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其他>全国组织移植与再植再造研讨会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年会
全国组织移植与再植再造研讨会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年会

全国组织移植与再植再造研讨会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年会

  • 召开年:2014
  • 召开地:南昌
  • 出版时间: 2014-04-11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南昌曙光手足外科医院;;

会议文集:全国组织移植与再植再造研讨会暨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分会第七届华东地区手外科学术年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评价尺骨缩短术单独或联合腕关节镜治疗尺骨撞击综合征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1年9月诊断为尺骨撞击综合征并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14例16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5例,女9例,平均年龄37.7岁,平均随访时间24.2个月.6腕术前检查存在下尺桡关节半脱位,2腕存在下尺桡关节炎.术前MRI检查提示TFCC损伤9腕,其中3腕伴有月骨囊性变,1腕三角骨囊性变,2腕同时伴有月骨及三角骨囊性变,此类患者行尺骨缩短术(下段横行截骨A05孔重建钢板加压固定,下同)并同时行腕关节镜探查;根据Palmer分型ⅡA型2侧,ⅡB型3侧,ⅡC型3侧;对ⅡA、B型行关节清理,对ⅡC型关节清理同时行TFC切除.术前MRI无明显阳性发现7腕,行单纯尺骨缩短术,其中3例3腕因术后腕尺痛缓解不满意(2例)或疼痛复发(1例)二次行腕关节镜手术,根据palmer分型ⅡB型1例,ⅡC型1例,ⅡE1例;IIB型行关节清理,ⅡC型同时行TFC切除,ⅡE型关节清理+月三角韧带热凝+TFC切除.随访内容包括腕关节疼痛、握力、术后X线片、MRI、Chun and palmer问卷、PRWE问卷及DASH问卷. 结果:术后所有患者腕关节疼痛均有缓解,握力改善;6腕术前存在下尺桡关节半脱位的症状得到明显改善。Chun and palmer评分术前平均(63.9±9.2)分,可7侧,差9侧;术后平均(86.1±10)优7侧,良5侧,可4侧。PRWE术前评分平均(49.8±14.9)分,术后平均(23.5±15)分。DASH术前评分平均(37.1±13.2)分,术后评分平均(17.5±11.9)分。术后3月复查X线片证实截骨部位均已愈合。尺骨变异术前平均(4.2±1.7) mm,术后平均(0.05±1.1) mm。MRI显示月骨及三角骨囊性变程度较前明显减轻。4腕术后发生下尺桡关节炎。2腕发生内固定激惹征,1腕发生月骨塌陷坏死。 结论:尺骨缩短术通过改变尺骨正变异从而卸载尺腕关节间压力并使下尺桡关节的韧带紧缩,有效缓解腕部疼痛、改善下尺桡关节半脱位并使月骨及三角骨囊性变得到恢复,但由于桡腕关节的负载相应增加以及下尺桡关节匹配的改变也加重月骨改变和出现下尺桡关节炎的风险。联合腕关节镜可在术中进一步明确TFCC以及腕骨损伤情况并做相应处理,提高治疗效果。对于有三角骨囊性变者,症状的完全缓解还有赖于囊性变的彻底恢复。
  • 摘要:目的:总结采用带瞄准架的经皮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肱骨近端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2011.2~2012.12应用带瞄准架的经皮微创内固定系统固定肱骨近端骨折18例,男性13例,女性5例.年龄31~67岁,平均42.1岁.左侧10例,右侧8例.根据NEER分型:二部分骨折6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三例.手术采用肩外侧入路,切口长5cm,分开三角肌,闭合复位肱骨近端骨折,克氏针临时固定,Philos锁定板与瞄准臂连接,经近端切口三角肌下置入,保护腋神经,经瞄准臂钻孔,拧入锁定螺钉.术后按康复计划活动肩关节.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移植修复胫骨骨不连的临床疗效.方法:2003-2013年间我院对30例胫骨骨不连的患者,治疗组15例应用带旋髂深动静脉的髂骨瓣或髂骨皮瓣移植修复,对照组15例采用单纯髂骨移植.结果:长期随访发现,治疗组的髂骨瓣均成活.胫骨骨不连骨性愈合时间最早6个月,移植骨皮质化时间最早9个月,骨髓腔再通时间最早1年.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吻合带旋髂深血管的游离髂骨瓣修复胫骨骨不连,对比单纯髂骨移植,愈合时间明显缩短,疗效可靠.
  • 摘要: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在2010年6月份至2013年11月份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在治疗创伤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2例创伤性骨缺损、骨折不愈合伴畸形愈合.男、女各一1例,年龄分别为36岁、42岁;2例均采用二期带血管髂骨瓣+外固定架固定手术治愈.均采用自体髂骨移植术.结果:2例患者获得完整随访,随访时间2年;2例创伤性骨缺损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外固定架+取骨植骨技术可有效的治疗创伤性大块骨缺损.
  • 摘要:目的:探讨弹性髓内钉(TEN)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临床疗效. 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8月采用弹性髓内钉治疗26例移位的成人锁骨中段骨折.男性15例,女性11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8天.骨折闭合复位12例,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14例.自锁骨胸骨端插入TEN内固定. 结果:26例患者术后获平均20.5个月(6~37个月)随访,手术无神经、血管损伤病例。l例出现TEN远端穿出锁骨骨皮质。所有骨折均获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2.1个月。无髓内钉移位、脱出病例。26例中有18例已取出内固定髓内钉,手术后至取出内固定时间平均13.3个月(10~14个月),取出后无再骨折病例。最后随访时,肩关节的Constant评分平均为92.1分(83.5~96.0分),DASH评分平均为2.5分(0.5-8.0分)。肩关节活动度:前屈平均165°,外展平均165°。 结论: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成人锁骨中段骨折是一种有效、安全、微创的方法。骨折采用闭合复位,必要时小切口(2cm)辅助复位。术中控制髓内钉方向,注意防止神经血管损伤。
  • 摘要:目的:探讨钩掌关节骨折脱位的损伤特点和手术方法. 方法:2010年12月至2013年08月我院共收治钩掌关节骨折脱位10例.男9例,女1例;年龄17~51岁,平均28.1岁;左侧3例,右侧7例.受伤原因:拳击伤8例,重物击伤1例,车祸伤1例.其中1例为钩掌关节骨折脱位畸形愈合.损伤情况:新鲜骨折脱位根据Cain分型,ⅠA型1例,ⅠB型1例,Ⅱ型3例,Ⅲ型4例.9例新鲜骨折脱位均给予行切开复位内固定,1例畸形愈合病例行钩掌关节融合术.1例畸形愈合病例行钩掌关节融合术。 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了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0.4个月(8~24个月)。术后无伤口感染,无再骨折或脱位。所有骨折均在术后3个月内获得愈合,X线片示钩掌关节关节均恢复正常。握力基本达正常。Cooney腕关节评分平均为92.5分(85~100)。 结论:钩掌关节骨折脱位多为拳击纵向损伤,与第四掌骨的轴向负荷和损伤时腕关节的屈曲位置有关;临床中通过X线检查容易漏诊;通过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可获得良好效果。
  • 摘要:目的:比较单纯锁骨固定与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治疗不同类型浮肩损伤(floating shoulder injuries,FSI)的手术疗效,并探讨其适应症. 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68例FSI临床资料,均已行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42个月,平均20.4个月.参照肩关节Constant和Murley的疗效标准(Constant and Murley score,CMS),首先比较总体FSI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CMS,然后根据FSI的分型,分别比较各类型FSI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CMS,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总体FSI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对应的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的疗效优于单纯锁骨固定.当FSI肩胛颈骨折明显移位时,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对应的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联合固定亦优于单纯锁骨固定;当FSI肩胛颈骨折轻度移位时,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对应的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疗效有差别;当FSI肩胛颈骨折于外科颈时,两种内固定方式治疗后对应的CMS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尚不能认为两种疗效有差别. 结论:总体来说,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的疗效优于单纯锁骨固定.当FSI肩胛颈骨折明显移位及肩胛骨解剖颈骨折时,宜选用锁骨+肩胛颈骨折联合固定;当FSI肩胛颈骨折于外科颈或为轻度移位时,应根据肩胛颈骨折移位程度及患者全身情况,综合考虑内固定方式的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挤压伤致尺侧腕掌骨骨折脱位的分型、治疗方法及疗效. 方法:对8例挤压伤致尺侧腕掌骨骨折脱位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1例;年龄21~49岁.挤压伤致尺侧腕掌骨骨折脱位可分为三种不同的类型,Ⅰ:钩骨骨折连同第4.5掌骨及豌豆骨脱位;Ⅱ:钩骨及豌豆骨同时脱位;Ⅲ:钩骨及豌豆骨连同三角骨的远侧骨折部分一同脱位.三种类型损伤均需手术治疗. 结果: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骨折愈合率为100%.术后随访6~37个月.无一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感染、神经损伤等并发症. 结论:挤压伤致尺侧腕掌骨骨折脱位损伤的模式是相似的,头状骨和钩骨的远侧以及豌豆骨和三角骨的近侧存在相对薄弱的区域,当腕部遭受掌背侧严重挤压时,腕骨的断裂往往发生在这里,脱位的部分是个解剖学单位,常作为一个整体发生脱位.本组病例均选择手术治疗,随访时X线片均未见创伤性关节炎,腕关节活动恢复良好.
