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胸外科
心胸外科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74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22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48559篇;相关期刊387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医药前沿、医学信息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华东六省一市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海峡护理论坛、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心胸外科的相关文献由2648位作者贡献,包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谷新运、文红英等。
心胸外科—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8559篇
占比:97.71%
总计:49695篇
心胸外科
-研究学者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谷新运
- 文红英
- 潘慧
- 姚勇
- 孙宝利
- 宋文民
- 张曦
- 李伟
- 罗淞
- 刘晓燕
- 孙作永
- 应燕萍
- 张小燕
- 张群
- 朱佳龙
- 王丽
- 马力
- 丁鲜
- 不公告发明人
- 冒华容
- 刘俊
- 刘树奇
- 刘艳
- 卢红
- 向运莲
- 吴骏
- 姜谧
- 孙丹
- 宋志斌
- 崔凤霞
- 张娜
- 张崇莹
- 张敏
- 张红
- 曹辛
- 李莉
- 林涛
- 涂惠琼
- 潘春峰
- 潘瑞金
- 王敏
- 王海彦
- 王玺卿
- 秦中华
- 许乐
- 郑鑫娜
- 郭喜龄
- 郭晴晴
- 金丽英
-
-
吴德超
-
-
摘要:
挂号,是一门学问。有时看似合情合理,实则南辕北辙。骨科医生就常常碰到这样一些“合理性错误”。胸部外伤及畸形——看心外科胸部(胸骨、肋骨)外伤及畸形(如鸡胸、漏斗胸等),这可能是在小儿骨科门诊碰到最多的情况。其实,胸部的骨头虽然也是骨头,但属于心胸外科的范畴。如果有这个部位的骨头外伤或畸形等疾病的宝宝,需要心胸外科医生来诊断治疗。
-
-
程志珍;
艾旭雯;
姜娜;
何朝珠
-
-
摘要:
文章综述了心脏外科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方法研究,系统性评价了不同镇痛方式在心脏手术患者术后疼痛管理和早期动员中的疗效,探讨护理干预在心脏手术后疼痛中的临床研究进展;基于研究疼痛护理模式在心脏病手术后的应用效果观察,总结护理干预在心脏手术术后疼痛中的应用效果。
-
-
黄柳
-
-
摘要:
更多新理念、新技术的应用,必定成就更周全更科学的从患者术前评估、术中监护到术后康复的全流程管理,导向加速康复。1997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学的HenrikKehlet教授发表文章《多模式方法控制术后患者病理生理和康复》,首次提出了ERAS概念。近20年来,ERAS风靡全球,其理念不断丰富、发展,已成功应用于普通外科、心胸外科、骨科等众多领域。ERAS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患者并发症发作风险、降低患者死亡风险等,诸多成效已经得到循证医学的支持。
-
-
王建红;
楼新江
-
-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胸外科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LEDVT)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预防策略。方法 选取2019—2020年浙江省诸暨市人民医院心胸外科术后发生LEDVT患者118例作为LEDVT组,同期随机选取未发生LEDVT的心胸外科患者236例为非LEDVT组,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比较两组间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吸烟史、饮酒史、高血压、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静脉血栓史、术前D-二聚体、术前血小板计数、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术后活动时间、卧床时间等;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法筛选影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心胸外科患者术后发生LEDVT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OR=2.517)、动脉粥样硬化(OR=5.254)、静脉血栓史(OR=4.697)、术前D-二聚体(OR=5.540)、手术时间(>2 h)(OR=2.846)及卧床时间(≥3 d)(OR=3.059),而预防性使用抗凝药物(OR=0.401)则为保护因素。结论 应针对这些高危因素,做到早筛查、早预防、早诊断及早治疗LEDVT,降低LEDVT发生率。
-
-
王美玲;
林子娟;
刘辉文;
潘丽婷;
陈碧贞
-
-
摘要:
目的了解我国近10年术后肺部感染的研究现状和热点趋势,为今后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1年1月1日-2021年7月31日术后肺部感染的相关文献,采用EndNote和CiteSpace信息可视化软件对文献的作者、期刊、机构和关键词等进行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223篇,2011-2020年年度发文量均在400篇以上;6223篇文献分别来自350种期刊和56所高校,涉及作者15438人,高产作者较少,主要来自于心胸外科、器官移植领域;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发文量最多;关键词共现图谱共得到92个节点,97条连线,网络密度0.0232,关键词聚类共有9个聚类标签。结论术后肺部感染仍是目前的研究热点,涉及范围大,发文量多,但高质量论文较少;已形成部分核心研究团队,但分布相对分散,以大型医疗机构为主。今后应进一步加深研究,促进多学科、多举措、多中心、大规模、高质量研究,实现有效防控。
-
-
吴新宝;
孙志坚
-
-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近年来在我国发展迅猛。该理念最早由丹麦医生Henrik Kehlet于1997年提出,目前已广泛应用于胃肠外科、乳腺外科、心胸外科、头颈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以及骨科领域。众多研究表明,ERAS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省医疗费用[1]。
-
-
王海永;
孙晓林;
杜振宗
-
-
摘要:
我国正在实施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非常重要。本文分析美国和德国两个国家心胸外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内容和特点,探讨他们的心胸外科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培养方式异同,同时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国内心胸外科住院医师及专科医师培训制度的改革与发展有所启发。
-
-
-
-
摘要: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麻醉科创建于1980年,经过40多年发展,已发展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临床科室,在桂滇黔三省交界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省级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建立了如心胸外科、体外循环等11个亚专业麻醉组,是自治区临床重点专科,硕士点建设学科。
-
-
徐丽梅;
秦志华;
梁惠婷
-
-
摘要:
目的:分析火龙罐治疗对改善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腹胀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2年4月间我院的60例实施心胸外科手术且术后早期出现腹胀、排便困难的患者设为本次研究对象,将早期的一部分按照常规处理的3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另外一部分应用火龙罐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在临床治疗结束之后评估和统计其治疗效果,治疗效果判定指标包括腹胀、排便困难治疗总有效率、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以及返回病房不同时间的腹胀缓解情况、术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腹胀、排便困难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返回病房后24小时的腹胀缓解情况相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改善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火龙罐治疗对改善心胸外科患者术后早期腹胀排便困难的临床疗效具有良好的效果,可促进患者的腹胀、排便困难等症状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恢复。
-
-
-
陆云娟;
陈惠卿;
吴艳梅
- 《2016浙江省胸心外科学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心胸外科手术主要有开胸心脏手术、胸腔镜下肺叶切除、胸骨后甲状腺切除术,食道癌根治术等.术后有多根胸腔及心包引流管,需经常换药,观察切口及引流管;这些操作会给穿着普通病员服的患者带来不便.临床上较常见的是患者倒穿病员服,平卧位时纽扣易压在背部,引起不舒适甚至皮肤擦伤。尤其女性患者换药及检查引流管时,反复打开衣服,容易受凉,暴露患者隐私,与人性化护理不相符。为此本院自行设计并制作了心胸外科多功能病员服,能针对科室不同患者术后放置引流管起到妥善固定,防止滑脱,方便观察。又解决患者易受凉,经常暴露敏感隐私部位的不足。经临床应用30例患者效果满意.
