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厦门
  • 出版时间: 2006-11-0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会议文集:中华医学会肾脏病学分会2006年学术年会专题讲座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failure,ARF)在临床上非常常见.据报道,其年发生率高达620人/百万人口[1],而其中由肾脏缺血引起者占到75%.尽管对其预防和治疗的研究近年来有了很大进展,但其死亡率仍高达30-50%[2].因此寻找有效的防治措施一直受到广泛关注.缺血预处理(Ischemic preconditioning,IPC)被认为是迄今最强有力的内源性保护措施.IPC是指预先给机体组织一次或多次短暂性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诱导机体产生内源性保护机制,使其对以后较长时间的I/R产生显著的耐受性[3].IPC的保护作用分为早期相(数分钟出现,持续1~3 h)和延迟相(24h后出现,持续数天). 自1986年Murry等提出IPC的心脏保护作用之后,人们发现1PC可不同程度减轻肠道、肝脏、皮瓣、骨骼肌、血管等I/R损伤.研究表明,IPC对肾脏I/R损伤也具有确切的保护作用.现就其在缺血性ARF中的作用及机制做简要介绍. 一、IPC对缺血性ARF的保护作用 二、IPC对肾脏保护作用的机制 三、本科室关于IP对缺血性ARF保护作用的研究
  • 摘要:脓毒血症是危重病人中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美国由于脓毒血症的发病率及其导致的感染性休克日渐上升.1991年以来美国胸科和危重病协会对脓毒血症根据体温心率血象等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定义:(1)中度脓毒血症:体温>38度或<36度,心率>90次/分,呼吸>20次/分,白细胞>12000/ul,明显的感染症状;(2)严重脓毒血症:脓毒血症导致的乳酸酸中毒,少尿,急性的意识状态改变;(3)脓毒血症休克:在液体充分复苏的情况伴有脓毒血症导致的低血压(如收缩压<90 mmHg),或需要应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血压. 由于感染所导致系统性炎症反应综合症(SIRS)若不进行干预,此生理过程进而发展成脓毒血症,大量前炎症因子和抗炎症因子的释放,广泛的内皮损伤,血管扩张,低血压造成脏器的低灌注(特别是肾脏),休克,最终发展成为多脏器衰竭,导致死亡.在多脏器衰竭发生的过程中促炎因子(引起SIRS状态)和抗炎因子(引起CARS状态)的平衡在疾病的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脓毒血症序贯学说认为致病因素促发SIRS系统,随着时间推移,伴随有CARS系统的激活,而脓毒血症平衡学说认为SIRS和CARS同时发生.在临床治疗过程中抑制SIRS时的炎症反应,或清除促炎因子,有利于疾病的恢复.
  • 摘要:近年来,CRRT技术日益成熟,与传统的肾脏替代疗法(IHD)相比,很大程度上克服了IHD所存在的"非生理性"治疗缺陷,其临床应用范围远远超出了肾脏替代治疗领域,已经扩展到各种临床上常见危重病例的急救.这一技术在国外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unit,ICU)中普遍地得到使用,临床疗效评价日益肯定.CRRT这一名词似乎尚不能完全概括此项技术的实际内容,因此,作者认为将CRRT系列技术改为"连续性血液净化(continuous blood purification,CBP)"更符合临床实际内涵,更有利于这一技术的发展.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和介绍.
  • 摘要:肾间质微血管(peritubular capillary,PTC)主要是指源于出球小动脉并分布于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为肾小管和肾间质细胞提供必需的氧和营养,对维持肾小管正常结构与功能起关键作用.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TC病变是影响肾小管间质进行性损伤的重要决定性因素,其损伤程度可能是预测肾脏病进展最好的组织学指标.PTC的消失造成肾小管间质缺血、缺氧及营养障碍,缺氧可促进肾小管上皮细胞、间质细胞活化,分泌致纤维化细胞因子,并且可直接调控纤维化相关基因,促进细胞外基质(ECM)积聚,因此PTC在肾间质纤维化进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 肾间质微血管病变的发生与体内促血管生成因子和抑制血管生成因子的失衡有关.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是目前研究最多和最重要的促血管生成因子,具有促进血管内皮细胞分裂、增殖、血管形成,增强血管通透性和维持血管正常状态及完整性的作用.在肾脏中VEGF主要表达于肾小球足细胞、集合管细胞和肾小管上皮细胞;而VEGF受体则主要表达于肾小球内皮细胞、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PTC)内皮细胞以及肾小球前、后血管内皮细胞.此外,VEGF还可以诱导内皮细胞金属蛋白酶和间质胶原酶表达,增加纤溶酶原激活物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参与肾间质的重构.缺氧是VEGF生成和表达的主要刺激因素.一些生长因子或细胞因子如:表皮生长因子(EGF)、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血管紧张素-Ⅱ、白介素-1、-6以及前列腺素、机械应激、高糖血症、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蛋白激酶C、活性氧系列(ROS)等因素也可以上调VEGF的表达.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是内源性血管生成抑制因子,具有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毛细血管形成的功能.肾组织中血管平滑肌细胞、内皮细胞、系膜细胞、包曼氏囊上皮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及肾小管上皮细胞均可表达TSP-1.TSP-1是TGF-β的主要激活物,而有活性的TGF-β是一种强致纤维化因子.高糖及低氧可刺激TSP-1表达.VEGF表达减少和TSP-1表达增高是造成毛细血管消失的两个最重要因素.
  • 摘要:肾脏是体内具有精细、复杂组织结构,并发挥重要生理功能的脏器.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的肾单位是肾脏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毛细血管内皮细胞、系膜细胞、足细胞和囊壁脏层上皮细胞构成的肾小球,上皮细胞构成的肾小管和集合管,以及血管的有机组合,以及上述各组织成分在肾脏内的异质性分布保证肾脏多种功能的完成.此外,肾髓质间质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的有机参与也保证了肾脏组织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在肾脏病学的发展过程中,组织形态学、生理学、病理与免疫病理学技术对于人们认识肾脏的功能,及其结构-功能的关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例如:Wearn和Richards(1924年)微穿刺技术的发明是人们认识肾小球滤过,肾小管吸收和分泌的基础.肾脏生理功能的完整的认识则有赖于Burg及其同事(1966年)建立的游离肾小管的灌注技术.上世纪9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来分子生物学理论和技术的进展,极大的推动了人们对肾脏病的认识.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HGP)继发表"框架图"后,已于2002年4月全部完成测序计划.HGP提供了全套的物理图和序列图,它们作为遗传信息的载体和生命的"脚本",已载入史册.随着现代生物学技术不断的发展、推陈出新,转基因、RNA干扰,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转录组学、代谢组学等新方法新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研究.这些"组学"研究对理解肾脏病的发病机理提供了有力的证据.本文内容包括: 1、生物芯片技术 2、RNA干扰技术 3、细胞信号传递的研究方法 4、活体肾功能学研究技术 5、模式动物
  •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们对于补体系统的深入了解,也同时对它们在各种慢性肾脏病的肾脏损伤中重要的免疫介质和标志物作用有了更多新的认识.本文将从以下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补体激活在CKD中的作用:概括补体激活的三条通路,特别包括新进被揭示的甘露糖一结合外源凝集素(MBL)通路;分别讨论补体在不同慢性肾脏病中作用的新近研究结果.
  • 摘要:全球约20%ESRD患者行腹膜透析治疗,且腹膜透析病例仍在逐年增加,每年的增长速度约7%.据不完全统计至2006年8月底我国腹膜透析的病人数达到8974例.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改进,腹膜炎发生率逐渐下降,腹透液的生物相容性差所致腹膜纤维化和超滤失败成为目前腹膜透析急需和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介绍了腹透液研究进展.
  • 摘要:肾移植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病最为有效的方法,其长期生存率和生活质量均明显高于透析治疗患者.急性排斥仍是移植肾失功和发展为慢性移植肾肾病重要的危险因素,而早期发现和成功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1].移植肾穿刺活检、组织学检查是目前诊断急性排斥的标准方法,这种创伤性检查导致血尿、休克、出血、肾周血肿、动静脉瘘甚至移植物丢失等严重并发症虽然已明显减少,但并没有完全消除[2].同时使用不断推出的强效免疫抑制剂,使排异的临床和病理表现越来越不典型,而且肾活检都是在临床已出现明显肾功能损害以后的一项反应性检查,并不能全面反映移植物抗宿主的免疫状态,以及穿刺标本的取样误差,这问题都导致了移植肾活检的存在缺陷.使得一些学者对无创性检查越来越重视,并且取得了一些进展,目前无创性检查主要包括血液、尿液、以及影像学检查,本文对此作介绍. 一、从基因组学到蛋白组学、代谢组学技术发展 二、尿液检查对急性排斥诊断的价值 三、影像学在移植肾急性排斥诊断中作用
  •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由于肾小球滤过率降低,经肾脏排泄的代谢物质清除减少,同时由于CKD时病理生理变化(如氧化应激、羰基应激、微炎症反应等)导致一些代谢物质在体内蓄积.以往通常把代谢产物当作是反映肾脏功能损害的指标.此后的研究显示,一些代谢产物具有非常活跃的生物学效应,参与了CKD心血管疾病、肾性骨病、贫血、免疫功能异常、透析相关性淀粉样等变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发展过程.因此,目前认为这些物质是造成CKD患者多种病变的代谢毒素.鉴于代谢毒性物质的病理生物学活性,近年国内外开始关注其对慢性肾脏病进展的影响.尽管该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些代谢毒素参与了CKD的进展,进一步加重肾脏的损害.通过对这些毒素对CKD时肾脏损害的研究,能够为延缓CKD进展提供新的防治途径和干预靶点.