  • 摘要:目的:探讨经肘前入路应用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2月至2013年6月应用肘前路"S"形手术入路行螺丝钉或克氏针内固定的17例尺骨冠状突骨折患者资料,男13例,女4例;年龄20~48岁,平均32.5岁.骨折按Regan-Morrey分类:Ⅰ型2例,Ⅱ型5例,Ⅲ型10例.术后进行功能锻炼,定期复查X线片,并采用Mayo肘关节评定疗效. 结果:17例患者术后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愈合时间为6-10周(平均8周),应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MEPS)评分:优12例,良4例,中1例,所有患者肘关节功能均恢复正常,无肘关节疼痛及其他不适症状. 结论:经肘前路内固定治疗尺骨冠状突骨折具有手术视野清晰,损伤小,解剖层次清楚,骨折复位满意,固定牢靠,术后肘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治疗该类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后入路与经典后入路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颈骨折所取得的疗效. 方法:收治资料完整的肩胛颈骨折33例,采用经典后侧Judet入路锁定重建钢板治疗16例,采用改良后侧Judet入路锁定重建钢板治疗17例,记录两种手术入路所有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数据及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评定两种手术入路优良率进行比较. 结果:术后3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8个月,平均随访12个月.所有病例均在8周~12周骨折骨性愈合,平均9.6周,无内固定松动、断裂,改良后侧Judet入路组手术时间[(60±15)min]、术中出血量[(65±15)ml]、术后引流量[(80±16)ml]均比经典后侧Judet入路组手术时间[(80+16)min]、术中出血量[(100±12)ml]、术后引流量[(100±20)ml]明显减少,结合Hardegger功能评定标准经典入路优8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为87.5%;改良入路优10例,良6例,可1例,优良率为94.1%.改良入路优良率优于经典组,两组指标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改良后侧Judet入路锁定重建钢板治疗肩胛颈骨折具有入路简单,术中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摘要:目的:探讨双克氏针于近节指骨基底进针行髓内固定技术,治疗近节指骨骨折的效果。 方法:2013年09月~2013年12月间共收治11例(17指)近节指骨骨折患者.其中男性8例,女性3例,平均年龄35.4岁(21岁~63岁).其中碾压伤6例,钝器击伤2例,摔伤2例,车祸伤1例.开放骨折7指,闭合骨折10指.拇指1例,示指4例,中指4例,环指5例,小指3例.对于闭合骨折,臂丛麻醉后在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骨折端,适当屈曲掌指关节,在近节指骨基底双侧经皮各置入1枚克氏针行髓内固定(根据髓腔大小选择1.2~1.5mm克氏针),克氏针远端不穿透骨质,C臂机透视证实骨折复位固定满意后将克氏针剪短并折弯;对于开放骨折,清创后同样在C臂机透视下手法复位骨折端,在近节指骨基底双侧各置入1枚克氏针行髓内固定.术后行夜间短臂石膏固定3周,日间拆除石膏在医师指导下被动活动手指,3周后完全拆除石膏开始主动功能训练;合并神经、肌腱损伤患者,石膏固定3周后开始主动功能训练.视骨折愈合情况,4~6周拔除克氏针. 结果:术后所有病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4.3个月(3~6个月)。术后X线片示所有骨折愈合,无克氏针断裂及创口感染情况。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TAM评分:优5指,良4例,可2例;优良率为81.8%。 结论:对于近节指骨骨折,可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治疗,如交叉克氏针固定、钢板内固定、外固定等,临床上常用的交叉克氏针固定方法于骨折端周围进针,并穿透对侧皮质,在操作上具有进针困难的特点,需严格选择进针点及进针角度,角度过大则应力集中于骨折端周围,难以获得良好的稳定性,而角度过小则克氏针容易滑脱,增加进针的难度。于基底处进针行髓内固定,具有进针容易的特点,操作简便,且叮选用较粗的克氏针,能获得更好的稳定性。固定后掌指关节位于屈曲的安全位,可即刻开始功能锻炼,能有效防止因长时间固定所致的掌指关节挛缩等功能障碍。
  • 摘要:目的:观察两种多角度固定钢板治疗轻度粉碎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9月对我科获得随访的应用两种多角度固定钢板行内固定治疗(翼形和梯形),58例66处轻度粉碎性掌指骨骨折,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术后随访4-18个月,x线片显示骨折愈合时间:采用翼形钢板组为9-15周,平均12.3周.梯形钢板组为9-13周,平均11.2周.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别.按TAM系统评分:翼形钢板组:优14处,良12处,可3处,差2处,优良率达到83.87%.梯形钢板组:优18处,良14处,可2处,差1处,优良率为91.43%.两者存在统计学差别. 结论:多角度固定钢板对轻度粉碎掌指骨骨折固定效果确切,但两者在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上的差别,值得大家更加关注钢板的设计及应用适应症,有待更多病例和时间去检验.
  • 摘要:目的:报道应用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治疗腕骨多发骨折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2007年6月~2013年6月,对于30例新鲜腕骨多发骨折,一期采用腕骨骨折复位、微型空心螺钉内固定术. 结果:术后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4个月.其中28例腕骨骨折一期愈合,腕关节活动范围:掌屈40°~60°,背伸40°~55°,桡偏20°~25°,尺偏25°~40°,旋前50°~70°,旋后45°~75;腕部握力平均恢复至健侧的85%.2例舟骨不愈合,骨折端硬化,腕关节活动功能障碍,鼻烟窝有明显压痛,二期行植骨内固定术,骨折顺利愈合.30例均无伤口感染及骨髓炎发生,内固定拆除时间为3~24月,平均4.5月,无创伤性关节炎的发生,未发生螺钉断裂现象. 结论:微型空心螺钉治疗腕骨多发骨折,既恢复了腕骨的解剖关系,维持腕骨间关节的稳定性,又可以早期活动,减速少腕部疼痛等并发症的出现.
  • 摘要:目的:应用微型钢板及克氏针内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评估其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微型钢板治疗掌指骨骨折18例(21处),克氏针内固定治疗29例(37处),比较两种手术治疗效果.结果:经过3~12个月随访,微型钢板内固定组骨折均达解剖复位,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6周.克氏针内固定组有6例(6处)延迟愈合,1例(1处)骨折不愈合,余骨折全部愈合,平均愈合时间8周.结论:微型钢板质薄、体小、坚强,固定牢靠,能早期功能锻练,其疗效优于克氏针固定,是掌指骨骨折的一种理想固定方法.
  • 摘要:目的:基于有限元方法建立三种不同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模型,比较三种内固定方法的生物力学的稳定性和早期功能锻炼的安全性,以期为临床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法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提供参考. 方法:选取一名健康青年志愿者,将桡骨远端以远范围进行CT扫描,将扫描的CT数据经过三维有限元等一系列软件进行模型重建,于第五掌骨颈处随机切割出骨折面,建立第五掌骨颈骨折模型。选取临床常用的三种钢板螺钉内固定方法(A型:直型钢板、骨折面近段及远端均为两颗螺钉;B型:直型钢板、骨折面远端两颗螺钉近段三颗螺钉;C型:T型钢板、骨折面近段及远端均为两颗螺钉)并建立相应的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的模型。以第五掌骨头最远端处为作用点、以第五掌骨纵轴线为方向、以正常生理状态下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对掌指关节产生的最大压力(100N)为范围,,对三种模型施加外力荷载并进行生物力学分析,对比骨折断端的最大位移和钢板螺钉的应力分布情况。 结果:施加外力负荷为100N,骨折端最大位移A型为0.189775mm、B型为0.181428mm、C型为0.224299mm;内固定材料的最大应力A型为1.20KPa、B型为,1.00KPa、C型为1.39 KPa。 结论:三种内固定模型中骨折断端位移均在可接受范围内。相对于其他两种钢板内固定方法,T型钢板的骨折端位移和内固定材料的应力相对较大,其生物力学稳定性相对较差,内固定材料断裂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对于两端均为两颗螺钉的直型钢板,在近端增加一颗螺钉后,骨折端位移和内固定材料的应力均有所减少。因此,近端三颗螺钉远端两颗螺钉的直型钢板治疗第五掌骨颈骨折,生物力学稳定性更好,内固定材料断裂的可能性更小,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的安全性更高。
  •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干旋转截骨技术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的临床疗效. 方法:自2008年9月-2012年9月,采用桡骨干旋转截骨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手术5例,术中行AO钢板固定,术后早期进行功能锻炼. 结果:本组4例患者获得随访,结合患肢是否满足写字、端碗、拿筷子等日常生活为标准,分为优良可差四等,本组随访的4例6侧患肢中,优3侧,良2侧,可1侧,优良率为83.3%,患者自觉功能恢复较为满意. 结论:桡骨干旋转截骨治疗先天性上尺桡关节融合,手术操作简单,临床效果满意,是矫正此类畸形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桡骨小头骨折Mason分型和治疗方法选择的关系.方法:回顾2003-2009年28例桡骨小头骨折,将部分MasonⅡ,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再分亚型Ⅱb和Ⅲa型,对于这类骨折予切开复位克氏针、微型金属螺钉或可吸收螺钉内固定.结果:所有内固定病例均跟踪随访6~12个月,按Metaizean等的肘关节功能后期疗效标准评定,良15例,一般2例,不良0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是MasonⅡb和Ⅲa型桡骨小头骨折一种有效的方法,通过对MasonⅡ和Ⅲ型桡骨小头骨折再分型,有利于指导桡骨小头治疗方法的选择.
  • 摘要:目的:探讨经掌侧入路应用桡骨远端掌侧柱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O-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对2011年11月~2014年1月收治的掌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柱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0-C型骨折23例进行分析. 结果:术后随访5~26个月,切口无感染,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无畸形愈合及不愈合,关节面无塌陷或再移位.按照Sarmiento改良的Garland&Werley评分标准对腕关节进行功能评估,优11例,良8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82.6%. 结论:应用掌侧入路桡骨远端掌侧柱锁定钢板治疗桡骨远端A0-C型骨折,骨折复位后均可恢复桡骨远端掌倾角、尺偏角,保持关节面平整,而且能提供牢固固定及软骨下支撑,恢复腕关节结构完整性和稳定性,术后配合合理的康复锻炼,腕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粉碎性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切开复位微型锁定加压钢板治疗粉碎性掌骨20例,观察疗效.结果:本组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12个月,平均9个月.所有骨折均愈合,骨愈合时间8~10周,平均9.2周.按照手指总主动屈曲度(TAF)评分标准评定手关节功能恢复,均达到优良.结论:微型锁定加压钢板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掌骨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值得推广.
