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管感染
置管感染的相关文献在2003年到2022年内共计88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8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42733篇;相关期刊52种,包括母婴世界、基层医学论坛、医药前沿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等;置管感染的相关文献由138位作者贡献,包括吴素敏、张霞、李瑛等。
置管感染—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2733篇
占比:99.79%
总计:42821篇
置管感染
-研究学者
- 吴素敏
- 张霞
- 李瑛
- 王巍
- 秦莹
- 郭琼萍
- 万娜
- 付美蓉
- 代朝霞
- 何秀萍
- 何金选
- 余雁
- 倪蓉
- 刘云杰
- 刘斐斐
- 刘曼
- 刘玛丽
- 刘畅
- 刘红梅
- 刘纪梅
- 刘雪琴
- 卢伟
- 吴建苹
- 吴春兰
- 吴淑娉
- 周尧菊
- 周平凤
- 唐路梅
- 唐路梅1
- 商龙月
- 回玉洁
- 夏云芳
- 姚芬
- 宋琼
- 寇志丽
- 寻南
- 尤惠曼
- 尹珍姬
- 尹霞
- 岳增如
- 巢洁
- 常国旭
- 平启艳
- 张佳宁
- 张兰珍
- 张凝
- 张庄
- 张晓
- 张晓英
- 张欣欣
-
-
李新华;
平启艳
-
-
摘要:
目的分析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75例深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入选患者置管期间有无发生置管感染分为观察组(有置管感染,共计26例)与对照组(无置管感染,共计149例)。通过单因素分析法和多因素分析法探究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相关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对策。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置管时间、置管部位、合并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等因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0 d、合并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P30 d,合并慢性病以及营养不良是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置管感染的高危因素,针对合并高危因素的患者需要加强临床护理管理干预,从而降低血透患者的置管感染率。
-
-
曹晶
-
-
摘要:
目的研究护理干预措施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2019年8月—2020年9月收治的86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干预将其分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n=43)与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n=43)。统计2组治疗期间PICC置管感染的发生例数、血液流变学指标、炎症因子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置管留置时间、置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血清感染、管道感染及局部感染等PICC置管感染发生率,血液流变学指标(CT、PT、INR、FiB),血清WBC、hs-CRP、TNF-α及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护理后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评分,置管留置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乳腺癌化疗患者PICC置管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置管感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
秦夏钰
-
-
摘要:
目的:探析静脉治疗期间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患者200例划分为两组,对照组病例100 例治疗期间以常规护理服务为主,观察组病例100例治疗期间以优质护理服务为主,统计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置管感染发生率、护理满 意率。结果:观察组满意度、一次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置管感染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静脉治疗护理中应 用优质护理,可提升一次置管成功率,降低置管感染发生率,更好提升患者的满意度。
-
-
刘红梅;
朱瑞娟
-
-
摘要:
目的:分析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于院内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出120例行对比调查,参考随机抽样原则分组,将60例常规干预患者纳入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的60例纳入观察组,统计不同组别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置管感染发生率1.67%低于对照组置管感染发生率11.6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液透析治疗期间基于操作环境及患者因素可能引发置管感染,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强化细节护理可有效控制感染的发生.
-
-
张佳宁
-
-
摘要:
目的:议论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关于精密护理的作用.方法:抽取62例我院近期行血液透析治疗的病人做为实验对象,并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1例病人.试验组病人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的基础上注重精密护理,对照组病人正常行常规血液透析护理,对比两组病人血液透析置管感染的情况,并调查护理满意度.结果:调查两组满意度结果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精密护理可以有效提高病人满意度,并提高护理效率,并且可有效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对临床护理具有积极的作用,精密护理模式可在血液透析过程中推广.
-
-
张霞;
王付芹;
韩克娟
-
-
摘要:
目的: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0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106例,并分为参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观察组(采用细节护理)各53例,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就血液透析置管感染发生率而言,观察组患者为3.77%,显著低于参照组的2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57,P<0.01);就躯体功能、心理功能、健康状况、社会功能四项生活质量评分而言,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8.333、9.875、8.631、9.112,P<0.05);就安全管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专科管理质量、预防感染工作质量的护理满意度评分而言,观察组患者均明显高于参照组,有统计学差异(t=8.557、8.471、8.620、9.024,P<0.01).结论:对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应用细节护理能够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能够有效预防置管感染的发生,可以借鉴.