-
-
祝华英
- 《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 2016年
-
摘要:
目的:rn 探讨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rn 方法:rn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本院收治的62例行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针对肺部感染等情况实施针对性的综合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护理的效果,分析综合护理干预对心胸外科术后肺部感染的影响.rn 结果:rn 观察组肺部感染发生率以及肺不张发生率都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带管时间以及住院时间方面和对照组相比都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rn 结论:rn 对接受心胸外科手术的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防止和减少肺部感染情况,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
-
强光亮;
郭永庆;
刘德若;
梁朝阳;
杨波
- 《2016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高峰论坛》
| 2016年
-
摘要:
目的:分析美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制度与经验,结合国内医学教育的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开展和改进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相应措施. 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并结合实践经验分析目前美国、我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训的现状.回顾美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建立的历史及发展演变过程,总结美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养现行主要体系及内容,分析美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养的主要特点,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实践现状,探讨美国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制度对我国的可借鉴之处和相关问题思考. 结果:专科医师培训和准入制度是医学生毕业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国完善的专科医师培训制度和标准值得学习和借鉴.为适应心胸外科临床实践的快速发展,心胸外科专科医师培养制度也不断改革.国内心胸外科专科医师缺乏正规、系统和严格的培训,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很多知识学习来源于自觉,而不是系统培训.普胸、心外分离的培养模式则易于造成心胸外科医师知识面狭窄,临床技能单一. 结论:美国专科医师培养体系及内容对我国专科医师培养体系的建立有重要借鉴作用,同时也需依据我国心胸外科医师的就业方向、需求以及亚专科发展情况等具体国情进行调整,逐步完善.
-
-
简静
- 《华东六省一市护理学术交流大会暨第六届海峡护理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应用于心胸外科护理资源配置中的临床效果.rn 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心胸外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护理,采用平均分配法将患者分配给管床护士,观察组以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为依据,合理分配护理资源,对患者进行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rn 结果: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医疗费用相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2.5%,对照组为7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的发生率为7.5%,对照组为17.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士满意度为95.0%,对照组为62.5%,对照组明显较低(P<0.05).rn 结论:在心胸外科护理资源配置中,采用重症监护护理评分系统进行分配,对临床护理工作的效率及质量具有明显的提高,是值得推广的应用方案.
-
-
张小盼;
于秋影;
王文静;
石磊
-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医院心胸外科开展临床药师查房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及开展临床药师查房工作的实践内容.方法:临床药师在心胸外科进行药学查房主要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措施的监管、使用华法林患者的用药教育及对护士工作药学知识的培训等内容.结果:临床药师通过在心胸外科的查房工作,提高了心胸外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的规范性与合理性,并实时为临床医生提供用药指导,提高了医院合理用药水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外科查房工作效果显著,提高了医院临床医师合理用药水平及患者用药知识的宣教度,为促进医院药学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
-
-
-
-
-
张文;
陈楠
-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 2006年
-
摘要:
手术后ARF(Post-operative ARF,PO-ARF)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占HA-ARF的第二位,常带来住院周期的延长和高死亡率.手术特别是重复手术,以及败血症、肾毒性药物、循环容量不足和心衰,常引起RBF下降从而造成GFR下降,某些高危外科手术如心脏和主动脉手术加重肾血管病变,造成RBF下降,患者可以在基础疾病、手术本身、肾毒性药物的应用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ARF;患者本身的年龄、性别,以及先前存在的诸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贫血、低白蛋白、冠心病、CKD等危险因素,或以单一形式、或以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手术后ARF;加上手术中和手术后麻醉药物的使用、低容量、休克、感染、少尿、酸中毒、药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机的使用、MODS、充血性心力衰竭、行肾脏替代治疗(RRT)治疗等诱因,使手术后ARF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且严重威胁手术患者的存活,许多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RRT)以维持生命.临床研究证实早期预防低容量、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及时纠正术前、术中和术后高危因素,可以减少手术后ARF的发生.某些高危外科手术如心脏和主动脉手术加重肾血管病变,可以造成RBF下降,大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脏瓣膜手术、肾脏和肝脏移植手术和阻塞性黄疸的手术都被认为是造成PO-ARF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