  • 摘要:通过六年37例腕骨骨折脱位的临床分析,总结了经验体会,提出防止漏诊的方法,对陈旧性舟状骨折采用血管束植入加内固定可收到满意的疗效.腕部损伤根据受伤史,临床症状、体征、X线拍片等较易诊断,但特殊情况也会出现漏诊和延误诊断,如腕舟状骨骨折因血肿原因拍片骨折线不清晰。待二周后血肿吸收再拍片骨折线明显可见。腕骨骨折脱位因X线拍片拍照位置,显示不够清楚,解剖关系紊乱,也易漏诊。本组1例伤者豆腕状骨脱位,常规X线检查,因解剖关系紊乱,经CT三维重建,明显显示脱位,因此对此类病人在常规X线诊断不清楚的情况下可行CT检查。新鲜的腕骨骨折与脱位处理不难,只要诊断清楚,方法得当,其疗效是肯定的。对陈旧性骨折与脱位处理有一定的难度,方法也不多。如腕舟状骨陈旧性骨折,由于血供中断,易发生骨坏死,因此在治疗上除要解决骨折的固定问题,又要解决骨折的血液供应问题。采用桡动脉腕背分支,经术中解剖,形成血管束。在腕舟状骨经复位内固定后,打一骨性隧道,经隧道将血管束植入固定,术后石膏固定,每月拍片复查一次,直到骨性愈合为止。采用本方法治疗7例腕舟状骨骨折,2例月骨陈旧性骨折脱位,经随访,8例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腕舟状骨折还采用了钛针交叉复位固定,固定后用桡骨远端骨膜覆盖,术后也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 摘要:目的:评估内外侧小切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在治疗肘关节僵硬中的临床疗效. 方法:回顾性总结了18例采用内外侧小切口联合铰链式外支架治疗肘关节僵硬的患者.手术在内侧切口(4cm)和外侧切口(4cm)联合入路下行完全松解,包括松解挛缩韧带、异位骨化切除以及关节清理,其他操作包括桡骨头切除、韧带修复、尺神经松解前置或内上髁截骨.患者术后24-48小时内即在铰链式外支架辅助下行早期功能操练. 结果:随访平均24个月,肘关节伸屈活动度由43°提高至130°(伸直由49°±16°提高至术后4°±6°,屈曲由91°±22°提高至135°±9°)。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由62分提高至97分(优15例,良3例),患肢均恢复正常功能活动,适应日常生活和工作。术后无感染及异位骨化出现。4例患者出现暂时性尺神经症状,术后6-8周后恢复正常。 结论:内外侧小切口联合铰链式外固定支架可有效治疗肘关节僵硬,并可同时减小手术创伤,临床随访疗效满意。
  • 摘要:目的:探讨微型钛板螺钉侧方固定手部近中节骨折的临床应用及疗效评价. 方法:自2011年2月至2013年11月,我科采用微型钛板螺钉侧方固定手指近中节骨折35例38指.其中近节23例26指,中节12例12指.骨折类型:横型骨折16处,短斜行骨折9处,粉碎型骨折6处,螺旋型骨折7处.术中根据骨折情况选用形态大小合适的钛板螺钉固定于近中节指骨的侧方,单纯骨折术后第二天开始手指主动或被动功能锻炼,合并神经肌腱损伤者术后3-4周开始主被动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随访8个月,骨折达到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10-18周,平均15周。TAM标准评价优27处,良9处,差2处,优良率为94.7%。 结论:微型钛板螺钉侧方固定手指近中节骨折简便有效,创伤小,固定可靠,能减轻术后内固定物与肌腱粘连,利于早期功能煅炼和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值得推广应用。
  • 摘要:目的:手部掌指骨小块骨折治疗棘手,除了某些稳定骨折可以保守治疗,需寻找简便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010~2012年对十余例手部掌指骨小块骨折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手部掌指骨小块骨折伴脱位或粉碎骨折.结果:十余例患者获得了很好的疗效.结论:采用微型外固定支架联合克氏针治疗手部掌指骨小块骨折是一个简便有效的方法,但是价格昂贵是一个缺憾.
  • 摘要:目的:评价不同手术显露途径及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肱骨远端AO分型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2012年6月共计29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病例资料,采用经肱三头肌舌形肌瓣、尺骨鹰嘴截骨、肱三头肌内外侧三种途径显露肘关节,并使用肱骨远端"Y"型钢板、肱骨远端AO垂直双钢板及肱骨远端平行钢板固定,通过出血量、手术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系统比较分析三种内固定方法的治疗效果. 结果:29例病例全部随访,随访8个月-4年,平均随访2.9年.29例切口均愈合,其中2例术后18、23天切口愈合;三组内固定患者术中出血、手术时间及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无明显差别. 结论:肱骨远端骨折倾向于手术治疗,应根据骨折的形态,手术经验,骨折固定的需求选择合适的肘关节显露方法及骨折固定方式,尽可能减少手术损伤,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 摘要:目的:探讨冠突重建手术治疗肘关节恐怖三联征的方法和临床疗效. 方法:v2011年7月~2014年1月,收治肘关节恐怖三联征患者10例.男6例,女4例;年龄26~55岁,平均34岁.摔伤6例(高处坠落4例),交通事故伤4例.伤后1h~4d入院.尺骨冠突骨折按Regan-Morrey分型标准:Ⅰ型4例,Ⅱ型4例,Ⅲ型2例.桡骨头骨折按Mason分型标准:Ⅰ型2例,Ⅱ型3例,Ⅲ型5例.手术采用肘前、外侧联合入路行骨折复位内固定.术后石膏托固定肘关节于屈曲90°、前臂中立位,2周后开始被动功能锻炼,4周拆除石膏托行主动功能锻炼. 结果:术后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月,平均15个月.X线片检查示骨折复位良好,于12~24周达临床愈合,平均16周.2例术后9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异位骨化,未作特殊处理;3例术后18个月出现肘关节轻度退行性改变.根据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获优5例,良4例,一般1例,优良率90.0%. 结论:肘关节恐怖三联征外科手术治疗能有效恢复肘关节稳定,可术后早期活动,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肘关节僵硬是肘部骨折、脱位、软组织损伤等创伤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部分患者合并严重的旋转功能障碍,极大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工作.本文探讨肘关节切开松解同时行桡骨头切除治疗肘关节僵硬合并旋转功能障碍的方法与疗效. 方祛:选择我科自2010年5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16例手术松解同时行桡骨头切除的肘关节僵硬合并旋转功能障碍的患者,其中男性14例,女性2例,年龄16岁、56岁,平均32.2岁。患者受伤类型为:恐怖三联征4例,桡骨头骨折8例,肱骨远端骨折3例,孟氏骨折1例。其中13例曾接受内固定治疗,3例保守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平均15.8个月(3、48个月)。手术采用内外侧联合入路12例,外侧入路1例,后侧入路3例,行关节囊粘连松解及异位骨化清除,并行桡骨头切除。术中检查肘关节内外翻稳定性,用带线锚钉缝合内外侧副韧带。所有患者均使用铰链式外固定支架辅助功能锻炼及维持肘关节稳定性。术后口服塞来昔布3周,并早期在医师指导下进行主动及被动功能锻炼。 结果:患者术后接受随访时间为13、32个月,肘关节术前平均活动范围:伸直受限(42.8°±17.2°),屈曲(85.0°±21.4°),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42.2°±29.3°),旋前(8.7°±19.7°),旋后(4.7°±12.6°),旋转ROM (13.4°±23.4°)。术后平均活动范围:伸直受限(7.3°±9.3°),屈曲(128.6°±15.2°),屈伸活动度(range of motion,ROM)(121.4°±22.9°),旋前(27.7°±26.6°),旋后(78.3°±12.2°),旋转ROM (106.0°±30.4°)。术后较术前肘关节RO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从术前(60.3±9.6)分提高至(92.5±8.3)分(P<0.01)。 结论:对于肘关节僵硬合并旋转功能障碍的患者,在松解手术同时行桡骨头切除有助于肘关节功能的恢复。
  • 摘要:目的:分析后路手术应用于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至2013年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患者实施保守治疗,实验组40例患者给予后路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结果:对照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0%;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2.5%,比较两组差异不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与复工时间均明显长于实验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保守治疗与后路手术治疗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相比于保守治疗而言,后路手术治疗可加速无神经症状的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康复速度,值得应用.
  • 摘要:目的:探讨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的临床及影像学疗效. 方法:回顾性研究2004年6月至2013年10月期间采用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治疗拇外翻畸形46例(78足),比较术前术后拇外翻角(HVA)和1~2跖骨间角(IMA).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足拇趾、跖趾关节、趾间关节评分评估患者功能预后. 结果:有32例(52足)获随访,其中男性6例(8足)女性26例(44足);年龄26~65岁,平均46.3岁.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9.8个月.随访未发现不愈合.有3例4足(7.7%)出现负重行走时第一跖趾关节下轻度疼痛,HVA由术前平均32.7±5.6°减少为术后平均12.8±2.6°(P<0.01).IMA由术前平均11.6±2.7°减少为术后平均8.1±0.8°(P<0.01).AOFAS评分由术前平均45.8±3.6提高至术后平均89.5±3.8(P<0.01)功能评级:优26,良22,中4,优良率88.4%. 结论:改良McBride联合Chevron截骨术可显著改善降低软组织手术的复发率,同时截骨面稳定,愈合率高,对于矫正中度拇外翻畸形效果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不伴有撕脱骨折的Ⅰ型锤状指的手术方法与临床疗效.方法:利用4/Oprolene线代替传统抽出钢丝法中钢丝,克氏针倒钩替代传统纽扣治疗不伴有撕脱骨折的Ⅰ型锤状指,2007年-2010年临床应用30例.结果:术后30例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3个月至2年,平均9个月.根据TAM法功能评定[1],优:5例;良:24例;差:1例;优良率96.7%.结论:采用改良抽出钢丝法治疗不伴有撕脱骨折的Ⅰ型锤状指,操作简便,易掌握,疗效可靠且经济.
  • 摘要:目的:通过对掌骨内支架系统固定掌骨头下骨折的临床研究,探讨该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自2011年5月~2013年01月,应用掌骨内支架系统固定掌骨头下骨折共15例.结果:术后随访3~6个月,骨折均达到临床愈合,按TAM评分:优9处,良5处,差1处.结论:掌骨内支架系统同定掌骨头下骨折,操作简单可靠,疗效满意疗是治疗掌骨骨折切实可行的术式之一.
  • 摘要:目的:比较采用A0微型钢板螺钉与克氏针固定治疗掌、指骨骨折的临床效果. 方法:微型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组22例28处骨折,术后随访2-10个月,平均4.3个月.克氏针固定治疗组32例41处骨折,术后随访1年以上.以TAPS标准评价术后掌指关节及指间关节功能和术后感染及骨折愈合时间. 结果:微型钢板固定组优良率为82.1%(23/28),克氏针固定组优良率为70.7(29/41),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微型钢板组19处开放性骨折中3处发生感染,克氏针组29处开放性骨折中5处发生感染.骨折愈合时间微型钢板组为4-6周,平均4.8周;克氏针组为6-9周,平均7-8周,2例发生骨不连. 结论:从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感染率以及骨折愈合时间相比,AO微型钢板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克氏针组.
  • 摘要:掌指关节绞锁是以掌指关节主动和被动伸直运动突发障碍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病症,国内外病例报告较少.自2008年5月至今.共收治5例掌指关节绞锁患者,经手法或手术治疗,获得成功,临床效果满意。对于轻度的骨髁突起,往往行手法复位即可达到复位的效果,部分患者甩手后可自行解锁,但易出现复发现象。本组1例既往有掌指关节绞锁发生史,经手法复位恢复,再次发生时仍行手法复位获得成功,考虑骨突较小可能。对于明显的骨髁突起,手法复位困难,经手术探查发现骨髁前缘有明显凹痕,绞锁后手法复位难以成功,手术解锁是根治此病的唯一有救的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3月至2013年4月对21例腕舟骨骨不连患者采用桡骨远端骨膜瓣逆行带蒂转移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进行治疗.X-线片显示腕舟骨腰部骨折骨不连16例,腕舟骨近端骨不连5例,切取桡骨骨膜瓣1.2cm×4.2cm.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随访骨折愈合时间、腕关节疼痛、腕关节活动度等情况. 结果:术后21例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为8-20个月,平均10个月,骨折均达到骨性愈合,时间为3-8个月,平均为4个月,腕关节疼痛基本消失,腕关节功能参照Krimmer腕关节评分系统评定结果:优17例,良3例,可1例. 结论:应用带蒂桡骨远端骨膜瓣移位结合Herbert螺钉内固定治疗腕舟骨骨不连具有重建舟骨血运,促进骨折端再血管化及成骨,同时提供坚强有效内固定,提高该类骨折愈合率,是治疗腕舟骨骨不连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逆行骨膜骨瓣桡骨瓣在舟状骨骨折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6例陈旧性舟骨骨折病人(最长时间达1.5年,最短时间为3个月),切开复位内固定+带血管蒂桡骨瓣翻转植入修复+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4例(骨折后3-6个月)术后2个月复查X线片,有骨痂形成.3-6个月复查X线片,骨性愈合.腕部疼痛消失.1例骨折对位不佳,术后1年骨折愈合,腕部疼痛症状无明显好转,由于固定时间较长拇指活动受限明显.1例(骨折后1.5年,入院时X线片示有骨密度增高)X线片近断端骨质坏死,腕部疼痛症状无明显好转.结论:带蒂桡骨瓣可以有效治疗舟状骨骨折.
