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创面愈合

创面愈合

创面愈合的相关文献在1979年到2023年内共计4562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中国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850篇、会议论文480篇、专利文献6520篇;相关期刊774种,包括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国肛肠病杂志、中国美容医学等; 相关会议189种,包括第十二届全军显微外科学术大会暨中国康复医学会修复重建专业委员会皮瓣学组2013年会、2013年中医肛肠学术年会、2013年全军烧伤外科学术年会等;创面愈合的相关文献由10161位作者贡献,包括付小兵、陆树良、方勇等。

创面愈合—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850 占比:35.48%

会议论文>

论文:480 占比:4.42%

专利文献>

论文:6520 占比:60.09%

总计:10850篇

创面愈合—发文趋势图

创面愈合

-研究学者

  • 付小兵
  • 陆树良
  • 方勇
  • 陈玉林
  • 程飚
  • 廖镇江
  • 盛志勇
  • 陈绍宗
  • 李学拥
  • 胡大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仪轩; 王凌峰; 巴特; 李芳; 曹胜军; 李俊亮; 周彪; 陈强
    • 摘要: 背景:生长激素具有免疫调节、促进细胞增殖及蛋白合成等生理作用,已被证实可以促进急慢性创面愈合。目的:构建过表达生长激素的脂肪干细胞系(生长激素-脂肪干细胞),并探究其对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方法:①体外分离并鉴定脂肪干细胞;②构建生长激素过表达慢病毒,将脂肪干细胞分为生长激素组、空载组、对照组,以上3组分别转染生长激素过表达慢病毒、空载慢病毒或不进行传染;③RT-qPCR、Western blot、ELISA检测各组细胞内及上清中生长激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ERK1/2通路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④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实验、MTS实验检测生长激素组和空载组细胞对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和增殖能力的影响、RT-qPCR检测生长激素-脂肪干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成纤维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⑤ERK抑制剂抑制生长激素组细胞后,观察其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成纤维细胞内相关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分离并鉴定脂肪干细胞,成功构建生长激素-脂肪干细胞系;②生长激素组细胞内生长激素的mRNA和蛋白表达较空载组和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且上清中生长激素浓度更高;生长激素组细胞内ERK1/2及p-ERK1/2蛋白表达上调;③生长激素组较空载组促成纤维细胞迁移和增殖能力增强(P<0.05);④生长激素-脂肪干细胞与成纤维细胞共培养后成纤维细胞内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因表达下调,Ⅰ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上调,Ⅲ型胶原蛋白基因表达无显著变化;⑤抑制生长激素-脂肪干细胞内ERK蛋白后,成纤维细胞内上述基因mRNA表达差异消失;⑥结果表明,慢病毒转染法构建过表达生长激素的脂肪干细胞效率较高,且该细胞可持续分泌生长激素并促进成纤维细胞增殖迁移,该生理作用可能与上调细胞内ERK1/2信号通路有关。
    • 马洪峰; 任庆; 程万民; 王继国; 孟庆艳
    • 摘要: 背景:由于耳结构的特殊性,耳郭损伤处皮肤通常活动度及组织再生能力差,愈合困难,因此如何加速创面愈合并获得理想的修复效果一直是外科领域探索的问题及研究热点。目的:探究三黄凝胶对耳郭皮肤缺损兔创面愈合、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7水平的影响。方法:取60只雄性新西兰兔,采用随机数字法分6组,每组10只,A组不做任何处理,在B-F组兔耳郭处制作一个直径为1 c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创面,B组创面注射生理盐水,C组创面涂抹积雪苷霜软膏,D组创面涂抹三黄凝胶,E组创面注射PI3K/AKT激动剂740 Y-P,F组创面涂抹三黄凝胶并注射740 Y-P,2次/d,连续治疗30 d。观察并记录家兔耳郭创面愈合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耳郭组织病理形态,RT-PCR法检测家耳郭组织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和白细胞介素17的mRNA相对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家耳郭组织PI3K/AKT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经过治疗后,皮肤创面愈合速度加快,治疗30 d后,三黄凝胶与PI3K/AKT激动剂单独应用的创面愈合率高于积雪苷霜软膏,二者联合应用的创面愈合率最高;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B组表皮明显增厚且出现血管扩张,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组织增生;与B组相比,C、D、E、F组形态明显改善,可见新生毛细血管及大量成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增殖,其中以F组改善最明显;③RT-PCR检测显示,耳郭皮肤损伤后,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mRNA相对表达降低、白细胞介素17 mRNA相对表达升高,经过不同治疗后两因子mRNA相对表达有不同程度地改善,三黄凝胶与PI3K/AKT激动剂单独应用的改善作用均强于积雪苷霜软膏,二者联合应用的改善作用最强;④免疫印迹检测显示,耳郭皮肤损伤后,PI3K、AKT、p-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经过不同治疗后4种蛋白表达均有不同程度地升高,三黄凝胶与PI3K/AKT激动剂单独应用的升高作用均强于积雪苷霜软膏,二者联合应用的升高作用最强;⑤结果表明,三黄凝胶可促进耳郭皮肤缺损创面的愈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激活PI3K/AKT通路有关。
