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307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762篇、会议论文305篇、专利文献26810篇;相关期刊566种,包括内蒙古中医药、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中医外治杂志等;
相关会议46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烧伤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再生科学学术报告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十次全国中医外治学术会议暨贵州省针灸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等;湿润烧伤膏的相关文献由5301位作者贡献,包括唐乾利、李杰辉、张勇等。
湿润烧伤膏—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810篇
占比:89.73%
总计:29877篇
湿润烧伤膏
-研究学者
- 唐乾利
- 李杰辉
- 张勇
- 陈永翀
- 黄庆山
- 刘拥军
- 狄钾骐
- 丁明华
- 付子俊
- 何仁亮
- 徐刚
- 陆敏康
- 张丽
- 张力
- 周荣芳
- 李传吉
- 段砚方
- 等
- 赵贤忠
- 郭伟光
- 黄欣
- 付军
- 何晓微
- 张春霞
- 张海丽
- 李辉
- 王宇
- 王景
- 郑玉红
- 闵振兴
- 黄许森
- 刘明
- 回雪颖
- 张向清
- 张泰安
- 徐成华
- 李明
- 李碧锦
- 李青
- 杨素清
- 殷东京
- 王乡宁
- 王成传
- 金萌
- 高杰
- 付建伟
- 吕勃川
- 吴标良
- 周杰
- 孙记燕
-
-
张文喜
-
-
摘要:
目的 研究四肢II度烧伤创面治疗的过程中联合应用聚维酮碘膏与湿润烧伤膏的临床效果.方法 此次实验研究的对象选取于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期间,共包括在天津市宁河区医院接受四肢II度烧伤创面治疗的患者58例,按照患者治疗意愿的不同将其分为人数相同的两组,其中一组有患者29例,运用聚维酮碘膏和湿润烧伤膏联合治疗,将其作为联合组;另一组有患者29例,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将其作为单一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在治疗效果与换药时痛苦程度的比较上,联合组患者与单一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联合组中深II度与浅II度创面愈合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单一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短,P<0.05.统计学分析后可知,联合组患者的感染发生率、瘢痕发生率、植皮手术率、单一组患者相比均明显较低,P<0.05.结论 在实施四肢II度烧伤创面治疗的过程中,聚维酮碘膏联合湿润烧伤膏的应用不仅仅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减轻了患者换药过程中的痛苦程度,同时也缩短了患者的创面愈合与住院时间,临床转归效果相对较为显著,值得予以进一步临床推广.
-
-
杨树楷;
瓦庆彪;
袁晓燕
-
-
摘要:
背景:湿润烧伤膏能够抑制炎症反应,降低氧化应激水平,加速创面愈合速度,广泛用于治疗烧伤创面、皮肤放射性损伤、糖尿病足病,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对其机制的研究仍处于空白阶段.目的:基于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信号通路探讨湿润烧伤膏对烧伤模型大鼠创面愈合及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只SPF级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烫伤组、模型组、湿润烧伤膏组、转化生长因子β1组,后3组采用圆形烫伤仪(直径为2.5 cm)构建大鼠模型,伤后湿润烧伤膏组创面涂抹湿润烧伤膏,转化生长因子β1组注射转化生长因子β1,假烫伤组、模型组创面涂抹生理盐水.第21天麻醉处死,观察各组大鼠伤后创面愈合情况;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创面组织病理学表现;免疫组化染色检测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1β、白细胞介素6的表达水平;黄嘌呤氧化酶法、硫代巴比妥酸显色法检测创面组织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丙二醛水平;Western-blot检测创面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磷酸化Smad家族成员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结论:①与假烫伤组相比,模型组大鼠创面愈合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α-平滑肌肌动蛋白、超氧化物歧化酶、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水平显著降低(P0.05);④提示湿润烧伤膏可通过激活转化生长因子β1/Smad家族成员3信号通路,降低烧伤模型大鼠氧化应激水平和炎症程度,增加α-平滑肌肌动蛋白表达水平,从而促进创面愈合.