  • 摘要:目的:健侧C7移位修复正中神经是临床上常用的恢复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PAI)后屈指和对掌功能的方法.临床上发现术后患者屈指功能恢复良好,而拇指对掌功能恢复较差.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健侧C7移位术后两种功能的恢复可能存在的不同中枢重组模式,并从中枢神经的角度为周围神经损伤后肢体康复做指导和评估. 方法:作者对全臂丛神经根性撕脱伤(BPAI)后行健侧C7移位至正中神经手术患者进行了神经电生理和功能影像学检测分析,其中经颅磁刺激(TMS)用于记录运动诱发电位(MEP)评估皮质脊髓兴奋性的影响,并检测运动传导通路,功能磁共振(fMRI)用来观察屈指和对掌任务时不同脑区激活情况,评估大脑运动功能的远期变化。 结果:术后患者患肢功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TMS结果显示,刺激双侧运动皮层可在患肢指深浅屈肌(FDPS)记录到运动诱发电位(MEP),且同侧潜伏期较对侧延长;但刺激双侧运动皮层,均无法在拇短展肌(APB)记录到有效MEP。同样,fMRI分析结果显示患肢屈指运动时双侧初级运动区(M1)激活明显,而对掌运动时仅发现在同侧M1和部分辅助运动区(SMA)有激活。 结论:发现健侧C7神经移位后屈指和对掌功能的中枢重组模式是不同的,屈指运动功能恢复较好,可能因为其皮层功能重组较完全并能激活原运动皮层:而功能相对精细的对掌功能,中枢功能重组比较初步仅激活同侧皮层,所以很难获得有意识的独立控制。认为:患肢对侧(原有)运动区无法被激活可能是健侧C7移位至正中神经后拇对掌功能恢复不佳的中枢机制,有效地激发原有功能区可能是提高疗效一种途径。
  • 摘要:目的:通过比较肘关节松解术中,不同尺神经松解方法在防止术后神经症状中的有效性,进而探讨术中尺神经常规松解前置是否必要. 方法:2010年1月~2012年12月共收治90例肘关节功能障碍患者,术前均无尺神经症状.其中53例患者未行尺神经前置,作为对照:原位松解32例,内上髁截骨21例.余37例患者术中行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根据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评价标准,比较研究术后尺神经的预后。 结果:对照组患者平均随访13个月,Amadio肘部尺神经损害的疗效评分为7.85分;前置组平均随访12个月,Amadio评分为8.51分。两组尺神经的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肘关节松解术中有必要常规松解前置尺神经,以预防尺神经术后功能障碍的发生。
  • 摘要:目的:介绍钢丝内固定联合支具制动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的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我院对15例15指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采用钢丝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联合支具制动患指于近指间关节屈曲位45°~60°,远指间关节过伸位6周,其中示指8例,小指7例.结果:本组15例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术后12周至16周骨折均愈合,15例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4-16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患指远指间关节功能恢复,依据patel标准评价结果,优8例,良7例.结论:钢丝内固定联合支具制动治疗指伸肌腱止点撕脱骨折,手术操作简单,治疗费用低,远指间关节功能恢复满意,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 摘要:自2007年至2013年以来,我科收治11例急性肱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采取肱骨结节间沟开骨槽行肱二头肌长头肌腱附着点重建,使用齿状垫片加螺钉固定术,取得较好疗效。急性肱二头肌腱长头断裂的诊断不难,但需与其他疾病鉴别。B超检查有一定的误诊漏诊率,但因为价格低操作方便快捷,可以作为首选的辅助检查。MRI诊出率高,有客观的图像表现,但价格昂贵,可作为必要时确诊的证据。肱二头肌腱的断裂多在肩袖退变的基础上发生,断裂的部位在结节间沟或关节盂起点水平。治疗应采取积极的手术修复,恢复肌腱的连续性,避免出现肌肉萎缩,影响上肢的力量。采用齿状垫片压住肌腱固定的方法,手术简单,切口小,创伤小,固定牢固,手术效果良好。
  •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运用生物防粘连膜预防指屈肌腱损伤术后粘连的治疗效果.方法:自2008年4月以来,在修复指屈肌腱损伤中应用防粘连膜预防术后粘连67例共104指.按损伤部位分,其中Ⅰ区7指、Ⅱ区49指、Ⅲ区22指、Ⅳ区11指Ⅴ区15指.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半年以上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10.3个月.根据TAM系统评分,其中优:63例,良26例,中9例,差6例,优良率85.6%.结论:采用防粘连膜预防指屈肌腱修复术后粘连疗效好,术后屈指功能恢复满意.
  • 摘要:目的:臂丛神经损伤,自从开展多组神经移位术以来,肩肘关节功能的恢复大大提高,而手功能仍无明显改善,原因主要是动力神经不足以及动力神经与靶肌肉距离较远.然而对于臂丛中下干损伤,影响的恰恰是手功能,即屈、伸指及手内肌功能,如何重建一直是臂丛治疗领域的一大难题.本研究旨在利用新开发的丛内神经移位术(残存上干分支修复中下干损伤分支)以及2期的肌肉移位术(拇对掌功能重建)来修复中下干损伤.该方法不仅为中下干损伤提供了有效的动力神经,而且大大缩短了动力神经与靶肌肉的距离,希望能恢复患者的部分持物功能. 方法:2例臂丛中下干损伤,第一期:肱肌肌支移位至前骨间神经(或正中神经后1/3束组)重建屈指功能,旋后肌肌支移位至后骨间神经重建伸指功能,第二期:肱桡肌肌肉移位重建拇对掌功能。 结果:经3年以上的随访,2例患者均有效的恢复了屈、伸指及拇对掌功能,能完成一定的持物功能。 结论:臂丛中下干损伤,使用上述方法恢复患者的手功能是可行和有效的。
  • 摘要:肩胛骨骨折占全身骨折1%左右,合并腋神经损伤并不多见,但是由于近年来交通事故,高处坠落,重物挤压伤等等严重损伤越来越多见,肩胛骨骨折合并腋神经损伤常由肩部骨折、脱位、贯通伤或直接打击伤造成,往往是复合损伤的一部分.早期症状易被其他疾病掩盖.早期的诊断和修复常可以得到良好的功能恢复,本文总结近五年来肩胛骨骨折合并腋神经损伤患者共21例的相关资料和临床特点。从本组资料来说,腋神经损伤在Ⅲ级以下的严重损伤多集中明显移位的肩胛骨骨折如盂下骨折或常伴有两个部位以上SSSC损伤肩胛带不稳定的肩胛骨骨折,实际上这两种情况都存在潜在腋神经损伤的可能。肩袖中的肩胛下肌和小圆肌损伤时容易并发腋神经的后支损伤。术中对四边孔腋神经的探查也证实了骨碎片直接压迫腋神经,造成腋神经损害症状,术中予及时复位骨折块,去除腋神经压迫因素后,腋神经支配的三角肌功能也得到了良好的恢复。此外部分患者术前存在肩胛骨骨折合并不同程度的腋神经损伤病例术中可见血肿或纤维肉芽组织压迫5例;未见明显压迫因素但可见腋神经压痕,水肿,变细4例。肩关节后脱位挤压腋神经也可以直接造成腋神经的挫伤,据在尸体标本上的摹拟观察,肩关节囊相对松驰,前下方薄弱。肩关节前脱位时,肱骨头向前下方滑脱,挤压位于关节囊下方的腋神经,使之绷紧于肱骨头(隔关节囊)与肩胛骨外缘之间,引发腋神经牵拉性损伤及疼痛。但这些情况腋神经损伤相对较轻,术中给予清除血肿或腋神经减压术后也神经的功能也能得到比较满意的回复。总之对于肩胛骨骨折如果存在SSSC损伤,骨折移位明显、SSSC稳定性尚完整肩胛盂骨折,伴或不伴肩关节下脱位、肩胛盂下骨折临四边孔部位可见明显碎骨片,同时在临床上发现明显腋神经损伤的证据。
  • 摘要:目的:报道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修复手指一侧指固有动脉神经缺损合并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对10例10指合并皮肤软组织和神经缺损的手指应用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进行修复.9例是急诊病人,1例是择期病人.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覆盖指体皮肤软组织的缺损,皮瓣内的轴心动脉及神经桥接修复指一侧固有动脉神经的缺损.缺损皮肤软组织的面积最大5.0cm×2.0cm,最小2.0cm×1.5cm,皮瓣的平均大小3.5cm×1.7cm,指动脉神经缺损的长度最大5.0cm,最小2.0cm,指动脉神经平均缺损长度是3.5cm,第2趾供区自同侧小腿内侧取全厚皮片植皮. 结果:移植后的皮瓣全部成活,一期愈合,小腿供区伤口一期愈合.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15个月),指端的两点辨别觉是6mm-10mm,平均为8mm.皮瓣的两点辨别觉是8mm-10mm.平均为9mm.足供区植皮愈合好,无瘢痕挛缩及植皮区破溃,足功能无明显影响. 结论:应用第2趾胫侧游离皮瓣修复复合的手指皮肤神经缺损可以恢复手指的外形及功能,是修复此类损伤的理想方法.
  • 摘要:目的:报道G6805神经刺激仪在手指屈肌腱粘连松解术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 方法: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对于19例34指肌腱松解患者,术前手指主动屈曲总活动度为85-230°,平均137°,被动屈曲总活动度为220-270°,平均为252°,按照常规方法给予松解,术中采用G6805神经刺激仪刺激肌肉收缩来判断松解是否彻底. 结果:术中采用G6805神经刺激仪刺激后手指总屈曲活动度为210-250°,平均为237°.术后1例1指术后7天发生松解肌腱再次断裂,再次手术修复,其余18例33指伤口均一期愈合.术后48小时内采用TAM系统评定法评定肌腱松解优良率为84.8%(28指),19例患者获随访3~24个月,平均7个月.随访手指总的屈曲活动度均有所改善,为165-260°,平均为213°,采用TAM系统评定法,属优5例13指,良12例18指,可2例3指,优良率91.2%. 结论:采用G6805神经刺激仪可以有效的判断肌腱松解的彻底与否,为肌腱松解术中疗效的判断提供一些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拇指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局封治疗方法.方法:选择26例拇指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的小儿患者,采用局封加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结果:26例患儿术后患指的屈伸度、力量和大小形态均恢复正常.结论:局封加早期功能锻炼的方法是治疗婴幼儿拇指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确保患儿拇指正常发育的有效方法.儿童先天性狭窄性腱鞘炎通过局部封闭加早期功能锻练,能被安全和可预见的治疗,并适合在各级医院普及开展.
