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299篇,主要集中在基础医学、外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46篇、会议论文37篇、专利文献382966篇;相关期刊382种,包括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国际泌尿系统杂志、中华烧伤杂志等; 相关会议34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第二十八届全国脾胃病学术交流会、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华东地区第13届实验动物科学学术交流会等;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相关文献由3651位作者贡献,包括李校堃、郑赞顺、方海洲等。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846 占比:0.22%

会议论文>

论文:37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382966 占比:99.77%

总计:383849篇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发文趋势图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研究学者

  • 李校堃
  • 郑赞顺
  • 方海洲
  • 王晓杰
  • 田海山
  • 姜潮
  • 朱爱堂
  • 蓝瑄
  • 姜若峰
  • 付小兵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周伟蓉; 莫文娟; 黄茜; 龙华; 邓彩凤
    • 摘要: 目的:探讨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方案在糖尿病足溃疡(DFU)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8月于湖南省某三级甲等医院门诊伤口护理中心就诊的63例DFU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与试验组33例。对照组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治疗,试验组行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干预7 d、干预14 d时伤口体积缩小率,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肉芽组织覆盖率、Bates-Jensen伤口评估量表(BWAT)评分、Kolcaba舒适状况量表(General Comfort Questionnaire,GCQ)评分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结果:试验组病人干预7 d、干预14 d时伤口体积缩小率及伤口肉芽组织覆盖率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干预7 d及干预14 d时BWAT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病人干预7 d及干预14 d时GCQ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均在3个月内愈合,期间均未发生不良事件。试验组病人愈合时间为(32.60±5.12)d,明显短于对照组的(51.00±16.79)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64,P<0.001)。结论:亲水性纤维含银敷料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应用有效提高了DFU病人的康复效果。
    • 肖长栓; 刘娅平; 孙奎; 杨景哲
    • 摘要: 目的:探讨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对深Ⅱ度烧伤创面组织愈合及血管化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12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烧伤整形科确诊的深Ⅱ度烧伤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标准化创面处理,在此基础上,对照组(n=30)烧伤创面外用碘伏溶液,每日换药1次,治疗组(n=30)烧伤创面外用复方黄柏液涂剂,每日换药1次。两组于伤后7 d、14 d、21 d分别抽取静脉血及留取创面组织标本,按照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及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7(FGF-7)水平,观察各组创面伤后第0天及第14天病理学改变,计算伤后14 d、21 d创面愈合率。结果:伤后7 d、14 d治疗组血清VEGF、FGF-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后7 d、14 d、21 d,治疗组创面组织VEGF、FGF-7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治疗组在伤后第7天出现上皮化,光镜下治疗组较对照组伤后第14天组织水肿减轻,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伤后14 d、21 d,治疗组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外用可能通过促进部分生长因子的产生和释放,进而促进烧伤创面再血管化及创面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韩天曌; 龚蓉; 皮婧静; 全大勇; 肖淑心
    • 摘要: 目的探讨中青年腹膜透析(PD)患者糖脂代谢与钙磷代谢紊乱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20年8月期间在本院腹膜透析单元治疗随访的172例腹膜透析患者行回顾性分析,分为青年组(82例)和中年组(90例),比较两组糖化血红蛋白(HbA_(1c))、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空腹血糖受损(IFG)检出率、血钙、血磷、血清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23)、残肾功能(RRF)、血脂等指标,采用Pearson、Spearman及逐步回归分析HbA_(1c)、iPTH、FGF23的影响因素;根据是否患有糖尿病分为非糖尿病组(134例)和糖尿病组(38例),比较两组HbA_(1c)、血钙、血磷等指标。结果中年组HbA_(1c)、空腹血糖、IFG检出率较青年组更高(P0.05),但甘油三酯、FGF23中青年组均高于参考值水平(P>0.05)。