-
-
邱艳
-
-
摘要: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预防中细节护理的作用进行研究。方法:对2018年5月-2019年5月在我院接受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基础,按照随机分组原则选取60例患者进行对照组和观察组分析,两组患者均为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手段,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细节护理。对两组患者的置管感染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置管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患者置管感染预防中细节护理的优势较为显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感染率,且对于患者护理满意度的提升有显著影响,可以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
-
李瑛
-
-
摘要:
目的讨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在本院实施血液透析置管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划分为两组,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应用细节护理模式。对比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进行干预后,相较于参照组,观察组血液透析置管感染情况的发生率明显降低16.00%(P<0.05);观察组的护理服务满意度明显提升12.00%(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置管感染中的应用价值较为新颖,有利于降低血液透析置管过程中感染事件的发生概率,对良好、和谐的护患关系的创建具有重要意义。
-
-
-
辛凤美;
陈曰梅
-
-
摘要:
目的:研究在血液透析置管过程中采取细节护理对预防管路感染的价值.方法:本院于2018年2月至2019年12月纳入68例血液透析患者开展研究.依据抽签法随机选出34例实施常规护理(对照组),另外34例在对照组基础之上实施细节干预(研究组),评估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感染发生率、生存质量评分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透析置管过程中采取细节护理对预防管路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
岳增如
- 《山东病理生理学会危重病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学术大会暨山东省医师协会急救医学医师分会第四届学术大会》
| 2013年
-
摘要:
文章对操作技术,导管材料、敷料的选择;从穿刺部位、置管时间等方面引起的导管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和预防进行了综述.文章分析了导致置管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广谱抗生素的应用、操作技术、机体抵抗力低下、留管时间、插管部位、逆行感染以及导管的选择等因素。在护理方面,文章介指出了应注意的方面,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避免伤口感染是控制感染最有效措施,护士应密切观察插管部位有无红肿及分泌物,尽可能少的碰触导管以减少感染机会,保持导管通畅,并注意无针密闭输液接头的应用以及局部皮肤的消毒,重点关注静脉炎的护理。在预防方面,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将中心静脉导管外露接头部分用无菌治疗巾包裹可减少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的机会,并且指出早期快速诊断中心静脉导管相关性感染有助于早期有针对性的使用抗生素,对治疗有重要意义。
-
-
徐爱民;
陈红梅;
汪俊芳;
姚芬;
刘畅
-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2014年学术年会》
| 2014年
-
摘要:
目的:为大肠癌患者化疗期间提供一个无痛性安全的静脉渠道,减轻患者痛苦,减少化疗导致的静脉炎以及置管后局部感染.rn 方法:应用外周静脉置入中心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catheter, PICC)对385例大肠癌患者自PICC置管药物输入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rn 结果:应用PICC导管385例患者,其中337例是一次插管,成功率为87.6%,留置时间为18-361天,平均置管时间2965天,其中89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穿刺部位感染.但也有研究显示PICC导管在体内最长可留置一年11月.在置管时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置管后精心护理是防止发生感染的关键.rn 结论:PICC置管为大肠癌患者提供一条安全有效的静脉渠道,确保大肠癌患者化疗的顺利,减少患者痛苦,但在置管及导管维护过程中严格无菌操作,对提高护理质量有着明显的效果.
-
-
-
-
-
-
-
-
-
-
- 刘守魁
- 公开公告日期:2000-01-12
-
摘要:
公开了一种一次置管多次透析(或输液)预防感染的复合接头,它由多个单接头和多个外保护层所组成,其特征是每个单接头均呈漏斗型,粗端外周有螺纹,多个单接头呈叠瓦式嵌插且不漏水。其外周有多个外保护层也呈叠瓦式包绕。用于急性肾衰、急性中毒的血液透析。其优点是:可一次置管多次透析(或输液)、预防感染和血凝,避免了反复插管的痛苦。如用于保留管道的静脉输液,可大大降低院内感染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