  • 摘要:目的:分析肱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致桡神经损伤的原因及治疗效果. 方法:回顾性总结自2006年10月至2010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肱骨干骨折合并桡神经损伤患者,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桡神经采用探查修复术,其中单纯探查18例,直接神经端端吻合修复11例,3例陈旧性骨折采用腓肠神经游离移植修复.并分析骨折原因、部位、类型及桡神经损伤的关系.桡神经功能恢复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标准评定。 结果:32例患者平均随访12.6±1.8月。本组骨折愈合时间2.5-6个月,平均愈合时间为4.2个月。肱骨中1/3段及中、下1/3交界处受直接暴力所致的粉碎,斜形、横形和螺旋形骨折骨折均易损伤桡神经。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周围神经功能评定标准,本组优20例,良6例,优良率为81.25%;6例桡神经功能恢复差者行肌腱转位重建术。 结论:肱骨中段骨折易损伤桡神经;在伴发神经症状的肱骨干骨折均需桡神经探查修复,具体修复措施因神经损伤时间、损伤程度而异。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加压牵引治疗骨性锤状指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牵引结合钢丝交叉加压骨块治疗骨性锤状指28例.结果:26例均获得随访,失随访2例,随访时间为4-18个月.患指远侧指间关节伸屈活动度为0°~70°14例,0°~60°8例,0°~50°2例,0°~30°1例,关节无活动度1例.28例患者骨折均骨性愈合,向背侧移位畸形愈合2例.一例关节疼痛患者行远指间关节融合.根据Patel等锤状指疗效评价标准评定:优16例,良8例,差2例.结论:采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加压牵引治疗骨性锤状指,应用材料简单,手术易操作,临床效果满意.
  • 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微型骨锚对锤状指治疗中锤状指复发、线结外露、指甲畸形、关节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方法:2007年-2012年我院对92例锤状指患者用微型骨锚进行了治疗. 结果:其中6例锤状指复发,9例线结外露,4例指甲畸形,3例关节疼痛. 讨论:微型骨锚治疗锤状指畸形方法简单、实用,但并发症也不应忽视。复发的原因主要是关节固定的克氏针拔除过早,以及过早、过度的锻炼。固定8周为宜,关节锻炼应循序渐进。线结外露主要是缝线较粗、硬,为不吸收线(以前3-0,后改为4-0),手指末节背侧皮肤菲薄。可通过选用较细缝线,打结位置较深或尽量在侧面。指甲畸形原因是术中损伤甲根、甲床。术中避免损伤甲根、甲床,精细操作是其预防措施。关节疼痛是由于过关节骨折端对位不佳,关节固定时间较长所致。
  • 摘要:小儿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在临床中比较多见,其主要病理表现为腱鞘肥厚和肌腱梭形膨大.由于本病比较隐匿,早期不易被发现或容易造成漏诊而给患儿造成拇指功能的影响.自2007年4月~2013年10月,我院对收治小儿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44例(60指)给予综合评估,明确诊断并通过手术治疗及术后早期主被功能锻炼,取得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小儿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又称拇指扳机指,指小儿拇长屈肌腱在腱鞘内滑动受阻,处于屈曲或伸展状态的拇指指间关节在被动活动时,产生像枪的扳机一样的阻挡感。本病在临床中比较多见,两侧发病者居多,多为先天性畸形所致。目前多认为是两个原因引起:①胎儿期拇指过度的屈曲,拇指掌指关节掌侧腱鞘入口处压迫屈肌腱,导致该处腱鞘增厚和入口附近的屈肌腱膨大;②胎儿期拇长屈肌腱畸形或由于籽骨肥大或籽骨问韧带肥厚导致本病。本组病例通过术中可见,既有腱鞘的肥厚,又有肌腱的梭形膨大。 由于本病自身的独特性,早期不易被发现,大多患儿在1岁后无意中被家长发现而就诊。并且由于大多为非手外科专科医生,对本病缺乏认识,容易导致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影响拇指发育,因而早期明确诊断尤为重要。认为小儿先天性拇指板机指一旦确诊,即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当然对于出生后6个月内如果没有发现弹响或绞锁而行物理治疗,则有治愈的可能。对于出现绞锁或弹响者,行保守治疗通常无效,且患者长期处于屈曲状态,而影响指间功能及拇指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可导致整个上肢肌肉萎缩。因此,主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康复对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的最终治疗尤为重要。 小儿先天性拇指扳机指术前、术中及术后要注意以下事项:①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早期诊断,及早行手术治疗。②手术操作要仔细,勿伤及双侧的血管神经束。③术中腱鞘解松要侧底,只要术中被动牵拉肌腱,活动不受限,硬结可不予处理。④早期指导患儿家属进行正确的功能锻炼,以避免发生腱鞘粘连。
  • 摘要:跟腱断裂常常发生于中青年人群中,然而一些急性跟腱断裂的患者被漏诊率较高,国内报道漏诊率高达20%~66.6%[1],国外Maffulli等[2]报道有20%~30%.急性跟腱断裂伤后4-6周为陈旧性跟腱断裂.Garden[3]等提出跟腱断裂超过1周即为陈旧性断裂,各腱束间就被纤维肉芽填充,跟腱短缩缺损,强度下降,治疗效果不佳.对于如何治疗急性跟腱断裂多数人认为应该积极尽早手术治疗,因为陈旧性跟腱断裂与受伤小腿的功能丢失有很大关系.采用保守治疗的患者仅限于功能恢复要求较低、有手术禁忌或拒绝手术的患者.陈旧性跟键断裂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但大多数的研究是回顾性的,小样本的,疗效评价标准多样,故很难比较优劣。目前,内镜下经皮及微创手术治疗陈旧性跟腿断裂取得良好效果,将为以后临床上患者首先选择的方法。同时组织工程显示了良好的前景。但仍需要经过漫长的路要走。
  • 摘要:软组织肿瘤中良性肿瘤以海绵状血管瘤最为常见,而周围神经肿瘤以神经鞘瘤多见,临床报告较多,而发生于周围神经上的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临床报道也较少。海绵状血管瘤多见于皮下组织及肌肉组织中,在四肢的股部、小腿、上肢手及足最多见,系由大的扩张、迂曲、薄壁内皮腔隙组成,一般无疼痛除压迫神经、骨膜等组织,其多浸犯肌肉肌腱组织,侵犯神经较少,手术治疗为常用方法。本例肿瘤已侵犯正中神经,其神经损伤症状较为明显,对于初次接诊易发生误诊,多考虑神经源性肿瘤,而不考虑海绵状血管瘤。结合患者病史及前一次肿瘤组织的活检确定患者是海绵状血管瘤后,考虑患者病程较长,可能由原先血管肌肉组织的浸润逐步发展至对神经组织的浸润。而术前查体除感觉麻木及部分肌肉萎缩外远端肢体无明显功能障碍,肌电图提示正中神经损伤,这样对手术增加了难度,无法判断肿瘤对于神经压迫或侵蚀的程度,也无法知道远端神经功能由哪一束神经纤维传导,手术时是完整切除肿瘤,还是要保留神经功能或是保留多少神经功能,直至手术时才发现正中神经完全被破坏,这时又有新的问题:肿瘤完整切除意味着这段正中神经势必缺损,原有的正中神经功能是其自身的功能还是尺种经或其他神经代偿?完整切除肿瘤后,会不会出现正中神经本来的功能完全丧失,还是仍保留一部分功能呢?当然认为后者的可能性更高,因为术中见正中神经已完全侵蚀破坏,其现有的功能不可能完全出自正中神经本身,更有可能是经过长时间的代偿已有尺神经支配,术后的查体也应证了的猜想,拇示指仍有部分屈曲动作,余3指屈曲活动良好,现患者术后8月,门诊2次复查发现拇示指感觉减退,但较术后有好转,示指有屈曲动作,肌力约2-,拇指对掌功能受限,不能和小指对指,大鱼际肌萎+。对于此类病例在基层医院较少见,也容易引起诊治小清,会延误病情,因此在今后的诊疗过程中,应加强对此类病种的判断,并鼓励患者及早就医,防止病情扩散、加重。
  • 摘要:目的:对于臂丛神经损伤后期手部功能未恢复的患者,通常采用多组肌肉组合移位的方法来重建.然而,前臂可以选用的动力肌肉在数量或肌力方面往往难以满足要求.本研究采用肱肌移位重建屈指屈拇功能并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价 方法:7例臂丛神经损伤患者,3例进行过臂丛神经束支部移植修复手术,2例为全臂丛损伤后进行过臂丛神经松解手术,2例为臂丛中下干损伤,前期未进行过神经手术.所有患者损伤时间超过18个月,仍然没有恢复手指的屈曲功能.手术采用肱肌移位修复2-5指屈指深肌和屈拇长肌,重建屈指屈拇功能,并在二期应用肱桡肌或旋前圆肌移位来重建拇指对掌功能。所有患者术后获得定期随访,术后1年评价手术效果。 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了有效的抓握功能。在腕关节背伸20度时,7例患者屈指时中指屈距掌纹均达到2cm以内,所有患者均恢复拇指侧方捏持功能。通过二期手术重建对掌功能后,7例患者均能完成拇指与中指的对指动作。握力平均25.20kg,捏力平均4.32kg。 结论:对于臂丛神经损伤晚期手部握持功能未恢复的患者,采用肱肌移位重建屈指屈拇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方式。