  • 摘要:2006年欧洲透析移植会议于7月15日至7月18日在英国的格拉斯哥市召开.会议共收到文章1585篇,举行了3场大会报告,28场专题报告,16场小讲座.会议以临床肾病学和慢性肾衰竭透析治疗为主题,同时也对肾脏病基础科学和肾移植进行了深入探讨.在1585篇投稿中血液透析和血液透析滤过147篇,腹膜透析67篇,内容涉及了血液透析和透析滤过的流行病学、透析方式、透析充分性、新抗凝剂、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腹膜透析的透析液、透析充分性、并发症的防治等方面的新进展.现将会议有关透析的新信息作一介绍.
  • 摘要:本文介绍了透析病人的心脑血管病变及其防治策略,内容包括: 一、危险因素 维持性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存在诸多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危险因素.其中有与普通患者相同的传统危险因素,同时也存在透析患者特有的、与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 1、传统的危险因素:高血压、高血糖、高胰岛素血症、高凝、血脂异常、高尿酸、吸烟、肥胖、老龄、男性、活动少(以坐为主要的生活方式)、精神压力、绝经后、冠心病家族史、已有左心室肥厚等. 2、透析相关的危险因素:透析不充分,高PTH血症,高磷血症(钙磷代谢紊乱),铁超负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叶酸,吡哆醇缺乏),内皮细胞功能异常(血浆ET增多,NO生成受损,非对称性二甲基精氨酸聚积),氧化应激增加及抗氧化防御功能低下,引起脂质过氧化及氧化LDL自身抗体产生,以及对过氧化反应易感性增加.还有尿毒症毒素,RAS系统激活,水钠潴留,贫血,营养不良,感染与炎症反应,血栓形成等因素.此外动静脉内瘘、透析液及透析用水的质量、透析膜生物不相容性、透析中的低血压、低氧血症、透析中细胞外液的快速变化、电解质、酸碱度的快速变化,转移性钙化致血管、心肌、软组织钙化,肉毒碱缺乏等. 二、临床表现 三、预防建议
  • 摘要:随着腹膜透析技术的不断提高,患者腹透龄不断延长,腹膜的结构发生明显变化,其功能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表现为对溶质的转运加快,由于渗透梯度的快速下降导致的水分超滤的逐渐减少,进而超滤失败(Ultrafiltration Failure)的发生率增加.国外有研究报道,透析超过6年的患者中,超滤失败的发生率高达31%.因此在腹透患者的临床随访过程中应进行腹膜功能的评价.但在腹膜功能评价中应注意以下问题. 一、对超滤失败的患者要评价腹膜功能,但不是所有的超滤失败都是由于腹膜功能衰竭导致 超滤失败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概念,除了腹膜本身结构和功能异常外,还包括众多其它因素,如患者液体摄入过多、腹膜透析处方不适合、患者不顺应,没有按照医嘱执行、腹透管机械故障等情况.而上述的这些因素都是可逆的,经过适当的处理后,患者就能摆脱超滤失败,重新进行腹膜透析.因此正确区分引起超滤失败的各种因素非常重要. 目前诊断超滤失败有两种定义:一种是根据临床情况,另一种是根据引流量.根据临床情况定义为:当使用了数袋高渗透析液仍无法维持患者达到干体重,临床上出现容量负荷过多时称为超滤失败.按照这个定义,如果临床上存在上述这些可逆因素,就会过高地估计了由于腹膜因素引起的超滤衰竭.如果患者的腹膜超滤功能已经下降,但患者限制盐分和水分非常严格,可能临床上还没有出现容量的不平衡,此时会过低地估计了腹膜因素引起的超滤衰竭.因此近年来普遍采用根据引流量的方法,即给于一定的透析液留腹一定的时间,通过观察引流量来评价腹膜功能. 二、目前腹膜功能的检查方法并不能完全区分引起超滤失败的所有原因 三、评价腹膜功能的方法各有优缺点,临床上应根据其特点选择不同的方法
  • 摘要:荟萃分析为针对一某问题己发表的众多资料(数据)的再次分析.近年来荟萃分析在临床医学中得到广泛应用.荟萃分析过程涉及复杂的统计学运算.任何一个荟萃分析工作必须充分掌握高质量的可靠研究报告資料(数据)的前提下,由临床医师和统计学专家共同完成,发现事物的共性、特殊性和内在的客观规律,进而促进医疗水平的提高.本文利用荟萃分析对循证医学(EBM)与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治疗进行了研究.
  • 摘要: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是新近发展起来的血液净化技术,具有强大的稳定内环境、清除炎性介质的功能,广泛应用于重症急性肾衰竭、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重症急性胰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临床危重症的治疗,取得显著疗效,是临床上重要的器官支持治疗手段.由于CRRT是一连续、长时间的治疗过程,血液在体外循环的抗凝是一非常棘手的问题,所以有效的抗凝以保证循环血路通畅,是CRRT得以持续进行的重要措施.本文内容包括: 一、CRRT抗凝原则 使用最小剂量的抗凝剂,保证CRRT正常运行,并且不影响膜的生物相容性,避免出血并发症的发生.选用抗凝剂的原则应尽量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即抗凝剂抗血栓作用较强而出血的危险性较小,药物监测简便易行、副作用小,使用过量有相应的拮抗药. 二、影响CRRT抗凝治疗的因素 三、CRRT各种抗凝技术 四、CRRT抗凝监测 五、CRRT不同抗凝技术的比较
  • 摘要:膜性肾病(Membranous Nephropathy,MN)是导致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约占成人肾病综合征的20~40 %.在原发性肾小球疾病中所占的比率,解放军总医院为8.6%,南京军区总医院为9.89%.由于MN是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主要类型,病情进展相对缓慢,预后差别大,存在肾功能逐渐恶化和自发缓解两种倾向,且药物治疗时间长、敏感度不一、副作用多,因此临床治疗方案存在较大争议.目前,多数学者赞同根据其预后危险程度而有选择的加以治疗:避免对低危患者过于积极的使用免疫抑制剂而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而对具有ESRD倾向的高危患者尽早予以免疫抑制剂治疗. MN的预后在东西方人群中存在较大差异.西方的一组1189例病人的肾脏存活率,5年为86%,10年为65%,15年为59%.约20~40%的病人在10~15年内步入终末期肾功能衰竭.而日本的资料显示,MN 5年肾脏的存活率为95.8%,10年为90.3%,15年为81.1%,20年为60.5%.来自香港的一个小样本的资料也显示,5年MN中只有13%(5/38)出现肾功能不全,其中只有2.6%(1/38)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需要透析.国内瑞金医院对45例MN的回顾性的资料也显示,蛋白尿小于5g/d的患者自发缓解率为67%,这些资料均支持东方人比西方人预后好.