Pearson相关分析HbA_(1c)与logiPTH、logFGF23呈负相关(P<0.05),与甘油三酯呈正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log iPTH与透析龄、logFGF23、血钙、血磷呈正相关(P<0.05),与HbA_(1c)、RRF呈负相关(P<0.05)。Spearman相关分析log FGF23与透析龄、log iPTH、血钙、血磷呈正相关(P<0.05),与HbA_(1c)、RRF呈负相关(P<0.05),逐步回归分析HbA_(1c)与log iPTH和甘油三酯的相关关系分别为独立负相关、独立正相关(P<0.01),与logFGF23不独立相关(P=0.902);糖尿病组HbA_(1c)、甘油三酯、胆固醇、FGF23较非糖尿病组更高(P<0.05),血钙、血磷、iPTH较非糖尿病组更低(P<0.05)。结论中青年PD患者易出现糖脂代谢与钙磷代谢紊乱,中年患者更严重且易出现低iPTH血症,而PD患者血糖控制水平与iPTH分泌具有相关性,进而影响FGF23水平。并且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脂代谢紊乱,中青年PD患者糖代谢与iPTH应一体化诊治。
    • 卢婷; 宋玉霞
    • 摘要: 目的探究血清白介素-17A(IL-17A)、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合并丙型肝炎病毒(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八附属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51例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预后情况将患者分为预后不良组与预后良好组。记录患者治疗前血清IL-17A、FGF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IL-17A、FGF与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直接抗病毒治疗预后的关系,并分析血清IL-17A、FGF对患者预后不良风险的预测价值。结果51例HIV合并HCV共感患者中,共有12例预后不良,39例预后良好;预后不良组治疗前IL-17A、FGF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1,P0.80,有一定预测价值。结论HIV合并HCV共感患者经直接抗病毒治疗后预后不良风险较高,其与治疗前血清IL-17A、FGF表达下调有关,可将治疗前血清IL-17A、FGF水平作为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指标。
    • 邹京燕; 许慧宁
    • 摘要: 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显著增加,对人类生命健康造成重要影响。心血管疾病发生日益年轻化,人们对相关生物标记物对于心血管疾病的识别越来越感兴趣。生物标志物可分为四种类型:诊断性生物标志物促进疾病的早期诊断、预后生物标志物估计疾病进程、预测性生物标志物用于预测治疗的反应、治疗性生物标志物发现靶点。当前生物标志物除了传统的单指标对于心血管危险预测之外,某些多指标组合可能对于疾病的预测也被广泛提及,在改善心血管疾病风险预测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进一步的研究需要评估生物标志物的有效性,以及将生物标志物纳入临床实践的策略是否有助于优化决策和治疗管理。
    • 焦阳; 冯对平
    • 摘要: 膀胱癌是全球常见的癌症,90%以上的膀胱癌为尿路上皮癌(urothelial carcinoma,UC)。UC的治疗与其进展阶段密切相关,肿瘤一旦出现肌层浸润,5年生存率不足40%,且有很高的复发或进展风险,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手术,仍有50%的患者术后复发,大多数复发时远处转移形成转移性膀胱癌。目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uscle-invasive bladder cancer,MIBC)的治疗标准是在新辅助化疗后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但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欠佳。保留膀胱的综合治疗因其良好的肿瘤反应率和无病生存期而越来越受欢迎。全身化疗仍是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膀胱癌的治疗标准,新型药物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批准为化疗进展后的晚期患者提供了治疗新方案。此外,FDA授予了Enfortumab Vedotin和Erdafitinib两种药物突破性疗法认定。本文将就各种疗法在肌层浸润性膀胱尿路上皮癌治疗中的地位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 杨琼琼(综述); 李萍; 王倩(审校)
    • 摘要: 非综合征型唇腭裂(NSCL/P)是人类最普遍的颅颌面畸形之一,病因复杂,目前普遍认为其发病机制主要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通过流行病学调查、全基因组关联研究和动物模型分析等,在NSCL/P易感基因座的鉴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围绕中国人群进行的NSCL/P遗传病因学最新研究显示,与NSCL/P发病率有重要关系的易感基因有RhoGTP酶激活蛋白29(Arhgap29)、抑癌基因p53、甲状腺转录因子2(TTF2或FOXE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prouty基因(SPRY)、脊髓灰质炎病毒受体相关基因(PVRL)。研究表明,Arhgap29、p53、FOXE1、FGF、SPRY及PVRL基因与中国人群NSCL/P的发生有明显关联。同时,单核苷酸位点包括rs4791774(p53)、rs7043516(FOXE1)等在不同的人群中缺乏一致性,甚至会出现背离现象,这可能源于中国民族构成的复杂性以及NSCL/P的遗传异质性。固而有必要针对其遗传背景、作用机制开展进一步研究。
    • 林巧威; 李龙辉; 黄铭