  • 摘要:背景:高位桡神经或后束损伤会引起患者手部伸腕伸指功能障碍.晚期的高位桡神经损伤,原位吻合或神经移植效果很差,多采用屈肌腱转位手术来重建伸腕伸指功能.屈肌腱转位术(功能重建)存在的缺陷:1.由于手部受到重力作用有垂腕倾向,屈肌力量较伸肌强,肌力易发生不平衡.2.移位肌腱在术后长期牵拉,滑动方向由曲线趋向直线致使肌腱松弛,移位肌张力变小,从而导致伸腕伸指无力.3.示指和小指无法单独伸直活动. 目标:采用前臂正中神经和尺神经肌支进行神经移位点对点修复桡神经运动支。 方祛:解剖学研究:神经移位方案:旋前圆肌支--桡侧腕长伸肌支,屈指浅肌肌支--桡侧腕短伸肌支,桡侧屈腕肌支--后骨间神经,尺侧屈腕肌--后骨间神经,掌长肌支--后骨间神经。在10侧尸体上肢中进行上述方案的可行性研究,测量各肌支的数量,发出点/入肌点至髁间线的距离,肌支走行的节段,肌支吻合点的直径及供受体神经吻合的可行性。 结果:旋前圆肌支--桡侧腕长伸肌支和桡侧屈腕肌支--后骨间神经移位的解剖可行性为100%。旋前圆肌支--桡侧腕长伸肌支,屈指浅肌肌支--桡侧腕短伸肌支,尺侧屈腕肌--后骨间神经移位可行性随着供体神经肌支发出点由近至远递减。掌长肌支--后骨间神经移位的可行性50%。在供受体肌支的直径上,旋前圆肌支和桡侧腕长伸肌支,屈指浅肌支和桡侧腕短伸肌支无统计学差异,而后骨间神经较桡侧屈腕肌支、尺侧屈腕肌支及掌长肌支明显粗大。 结论:在本次解剖学研究中,旋前圆肌支--桡侧腕长伸肌支,屈指浅肌肌支--桡侧腕短伸肌支移位均可行且合适。相比尺侧屈腕肌支和掌长肌支,桡侧屈腕肌支为修复后骨间神经的最佳供体神经。
  • 摘要:目的:探讨采用改良肌腱编织缝合法在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伸指功能重建中应用疗效. 方法:2010年-2012年临床应用15例.男10例,女5例;16岁-65岁,平均年龄37岁;按损伤位置:分为低位桡神经损伤、高位桡神经损伤,其中低位损伤7例,高位损伤8例;按病因分为:桡神经炎损伤、外伤性损伤、医源性损伤.其中桡神经深支炎1例.外伤性损伤12例:4例为前臂切割伤,2例前臂尺桡骨骨折损伤,6例肱骨干骨折损伤.医源性损伤2例:1前臂腱鞘囊肿切除造成损伤,1例因上臂段肿块切除造成损伤.神经损伤至手术时间:3月-5年,平均2年.采用旋前圆肌移位重建伸腕功能,高位桡神经损伤采用尺侧屈腕肌腱移位重建伸指功能,低位桡神经损伤采用桡侧屈腕肌移位重建伸指功能,掌长肌腱移位重建伸拇功能,移位肌腱重建伸指功能时采用改良肌腱编织缝合法进行缝合. 结果:15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7月.按照陈德松[1]等制定的桡神经损伤后肌腱移位术后疗效评定:本组优13例,良2例,优良率100%.良的两例病例,主要是患者拆除石膏后未及时按要求行功能锻炼,导致肌腱粘连所致. 结论:采用改良肌腱编织缝合法在不可逆桡神经损伤的伸指功能重建中易于调节肌腱张力、缝合口平整、缝合牢固,疗效可靠,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摘要:目的:初步探寻臂丛神经损伤术中膈神经移位术后大脑运动皮层蛋白质组的变化。 方法:1.取SD大鼠12只,分为2组,分别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为大鼠右侧上肢的臂丛神经上、中干损伤,膈神经移位的手术组.2.观察1、2个月后大鼠的患肢功能学变化,并行肌电图检测,明确膈神经移位后的神经功能恢复.3.取左侧大脑的运动皮层,6份并为一组,行组织蛋白质提取后,行二维凝胶电泳和质谱分析.初步探寻移位术后大脑运动皮层发生了哪些蛋白质组的变化. 结果:术后1个月后,观察实验组大鼠已出现随呼吸的屈肘运动,2个月后,实验组大鼠屈肘运动明显,且梳头试验时见其有部分自主屈肘动作。蛋白质组学试验行二维电泳后,在不同电荷梯度和质量分布上平均地取了11个点,行质谱分析后,其中8个点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化。发生变化的蛋白分别有:海马胆碱能激肽,歧化酶,纯化蛋白,癌蛋白,微管蛋白-β2A链,α烯醇化酶,ATP合成酶亚组d,组氨酸三核氨酸结合蛋白等。其中部分为辅助功能蛋白,也有部分如海马胆碱能激肽为海马胆碱能蛋白的前体蛋白,为调节大脑学习、记忆方面的蛋白。而微管蛋白为神经微管的主要组成成分。考虑以上蛋白均有可能在外周神经损伤后脑功能重塑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结论:可以通过蛋白质组学分析的方法探寻大脑皮层在神经移位术后的重塑过程中发现了哪些变化,为今后大脑皮层功能重塑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臂丛神经根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的正常参考值,应用到臂丛神经疾病的诊断及治疗. 方法:选择临床臂丛神经根性完全损伤健侧C7移位的术中病人220例,进行臂丛神经C5、C6、C7、C8、T1神经根体感诱发电位(SEP)的测定,刺激每一根神经根皮层记录,侧测定每一根神经根诱发电位潜伏期及波幅. 结果: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C58.72±0.64、C68.73±0.63、C79.01±0.43、C89.38±0.50、T19.4.5±0.59;波幅C53.19±1.98、C63.24±1.89、C72.89±1.56、C84.17±2.83、T13.25±1.84. 结论:建立臂丛神经根诱发电位的正常值,可应用到临床臂丛神经根疾病的诊断、治疗,对手术方式提供有利的证据.
  • 摘要:目的:旨在寻找一种替代现有手术探查神经缝合口来判断其缝合质量的微创方法,实现检测手段的微创化. 方法:选取现有超声手段可明确神经缝合口连续性存在,术前肌电图证实其尚无功能恢复,按以往方案需要手术探查的前臂正中神经和(或)尺神经完全损伤术后患者.本组共10例,其中单纯正中神经损伤3例,单纯尺神经损伤2例,正中神经合并尺神经损伤5例.先以B超确定神经缝合口位置,随即在B超引导下将电极经皮插至神经旁,与神经紧贴,连接肌电图仪进行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检测.将其结果与术中暴露后检测之神经干动作电位作比较. 结果:有3例正中神经及2例尺神经B超引导及术中均无法检测到NAP。其余10例神经两种方法均可引出NAP。超声引导下NAP的检测结果与术中探查所得的检测结果在判断神经缝合口是否存在传导功能上结果是一致的。超声引导下NAP的检测结果中的波幅与潜伏期与手术中所得NAP的波幅与潜伏期相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超声引导下神经干动作电位的检查可以替代手术成为判断神经缝合口传导功能的微创新方法。
  • 摘要:目的:建立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通过观察机械诱发痛、自残现象、脑内β—内啡肽的变化评估电针干预的疗效. 方法:建立SD大鼠后路全臂丛撕脱模型共48只(分8组:电针治疗术后7天组、14天组、21天组、28天组、模型对照术后7天组、14天组、21天组、28天组,每组6只).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28天时采用Von-Frey Filament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后肢的机械诱发痛.于手术后第28天观察电针治疗术后28天组和模型对照术后28天组大鼠患肢的自残行为并评分量化.于术后第7天、14天、21天、28天时间点取材,行脑部切片,观察弓状核中β—内啡肽的变化.SPSS10.0软件行统计分析. 结果:行为学观测结果显示电针治疗组大鼠左后肢痛阈在术后1天、4天、14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8天有显著性差异(p<0.01);右后肢痛阈在术后21天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天、14天、28天有显著性差异(p<0.01).模型对照术后28天组83.3%大鼠可见明显的患肢自残现象发生,而电针治疗术后28天组50%大鼠出现轻微自残,模型对照组自残评分为1.8125±1.1934,电针治疗组评分为0.5625±0.6781,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治疗组弓状核中β—内啡肽的阳性表达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一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双侧下肢出现的机械诱发痛痛阈下降的现象,与臂丛撕脱是有相关性的,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指标.证实后路单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是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行的模型.电针会促进弓状核中β—内啡肽的释放,加强镇痛作用.
  • 摘要:目的:探讨负压闭式引流技术及过氧乙酸冲洗在治疗创伤性皮瓣坏死合并绿脓感染中的应用和疗效. 方法:2013年5月至2014年3月我科对15例创伤性皮瓣坏死合并绿脓感染患者应用负压闭式引流技术治疗,并给予过氧乙酸间断冲洗抑制绿脓感染,术后50~60kPa中心负压吸引7~10d后全部行中厚皮片植皮. 结果:经负压闭式引流7~10d后,本组15例绿脓患者经过氧乙酸间断冲洗后有10例直接行植皮术3例更换二次负压吸引后植皮,植皮前所有创面肉芽组织新鲜,直接行中厚皮片植皮后创面全部愈合,无一例发生深部感染及骨髓炎等并发症,绿脓感染均治愈. 结论:负压闭式引流可刺激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引流充分,过氧乙酸能较好的控制绿脓杆菌的生长,是一种治疗皮瓣坏死合并绿脓感染的有效方法.
  •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乙酸配合液湿敷治疗手足部绿脓杆菌感染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使用配合型过氧乙酸,即A、B二种剂型,按A:B=1∶1的比例混合使用.将过氧乙酸配合液配成1%的浓度,用于湿敷创面.对16例手足部软组织绿脓杆菌感染患者用过氧乙酸进行湿敷创面治疗,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16例手足部感染创面的患者,使用过氧乙酸创面治疗后感染控制,残余创面经后期手术治疗后全部愈合.结论:过氧乙酸是一种高效、速效、广谱的消毒剂,合理应用于绿脓杆菌感染创面,效果较好.
