等; 相关会议20种,包括第十三届河南省汽车工程科技学术研讨会 、2015年油气输送管道高强度管线钢研究与应用技术国际研习会、中国内燃机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材料与工艺分会和昆明内燃机学会联合学术年会等;摩擦损失的相关文献由670位作者贡献,包括孙丰瑞、李巍、陆逢升等。

摩擦损失—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4 占比:0.49%

会议论文>

论文:23 占比:0.05%

专利文献>

论文:47398 占比:99.46%

总计:47655篇

摩擦损失—发文趋势图

摩擦损失

-研究学者

  • 孙丰瑞
  • 李巍
  • 陆逢升
  • 陈林根
  • 丰镇平
  • 张爱林
  • 李军
  • 胡乐豪
  • 苏东宁
  • 蔡锐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杜尊令; 张义民
    • 摘要: 液压柱塞泵作为液压系统的核心动力元件,其能量转换效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整个液压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而目前采用的能量转换效率模型多为确定性数值模型,没有考虑参数随机性的影响,无法真实反映柱塞泵的实际运行状态。提出了基于Kriging模型的柱塞泵总效率建模方法,选用柱塞泵总效率为可靠性失效判据,分别采用改进一次二阶矩法和Monte-Carlo数值仿真法对柱塞泵总效率进行可靠性和可靠性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Kriging模型采用少量的样本模拟的总效率模型具有较高的精度,模拟结果可以获取全面的柱塞泵效率特性;运行工况条件对柱塞泵总效率可靠性灵敏度具有重大影响,不同工况下灵敏度具有较大差异。提出的方法可推广至其他液压泵总效率模型的建立及可靠性灵敏度分析。
    • 邓清华; 胡乐豪; 赵奕萌; 杨国英; 李军; 丰镇平
    • 摘要: 为准确预测旋转机械轴类间隙内的摩擦损失,对4种常见摩擦损失模型进行系统地验证,并对间隙内的流动特性进行详细分析。首先基于公开发表的间隙内摩擦损失和速度分布实验数据校验了数值方法,其次考核了在不同线速度和流体密度条件下4种摩擦损失模型的预测精度,分析了间隙内的流动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雷诺应力湍流模型计算的摩擦损失和速度分布与实验结果偏差较小,验证了数值方法的可靠性;当线速度为74~233 m/s时,模型2、模型4的预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的相对偏差均小于10%,模型1、模型3的预测结果与数值结果偏差较大;当压力为0.1~2.1 MPa时,间隙内的摩擦损失随着压力升高呈线性增加;当雷诺数为10^(4)~6×10^(4)时,模型2的预测结果与数值计算结果接近,最大相对偏差为1.44%;当雷诺数大于6×10^(4),模型4与数值计算的结果接近,最大相对偏差为6.15%;流场结果显示,间隙内会存在周期性泰勒涡,速度沿径向被分为3个区域,壁面处的涡量大于中心处涡量。研究结果可为摩擦损失模型的选择提供依据,为发展高精度损失模型提供参考。
    • 周正; 孔祥馗; 张鸿
    • 摘要: 为了研究低黏度机油对发动机摩擦损失的影响,该文选配了4种0W20低黏度机油,通过四球试验和SRV摩擦试验比较试验机油与参比油(5W30)的承载能力和减摩效果,并选择综合性能较好的一款低黏度机油进行发动机倒拖试验,通过测试油门全开和油门全闭两种状态下发动机的摩擦力矩和摩擦功率来评估低黏度机油的节油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低黏度机油可以降低发动机的摩擦损失,在高转速阶段尤为明显。该文的研究成果为应用低黏度机油改善整车燃油经济性提供了支持和帮助。
    • 白国岩
    • 摘要: 结合新建太焦城际铁路晋城东站、高平东站两座高铁站房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高速铁路站房缓粘结预应力施工工艺流程及关键施工技术,并制定试验方案和流程开展了缓凝粘合剂的稠度对预应力筋摩擦损失的影响分析。通过试验对胶黏剂的稠度、硬度及缓粘结预应力钢绞线的摩擦系数分析,认为当现场施工温度超过25°C时,缓凝粘合剂的固化会被加速,摩擦损失增大。因此,现场施工中需要准确控制施工温度和缓凝粘合剂的实际张拉适用期,以保证在摩擦损失较小的张拉适用期内完成张拉。
