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深静脉置管

深静脉置管

深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献在1993年到2023年内共计1479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外科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293篇、会议论文30篇、专利文献44591篇;相关期刊391种,包括家庭保健、内蒙古中医药、当代护士(学术版)等; 相关会议28种,包括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学术大会、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2013年学术年会暨山西省肾脏病学术会议血液净化质量培训会议等;深静脉置管的相关文献由2850位作者贡献,包括张静、吴静、王玲等。

深静脉置管—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293 占比:2.82%

会议论文>

论文:30 占比:0.07%

专利文献>

论文:44591 占比:97.12%

总计:45914篇

深静脉置管—发文趋势图

深静脉置管

-研究学者

  • 张静
  • 吴静
  • 王玲
  • 刘慎微
  • 刘春梅
  • 刘蔚
  • 刘静
  • 叶毅
  • 张丹
  • 徐钢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王艳琴; 马延玲
    • 摘要: 目的 分析患儿接受深静脉置管治疗期间的股静脉血栓形成原因,探讨预防性的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2019年5月~2020年7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深静脉置管治疗的152例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股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分为观察组(形成血栓)23例和对照组(未形成血栓)129例,结合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性别比例、年龄等)、治疗情况(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静脉营养输入时间、机械通气治疗、手术等)以及导管感染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其差异性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结果 观察组中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d、静脉营养输入时间≥7d、发生导管感染、接受手术治疗的患儿比例以及患儿的D二聚体(D-D)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7 d(OR=2.033)、静脉营养输入时间≥7 d(OR=2.705)、发生导管感染(OR=3.394)、接受手术治疗(OR=3.612)、D-D水平升高(OR=3.954)是影响股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观察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65.22%<91.47%,χ2=10.019)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儿童患者接受深静脉置管治疗期间,受到深静脉置管留置时间、静脉营养输入时间、导管感染、手术治疗、D-D水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存在股静脉血栓形成风险,导致患儿治疗依从性的降低,增加患儿的痛苦,应采取预防性的护理策略,降低股静脉血栓发生率,促进患儿快速良好康复.
    • 徐丽娜; 李静
    • 摘要: 目的探讨深静脉置管和皮肤护理对ICU危重症患者导管相关性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我院ICU收治的20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00例,常规护理)和试验组(100例,深静脉置管和皮肤护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的导管相关性感染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置管时间长于对照组,ICU住院时间、总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7.00%,高于对照组的84.00%(P<0.05)。结论ICU危重症患者往往需接受深静脉置管以便接受治疗。做好导管以及皮肤护理有助于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治疗时间,改善预后,进而提高护理质量。
    • 江凤
    • 摘要: 目的探讨优化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对导管感染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以2018年1月—2020年5月茂名农垦医院收治91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留置深静脉导管,规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5例,予以常规深静脉置管护理护理;试验组46例,基于《中国血液净化标准操作规程》予以改进的深静脉置管优化护理。观察2组深静脉置管期间导管内感染与置管口感染发生情况,评价2组感染控制效果。结果随访期间,试验组导管内感染0例(0%),置管口感染2例(4.35%),总感染发生率4.35%(2/46);对照组导管内感染2例(2.67%),置管口感染7例(13.33%),总感染发生率20.0%(9/45),组间总感染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化血液透析深静脉置管护理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导管感染防控效果,降低血液透析患者血液感染发生率。
    • 李新华; 平启艳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选患者置管期间有无发生置管感染分为观察组(有置管感染,共计26例)与对照组(无置管感染,共计14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置管时间、置管部位、合并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 d、合并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30 d,合并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干预,从而降低血透患者的置管感染率。
    • 张育荣; 范善民; 桑蝶; 吕奇繁; 吕剑虹; 李诗语; 王亨敏