  • 摘要:目的:比较并探讨不同形状易取出的植入电极对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及力学损害的异同,为植入性电刺激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方法:建立SD大鼠坐骨神经离断后再吻合的模型共48只(实验组三组及对照组一组,每组12只),实验组分别在吻合口近远端0.5cm处放置与神经干一点、1/4圈及一圈接触的正负电极导丝,穿皮下隧道并引至皮外,术后每天半小时连续刺激20天(频率:20hz;脉宽:100us;电压:9V;波型:方波),分别于第四周末、第十周末取材,行电生理(LAT,AMP,MNCV)、腓肠肌湿重、腓肠肌病理切片、吻合口近远端轴突计数、外膜下血管计数及坐骨神经光镜、电镜观察,STATA7.0软件行统计分析. 结果:点电极组在神经再生的早期及晚期各项指标及组织学观察结果均优于其它各组;点电极组刺激电极取出较其他各组方便。 结论:1.植入式电极直接电刺激可以促进损伤后大鼠坐骨神经再生并能有效减缓肌肉萎缩,其中点电极组效果稍优于1/4圈,明显优于一圈接触组:2.点电极组对神经的力学损害小于1/4圈组,明显小于一圈组。3.与神经一点接触的电极可以同时兼顾促进神经生长和取出方便。这为植入式电刺激在临床的应用提供了依据。
  • 摘要:目的:研究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腕管腕宽和腕深变化. 方法:6例志愿者腕关节CT横断面扫描,层厚1.0mm,获取腕关节在投掷运动过程中的五个位置,即桡偏20°背伸60°,桡偏10°背伸30°,中立位,尺偏20°掌屈30°,尺偏40°掌屈60°时各掌骨基底部、腕骨、尺桡骨远段的.dicom数据,导入Mimics软件,选择三维重建区域,包括尺桡骨远端、腕骨和掌骨,从而获得腕关节骨骼三维模型.在三维模型基础上测得腕投掷运动时腕管的宽度(测量腕横韧带桡侧附着点中心至尺侧附着点中心的距离,即腕横韧带的中心长度代替腕管的宽度11)及腕深(即11中点至腕底的垂直距离12)、腕管深宽比(12/11)的变化规律. 结果:腕管前后位和横位长度变化:腕管宽度(横位)11在腕桡背伸至尺掌屈过程中,腕管宽度渐小,在(25.7±4.8) mm~(22.4±3.1)mm范围内变化(P<0.05);腕管深度(前后位)12:在腕桡背伸至尺掌屈过程中,腕管深度渐增,在(8.2±1.7)mm~(10.7±1.8) mm范围内变化(P<0.05);腕管深宽比(12/11):在腕桡背伸至尺掌屈过程中,腕管深宽比在(0.32±0.04)~(0.48±0.04)范围内变化(P<0.05)。 结论:在腕桡背伸至尺掌屈过程中,腕管的宽度不断缩小,腕管的深度不断增加,腕管的深宽比也逐渐增大。研究发现中立位至桡背伸过程中,腕宽不断增加,腕深不断缩小,深宽比值渐小,腕管横截面渐趋于扁平,腕宽增加提示腕横韧带长度较中立位时延长,韧带张力逐渐增加,因此在桡背伸过程中,正中神经与腕横韧带的接触增加而易导致正中神经受压,发生腕管综合症:中立位至尺掌曲过程中,腕宽不断缩小,腕深值不断增加,提示腕横韧带长度较中立位时短缩,深宽比值渐小,腕管横截面渐趋于方形。本研究通过计算机技术实现的无创活体研究,能较为真实地反应投掷运动过程中腕管形态学的变化,有助于人们进一步了解腕管在运动过程中生物力学变化,为临床预防,治疗腕管综合症提供参考。
  • 摘要:研究目的:研究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表面粘附分子CD11a/CD18、CD11b/CD18的表达、血液流变学等指标的变化及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的保护作用. 研究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五组:假处理组、对照组、2mg/kgAPS组、4mg/kgAPS组和8mg/kgAPS组。制取5cm×4cm腹部岛状皮瓣后,假处理组不作缺血-再灌注处理而直接原位缝合,对照组和各APS组缺血6小时后再灌注。各APS组于再灌注前5min腹腔注射相应剂量APS 0.2ml,对照组则注射生理盐水0.2ml。于再灌注12h后测定三组大鼠皮瓣组织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计数外周血中性粒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中性粒细胞表面CD11a/CD18、CD11b/CD18表达水平;检测外周血血液流变学各指标:于术后第7天观察三组皮瓣成活情况,并对皮瓣组织作组织学切片观察。 研究结果:再灌注12h后,8mg/kgAPS组与对照组相比皮瓣MDA含量和CD11a/CD18、CD11b/CD18表达明显下降(P<0.05),SOD水平显著升高(P<0.05);各APS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数量、全血低切粘度、中切粘度和高切粘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各APS组较对照组血浆粘度、RBC聚集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织学观察可见对照组皮瓣组织内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而APS组炎症细胞浸润明显较对照组为轻;假处理组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 研究结论:APS能有效维持大鼠皮瓣组织MDA和SOD水平,从而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相关的自由基团释放、超氧化物阴离子生成,并可减少脂质过氧化,有效提高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皮瓣的成活率:通过减少中性粒细胞数量,下调中性粒细胞表面的CD11a/CD18和CD11b/CD18表达有效减少缺血-再灌注损伤时炎性细胞因子的释放,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聚集、浸润;通过降低全血粘度来减轻大鼠皮瓣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改善皮瓣血运。
  • 摘要:目的:比较甲床破裂采用两种不同方法治疗的效果.方法:对采用医用胶粘合治疗的24例和普通缝合治疗的22例甲床破裂的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获随访2个月,术后从敷料与创面的粘连情况,指甲生长情况以及甲床愈合时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床破裂采用医用胶粘合治疗方法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 摘要:目的:建立臂丛根性撕脱伤后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运用机械诱发痛和热诱发痛在行为学层面上评估痛阈的变化,筛选出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模型,后在脊髓颈膨大层面运用C-FOS、GFAP、IBA-1染色观察与神经病理性疼痛相关的即刻反应基因、星形胶质细胞、小胶质细胞的变化情况,为临床进一步干预并治疗这种疼痛提供依据. 方怯:建立SD大鼠后路全臂丛撕脱模型共56只(分7组:实验组6组及对照组一组,每组8只),实验组分为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28天观察组。术后1天,4天,7天,14天、21天、28天时采用Von-Frey Filament观测各组大鼠双侧后肢的机械诱发痛,用热诱发痛刺激器观测热诱发痛。于各时间点取材,行脊髓颈膨大切片,C-FOS蛋白DAB染色,GFAP、IBA-1免疫荧光染色,SPSS15.0软件行统计分析。 结果:1.一般情况:所有实验组大鼠均手术成功取材顺利,无一只死亡。 2.行为学观测结果实验组大鼠在术后1天时即出现双侧后肢机械痛阈的下降,后即趋于稳定,痛阈下降的现象长期存在。热诱发痛的结果显示术后大鼠双侧后肢的热痛阈未出现明显的下降。 3.C-Fos蛋白染色结果显示:左全臂丛撕脱后大鼠颈段脊髓患侧背角C-FOS表达在1天时就明显增强,随后在4天时持续增强,7天使开始下降,直到28天时仍旧有表达,与健侧背角和正常组同侧背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星形胶质细胞GFAP染色结果显示左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颈段脊髓患侧背角GFAP表达在术后1天时出现增强,4天时明显增强,直至术后28天时脊髓患侧背角GFAP表达与健侧背角和正常组同侧背角的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 5.小胶质细胞IBA-染色结果显示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颈段脊髓双侧背角IBA-1表达在1天时出现增强,之后表现为持续的增强,与正常组同侧背角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1.一侧全臂丛撕脱后大鼠双侧下肢出现的机械诱发痛痛阈下降的现象,与臂丛撕脱是有相关性的,可以用来作为评估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指标。证实后路单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是研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可行的模型。 2.C-Fos蛋白初期在左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的表达增强与撕脱暴力损伤相关,随后持续表达可能与慢性疼痛有关。 3.脊髓胶质细胞激活与痛觉敏化相关能够引起痛觉敏化的因素也可激活脊髓星形胶质细胞,GFAP作为星形胶质细胞活性状态的标志,在左侧全臂丛撕脱的大鼠患侧脊髓背角表达自术后开始即出现的增强与慢性疼痛有关。 4.Iba-1是小胶质细胞的标志,小胶质细胞的增多可能与神经病理性疼痛有关联,出现双侧增强的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 摘要:目的: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是治疗臂丛神经损失的一种常见方式.在长段的神经移植术中,一般认为需要重建移植段神经的血供.因此,健侧颈七Ⅰ期手术中返折的尺神经在以肘部血管为蒂,直接与健侧颈七神经根吻合,其血供常受到质疑.本研究旨在利用电生理的方法探索各血管对返折尺神经的血供比例,证明以肘部血管为蒂的健侧颈七术的合理性. 方法:研究选取了五名臂丛神经损伤患者,行健侧颈七神经移位术。术中分别套扎尺侧上副动脉及尺神经主干,阻断来自肘部血管蒂及神经主干轴心血管的血供。连续测量腕部尺神经远端的NAP,直至恢复血供。绘制NAP波幅及潜伏期随时间变化曲线。 结果:NAP在轴心血供切断后,波幅下降,潜伏期延长,波幅最低处约为正常时一半,潜伏期总体变化不明显。尺侧上副动脉血供阻断实验也表现出相同结果。 结论:尺侧上副动脉与轴心血管在尺神经血供比例上地位相近,不存在优势血管。故在健侧颈七1期手术中,保留尺侧上副动脉作为血管蒂的方法并非破坏神经段的优势血供,仍然可以支持神经再生的需要。
  • 摘要:目的:研究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和皮肤源性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体内移植,移植时机、移植周围微环境对移植细胞存活率的影响,以及移植细胞在损伤的周围神经中神经营养因子的表达情况. 方法:根据可能导致细胞生存微环境改变的因素,将受体模型Lewis大鼠随机分为胫神经未损伤组和胫神经损伤组。将建立周围神经损伤模型的Lewis大鼠胫神经在其进入腓肠肌以上1厘米处横断,并造成0.5厘米的神经缺损,然后将横断神经的远、近端分别加橡皮帽封闭。胫神经损伤组中,又随机分为四个实验组:胫神经切断即刻,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直接注射组;肌肉萎缩产生后,培养液注射组;肌肉萎缩产生后,皮肤源性前体细胞注射组:肌肉萎缩产生后,皮肤源性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注射组。分别在细胞移植术后第4、8、12周,取标本,采用免疫荧光染色定性分析皮肤源性前体细胞以及皮肤源性前体细胞体外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在体内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GDNF和CNTF的情况。 结果:与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移植入损伤的周围神经中相比,将皮肤源性前体细胞移植入完整的未损伤的周围神经中,其存活率明显降低。在损伤的周围神经环境中,急性损伤后较慢性损伤后移植细胞存活率高。将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和皮肤源性前体细胞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分别移植入离断胫神经的远端,术后不同时间点观察,两种细胞均能在体内存活,且在各时间点后者细胞存活率较前者高。在术后第4、8、12周取材,两种细胞在损伤的周围神经中的存活率随时间推进均明显下降。在细胞移植术后第12周时,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和其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在损伤的周围神经中均仍然存活,且在体内亦均表达神经营养因子BDNF、NGF、GDNF和CNTF。 结论: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在不同的周围神经环境中表现出不一样的细胞存活率。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和其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在损伤的周围神经中至少可以存活12周。体外将皮肤源性前体细胞诱导分化成神经元样细胞可以提高移植术后细胞在损伤周围神经中的存活率。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和其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在体内均可表达神经营养因子。今后可在此基础上研究皮肤源性前体细胞和其诱导分化的神经元样细胞对促进神经再生、延缓失神经骨骼肌萎缩的作用。