  • 摘要:近十余年来,CRRT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除急慢性肾衰竭外,多脏器功能衰竭、脓毒血症、急性胰腺炎、外科术后等危重患者中也逐渐得到推广应用.但这些患者往往因为病情复杂,需要多种药物联合治疗,因此对这些患者而言在行CRRT治疗中无论是药物剂量不足还是剂量超标,都会影响这些患者的治疗效果甚至危及生命.本文仅就CRRT治疗中药物剂量的调整及影响因素做一陈述. 一、CRRT中影响药物清除的因素 1、药物分子量:CRRT常规使用的透析膜(滤过膜)孔径在20-30000Da,大部分药物的分子量在500Da以下(少数分子量较大,如万古霉素为1448Da),基本上可以自由通过,所以在CVVH、CVVHDF中,药物分子量一般不影响清除效率,以弥散为主要交换方式的透析中,溶质分子量大小与交换速度密切相关,小分子药物更容易被清除. 2、药物蛋白结合率:透析膜(滤过膜)的孔径决定了只有不与蛋白结合的游离药物可通过透析或滤过被清除,如果药物的基本药代动力学资料提示某种药物蛋白结合率高时(如氟氯西林蛋白结合率约为94%,骁悉的代谢产物霉酚酸的蛋白结合率约为97%),可以预料到这种药物很难在CVVH、CVVHD等被清除,与CRRT之前的药物剂量相比无需调整.游离药物的比例可以通过药理学文献提供的蛋白结合率来计算: 二、CRRT中药物治疗剂量调整的基本原则 三、临床中部分药物剂量的调整
  • 摘要:肾脏系膜细胞(mesangial cell)是肾脏主要的固有细胞之一,占肾小球细胞总数的30%~40%,位于肾小球毛细血管袢之间,邻接内皮细胞或基底膜,其形态不规则,细胞突起可伸至内皮细胞和基底膜之间,或经内皮细胞之间伸入毛细血管腔内,胞质内有较发达的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和吞噬泡等,胞体和突起内有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系膜细胞主要功能为:合成系膜基质及基底膜成分,参与细胞外基质的更新和修复;维持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结构的完整性;通过收缩或舒张毛细血管、改变血流量和滤过面积来调节肾小球滤过率(GFR);吞噬和降解沉积在基膜上的免疫复合物,维持滤过膜的通透性;分泌多种细胞/生长因子、肾素和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发挥多种生物学功能.正常情况下系膜细胞更新缓慢,但病理情况下可增生活跃,在多数肾小球疾病的发生、发展中均扮演着重要角色,例如IgA肾病、紫癜性肾炎、狼疮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糖尿病肾病等是以系膜病变为特征,突出表现为系膜细胞增生、肥大或凋亡及基质增多.肾小球疾病是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终末期肾病(ESRD)是其主要转归,预后差,死亡率高.本文就系膜细胞在CKD进展中的作用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一简要介绍. 一、系膜细胞的表型转化 二、系膜细胞的分泌 三、系膜细胞的凋亡 四、系膜细胞功能基因Megsin的表达
  • 摘要:本文内容包括: 一、维生素D的经典作用及其进展 活性维生素D(即1,25(OH)2VitD3,又称钙三醇)是机体调节钙磷代谢、PTH分泌和甲状旁腺增生的重要物质.1,25(OH)2D3一方面可直接促进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增加骨钙磷的释放,导致血钙磷升高,间接抑制PTH分泌;另一方面还能直接与甲状旁腺细胞胞核内特异性受体(VDR)结合,引起VDR迅速磷酸化,同时吸引核内维甲酸受体(RXR),形成VDR-RXR异二聚体,进而与PTH基因启动子中VDRE紧密结合,抑制RNA聚合酶Ⅱ介导的PTH基因转录及蛋白合成;而PTH又可通过肾脏1α-羟化酶促进1,25(OH)2D3产生,这两种激素相互影响,是维持机体钙磷代谢平衡的主要体液因素. 此外,在许多组织中(如甲状旁腺、血液淋巴细胞生成系统、肌肉组织、生殖系统、皮肤、成纤维细胞等),1,25(OH)2D3还具有抑制细胞生长和诱导分化的作用.对于非经典的靶细胞(心血管系统、骨骼肌、睾丸、胰腺、垂体、肝脏等),1,25(OH)2D3可通过基因性及非基因性调控,影响细胞内钙平衡,诱导或抑制某些特殊蛋白质合成,调节细胞功能,如抑制细胞因子和抗体产生,调节免疫反应;调节血压;影响心血管钙化、心室肥大等. 二、CKD患者维生素D系统的改变 三、CKD患者维生素D治疗进展
  • 摘要:Fabry病(MIM 301500)为一较少见的通过X连锁隐性方式遗传的溶酶体蓄积病,系因溶酶体α-半乳糖苷酶A(催化从神经酰胺三己糖苷末端分离半乳糖的过程)活性缺陷导致先天性鞘糖脂代谢异常而在体内(肾脏、皮肤、角膜及心脏等部位)异常堆积致病,可累及皮肤、肾脏、心脏、神经系统等,临床表现多样.Fabry病属于单基因病,α-半乳糖苷酶A蛋白的编码基因位于Xq22.1,大小为12Kb,由7个外显子组成. Fabry病在男性新生儿中发病率估计为1/40000-1/110000,但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目前缺乏完善的筛查体系,尤其在国内Fabry病的漏误诊率相当高.Fabry临床表现多样,但多为非特异性表现,故临床易漏、误诊.来自美国的调查显示,Fabry病患者的平均生存期较对照组短15-20年,从症状出现至确诊的平均间隔在男性患者为13.7年,女性则长达16.3年,诊断被延误>20年者多见.由于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男性携带致病基因者为半合子,临床较重,女性则均为杂合子,临床表现一般较男性为轻.该病主要包括两种表现型:(1)经典型:患者酶活性完全缺失,临床包括心脏、肾脏、皮肤、眼、神经系统等多系统受累,典型表现为幼年或成年后出现的发作性肢端烧灼样疼痛、坐浴区皮疹(血管角质瘤)、少汗、眼损害及肾损害(蛋白尿和进行性肾功能下降),患者多于30-50岁进展至终末期肾功能衰竭,很多病人死于心脑血管并发症.女性杂合子一般临床症状较轻,但也可有与男性患者同样严重的临床表现;(2)轻型:患者酶活性为部分下降,临床则往往限于心脏受累,可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左心室肥厚.
  • 摘要:各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肾脏损害进行性恶化将导致肾衰竭.钙磷代谢紊乱及PTH水平的异常是慢性肾功能不全特别是透析病人的重要并发症之一.大量的证据表明:高磷血症、增高的钙磷乘积和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可以导致血管钙化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与透析病人增加的患病率及死亡率相关.2005年在KDIGO召开的矿物质代谢及其骨病的会议上明确提出慢性肾脏病(CKD)时的矿物质和骨代谢异常即Chronic Kidney Disease-Mineral and Bone Disorder,CKD-MB是全身性(系统性)疾病,常具有下列一个或一个以上表现:1.钙、磷、PTH或维生素D代谢异常;2.骨转化、矿化、骨容量、骨骼线性生长或骨强度的异常;3.血管或其他软组织钙化.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在过去的10年中,慢性肾脏疾病(CKD)的治疗取得很大进展,甚至在某些患者实现了肾脏纤维化的逆转.但是,对于多数患者来说,即使给予了最强的治疗,蛋白尿仍然持续,肾间质纤维化仍继续发展,疾病进展速度虽然可能减慢,但并不能完全停止.这就促使我们去发展更多的治疗措施来减少蛋白尿,抑制肾间质纤维化的进展,雷帕霉素就是这样一个颇具潜力的治疗CKD的药物.雷帕霉素是一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最初是在30年前是作为一种抗真菌药物被发现的,目前雷帕霉素在临床上主要是作为一种免疫抑制剂用于器官移植后的患者,包括肾移植术后.近年的研究发现,雷帕霉素尚具有减少蛋白尿,减轻肾小管间质损伤的作用,对某些代谢性因素造成的肾损害也可能发挥积极的保护作用.本文内容包括: 一、雷帕霉素的作用机理 二、雷帕霉素在慢性肾脏病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 摘要: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衰竭(ARF on CKD)现又称为慢性肾脏病基础上的急性肾损伤(AKIonCKD,A/C),是指患者在原有CKD的基础上由于各种原因所导致的短期内肾小球滤过率迅速下降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临床上患者的血清肌酐水平在数日或数周内可显著升高,并可出现水钠潴留、高血压、高血钾、酸中毒等肾功能恶化的临床表现.根据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A/C约占急性肾衰竭发病原因的第三位,在社区人群中更为多见.近年来,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趋明显以及医疗干预技术的复杂性增加,A/C在医院内的发生也有增高趋势.国内A/C的发生率尚缺乏大样本统计,根据我院对住院患者的回顾性分析,A/C病例约占ARF的35%,是最值得重视的ARF病因之一. 慢性肾脏病患者通常需经历漫长的疾病进展过程,由于CKD本身造成的一系列机体功能、代谢紊乱及各类合并症使其随时处于各种ARF致病因子的易感状态,各类治疗药物的干预也成为重要的影响因素.有证据显示,A/C是导致CKD患者发生终末期肾衰竭的重要原因,CKD患者若发生ARF其死亡率可明显增加.因此,临床上及时发现A/C,早期诊断并找出病因、早期干预,对延缓慢性肾脏病患者的肾功能恶化至关重要.