    • 苏梦; 王昕; 张津; 贝颖; 黄玉; 朱彦兆; 李嘉丽; 武艳
    • 摘要: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及姜黄素均能促进糖尿病难愈合创面的愈合,但外泌体存在产量低的问题,而姜黄素存在结构相对不稳定、溶解性差等问题,影响了修复效果。目的:观察负载姜黄素的纳米细胞囊泡对糖尿病小鼠难愈合创面的修复效果。方法:分离提取C57BL/6J乳鼠原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使用姜黄素溶液悬浮细胞,采用微型挤出机制备出负载姜黄素的纳米细胞囊泡,检测囊泡的包封率与载药量。①体外实验:采用细胞计数法检测不同质量浓度(0,10,20,40,80 mg/L)纳米细胞囊泡对成纤维细胞NIH-3T3增殖的作用,Transwell实验检测纳米细胞囊泡(40 mg/L)对成纤维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检测姜黄素对脂多糖诱导的RAW 264.7巨噬细胞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 mRNA表达量的影响。②体内实验:取24只成年C57BL/6J小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于背部制作2个直径6 mm的创面,A组注射PBS,B组注射纳米细胞囊泡,C组注射姜黄素溶液,D组注射负载姜黄素的纳米细胞囊泡,每组6只,观察创面愈合情况与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囊泡的包封率为42%,载药率为2.3%;不同质量浓度的纳米细胞囊泡均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其中以40 mg/L效果最明显;40 mg/L的纳米细胞囊泡可促进成纤维细胞的迁移;姜黄素降低了脂多糖刺激的巨噬细胞的炎症反应;②创面造模14 d后,B、C、D组创面明显缩小,其中D组创面面积最小;苏木精-伊红与Masson染色显示,创面造模后7 d,B、C、D组创面有大量的肉芽组织形成与胶原纤维沉积,其中以D组最多;创面造模后14 d,B、C、D组创面的肉芽组织形成与胶原纤维沉积进一步增多,其中以D组最多;③结果表明,负载姜黄素的纳米细胞囊泡可发挥纳米细胞囊泡和姜黄素的协同作用,促进糖尿病创面的愈合。
    • 胡金龙; 全桦红; 王静成; 张佩; 张家乐; 陈鹏涛; 梁远
    • 摘要: 背景:硫化铜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及促进创面愈合效果,但其在伤口不易存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目的:探讨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载硫化铜纳米颗粒对大鼠感染性创面愈合的作用。方法:分别制备硫化铜纳米颗粒、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及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载硫化铜纳米颗粒。取24只雄性Wistar大鼠,建立背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性创面模型,1 d后随机分3组,对照组创面注射PBS,水凝胶组创面覆盖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纳米颗粒组创面覆盖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载硫化铜纳米颗粒,每组8只。创面处理后第3天,进行创面细菌学检测;创面处理后第14天,测量创面面积,采血检测大鼠肝肾功能,观察创面及主要脏器组织学变化。结果与结论:①创面处理第3天,纳米颗粒组大鼠创面组织菌落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水凝胶组(P0.05),主要脏器心、肝、脾、肺、肾等未见明显的病理组织学改变;⑤结果表明,温敏性水凝胶Pluronic F127载硫化铜纳米颗粒可以明显抑制细菌的生长,促进感染性创面的愈合。
    • 张锐; 刘兰; 谢德富; 林映汐; 任红静; 颜洪
    • 摘要: 背景:脂肪来源干细胞在促进创面修复和再生方面潜力巨大,课题组前期已证明直流电场可以促进脂肪来源干细胞的增殖并且不改变其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目的:探究直流电场刺激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对糖尿病大鼠难愈性创面修复的影响。方法:(1)获取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鉴定后分别给予0,100mV/mm直流电场刺激预处理,频率为1 h/d,连续3 d;(2)构建糖尿病难愈性创面大鼠模型并随机分为3组,每组7只,共21只,分别在创面局部多点注射1 mL直流电场刺激和未刺激的脂肪来源干细胞,细胞浓度为1×10^(9) L,PBS组给予等量的PBS;(3)造模后3,7,14 d,大体观察创面愈合程度;激光散斑血流对比成像仪记录大鼠创面血流灌注情况;苏木精-伊红染色评价创面愈合组织学变化并进行微血管计数;免疫组化观察创面组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免疫荧光观察创面组织CD31的表达。结果与结论:(1)与未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和PBS组相比较,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在第14天时创面接近完全愈合,创面愈合速度明显加快(P <0.05);(2)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在第3天时即开始出现创面上皮化,第14天时表皮结构较其余2组更加完整和连续,创面血管生成增加(P <0.0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CD31表达增加明显(P <0.05);(3)3组大鼠创面血流灌注随着时间进展都出现逐渐达到峰值再回调的现象,直流电场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血流灌注较PBS组显著增加(P <0.05),并在第7天时,明显高于未刺激脂肪来源干细胞组(P <0.05);(4)结果说明直流电场作用后的大鼠脂肪来源干细胞可以加速糖尿病难愈性创面愈合进程,其潜在的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血流灌注、促进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和血管生成数量增加有关,这为体外大量扩增脂肪来源干细胞,加快干细胞的临床转化提供了新的思路。