  • 摘要:目的:利用全段尺神经移植健侧C7手术是修复全臂丛的经典术式,随着神经再生科学的不断发展和患者对手部功能要求的提高,手内肌的恢复逐渐成为臂丛损伤研究的焦点.本研究从解剖角度探讨健侧C7移位术后,利用旋前方肌支修复尺神经深支的可能性,为重建尺神经深支所支配的手内肌提供解剖学依据. 方法:对27侧成人上肢标本的旋前方肌支和尺神经深支进行显微外科观察,并测量各项解剖学数据,包括旋前方肌支入肌点离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的距离,尺神经深入支起始点离旋前方肌入肌点距离,尺神经深支在无损伤情况下可游离的最大长度,两支神经吻合口处的直径。并对吻合处的旋前方肌支及尺神经深支行切片染色和定量分析,测算肌支有髓神经纤维数目。 结果:尺神经深支无损伤可逆行分离的长度为(9.70±1.38) cm,不超过尺神经手背支发出处。正中神经旋前方肌支入肌点较恒定,为旋前方肌上缘中点处,入肌点距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的距离为(6.04±0.52) cm,入肌点距尺神经深支发出点的距离为(8.02±0.63) cm。27侧标本中,均可实现旋前方肌支到尺神经深支的神经移位,吻合无张力。吻合处尺神经深支直径为(0.09±0.02) cm,旋前方肌支直径为(0.05±0.01) cm。组织切片显示尺神经深支神经纤维计数为(2913±624),旋前方肌支计数为(757±183)。 结论:通过无损伤的逆行分离,尺神经深支可以实现同旋前方肌支的无张力吻合,为修复尺神经深支所支配的手内肌提供了解剖学依据。
  • 摘要:目的:探讨腱鞘巨细胞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点及其诊断治疗的方法. 方法:2006年6月至2013年9月对72例腱鞘巨细胞瘤患者的临床及病理表现并结合彩色超声多普勒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找出其表现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结果:局部发生无痛性肿块为本病的主要症状,病理表现为肿瘤包膜良好,可附着于关节囊或腱鞘,呈分叶状,切面呈灰黄、黄褐或红褐色,色素在肿瘤内分布不均匀,细条纹状或片状:肿瘤主要有组织细胞样瘤细胞构成,呈卵圆形或逗号形,混有不同数量的多核巨细胞,部分细胞胞质中可见含铁血黄素颗粒及脂质空泡.彩色超声多普勒典型的声像学表现为与腱鞘相连的有血流的实性低回声肿块.本组患者通过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表现结合彩色超声多普勒确诊,经手术切除肿瘤后随访6-24月,无1例再次复发,无邻近血管神经损伤,患指(肢)功能良好. 结论:临床表现、病理特点结合彩色超声多普勒基本能确诊本病,手术彻底切除瘤体是治疗本病的根本手段,避免肿瘤的复发.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配合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一期采用VSD技术处理创面,二期应用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创面,临床应用13例.足部软组织缺损面积4.3cm×5.5cm~18.0cm×9.2cm.切取面积6cm×5cm~20cm*10cm.结果:术后随访10-24个月,皮瓣全部成活.皮瓣质地、外观良好,踝关节功能活动及下肢负重行走正常.结论:应用VSD术配合吻合血管的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部软组织缺损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 摘要:儿童手部烧伤后易导致瘢痕挛缩,关节屈曲或过伸畸形,轻者手功能受限制,重者丧失劳动及自理能力,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我科自2007年4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7例手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病例,经手术及术后康复治疗能取得良好疗效.手术方法:年龄较小及不能配合的患儿采用全麻,年龄较大配合的患儿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上臂气囊止血带止血,切开挛缩瘢痕或切除瘢痕,手指掌侧瘢痕于挛缩关节部位做垂直瘢痕切口;尽量避免损伤浅静脉,避免肌腱外露及损伤指固有动脉、神经,彻底松解或切除瘢痕组织,被动伸直掌指、指间关节,使手指无牵拉阻力完全伸直;手背瘢痕多数予彻底切除,部分扁薄无明显挛缩瘢痕予以保留;严重关节囊挛缩、掌指关节脱位者酌情切断侧副韧带,关节手法复位,视情况行关节融合术;索条状瘢痕挛缩行多“z”成型;各指及关节视情况分别用0.88mm、1.0mm、1.2mm克氏针髓内固定于过度背仲或过度屈曲位,保持手掌及各指张开,观察各指血运情况。继发创面处理:全厚皮片移植13例,厚中厚皮片移植8例,局部皮瓣加全厚皮片移植11例,单纯局部皮瓣成型5例,皮瓣类型有五瓣、局部旋转推进、邻指皮瓣,腹部带蒂皮瓣。植皮后用纱布加压包扎或荷包加压,术后12~14天拆线,术后4周左右拔除克氏针。
  •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显微外科技术对手部皮肤脱套原位再植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 方法:2012年01月至2013年08月,对15例手指脱套伤、5例手掌合并手指脱套伤原位再植,术后进行长期随访,记录其外观、关节活动、感觉、血液循环状态、生活及工作恢复情况等指标,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功能评定. 结果:术后平均随访9.3月,拇指脱套伤再植组(5指),脱套皮肤全部成活,功能评定优1指、良3指、差1指:手指脱套伤再植组(10指),再植指巾有2例发生近端皮肤部分坏死,其余均成活,功能评定优2指、良6指、差2指;手掌合并手指脱套组,5例均有皮肤缺损,2例发生部分皮肤坏死,最终5例都行了二次手术植皮修复创面,一例屈肌腱及指神经疤痕卡压而行第三次肌腱神经松解术,功能评定:优1例,良2例,差2例。分析功能评定结果,原位再植者在外观方面均有较高评分(平均18.3分);皮肤软组织撕脱层次浅、组织相对完整者,可获得较好关节运动,皮肤碎裂、撕脱层次深、骨关节有损伤者关节运动功能相对差:日常生活评分方面,手指脱套伤患者捏着功能欠佳,含手掌脱套者评分较高:感觉方面,手指脱套伤患者均伴指神经撕脱,通过原位缝合、端侧吻合、指背神经移位等方法修复神经,触觉及痛温觉均有不同程度恢复,但两点辨别觉均无恢复,12指感觉S2(8分),3指感觉S3 (12分),而神经连续的合并手掌脱套者可部分恢复两点辨别觉;血液循环状态方面,所有病例均存在怕冷、遇冷发绀等寒冷耐受不良状态。 结论:手部脱套伤原位再植可获得较满意的外观及关节运动功能恢复,而感觉功能及寒冷耐受等相对恢复不良。
  • 摘要:目的:报道动力性矫形器在矫治手部屈曲功能障碍的制作方法,观察其临床疗效. 方法:对30例手部不同程度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的掌指关节或指间关节矫形器来矫形,比较矫形前后关节活动度的改善情况. 结果:30例患者矫形治疗后关节活动度有明显改善,掌指关节矫形者,掌指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幅度为10~40°,被动活动度增加幅度为10~60°,近侧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幅度为10~50°,被动活动度增加幅度为10~80°,远侧指间关节主动活动度增加幅度为10~30°,被动活动度增加幅度为10~30°. 结论:对于手部屈曲功能障碍者,采用动力性矫形器,可以明显改善手指的主、被动活动度,有效地改善和预防手屈曲功能障碍,应尽早佩戴.
  • 摘要: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截肢率.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3年12月收治的10例腘动脉损伤患者,采用尽早动脉探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腘动脉.结果:1例因缺血时间长,肌肉液化坏死,伤口皮缘坏死、骨外露,二期行桥式供血皮瓣修复,其余9例全部存活.结论:尽早诊断,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是肢体抢救成活的关键.
  • 摘要:手部挤压伤伴皮肤逆行撕脱伤是外科临床上常见而治疗修复较为棘手的手外伤,多发生于机器纹压伤中,是手部较严重地创伤之一,传统的处理方式,给予清创、骨折内固定、血管神经肌腱修复术,皮肤撕脱伤的处理方法是去脂打薄后原位回植修复创面;植皮区加压包扎方式,术中如果加压包扎时创面压力不均匀或者压力太小则可能导致植皮坏死;包扎过紧可能影响患指血运严重者导致手指坏死、肢体功能障碍,增加患者康复时间.本院自2011年4月-2013年8月,将显微修复技术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联合治疗手部挤压伤伴皮肤逆行撕脱伤这一类的患者18例,效果比较满意。显微技术能够使损伤的组织恢复血供,有利于组织的愈合。VSD技术能有效的减轻创周水肿及积血,避免感染,因VSD是在一个密闭的系统内进行,负压引流使引流区的渗出物和坏死组织被及时清除,使引流区内达零聚积。VSD敷料覆盖剥脱的皮肤,使剥脱的皮肤压力均匀,有利于皮肤的成活。医护工作量减少,因安装VSD后10天不需要换药,减轻了频繁换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同时也减少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 摘要:目的:探讨上肢撕脱性外伤的伤情特点及显微外科在其修复术中的重要作用.方法:对经我院处理的上肢撕脱性外伤病例进行临床分类,对其伤情进行分析,制定合理修复方案,积极进行手术治疗并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手术处理,上肢撕脱性外伤病例大多数成功进行了保肢(指)或精确的创面修复,减轻了病人的伤残程度,得到了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讨论和结论:肢体撕脱伤为严重伤,应高度重视。要求术前对伤情进行准确判断,预测术后恢复效果,确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术前评估伤情,制定修复方案,术中彻底清创,进行精确的组织修复。二期可采用手术、康复等手段以尽量恢复患肢良好的功能与外形。
  • 摘要:目的:研究断指再植术后超前镇痛是否能减少血管危象的发生.方法:把断指再植病例100例,按入院手术时间先后顺序分成两组,对照组50例,按照传统方法进行镇痛;实验组50例,术后给予超前镇痛.比较两组血管危象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50例中,发生血管危象15例,血管危发生率为30%;实验组50例中,发生血管危象6例,血管危发生率为12%,实验组血管危象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超前镇痛能减少再植术后血管危象的发生.
  • 摘要:介绍一例患者,男,25岁.无明显诱因出现"右手拇、示、中指麻木、疼痛,劳动后加重3月余"来诊,自觉右前臂远端学侧饱满,门诊以"右腕管综合征"收住院.检查:右手桡侧3个半指感觉麻木,前臂远端掌侧较饱满,局部轻微压痛,Tinel征(+),腕及手部各关节屈伸活动正常,拇指对掌功能正常.手术在臂丛麻醉下进行,取腕及前臂远端掌侧纵向S切口,纵向切开屈肌支持带和腕横韧带,见正中神经自腕管近侧向近端有长约5cm的梭形膨大,与周围无粘连,外膜增厚,纵向切开增厚的病变段神经外膜,10倍显微镜下分离,见神经束间充填大量的显微脂肪组织,镜下束间松解并尽可能多的剪除束间的显微脂肪组织,剪除组织送病理检查,病理诊断:正中神经脂肪纤维瘤。术后1月复诊,右手拇、示、中指的麻木、疼痛症状明显缓解。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