  • 摘要: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hospital-acquired acute renalfailure,HA-ARF)常常发生于患者的诊断及治疗过程中,多由医源性因素(iatrogenic factors)造成.肾缺血、肾毒性药物的使用、大的手术、脓毒血症和造影剂的使用是发生HA-ARF的主要原因[1].麻醉和手术相关的低血压、患者住院期间发生感染、发热、呕吐、腹泻等可使有效血容量降低,肾脏发生缺血缺氧性的损害.临床中滥用抗生素使肾毒性药物造成的肾损伤作用也日益突出,这些药物主要有两性霉素B、新霉素、头孢霉素Ⅰ、和Ⅱ类、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此外,非甾体抗炎药、不适当的利尿剂的使用以及化疗药等造成的肾脏损害作用也不容忽视.在全身严重感染的基础上会合并多器官功能障碍,ARF是常发生的器官功能衰竭的脏器之一.此外,近年来由于各种血管造影剂、增强CT造影及静脉尿路造影的广泛应用,造影剂肾病、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报道日益增多.HA-ARF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与原发病因密切相关,发生HA-ARF的常见原因为肾脏本身的因素,肾小管坏死是其主要原因,在引起肾小管坏死的原因中以血流动力学紊乱和肾毒性药物的使用最为常见.与社区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community-acquired ARF,CA-ARF)相比,HA-ARF的发生率较之低3.5倍[2],但致死率却明显高于CA-ARF,HA-ARF死亡的直接原因并不是ARF本身,而是脓毒血症、呼吸衰竭和多器官功能衰竭[1].与高致死率相关的因素主要有:少尿、机械通气、急性心肌梗死、休克或卒中、慢性免疫系统功能抑制、高胆红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此外,HA-ARF并发少尿、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机会和进入ICU的机率,以及给予机械通气治疗的比率均高于CA-ARF.HA-ARF患者对于血液透析治疗的需要亦高于CA-ARF,其透析相关致死率也是CA-ARF的3倍.因此,作为一名临床医生能够准确地识别造成HA-ARF的危险因素,在给病人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之前,从全局出发充分估计和评价相关的风险/收益比率(risk/benefit ratio),始终本着着眼于保护肾功能的要求,尽可能降低HA-ARF的发生率. 以下分别根据引发HA-ARF的原因对这一问题作具体论述: 一、与手术相关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二、医源性肾毒药物使用造成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三、造影剂引起的医院获得性急性肾功能衰竭
  • 摘要: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dysfunction,AKD)或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临床常见肾脏疾病,其发病率在普通人群中约为0.5-1%,在住院患者中为2-7%,而在ICU及术后患者中则为4-25%,在这些人群中死亡率为28-90%.随着ICU各项技术的发展,败血症和急性肺损伤所导致的死亡率明显降低,但是与急性肾损伤相关的死亡率却没有明显改善,甚至有所增加,其原因可能与急性肾损伤的概念混乱,以及认识不足有关. 众所周知,急性肾损伤是指肾小球滤过率突然和持续下降,导致含氮(如尿素、肌酐)和非含氮代谢废物在血液中堆积,从而引起的一种临床综合征.过去关于急性肾损伤的概念和定义多种多样,在文献中大约有35种不同的诊断标准.这些概念描述了整个急性肾损伤的疾病谱,根据损伤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的不同,急性肾损伤可表现为严重的急性肾衰竭(如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或仅表现为轻度的血肌酐升高(如血肌酐升高44.2μmol/L).由于对急性肾损伤缺乏统一的概念和诊断标准,使临床上很难判断急性肾损伤治疗的有效性和预后.因此,为改善这一状况,ADQI(Acute Dialysis Quality Initiative)小组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量(urine output)提出了RIFLE(Risk ofrenal dysfunction;Injury to the kidney;Failure of kidney function;Loss of kidney function;End-stage kidney disease)系统(见下表),对急性肾损伤的严重程度和临床预后进行分层,根据严重程度可分为危险(risk)、损伤(injury)和衰竭(failure);从临床预后考虑则分为肾功能丢失(loss)和终末期肾病(end-stage renal disease),以利于及时对肾功能进行评估.本文介绍了急性肾损伤的新概念和分期情况.
  • 摘要:手术后ARF(Post-operative ARF,PO-ARF)是临床严重的并发症,占HA-ARF的第二位,常带来住院周期的延长和高死亡率.手术特别是重复手术,以及败血症、肾毒性药物、循环容量不足和心衰,常引起RBF下降从而造成GFR下降,某些高危外科手术如心脏和主动脉手术加重肾血管病变,造成RBF下降,患者可以在基础疾病、手术本身、肾毒性药物的应用或者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造成ARF;患者本身的年龄、性别,以及先前存在的诸如高血压、糖尿病、高尿酸、高血脂、贫血、低白蛋白、冠心病、CKD等危险因素,或以单一形式、或以多种因素综合造成手术后ARF;加上手术中和手术后麻醉药物的使用、低容量、休克、感染、少尿、酸中毒、药物因素、高胆红素血症、呼吸机的使用、MODS、充血性心力衰竭、行肾脏替代治疗(RRT)治疗等诱因,使手术后ARF的发生率大大增加,且严重威胁手术患者的存活,许多患者需行肾脏替代治疗(RRT)以维持生命.临床研究证实早期预防低容量、避免肾毒性药物的应用、及时纠正术前、术中和术后高危因素,可以减少手术后ARF的发生.某些高危外科手术如心脏和主动脉手术加重肾血管病变,可以造成RBF下降,大动脉手术、冠状动脉旁路手术、心脏瓣膜手术、肾脏和肝脏移植手术和阻塞性黄疸的手术都被认为是造成PO-ARF的独立危险因素.
  • 摘要:足细胞又称为肾小球脏层上皮细胞,是具有复杂细胞形态的高度分化细胞.足细胞足突通过α3β1-intergrin和α、β-dystroglycans锚定于肾小球基底膜上.相邻的足突之间通过特异性的细胞-细胞连接结构相连,也就是肾小球裂孔隔膜,它构成了肾脏的滤过屏障. 在人类和实验性肾小球疾病模型中,有很多疾病可以引起足细胞损伤,包括肾小球轻微病变(MCD)、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塌陷性肾小球疾病,糖尿病肾病、膜性肾病、新月体性肾小球肾炎和狼疮性肾炎.本文内容包括: 1、足细胞的结构 2、足细胞的相关标志蛋白
  • 摘要: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落户于组织之后成为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后者在炎症形成,抗原递呈,组织破坏,器官功能丧失,伤口修复,瘢痕形成,以及宿主抗微生物和肿瘤等炎症和细胞免疫反应中起中心调控作用.在生理状态下,肾小球内有巨噬细胞存在,主要位于系膜区,约占全部系膜细胞的5%,其功能是吞噬组织碎片.巨噬细胞在肾脏病中的致病作用一直很受重视.研究已发现过多的巨噬细胞造成肾脏损伤的证据.在肾脏病变的急性期,巨噬细胞通过释放活性氧,调节一氧化氮、基质金属蛋白酶,分泌细胞因子及生长因子,参与新月体形成,造成肾脏组织损伤;炎症进入慢性期后,巨噬细胞通过分泌TGF-β,IL-1,TNF-α等细胞因子促进肾小球硬化、肾间质纤维化,引起肾功能衰竭.本文内容包括: 1、趋化因子及粘附分子在巨噬细胞肾脏聚集中的作用 2、巨噬细胞与肾脏损伤 3、巨噬细胞与组织修复
  • 摘要:肾小管间质疾病是一组主要表现为急慢性炎症、间质纤维化及/或肾小管转运功能异常的疾病.由于种种原因,在过去较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肾小管一间质疾病知之甚少,甚至将肾小球疾病以外的肾疾病都简单地看作是"肾盂肾炎".近20多年来,由于肾脏病理学和免疫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人们对肾小管间质疾病的认识已有很大进展.研究表明,肾小管间质疾病相当常见,其临床重要性并不亚于肾小球疾病. `肾小管间质疾病常伴有电解质和/或酸碱平衡失调,以及肾小管功能障碍.表现为电解质代谢失调时,尤以钾代谢紊乱(高钾血症,低钾血症)十分常见,钾代谢紊乱也可同时伴有代谢性碱中毒或代谢性酸中毒.肾小管间质病变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有的比较简单、易于诊断,有的则比较复杂或少见,诊断也有一定难度,甚至漏诊、误诊.肾脏病专科医师应当对这类病变熟练掌握,并在临床工作中给内科医师和全科医师做好咨询与指导.本文内容包括:临床表现与病因的关系和临床表现与肾小管功能变化的关系.