    • 杨树楷; 瓦庆彪; 袁晓燕
    • 摘要: 背景:湿润烧伤膏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广泛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皮肤放射性损伤、糖尿病足病,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其机制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信号通路探讨湿润烧伤膏对烧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后3组采用圆形烫伤仪(直径为2.5 cm)构建大鼠模型,伤后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转化生长因子β1组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假烫伤组、模型组创面涂抹生理盐水.第21天麻醉处死,观察各组大鼠伤后创面愈合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创面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Western-blot检测创面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与假烫伤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水平显著降低(P0.05);④提示湿润烧伤膏可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信号通路,降低烧伤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程度,增加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 张璟琳; 冷敏; 朱博恒; 汪虹
    • 摘要: 背景:外泌体是成体干细胞旁分泌的重要活性成分之一,为干细胞"非细胞"治疗提供了基础,干细胞来源外泌体可通过不同机制促进糖尿病创面愈合.目的:总结干细胞源外泌体在治疗糖尿病创面中的主要机制及其应用途径.方法: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FMRS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检索平台等英文数据库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中文数据库,检索范围从建库至2020年9月发表的文献,英文检索词为"stem cells,exosomes,wound healing,cell proliferation,neovascularization,inflammation,extracellular matrix,therapeutic use",中文检索词为"干细胞,外泌体,伤口愈合,细胞增殖,血管新生,炎症,细胞外基质,治疗应用".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66篇文献进行结果分析.结果 与结论:①总结了干细胞源外泌体通过调节炎症、促进血管新生、再上皮化和细胞外基质重塑等方面促进糖尿病伤口愈合;②列举了干细胞源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中的应用途径;③干细胞源外泌体能避免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创面的免疫性反应,并且其对糖尿病创面的调控范围更广、效果更优;④目前干细胞源外泌体在糖尿病创面中的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干细胞源外泌体分离纯度低、分离成本高、生产效率低、到达目的区域的途径以及损耗率、扩散效率等.
    • 赵紫熙; 徐俊; 丁敏; 李喜文; 张靖航; 王鹏华
    • 摘要: 背景:胶原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血管、神经、骨及软骨组织等领域中,但胶原蛋白海绵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应用鲜有研究.目的:分析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糖尿病足溃疡伤口肉芽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足病科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类随机法分2组治疗,对照组换药清创,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创面填充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记录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同时取创面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分析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研究已通过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 与结论:①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愈合率增加,试验组治疗后3,7,14 d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②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沉积减少,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少于对照组(P<0.05);③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④结果表明,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减少创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有助于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创面愈合率.