-
-
黄玉梅;
韩杰;
陈林;
陈艳香;
彭云
-
-
摘要:
目的:观察2940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5月-2021年5月荆门市皮肤病防治院收治的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2940点阵激光治疗,试验组患者使用2940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疼痛状况、脱痂时长、痤疮瘢痕权重评分(ECCA)、生活质量、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疼痛状况、脱痂时长、ECCA权重评分、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凹陷性痤疮瘢痕患者治疗时,使用2940点阵激光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能够减轻患者疼痛、缩短脱痂时间、减少ECCA权重评分、提升生活水平、提高临床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
张盈;
崔光怀;
刘飞飞;
黄幸子;
代淑敏;
李琼羽;
裴梦鸽;
刘文明
-
-
摘要:
近年来,对创面的管理及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热点,除了对创面换药及必要时手术治疗,促进创面愈合的药物也越来越被重视。美宝湿润烧伤膏(MEBO)近年被越来越多的文献报道应用在治疗烧伤及慢性创面中具有较好的抗感染及促进创面愈合效果;因此,本文就MEBO对创面修复愈合及抗炎效果的影响作综述,旨在对临床上指导优化用药以促进创面愈合。本文首先介绍了MEBO的成分及促愈合机制,随后讨论了目前MEBO在临床应用中的最新进展,最后总结和展望了MEBO今后在创面治疗中未来可能研究方向。
-
-
余凌飞;
赵天莉
-
-
摘要:
目的探讨海龙生肌散治疗肿瘤患者合并Ⅱ、Ⅲ期压力性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开封市中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80例肿瘤合并Ⅱ、Ⅲ期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接受湿润烧伤膏治疗,观察组接受海龙生肌散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压力性损伤面积以及患者压力性损伤疼痛处疼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压力性损伤面积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压力性损伤疼痛处疼痛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海龙生肌散在治疗肿瘤合并Ⅱ、Ⅲ期压力性损伤方面具有特色和优势,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减少Ⅱ、Ⅲ期压力性损伤面积,降低患者压力性损伤疼痛处的疼痛率。
-
-
唐静;
程钟慧;
李涛;
沈钰阳;
黄蜀
-
-
摘要:
火针为九针之一,古称“焠刺”“燔针”等,是用火将特制针体烧红迅速刺入腧穴内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火针通过针刺可以微开腠理,疏风散邪,借由温热之性可以激发经气,鼓舞血气运行,温壮脏腑阳气[1-2]。现将火针治疗瘙痒性皮肤病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火针在皮肤科应用1.1神经性皮炎李君[3]治疗血虚风燥型神经性皮炎患者,对照组行湿润烧伤膏治疗,研究组行以火针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总有效率研究组(95.24%)高于对照组(71.43%)。
-
-
张盼盼;
张琳
-
-
摘要:
目的探讨Ⅱ度热力烧伤患者采用湿润烧伤膏的治疗效果,分析其对创面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05例Ⅱ度烧伤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创面清洗、防感染、预防破伤风、补液、营养支持治疗等基础处理,对照组52例患者在清创后涂抹磺胺嘧啶银乳膏,观察组53例患者在清创后涂抹湿润烧伤膏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以及白介素-6(IL-6)]、生长因子水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以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创面愈合时间、VSS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hs-CRP以及IL-6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VEGF、TGF-β1以及bFGF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V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湿润烧伤膏治疗Ⅱ度热力烧伤患者效果显著,尤其在减轻创面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愈合程度等方面优于磺胺嘧啶银乳膏。
-
-
李永魁;
王家瑞;
弋凤霞;
穆宝妮
-
-
摘要:
目的探讨湿润烧伤膏对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血清学指标、心理状态、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西安惠安医院收治的80例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两组患者均行碘伏稀释液创面浸浴治疗,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凡士林治疗,试验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6个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创面恢复情况,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缩短,换药次数与对照组比减少,创面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与对照组比降低,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与治疗前比均下降,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生理功能、躯体疼痛、社会功能、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活力、总体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比均升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采用湿润烧伤膏治疗慢性难愈合创面患者,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缩短创口恢复时间,减少炎性因子的释放,促进细胞转化生长因子的表达,更有利于促进患者创面愈合,且可缓解患者焦虑、抑郁状态,提高生活质量。
-
-
方洁仪;
王军文;
侯玉洁
-
-
摘要:
给予2021年4月7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创面修复科收治的1例臀部Ⅳ期压疮患者局部创面采用创疡再生医疗技术及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序贯治疗。治疗34d后,创面肉芽组织与皮面基本平齐,于局麻下行带蒂复合组织瓣成形术及拉拢缝合术封闭创面。术后15 d,创面完全愈合,皮下组织饱满。
-
-
唐习强;
韦骋;
王雪玲;
包崇婵;
田馨如;
葛星月;
唐乾利
-
-
摘要:
目的 探究皮肤再生医疗技术(MEBT/MEBO)通过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复合物(mTORC)信号通路对慢性难愈合创面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3 (MMP-3)、基质金属蛋白酶-8 (MMP-8)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雄性Wistar大鼠60只适应性饲养7 d后,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模型组、rb-bFGF组、MEBO组,每组12只,其中空白组大鼠只做备皮处理,对照组大鼠于脊柱两侧建立急性创面模型,模型组、rb-bF-GF组、MEBO组大鼠于脊柱两侧建立慢性难愈合创面模型。模型建立后,空白组大鼠备皮处皮肤及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创面予以生理盐水纱布换药处理,rb-bFGF组大鼠创面予以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b-bFGF)换药处理,MEBO组大鼠创面予以湿润烧伤膏(MEBO)换药处理,对比观察各组大鼠干预第3、7、14天时创面愈合率以及皮肤/创面组织中MMP-3、MMP-8、p-mTORC蛋白及相应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干预第7、14天,对照组、rb-bFGF组、MEBO组大鼠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均0.05);干预第3、7、14天,各组大鼠创面组织中mTORC mRNA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变化(P均>0.05)。结论 MEBT/MEBO可通过调控mTORC信号通路中MMP-3和MMP-8的表达水平促进慢性难愈合创面愈合。
-
-
李文
- 《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七次全国高压氧医学学术会议》
| 2018年
-
摘要:
目的:观察高压氧(HBO)联合湿润烧伤膏(MEBO)治疗老年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78例糖尿病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高压氧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创面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7%,对照组为61.5%,治疗组疗效好于对照组(p<0.05);治疗1个疗程、2个疗程及3个疗程时,治疗组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湿润烧伤膏治疗老年糖尿病足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李文豪;
杨尾莲;
林孝文;
张勇
- 《第十八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疡科学术交流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提高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治愈率,临床多一种治疗手段; 方法:根据慢性难愈性溃疡的临床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选择病例并随机分组,治疗组和观察组均根据疮面细菌培养+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输液静滴两周,后期改口服,中草药根据辨证使用,以清热解毒、益气祛腐生肌为主,疮面处理治疗组使用湿润烧伤膏,对照组使用0.1%依沙吖啶溶液,换药器械、材料符合消毒要求,操作严格遵守无菌操作; 结果:采用SPSS11.0统计软件,用卡方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X2=8.54P=0.04P<0.05,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湿润烧伤膏具有抗炎、保护、营养支持、改善血循、促进细胞生长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上有明确的疗效,简便易行.