  • 摘要:肾结石是泌尿系常见疾病之一,发达国家发生率0.5%~5.2%,在我国年发生率为101例/10万人,近年来发生率呈上升趋势.肾结石复发率很高(5~10年内复发率50%,20年复发率75%),并对肾脏有直接损害作用.因此肾结石发生机理及其防治的研究,一直是泌尿内外科医师共同关注的课题.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关于肾结石形成机理有许多研究,提出了晶体过饱和学说、抑制物学说及基质学说等,这些学说将肾结石形成的中心环节归结为尿液中各种成分异常或比例失衡而引起尿液中晶体形成,尿晶体成分与肾小管上皮细胞相互作用,通过一系列生物学机制最终导致肾结石形成. Levy等检测了1270例尿石症患者24h尿生化指标,发现96%的尿石症患者均有一种或多种尿生化指标异常,这一研究结果支持尿晶体成分异常是肾结石形成的基本条件的观点.大量临床及实验研究证实,高草酸尿,高钙尿,高尿酸以及低枸橼酸尿肾结石形成的主要原因.引起尿液晶体成分异常的原因比较复杂,近年来,随着对肾脏钙离子、草酸、尿酸及枸橼酸等物质转运机制研究的深入,使人们在分子水平上对肾结石成因有了一些新认识和新观点.本文内容包括: 1、肾石症尿晶体成分异常的分子机制 2、肾结石临床诊断问题
  • 摘要:肾小管间质纤维化(TIF)是各种不同病因的慢性肾脏疾病进展到终末期肾衰(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时共同的病理改变.研究表明,TIF在肾脏疾病转归中起主导作用,其病变程度与慢性肾病的预后密切相关.近年大量实验表明肾小管上皮细胞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变(epithelial-mesenchymaltransition,EMT)在TIF形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探讨EMT机制对TIF防治策略将会产生重要的启发.本文主要就EMT及其逆转的机制作一综述. 一、EMT的定义 Strutz等克隆了啮齿类动物肾脏成纤维细胞特异蛋白1(fibroblast specificprotein-1,FSP1),且在纤维化的肾小管上皮细胞中发现这些蛋白的表达,首先提出了转分化学说.EMT是指成熟的上皮细胞失去其上皮表型,而获得未成熟的间充质表型的过程.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早已阐明,在胚胎三胚层结构的形成中,上皮母细胞(epiblasts)正是通过EMT的方式形成中胚层的原始间充质细胞.随后,中胚层的间充质细胞通过"间充质细胞向上皮细胞转变(mesenchymal-epithelial transition,MET)"的方式产生次级上皮细胞(secondary epithelium),而次级上皮细胞再次通过EMT的方式形成中胚层和内胚层其他结构的细胞.由于成人肾脏大部分的肾小管发育除了集合管外都来源于间充质向上皮细胞转分化的后肾间充质.因此肾脏EMT可能代表肾小管上皮细胞转化为起源于胚胎期的间充质表型的胚胎发育逆过程.分化发育成熟的上皮细胞在炎症、创伤等因素的作用下,又可以通过EMT产生间质纤维母细胞,参与组织纤维化的形成.而上皮组织来源的肿瘤细胞也是通过EMT实现肿瘤细胞在体内的转移. 二、EMT与肾脏纤维化 三、EMT及MET的细胞分子机制
  • 摘要:慢性肾脏疾病本身引起的高脂血症已为大家熟悉,如发生于各种原发或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大量蛋白尿,慢性肾衰竭等情况下出现的脂代谢紊乱.高脂血症得不到很好控制,也可导致肾脏损害以及原有肾脏疾病加重.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高脂血症是除高血压,蛋白尿外的第三大促进肾脏病进展的因素.本文内容包括: 一、慢性肾脏疾病脂代谢紊乱 二、高脂血症所致肾脏损害机制 三、纠正脂代谢紊乱的策略
  •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社会的老龄化趋势,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stenosis ARAS)发生率明显增加.由此引起慢性缺血性肾病(Chronic ischemic renal disease CIRD)已成为中老年慢性肾功能衰竭(CRF)的重要原因.美国最近资料表明:65岁以上老年人ARAS的患病率至少有7%,而大于50岁的冠心病人群可高达20%-45%.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过度兴奋,在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不仅影响着血压高低,也决定了预后.在CIRD治疗中是否选用和如何选用ACEI/ARB,已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本文内容包括: 一、CIRD的定义、病因及流行病学资料 二、CIRD的病理及病理生理学变化 三、CIRD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四、CIRD的治疗
  •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威胁公众健康的"杀手型"疾病,具有患病率高、致残性高、医疗费用高的特点,同时还引发众多的心脑血管疾病,增加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率,国内外肾脏病专家已将其列为二十一世纪威胁公众健康的主要疾病.CKD是一个慢性进展性疾病,在CKD早期阶段(如1~3期)是一个可控制性疾病,在CKD晚期阶段(第5期或称ESRD)是一个不可逆阶段,预后类似结肠癌和前列腺癌,病人需要肾脏替代治疗或肾移植方能维持生存,因此2006年3月9日第一个"世界肾脏日"的主题就是"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和预防".肾脏是人体代偿能力最强的器官,加上解剖和生理学上的特点,CKD患者在早期阶段几乎无任何临床不适的表现,因此在临床上很难通过症状学诊断CKD.国外研究显示58.7%~89.9%的CKD患者是由筛查发现,国内在北京大学肾脏病研究所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在筛查的CKD人群中,患者的知晓率仅为8.3%.这表明通过病史或问卷的形式很难早期诊断CKD.国际肾脏病学会提高肾脏病整体预后工作组(KDIGO)在CKD的的定义中明确提出肾小球滤过滤(GFR)下降、肾脏病理学检查异常、肾脏损伤的血、尿及影像学检查是诊断CKD的指标.在这些指标中,肾脏病理学和影响学指标可以用于CKD的诊断,但不适用于早期CKD的筛查,GFR和尿检是常用的筛查指标.肾脏病病预后指南(K/IDOQI)指出尿蛋白是肾脏损伤的标志,是诊断CKD的依据,是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是干预措施的靶点.测定患者的尿液做尿蛋白评估时可用蛋白尿、白蛋白尿和微量白蛋白尿做指标.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蛋白排泄超过300mg或任何一次排尿,尿测试纸片测定尿蛋白>300mg/L,或为任何一次排尿,测定尿蛋白/肌酐比值>200mg/g.实验室对蛋白尿的测定多用浊度法(磺基水杨酸法和三氯醋酸法)、比色法(双缩脲法等)和染料结合法,报告结果可用定量或半定量方式.白蛋白尿是指24小尿白蛋白排泄持续超过300mg或任何一次排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男性>250mg/g,女性>355mg/g.微量白蛋白尿是指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在30~300 mg,或任何一次排尿,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男性在17~250 mg/g,女性在25~355 mg/g.尿中白蛋白的测定多用免疫学方法,如免疫比浊法(透射法和散射法)、ELISA、RIA和免疫点泳等方法,报告结果均为定量值.在现有的研究中已明确蛋白尿和白蛋白尿对CKD病人的重要性,即诊断的依据、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和干预的靶点.微量白蛋白尿是否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是目前研究所关注的问题,因为有资料提示微量白蛋白尿对糖尿病、高血压人群、心血管疾病和肾脏病都有诊断和提示预后的价值.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和研究.
  • 摘要:慢性肾脏疾病(CKD)早期常缺乏明显、特异的症状和体征,早期肾功能的检测在CKD的诊断、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和预后评估中具有重要地位.肾脏有强大的储备能力,肾功能检查结果正常并不能完全排除肾脏器质性损害及功能受损,近年来随着肾脏病研究的深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各种新指标、新方法层出不穷,如何选择肾功能检查项目,如何评价其检测结果,在临床中应给以充分重视. 根据NKF-K/DOQI,CKD是指肾脏损害或GFR<60 ml/min/1.73m2持续三个月以上;肾损害是指肾脏出现病理改变或损害指标,包括血或尿检查异常、影像学检查异常,并根据肾功能水平对CKD分为5期.由于每个肾单位由肾小球和肾小管组成,故肾功能检查分为肾小球和肾小管功能检查.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已明确将肥胖列为一种疾病.多项临床研究资料使临床工作者已公认肥胖是糖尿病、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疾病的高危因素.近年临床资料显示,肥胖同时也能导致肾脏病,由肥胖引起的肾小球疾病已日益受到重视.1974年Weisinger等首次报道肥胖可引起肾病综合征,目前将肥胖引起的肾小球疾病临床系统为"肥胖相关性肾小球病".本文内容包括: 一、慢性肾脏病(CKD) 1999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公布的肾脏病人生存质量指导(Kidney Disease Outcome Quality Initiative,K/DOQI)指南提出了新的慢性肾脏病(CKD)定义,指南将CKD的确定基于肾损伤的证据和肾小球滤过率(GFR),与病因无关.慢性肾脏病的标准为:1、肾脏损伤(肾脏结构或功能异常)≥3个月,可以有或无GFR下降,可表现为下面任何一条:①病理学检查异常;②肾损伤的指标:包括血、尿成分异常或影像学检查异常.2、GFR<60 ml/(min.1.73m2)≥3个月,有或无肾脏损伤证据. 二、肥胖与高血压 三、高血压与CKD 四、肥胖与CKD
  • 摘要:国家统计局在结束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后发布的数据称,2005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0756万人.其中65岁以上(含65岁)的老龄人口首次超过1亿,达到10045万人,占总人口的7.69%.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国家或者地区,65岁以上的人口占到总人口的7%(或者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的10%)就是老龄化社会了.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龄化带来的诸多健康问题也日益明显,老年人中的CKD(chronic kidney disease)近年有增加趋势,在ESRD患者中65~74和>75岁的老年患者分别占了7.8%和22.3%,严重影响老年人的健康;而高血压作为老年人群中广泛出现的疾病,老年CKD最常见的合并症或作为导致CKD发生主要原发病之一,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睡眠打鼾可分为两种:单纯性鼾症和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单纯性鼾症指睡眠后发出的鼾声大于60分贝,影响同室人睡眠,不引起频繁的翻身,不出现憋气现象,对健康影响小,不需要特殊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系指睡眠中出现口、鼻气流停止>10秒,如呼吸气流或胸、腹部呼吸运动幅度较前下降50%,并伴有血氧饱和度下降>4%,则称为低通气.睡眠呼吸暂葺停综合征(sleep apnea syndrome,SAS)是指在每晚7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30次,或睡眠呼吸暂停指数(Apnea/HypopneaIndex,AHI)>5,老年人>10.本文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导致CKD及心血管事件的危险因素进行了介绍.
  • 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的一体化防治包括CKD的评估、不同阶段CKD的干预措施、CKD梯队的全面防治包括宣教等.其主要目标在于:逆转或延缓CKD的进展、降低CKD的并发症尤其是心血管疾病(CVD)的发生发展,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增加患者的社会回归率,并且进一步减少医疗耗费.本文内容包括: 一、CKD的评估 二、CKD治疗的原则 三、CKD各期干预原则 四、CKD治疗重点 五、影响CKD预后的因素
  •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病人钙磷代谢紊乱的临床意义在于它是一种全身性代谢紊乱,影响软组织和皮肤,特别是血管和心瓣膜,透析病人半数死于心血管疾病.CKD5期病人冠状动脉和血管钙化的发生率高于一般人群,且随年龄和透析时间增加而增高,年轻透析病人比正常人早几十年发生血管钙化.透析20年和50岁以上透析病人,100%有血管钙化.用电子束CT(EBCT)检查,20~30岁透析病人16例中14例有血管钙化,而同龄正常人60例中仅有3例.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管钙化的分类 二、血管内膜钙化的生成机制 三、抑制钙磷沉积的调节系统 四、活性维生素D3与PTH水平降低 五、关于血管钙化的争论 六、血管钙化的防治
  • 摘要:腹膜透析是终末期肾衰竭病人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由于其简便、安全和有效,尤其适用于我国广大的农村和边远地区.随着腹膜透析液生物相容性的改善、透析连接系统的技术改进和人们对腹膜透析技术的掌握,腹膜透析相关腹膜炎的发生率显著下降,由20世纪80年代的6.3次/病人·年降至2000年的0.23次/病人·年,腹膜透析的技术生存率也显著提高,接受腹膜透析治疗的病人数也显著上升.近年来,中国腹膜透析的治疗水平及在国际学术界的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是,仍然存在不少的问题,制约了中国腹膜透析的发展和进步.本文介绍了中国腹膜透析的现状及展望.