    • 李为明; 许青文; 李奕俊; 孙岩波; 崔进; 徐鹏远
    • 摘要: 背景:前期研究证实,深层海水不仅影响小鼠的耐受和免疫,还对创面修复具有重要的调控作用.目的:探讨深层海水修复糖尿病小鼠创面过程中对PI3K/Akt通路的影响.方法:取48只昆明种小鼠,建立糖尿病模型,造模成功后在背部制作1 cm2的创面,随机分4组处理,分别饮用纯净水(对照)、自来水、深层海水及深层海水+股静脉注射PI3K/Akt通路抑制剂LY294002,每组12只.创面造模后第3,7,10天,观察创面愈合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创面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p-PI3K、p-Akt、PI3K和Akt表达水平,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胶原Ⅰ、胶原Ⅲ、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表达水平;创面造模后第3,10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创面形态变化.实验获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实验动物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KPRC-2017091).结果与结论:①深层海水组各时间点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自来水组(P0.05);②苏木精-伊红染色显示,对照组、自来水组、深层海水+LY294002组第3天创面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及少量纤维母细胞,第10天可见肉芽组织及毛细血管和纤维母细胞;深层海水组第3天可见纤维母细胞、毛细血管和少量炎性细胞,第10天可见新生肉芽组织及较多胶原纤维和少量毛细血管;③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深层海水组各时间点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缺氧诱导因子1α、p-PI3K和p-Akt蛋白表达均高于对照组、自来水组(P<0.01);④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深层海水组各时间点的胶原Ⅰ、胶原Ⅲ和转化生长因子β1表达均高于对照组、深层海水+LY294002组(P<0.05或P<0.01),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表达均低于对照组、深层海水+LY294002组(P<0.05或P<0.01);⑤结果表明,深层海水通过激活PI3K/Akt通路促进糖尿病小鼠创面愈合.
    • 赵紫熙; 徐俊; 丁敏; 李喜文; 张靖航; 王鹏华
    • 摘要: 背景:胶原蛋白已被广泛应用于口腔、血管、神经、骨及软骨组织等领域中,但胶原蛋白海绵在糖尿病足溃疡伤口的应用鲜有研究。目的:分析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对糖尿病足溃疡伤口肉芽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及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1-12月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足病科收治的46例糖尿病足溃疡患者,其中男25例,女21例,类随机法分2组治疗,对照组换药清创,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创面填充胶原蛋白海绵。治疗前及治疗后第3,7,14天记录创面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同时取创面肉芽组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分析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情况。研究已通过天津医科大学朱宪彝纪念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结果与结论:(1)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愈合率增加,试验组治疗后3,7,14 d的创面愈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2)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基质金属蛋白酶9沉积减少,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9表达少于对照组(P<0.05);(3)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两组创面肉芽组织中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增加,实验组治疗后各时间点的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4)结果表明,医用胶原蛋白海绵可减少创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2/9的表达,有助于Ⅰ、Ⅲ型胶原蛋白的合成,提高创面愈合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