    • 毕玉华; 祖菘; 刘少华; 申立中; 陈思吉; 王治
    • 摘要: 以非道路高压共轨柴油机干式缸套为研究对象,采用仿真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在热态、热态预紧、热态预紧过盈、热机耦合和热机耦合过盈工况下对比研究了载荷变化对缸套综合变形特征的影响规律,研究了不同缸套变形特征对活塞–缸套摩擦副的机油消耗量、窜气量及摩擦损失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热态工况下,摩擦损失功最大,为1.09 kW;在热态预紧工况下,机油耗最大,为4.29 g/h;在热态预紧过盈工况下,窜气量最大,为15.71 L/min。在热态工况下施加预紧力,摩擦损失功减小,机油耗和窜气量增大,继续施加缸套过盈载荷,摩擦损失功和窜气量增大,机油耗减小;在热机耦合工况下施加缸套过盈载荷,摩擦损失功、机油耗和窜气量均增大。
    • 杨靖; 吴杰; 张勇; 陶文祝; 范相彬; 解鹏
    • 摘要: 鉴于活塞摩擦磨损、敲击对发动机综合性能的影响,针对某小型汽油机活塞存在的早期异常磨损现象,通过搭建活塞动力学仿真模型,从敲击、摩擦产生的诸多因素入手,将其影响因子逐一进行研究分析.提出一种利用响应面模型对活塞摩擦与敲击特性关键影响参数进行优化的研究方法,建立了以活塞型线、配缸间隙、活塞销偏置、曲轴偏置为优化设计变量,以敲击能峰值最低和摩擦损失最小为优化目标的多目标优化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所研究的发动机在最大转矩工况下,优化后的设计参数匹配可使活塞组摩擦损失降低9.13%,最大敲击能降低29.20%.最终对优化样机进行了台架试验验证,优化后发动机功率平均提升2.37%,转矩平均提升2.54%,机械效率平均提升2.06%,燃油消耗率平均降低1.19%,活塞磨损情况得到改善.
    • 戴兴梦; 胡玉梅; 余媛媛; 何造; 李孟飞
    • 摘要: 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CVT)的带轮变形会导致金属带沿着带轮锥面发生径向偏移,从而使得系统产生摩擦损失,严重影响变速机构的传动效率.以某国产CVT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带轮变形摩擦损失模型并利用ANSYS软件对金属带式无级变速器传动部分进行有限元仿真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速比是影响带轮变形的主要因素,带轮锥面最大变形量随着工作半径减小而逐渐减小.同时,从摩擦损失模型可以看出发生在带轮工作半径上的最大变形量是影响摩擦损失的主要因素,带轮摩擦损失在传动比较大或较小时达到最大值,并且随着输入转矩的增加摩擦损失也随之而增加.
    • 黄健伟
    • 摘要: 预应力张拉摩擦损失在预应力损失中占有重要比重,直接影响钢绞线有效预应力的建立.文章以高平东站缓粘结预应力施工为例,总结并规范对预应力摩擦损失影响较大工序,验证缓粘结预应力实际张拉效果,并从理论角度出发,对比分析传统金属波纹管预应力张拉摩擦损失,为预应力工程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 李静
    • 摘要: 缓粘结预应力技术是一种结合了无粘结、有粘结预应力两种技术优势的新型技术.赣州西站采用规格21.8mm的钢绞线断面面积是常用规格15.24mm的2.2倍.直径加大后预应力钢绞线表面形状、应力、摩擦系数、传递长度和受力性能等均可能发生变化.文中针对钢绞线直径变化对钢绞线摩擦系数的影响,对规格15.24mm、21.8mm钢绞线进行张拉试验研究.试验得出直径15.24mm与21.8mm钢绞线局部偏差系数κ分别为0.0040和0.0028,曲率摩擦系数μ分别为0.043和0.047.随着直径的加大,摩擦系数无影响.
    • 梁乾; 宁磊
    • 摘要: 汽车发动机的润滑性能关系着汽车安全与节能环保.随着科技的发展,发动机的性能越来越好,在润滑保养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一系列机油添加剂也顺应市场而生.文章针对机油添加剂的基本分类情况进行详细总结,着重分析了不同类型添加剂的作用与使用范围;通过总结国外某实验室实验数据,阐述了汽车发动机润滑性能受保养用机油添加剂的影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