  • 摘要:肾小球硬化和肾间质纤维化是各种慢性肾脏病(CKD)进展的共同转归,是肾功能衰竭的主要病理基础.无论病因如何,进展性CKD由于广泛的组织损伤导致完全的肾实质破坏和终末期肾脏病(ESRD). 维生素D和其代谢物不仅参与调节钙磷代谢平衡和骨重构,在激素分泌、免疫调节、细胞增生和分化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作用.近来的研究表明,维生素D在慢性肾脏病的过程中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减轻肾脏纤维化的作用,并极有可能成为治疗、延缓慢性肾脏病进展的一种新的药物.本文将对维生素D在抗肾脏纤维化中作用做一介绍.本文内容包括: 一、维生素D与TGF-β/Smad信号途径 二、维生素D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 三、维生素D与免疫调节和炎症反应 四、维生素D与肝细胞生长因子(HGF) 五、维生素D与蛋白尿
  • 摘要: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是小儿时期严重的慢性进行性肾小球疾病.1957年由Rich首先描述,系累及部分肾小球(<50%)、部分毛细血管袢的以局灶和节段分布的硬化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临床以大量蛋白尿或肾病综合征(NS)为主要特点,也是小儿时期终末期肾脏病(ESRD)的主要原因.根据病因其发病机制可分为原发(或特发)性和继发性FSGS两大类,原发性FSGS的病因则不明确. 但是,近年来,基于FSGS的病因和发病机制方面的研究有了长足进步,病因不明的原发(或特发)性FSGS的范围逐渐缩小,很多FSGS的病因不断得以阐明,尤其是确定了多个可导致家族性和先天性/遗传性FSGS的致病基因,如NPHS2、ACTN4、CD2AP、TRPC6和WT1等,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基因在获得性NS也可存在异常. 先天性/遗传性FSGS多为难治性大量蛋白尿或NS且对激素治疗抵抗和预后差.因此,对其早期、确切的诊断至关重要.但是,这些疾病的遗传异质性较大,且临床症状不典型,基因型与表型关系复杂,甚至不同致病基因会出现相似的临床表现.因此,确切诊断不能仅是基于"临床症状"的诊断,更为重要的是应做到"基因诊断",即确定遗传型和突变基因. 因此,本文将从分子遗传学的角度逐一阐述已经明确的FSGS相关致病基因的生物学信息,而这也是近年来国际和国内学者十分关注、也十分活跃的疾病研究领域. 1、NPHS2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激素耐药型NS 2、ACTN4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家族性FSGS 3、TRPC6与常染色体显性家族性FSGS 4、CD2AP与先天性肾病模型及散发性FSGS 5、WT1与综合征性FSGS
  •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种呈逐年上升的疾病,既往认为肾脏病不是一个最常见的疾病,然而随着对其损伤新指标的认识及评判功能计算方法的进步,肾病发病率的概念己大大改变,我国虽然尚未有全国大性肾功能降低者流行病学详细资料,但根据个别地区报告,先在普通人群中约为8~9%,据推测全国1亿人左右有不同程度的CKD,上述数据几乎与高血压患者数相似,比糖尿病患者数略多.然而大多数人对这组人群的危险性及重视程度远远不足,应引起我们的共同注意.而心血管疾病(CVD)是CKD患者的主要并发症及其死亡原因,其病死率约占ESRD患者的50%,是普通人群的10~20倍.已成为影响ESRD患者生存率和致死率的最重要的因素.为减少CKD的心血管事件,降低ESRD患者的病死率,早期认识CVD的危险因素,及时采取有效干预措施,在CKD患者的治疗中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了慢性肾脏病心血管并发症的防治情况.
  • 摘要:急性肾脏损伤是一种常见病.研究表明,医院内急性肾脏损伤的发生率在5.7%(1.4%~25.9%),死亡率也高达60.3%(其中52%死于ICU).所有的急性肾脏损伤患者中约有30%的患者有基础肾脏疾病,47.5%发病于脓毒症休克后,34.3%发病于大手术后,26.9%发病于心源性休克后,25.6%继发于低血容量后,19%继发于药物性肾脏损伤.提高广大临床工作者对该病的认识,更新知识观念,掌握早期诊断,早期治疗的基本技术,对于减少该病的危害性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内容包括: 一、更新观念,提高认识 近年来,随着对急性肾脏损伤机制认识的不断深入,临床工作者逐渐意识到需要对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概念进行更新,大家普遍认为,应用急性肾损伤(Acute Kidney Injury,AKI)取代急性肾功能衰竭这一概念更加有助于对该病的认识.因为有些患者虽已发生不同程度的急性肾功能异常,但还未进入肾衰竭阶段,因而AKI可以更贴切地反映疾病的基本性质,这对于急性肾脏疾病在早期得到正确的诊断、早期适当的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新的AKI的定义认为:凡出现包括血、尿、组织学及影象学检查所见的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异常情况,且病程在三个月以内,就可以称之为AKI.近期研究显示,即使肾功能轻微损伤也与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增加相关,Mehta等研究表明,心胸手术后30日内死亡风险与Scr不变或下降≤0.3 mg/dl患者相比,Scr升高0.1~0.5 mg/dl:增加90%,Scr升高>0.5 mg/dl增加5.8倍. 二、掌握新指标,早期作诊断 三、应用新技术,早期作干预
  • 摘要:近年来肾移植发展迅速,随着免疫抑制剂的革新,移植肾的1年存活率大大提高,但远期存活率仍在低处徘徊.慢性移植物肾病(CAN)是导致移植物晚期失功的主要原因.而CAN缺乏有效治疗,一旦进展到后期,纤维化难以逆转.我们如今面临的挑战就是早期诊断并尽早干预CAN的进展.因此探索CAN的新型生物标记物就是关键所在.本文内容包括: (一)慢性移植物肾病概述 (二)新型生物标记物的需求 (三)新型生物标记物的开发步骤
  • 摘要:半个多世纪以来,血液净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新的治疗模式不断涌现,治疗领域亦日益拓广,以血液透析(HD)、血液虑过(HF)、血浆置换(PE)和血液灌流(HP)为代表的经典血液净化技术日臻成熟,并且不断衍生出新的治疗技术和模式,血液净化已成为目前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多器官衰竭、败血症、药物与毒物中毒,以及多种免疫性疾病的主要治疗方法,与经典的血液净化治疗方式比较,新的治疗模式主要包括: 一、延长透析时间和低效延时每日透析治疗模式 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透析治疗模式是:每次透析4~5 h,每周透析2~3次,每周透析时间是10~12 h,延长透析时间的典型模式是法国Tassin采用的每次透析8h,每周透析3次,即每周透析时间24h方式,1999年Tassin血液净化中心报道了他们自1968年以来采用上述模式进行HD治疗的经验,与现行的常规HD比较,延长透析时间模式能显著提高透析的充分性、降低患者病死率2~3倍,也明显减少透析中低血压、恶心、呕吐、头痛以及透析后疲乏等并发症.低效延时每日透析(Slow Extended Daily Dialysis)是一种部分综合了常规HD和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优点的治疗方法,该模式利于HD机器,降低HD血流量(100~200 ml/min)和透析液流量(100~300 ml/min),每次透析时间8~24 h,尿素清除率能达到70~80 ml/min,主要应用于老龄、合并心衰的慢性肾衰竭患者以及重症急性肾衰竭伴少尿、无尿,同时需大量补液治疗或营养支持的患者,与HD比较,低效延时每日透析具有较好的心血管稳定性和耐受性;与CRRT比较,具有简便、省时、省力、省钱的优点,但并不能完全替代CRRT治疗,对中、大分子溶质和一些炎症介质、细胞因子的清除或抑制生成,远不及CRRT疗效. 二、高通量和超高通量透析模式 三、高容量血液虑过治疗模式 四、免疫吸附治疗免疫性疾病模式 五、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抢救中毒模式
  • 摘要:肾移植患者在肾移植术后必须常规采用免疫抑制剂进行维持治疗,通常我们都是根据免疫抑制方案中规定的剂量或药物浓度目标值来调整免疫抑制剂剂量,但大量的临床观察发现不同的药物在不同的个体之间有不同的药代动力学特点、同样的药物不同的个体之间不同的免疫抑制效应、同样的药物浓度在不同的个体之间产生的毒副作用也有很大的差别、同样的药物在联用不同的免疫抑制方案时产生的效用也存在差别.免疫抑制的理想目标是既要达到预期的免疫抑制效果,又要将免疫抑制剂毒副作用降低到最小,具体地说,就是要将感染和排斥反应的发生率都要降低到最小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对肾移植患者的免疫抑制方案实行个体化. 造成肾移植患者疗效和毒副作用差别的原因很多,除了性别、年龄、体重、种族以及当时的肝肾功能、胃肠道疾病等一般情况的影响外,还有遗传因素和免疫抑制方案联用药物的组成等因素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随着各种检测技术的发展,我们除了能够对已经广泛应用的免疫抑制剂如普乐可复(FK506)、环孢毒素(CsA)的浓度进行检测外,还能对一些新的药物浓度进行检测,如测定血浆中骁悉(MMF)的活性代谢产物霉酚酸(mycophenolic acid concentration MPA)浓度以及涉及药代动力学的某些基因型,使得我们对肾移植患者进行个体化治疗有了更多的依据.