-
-
赵贤忠;
孙记燕;
殷东京;
葛永亮;
张东波;
方进勇;
胡栋才
- 《第十四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比较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疗法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治疗大面积烧伤的疗效.rn 方法:选择120例大面积烧伤病人,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烧伤创面采用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疗法,对照组采用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治疗,观察两组病人休克期情况、不同深度烧伤创面的愈合时间、感染发生率、手术植皮例数及瘢痕发生率.rn 结果:实验组病人休克期补液量明显比对照组少、尿量多于对照组(P<0.05);休克征象发生率比对照组少,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实验组创面愈合时间、感染率、手术植皮比例及瘢痕出现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n 结论: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美宝湿润烧伤膏再生疗法在减轻疼痛等不良刺激、休克期复苏、维持内环境稳定、提高创面愈合速度和质量、减少伤残和医疗费用等方面明显优于磺胺嘧啶银霜抗炎疗法.
-
-
-
-
黄欣;
何晓微;
唐乾利;
黄许森;
吴标良;
曾鸿孟;
刘明;
郭满
- 《第十四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应用MEBT/MEBO治疗老年WagnerⅢ级糖尿病足部溃疡的疗效,并探讨其修复创面的机制.rn 方法:选择60岁以上WagnerⅢ糖尿病足部溃疡患者共52例,随机分为MEBO组和rb-bFGF组2组.MEBO组外敷美宝湿润烧伤膏,rb-bFGF组外敷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凝胶.经过60天治疗后观察所有患者的治疗效果,在用药后第1天、第20天、第40天、第60天观察记录创面大小情况,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进行积分评定.rn 结果:经过60天治疗后,MEBO组患者疗效优于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BO组患者的症状缓解程度优于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EBO组患者创面修复程度优于rb-bFGF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n 结论:MEBT/MEBO能够有效促进老年WagnerⅢ级糖尿病足部溃疡创面愈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
吴标良;
唐乾利;
覃晓洁;
冯烈;
王民登;
何明杰;
吕震
- 《第十四届全国烧伤创疡学术会议暨第二届国际烧伤创疡学术会议》
| 2016年
-
摘要:
目的:观察烧伤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湿润暴露疗法(MEBT)/湿润烧伤膏(MEBO)]对糖尿病足部创面组织ER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和p38信号通路分子及免疫表达的调控作用及关系,探讨MEBT/MEBO对糖尿病足溃疡创面的修复机制.rn 方法:糖尿病足患者40例,予MEBT/MEBO干预治疗,留取治疗前后创面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ERK1/2和p38信号通路关键分子ERK1/2、p38、MAPKK6(促分裂原活化蛋白激酶激酶)、c-myc(原癌基因)、Akt、ATF2(活化复制因子2抗体)及免疫因子免疫球蛋白(Ig)A、IgM、IgG、C3、C4表达情况,并观察两者间关系.rn 结果:治疗前信号通路关键分子ERK1/2、p38、MAPKK6、c-myc、Akt、ATF2全阳性表达率22.5%(9/40),治疗后为65%(26/40),在此患者中,治疗前任一免疫指标及具体免疫指标(Ig)A、IgM、IgG、C3、C4表达率分别为12.5%(5/40)、10%(4/40)、5%(2/40)、10%(4/40)、2.5%(1/40)、0(0/40),治疗后为65%(26/40)、62.5%(25/40)、52.5%(21/40)、57.5%(23/40)、37.5%(15/40)、25%(10/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创面信号通路分子阳性表达升高同时免疫表达阳性率亦升高.rn 结论:MEBT/MEBO可能促进了糖尿病足创面ERK1/2和p38信号通路分子及免疫表达,ERK1/2和p38信号通路及其交互作用可能通过增加创面组织免疫表达而促进了糖尿病足创面的愈合.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