    • 摘要: 目的 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结合吡柔比星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临床疗效,分析其对患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高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0例浅表性膀胱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0例,给予TURBT治疗)和观察组(30例,TURBT术后24 h给予吡柔比星膀胱灌注治疗,前8周,1次/周,后改为1次/月,用药至术后1年),两组患者均随访观察2年。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年血清VEGF、FGF、sICAM-1水平,术后2年生存情况,术后1、2年的复发率,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术后1年两组患者血清VEGF、FGF、s ICAM-1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术后1、2年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术后2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对于浅表性膀胱癌患者使用TURBT术结合吡柔比星治疗,能够有效抑制癌细胞的增长,促进患者疾病缓解,降低复发率,提高生存率,且安全性较高。
    • 李爱芹
    • 摘要: 目的:探究与分析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23,FGF-23)、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正常T细胞表达和分泌的活性调节蛋白(the regulated uPon activation normal T cell exPressed and secreted,RANTES)在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自2018年7月~2021年7月收治的116例慢性肾脏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择同时期在我院肾脏科实施常规检查的健康成年人100例作为对照组,将观察组患者按照不同的疾病分期分为1期组(n=27)、2期组(n=26)、3期组(n=22)、4期组(n=20)、5期组(n=21),1期组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90Uml/(min·1.73m^(2)),2期的eGFR在60至899ml/(min·1.73m^(2))之间,3期的eGFR在30至599ml/(min·1.73m^(2))之间,4期的eGFR在15至299ml/(min·1.73m^(2))之间,5期的eGFR≤14/(min·1.73m^(2)),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FGF-23、TNF-α、RANTES水平以及血清CysC、SCr及eGFR水平;对比观察组5个不同分期下患者血清FGF-23、TNF-α、RANTES水平,同时监测观察组不同分期下患者血清CysC、SCr水平,分析FGF-23、TNF-α、RANTES与CysC、SCr及eGFR的相关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清FGF-23水平较高、TNF-α水平较高、RANTES水平较高、CysC水平较高、SCr水平较高、eGFR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期、3期、4期、5期分别与1期相比血清FGF-23水平较高、TNF-α水平较高、RANTES水平较高、CysC水平较高、SCr水平较高、eGFR水平较低,3期、4期、5期分别与2期相比血清FGF-23水平较高、TNF-α水平较高、RANTES水平较高、CysC水平较高、SCr水平较高、eGFR水平较低,4期及5期分别与3期相比血清FGF-23水平较高、TNF-α水平较高、RANTES水平较高、CysC水平较高、SCr水平较高、eGFR水平较低,5期与4期相比血清FGF-23水平较高、TNF-α水平较高、RANTES水平较高、CysC水平较高、SCr水平较高、eGFR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行SPearman分析可见,FGF-23、TNF-α、RANTES分别与CysC、SCr呈正相关性,与eGFR呈负相关性(P<0.05)。结论:血清FGF-23、TNF-α、RANTES的升高可作为判断慢性肾脏病疾病进展的可靠指标,随着疾病的进展,血清FGF-23、TNF-α、RANTES开始呈现出升高的趋势,且与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密切相关。在今后的研究中可进一步的扩大研究样本量分析,同时增加观察指标,以此更好的探讨慢性肾脏病的发病机制。
    • 刘梦竹; 宾东华; 赵丹
    • 摘要: 目的:探讨象皮生肌膏联合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对克罗恩病(CD)肛瘘患者瘘管切开术后创面及肉芽组织中Bax、p53和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3例接受肛瘘手术治疗的CD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1例和治疗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FGF药物喷涂创面,治疗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予象皮生肌膏填塞创腔。比较两组患者疗效、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创面面积减少率、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和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Bax、p53、Caspase-3蛋白水平,创面渗出液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49%(33/4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渗液评分、肉芽组织生长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创面面积减少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AMCP、ARP均较术前1 d升高,ALCT均较术前1 d延长,且治疗组患者术后7 d AMCP、ARP均高于对照组,ALCT长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肉芽组织中Bax、p53和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降低,且治疗组患者肉芽组织中Bax、p53和Caspase-3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两组患者创面渗出液中TNF-α、IFN-γ水平均显著降低,IL-10水平均显著升高,且治疗组患者创面渗出液中TNF-α、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象皮生肌膏联合FGF治疗CD肛瘘瘘管切开术后患者可有效抑制肉芽组织细胞凋亡,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肛门功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