  • 摘要:建立和维护长期血液透析血管通路的效能是血液透析患者医疗护理过程十分重要的问题,一个理想的血管通路应当能够为血液透析提供足够的血流量,使用时间长,而且并发症少(例如感染、狭窄、血栓、动脉瘤和肢体缺血等).除了选择合适的时机建立血管通路,并且能够选择最佳的方法和理想的部位制作血管通路,定时检测和评估长期透析血管通路的功能,必要时采用正确的方法解决血管通路并发症,才能更好维护血管通路的功能. 作为长期透析的血管通路主要有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搭桥内瘘、长期深静脉留置涤纶套导管和皮下留置血透装置(Dialock(R)和Lifesite(R)).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管通路管理的QA/CQI和监测程序 将管理学上的QA/CQI(Quality Assurance/Continuous Quality Improvement)引入血管通路管理中,建立一套为维持血管通路开放和良好功能的质控计划对血透患者的生存和生活质量而言是重要的.K/DOQI指南中已指出了一些相关的重要问题,包括慢性肾脏病患者的早期诊断,肾脏病学家的早期干预,对适于建立自体内瘘的血管保护,患者的宣教,合适永久通路的及时制作,推广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减少移植物和导管的使用,减少并发症(感染、狭窄、血栓、动脉瘤、肢体缺血),达到通路功能的最优化.有统计表明从1991年到2001年,血管通路相关问题发生率升高了22%,血管通路相关的并发症占维持性透析患者住院治疗的15~20%,住院费用的24%.通路问题常常导致临时导管高使用率和透析不充分,有研究表明Kt/V每下降0.1,导致相关住院率升高11%,住院天数升高12%,费用升高940美元.血管通路监测是其中的重要一环.具体监测程序如下图: 二、永久性动静脉内瘘和人造血管使用过程的监测和功能评估
  • 摘要:高通量透析已广泛用于ESRD患者的肾替代治疗.90年代初,世界范围内71%的急、慢性肾衰患者采用HD治疗,其中使用纤维素膜占83%,人工合成膜占17%.至2000年使用人工合成膜的患者达到60%,其中高通量合成膜占65%.许多临床试验证实了高通量透析的临床优势.以下介绍高通量透析的概念、实施方法和临床研究及应用的新进展.本文内容包括: 一、高通量透析相关的定义 二、如何实施高通量透析 三、高量透析的临床研究 四、高通量透析的缺点
  • 摘要: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protein-energy malnutrition,PEM)是慢性透析(MD)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可导致该类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和死亡率的增加,其临床表现不一,主要取决于蛋白质及能量缺乏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年龄、诱因和伴随疾病.Kopple报道一组维持性血透患者轻度至中度营养不良占33%,重度营养不良达6%~8%,而65岁以上老年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发生率则高达51%.据统计,每次血液透析丢失氨基酸和肽类10~30 g ,腹透患者每天从腹透液中丢失蛋白质8~16 g,氨基酸和肽类4~6 g.另外,在MD患者中发现一个与现代流行病学观点相反的现象:有较高BMI的患者有更小的死亡率,甚至包括BMI>35 kg/m2的肥胖症患者.可能其体内有更高的TNF-α受体水平和神经激素浓度的变化及内毒素脂蛋白的相互作用等等.因此,对MD患者进行必要的营养评价和指导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减少相关并发症及死亡率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慢性透析患者的营养评价和指导情况.
  •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是全球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具有患病率高、知晓率低、医疗费用高、合并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高等特点.根据美国第三次健康和营养调查的数据,美国成年人群CKD的总患病率为11%.我国北京市石景山地区40岁以上人群CKD的患病率为9.4%,华北和东北65岁以上人群CKD的患病率为26.3%,由此推算我国CKD的总人数超过1亿.CKD不仅自身进展会导致终末期肾病,而且会使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增加5-10倍.由于CKD患者的全球性增加以及随之而来的肾功能衰竭和心脑血管疾病,给社会和家庭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和负担.国际肾脏病学会和国际肾脏基金联合会共同倡议,每年3月份的第2个星期四为世界肾脏日(World Kidney Day,首个世界肾脏日为2006年3月9日),号召全社会积极行动起来,重视和关注CKD,足以说明CKD的重要性.如何阐明CKD的发病机制,最大限度地减少CKD的发生、延缓CKD的进展、减轻CKD造成的危害,不仅是人们关注的重大科学问题,也是医学科学追求的目标.本文对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考虑慢性肾脏病的防治策略进行了介绍。
  • 摘要:激素抵抗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是指经正规糖皮质激素治疗8周后不能达到临床缓解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成人>12周,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4-6月).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在诊断患者是否为激素抵抗之前,一定要先认真除外是否存在感染、血栓栓塞等并发症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制剂不合理等影响激素疗效的情况. 已知的导致真正的激素抵抗的因素主要有两类:遗传性肾病综合征以及患者的病理类型.其中,不论是在家族性还是散发的肾病综合征患者中(特别是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SGS)寻找致病基因已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话题.本文介绍了激素抵抗性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诊治新认识.
  • 摘要:慢性肾脏病(CKD)进展过程中伴随肾功能的逐渐丧失和高发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治疗CKD主要目的就是对患者进行肾脏、心血管保护,延缓肾脏病变的发展,延缓或防止ESRD,防止心血管事件的发生.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阻断剂(RASI)即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是目前证据最多的具有肾脏和心血管保护作用的治疗药物.应用RASI治疗CKD的主要靶目标就是控制高血压,减少尿蛋白或微量白蛋白排泄量,改善或防止脏器纤维化.本文内容包括: 一、慢性肾脏病降压的靶目标 二、慢性肾脏病蛋白尿的控制 三、改善肾小球硬化降低ESRD的发生率
  • 摘要:随着人类平均寿命的延长,恶性肿瘤对人类的威害日益突出,已成为目前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WHO)最新估计的数据和我国两次全死因三年回顾调查资料显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上升趋势.2000年最常见的五个肿瘤男性为肺癌、胃癌、肝癌、食管癌和直肠癌,女性为乳腺癌、胃癌、肺癌、肝癌和食管癌.无论是肾脏本身的肿瘤还是肾脏外肿瘤,都可引起肾脏损害.肿瘤可通过多途径引起肾脏损害.包括:肾脏本身的肿瘤、肾外肿瘤的肾脏浸润;肿瘤的增长、蔓延、压迫导致梗阻性肾损害;肿瘤产生的免疫复合物介导肾小球病变,造成肾脏免疫损伤;肿瘤的代谢产物及其治疗药物等所致肾脏损害.本文内容包括: 一、肿瘤相关肾脏病的原因 二、发病机制 三、病理改变 四、临床表现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六、防治
  • 摘要:急性肾衰竭(ARF)是临床常见危重病,发病率在综合性医院住院病人达1%~5%,在重症监护病房达20%~30%,死亡率一直高居在50%左右.血液净化疗法是ARF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较好地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以及氮质等毒素的潴留,避免由于急性左心衰、严重高钾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的死亡,而且为原发病和并发症的治疗赢得时机和创造条件.但血液净化本身可引起一系列并发症,临床选择和实施应权衡利弊,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而又不出现严重副作用.血液净化包括一组原理、方法不同的技术,其疗效和副作用也不同,临床应用时应该针对不同的病人,选择不同的方法;临床上很多时候,对同一病人,由于病情的变化,必须及时调整血液净化治疗方案包括改用不同的血液净化方法.本文将血液净化方法简单地分为三种,腹膜透析、间歇性血液透析(IHD)和连续性肾脏代替治疗(CRRT).本文内容包括: 一、血液净化治疗的指征 ARF时血液净化治疗的目的和可能达到的疗效包括: 1、维持体液、电解质、酸碱和溶质平衡; 2、防止或治疗可引起肾脏进一步损害的因素,促进肾功能的恢复,如纠正急性左心衰而维持肾脏良好的血流灌注; 二、血液净化模式的选择 三、透析的剂量
  • 摘要:炎症反应存在于几乎所有肾脏疾病的进展过程中,并且这种进行性过程不受原发病理的影响,是终末期肾脏疾病的共同最终途径.趋化因子在包括肾脏炎症在内的所有炎症反应中都起关键作用,不但介导白细胞的游走、浸润和激活,参与调节炎症反应的进程;而且还参与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分化,调节新生血管的形成,对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均起重要作用;新近研究表明干预趋化因子可以延缓某些肾脏疾病的进展. 炎症反应不仅参与原发性肾小球肾炎、狼疮性肾炎、小血管炎肾损害、感染相关性肾炎、间质性肾炎等传统意义上的免疫炎症介导的肾脏疾病,而且还参与过去认为炎症不占主要地位的肾脏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尿酸性肾病等代谢性疾病.糖尿病处于一种慢性低水平的炎症状态.在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鼠和糖尿病肾病患者肾组织活检中发现,在DN早期阶段,肾组织有单核巨噬细胞的浸润,浸润区的肾小球肥大,IL-1β合成增加,系膜细胞ECM合成增加,巨噬细胞的募集和激活与高血糖、GHbA1C、白蛋白尿和血肌酐水平升高有关.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IL-6、IL-18、TNFα水平明显高于非糖尿病肾病患者,且最高水平出现在微量白蛋白尿期肾病组.所以,除了传统的代谢和血流动力学改变,炎症也参与了糖尿病肾病的病理生理过程.