    • 摘要: 目的探讨乳腺癌深静脉置管化疗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栓的发生率及特点,为制订血栓防治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在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治疗的乳腺癌深静脉置管化疗患者117例,总结血栓的发生率及临床特点。结果共纳入117例患者,总置管天数为12285d,中位置管时间98d。患者均未接受预防抗凝治疗,中位随访时间6个月,通过血管超声确认导管相关血栓(catheter related thrombosis,CRT)发生率为26.5%(31/117),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CRT发生率22.6%(14/62),血栓位于贵要静脉管周、腋静脉管周。锁骨下静脉置管CRT发生率为30.8%(16/52),血栓位于锁骨上下静脉管周、颈内静脉。股静脉置管CRT发生率为33.3%(1/3),血栓位于股静脉管周。患者置管后CRT发生时间分别为:30d内占51.6%(16/31),≥30~60d占29.0%(9/31),≥60~90d内占12.9%(4/31),≥90~180d占6.4%(2/31)。诊断CRT患者后给予抗凝治疗,保留置管同步化疗,60d内血栓消退占90.3%(28/31),90d内血栓消退占100%(31/31)。针对患者临床特点进行单因素分析显示:导管相关血栓与无血栓患者比较,在年龄、置管类型、疾病分期、化疗方案、置管前D-二聚体、血小板及血红蛋白计数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化疗是有效及便捷的,部分患者会出现CRT,抗凝治疗同期给予化疗是安全的,3个月内血栓全部消退。医务人员应加强CRT防治意识,定期筛查,争取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王德光; 谭春玲; 王洪燕; 王玉涛; 孙岩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检索建库至2020年5月31日收录的关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进行筛选与评价,采用Rev 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9篇文献,包含4091例病例,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566例,发生率约为13.84%。经分析,合并糖尿病[OR=1.18,95%CI(1.05,1.32),P=0.0007]、导管位置不当[OR=8.48,95%CI(2.77,26.02),P=0.0002]、肥胖[OR=5.17,95%CI(1.79,14.97),P=0.002]、年龄[OR=2.85,95%CI(1.09,7.45),P=0.03]、纤维蛋白原升高[OR=1.11,95%CI(1.03,1.20),P=0.01]、乙肝表面抗原阳性[OR=3.77,95%CI(1.51,9.40),P=0.004]是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导管位置不当、肥胖、年龄、纤维蛋白原升高、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是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危险因素,针对上述危险因素制定预防管理措施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深静脉置管后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 魏玉洁; 黄芳; 魏雪莹
    • 摘要: 目的:探讨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8例EICU危重患者按抽签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采用批判性思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观察组EICU入住时间、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血红蛋白、白蛋白、总蛋白及转铁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评判性思维护理模式可有效降低EICU危重患者深静脉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及营养水平,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张玉琳
    • 摘要: 目的探讨个性化封管液选择方案对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于本院血透室以深静脉置管为治疗通路的106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封管液进行封管,观察组患者采用个性化封管液选择方案进行封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透析血流量、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凝血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时间、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透析血流量及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13.21%)低于对照组(35.8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性化封管液选择方案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深静脉导管留置时间,且其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对提高患者透析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 吴杨炀; 曹玲; 姚望望; 彭英; 祁俊; 张逸
    • 摘要: 报道7例群体重度烧伤患者静脉通路的护理,探究重度烧伤患者经创面深静脉置管通路的管理模式。对7例患者经创面置入的静脉通路采取基于循证医学的多学科合作的专业化管理,每日运用静脉通路管理决策树评估导管留置的最佳时机与留置时间,应用安信纳米银新型敷料联合纱布绷带及缝线固定导管以及对穿刺点进行维护,经指端、腹壁、头皮、肩胛骨下等非常规穿刺部位进行外周静脉穿刺,在伤后14~60 d,有效控制血管内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导管堵塞等并发症。认为对烧伤患者进行全面评估,采集数据,及时发现问题,并运用Up To Date临床顾问构建静脉通路管理的初步循证方案,持续质量改进,能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导管相关的感染率,最终7例患者得到成功救治。
    • 涂松斌; 钟顺红; 千方妹
    • 摘要: 总结2018下半年神经外科ICU 120例深静脉置管患者的护理经验,分析其中20例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总结相应的护理改进措施.非计划性拔管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医护人员、深静脉导管及插管部位因素.认为开展品管圈活动、完善相关制度、妥善固定导管、改善患者舒适度、合理运用约束工具及加强健康宣教是预防神经外科ICU患者深静脉置管非计划性拔管的主要对策.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