  • 摘要:1985年Anderson KV.等证实由果蝇背群基因调控的Toll蛋白在胚胎背腹部体轴的发育中起重要作用.90年代人们发现该蛋白还具有受体功能,能感受到入侵的病原体,使果蝇分泌多种抗微生物感染的多肽以清除病原体.1997年,Janeway等首次发现与果蝇同源的人Toll蛋白,并命名为TLR(Toll-like receptor),TLR能识别病原体,在病原体入侵机体的早期启 动天然免疫,提示其在抗感染中的重要作用.同年Medzhitov等人[1]首次鉴定和克隆了人类的第一种Toll同源体(后来被命名为TLR4).迄今,已明确有11种人TLRs和9种鼠TLRs[2-4].TLRs不仅识别各种病原微生物上的相应配体如脂多糖LPS(TLR4)、脂蛋白和肽聚糖(TLR1、2、6)、病毒RNA(TLR3)、细菌和病毒上未甲基化的胞嘧啶-鸟嘌呤双核苷CpG-DNA(TLR9)等,还可识别一些内源性分子包括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和细胞外基质分子等,近来发现Tamm-Horsfall也可能是TLR4的配体之一. TLRs属于Ⅰ型跨膜蛋白,胞外区有富含亮氨酸的重复序列(leucine-rich repeats,LRRs),胞内区结构与白介素1受体及相关家族的胞内区相似,称为Toll/IL-1R(TIR)区,其间由一跨膜区相连.目前认为LRR区参与了对不同配体的识别过程.正是LRR区的多变性决定了TLRs可以识别不同的配体.本文介绍了Toll样受体与肾脏疾病的关系.
  • 摘要:原发性小血管炎是指目前尚未明确病因的一类小血管炎,其主要侵犯小血管,如小动脉、细动脉,以血管壁坏死性炎症、纤维素样坏死为病理特征,是一类自身免疫性疾病.ANCA相关小血管炎是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性小血管炎.原发性小血管炎一般指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韦格纳氏肉芽肿(WG)、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ANCA相关性坏死性新月体性肾炎(NCGN).本文介绍了ANCA相关性小血管炎的治疗进展及其维持优化治疗情况.
  • 摘要:原发性ANCA相关小血管炎主要包括韦格纳肉芽肿(WG)、显微镜下型多血管炎(MPA)和过敏性肉芽肿性血管炎(CSS).ANCA是其血清学诊断工具.C-ANCA多见于WG,其靶抗原为蛋白酶3(PR3),P-ANCA主要见于MPA,其主要靶抗原为髓过氧化物酶(MPO).近年来我国对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认识和诊断水平不断提高,仅2005年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肾内科就新诊断了188例患者,提示在本病在我国较为常见. ANCA相关小血管炎的病因不清,具体发病机制仍未明确.但ANCA及其与靶抗原的相互作用可能在发病机制中发挥了一定作用.近年发现常用的抗甲状腺功能药物丙基硫氧嘧啶(PTU)可诱发ANCA阳性小血管炎.为研究ANCA的产生、临床血管炎的发生和发展机制提供了一个难得的"模型". 1993年Dolman首先报道了PTU诱发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以后病例报道逐年增多,其中以亚洲人居多,可能与亚洲人多采用药物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有关.PTU诱发的ANCA相关小血管炎可表现为多系统受累,与MPA类似.肾脏受累临床上可表现为血尿、蛋白尿和急性肾损伤,肾脏病理表现为局灶坏死性新月体肾炎;肺受累多表现为肺出血,可发生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炎和肺间质纤维化;其它还有关节肌肉痛、皮疹、贫血等.本文内容包括: 1、PTU诱发的ANCA与原发性小血管炎患者血清ANCA的区别 2、PTU诱发的ANCA阳性甲亢患者发生临床小血管炎的危险因素 3、PTU以及抗MPO抗体对MPO酶活性的影响 4、PTU诱发的ANCA阳性小血管炎患者的治疗与预后 5、自身抗体免疫学特性在原发性小血管炎发病机制中的探讨
  • 摘要:目前认为,感染是诱发HUS的首要因素.大肠杆菌、志贺氏痢疾杆菌、伤寒杆菌等细菌以及柯萨奇病毒、埃可病毒、HIV等感染均可诱发HUS.越来越多的资料表明革兰氏阴性大肠杆菌与HUS的发生直接相关,而能产生Verotoxin(VT)的大肠杆菌(VTEC)是引发HUS的最主要因素.在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一种大肠杆菌,产生与志贺痢疾杆菌类似的毒素(Shiga或Stx),对非洲绿猴肾脏细胞有毒性作用,称之为verotoxin.产生Shiga的大肠杆菌可通过肠道非侵入途径导致出血性肠炎及腹泻相关性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VT一旦进入血循环,就会引起靶器官(主要是肾)的微血管损伤,出现HUS的临床症状.VT由一个A亚单位和数个B亚单位组成,A亚单位具有生物毒性作用,B亚单位可以和特异性糖脂受体Gb3结合,Gb3受体在人肾皮质、髓质和肾小管上皮上均有表达.VT亦可和红细胞上的一种戊糖基酰基鞘氨醇分子(PI抗原)结合,这可以竞争性减弱VT和Gb3的亲和作用,动物试验表明,VT受体的表达范围决定了微血管内皮损伤的区域.VT与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后,抑制细胞的蛋白合成,发挥VT的细胞毒作用.本文介绍了血栓性微血管病及其治疗进展情况.
  • 摘要:肾病综合征水肿的机制传统理论认为"充盈不足",大量蛋白尿造成低蛋白血症,血容量减少,交感神经兴奋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激活,导致继发性钠水潴留.然而近几年的研究发现只有部分患者,尤其是儿童微小病变(MCD)患者血容量是减少的,而大多数肾病综合征患者血容量并没有减少,血浆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水平也没有升高,并且有高血压的存在,表明血容量增加,而且低蛋白血症并非水肿形成的必要条件.因此提出"充盈过度"理论,即肾病水肿并不完全依赖全身因素(胶体渗透压降低、RAAS激活等),而主要是肾脏原发性排钠障碍导致细胞外液容量增加并向组织间隙溢出.目前大多数学者认为肾脏原发性排钠障碍是肾病综合征水肿形成的主要机制,其中肾小管钠重吸收异常特别是集合管为钠潴留的关键,而水潴留主要与AVP及水通道蛋白功能失调有关.本文介绍了肾病综合征水肿的分子机制.
  • 摘要: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resistant nephrotic syndrome,SRNS)是指肾病综合征患者使用常规剂量[泼尼松1mg/(kg·d)]的激素治疗8~12周无效,或初始使用激素治疗有效,复发后再次使用激素无效的情况.而在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多数学者认为使用泼尼松1mg/(kg·d)16周肾病综合征不缓解才可被认定为激素抵抗.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台征的病人由于病程较长,病情往往比较复杂,因此临床治疗上较为棘手.应根据不同原因有区别的进行个体化治疗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治疗的重点在于积极去除可逆因素、合理规范使用激素以及结合病理类型联合用药,现将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的治疗策略分述如下. 一、对症治疗:包括严格的饮食管理与利尿消肿. (1)限制钠盐摄入,一般每日摄取钠2~3 g,禁用腌制食品,尽量少用味精及食碱.(2)适当的蛋白质摄入以补充尿中丢失的蛋白,有助于预防营养不良的发生. (3)利尿消肿不可过快、过猛,以免血液浓缩形成血栓,影响疗效. 二、去除可逆因素,提高疗效 三、针对不同病理类型采取个体化的免疫抑制治疗方案
  • 摘要: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进入21世纪之后如同其他发达国家,糖尿病肾病已经发展成为终末期肾衰的首要原因.因糖尿病患者在其肾病早期进行干预治疗往往能够有效阻止终末期肾病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的早期诊断及防治就显得至关重要.本文对此进行了介绍.
  • 摘要:IgA肾病是以肾小球系膜区IgA沉积为特征的免疫复合物肾小球肾炎,是世界范围内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是我国慢性肾脏病的主要类型,约占我国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40%左右.过去认为IgA肾病是预后良好的疾病,现在已明确多数IgA肾病是进展性疾病,发病后每10年约有20%的患者进展到慢性肾衰,IgA肾病现在仍然是我国维持性血液透析的首位原发病.因此,探讨IgA肾病的进展因素,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最大可能地延缓IgA肾病的恶化,减少尿毒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的重点是探讨可控性的进展因素,寻求有效的干预措施,设法逆转或消除这些进展因素,从而达到延缓肾脏病进展的目的.
  • 摘要:本文介绍了CKD抗高血压治疗策略和目标:策略:生活方式改变;服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目标:控制血压,减少尿蛋白等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