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归纳问题

归纳问题

归纳问题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75篇,主要集中在逻辑学(论理学)、欧洲哲学、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4篇、会议论文1篇、专利文献6929篇;相关期刊148种,包括广西社会科学、江汉论坛、江海学刊等; 相关会议1种,包括第五届北京科史哲研究生学术论坛等;归纳问题的相关文献由174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晓平、刘建平、曹剑波等。

归纳问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74 占比:2.45%

会议论文>

论文:1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6929 占比:97.54%

总计:7104篇

归纳问题—发文趋势图

归纳问题

-研究学者

  • 陈晓平
  • 刘建平
  • 曹剑波
  • 铁省林
  • 刘卫花
  • 胡晓萍
  • 倪荫林
  • 夏年喜
  • 查汝强
  • 陈建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费立春
    • 摘要: 为了进一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的"满堂灌"现象,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情趣性,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目标,山东省济南市济阳区第十中学进行了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创建的探索。经过多次全校大讨论,结合具体学情和校情,学校逐步探索出了"351高效课堂"模式。具体而言,"3"指课前、课中、课后三个学习时段。"5"指"预习反馈,精心导入;自主学习,生成问题;小组交流,归纳问题;问题展示,点拨提升;变式训练,当堂达标"五个课堂基本环节。
    • 曹青春
    • 摘要: 从实践哲学的角度看,传统哲学未能解决休谟问题的根源在于,囿于理论优位的传统哲学忽视了它的实践面向.而具有以下特质的人工智能的方法论可以化解休谟问题的困境与挑战:(1)局域性;(2)语境依赖性;(3)动态可修正性.人工智能哲学作为一种实践哲学可以对"归纳推理在科学实践的合理性"做出一种符合实际的恰当解释,由此休谟困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化解.人工智能研究背后的方法论思想揭示了人类知识的不完全性、语境依赖性和流动性,归纳辩护由此应当是语境化、动态可修正的局域辩护.人工智能方法论对化解休谟问题提供了重要启示.
    • 买买提依明·吾布力
    • 摘要: 在现象学的思想道路上理解一事物,意味着由自行显现的原初意识现象而来,在绝然明见性中描述事物意义的本源性发生史.以此方式对归纳问题进行的理解表明,在意识现象的视域意向性中,归纳作为当下意识经验得以可能的条件自行发生.这种原始归纳是有限的、开放的,在生活世界的实践中不会构成一个问题.而发端于生活世界的理论态度则使归纳成一问题,因为此一态度要求认识行为通达理念的"真实世界"本身,而归纳无法通达此处.即便是在近现代自然科学的实践中,承担起理论态度之认识任务的数学归纳,出于其本质上的有限性,仍无法胜任此任务.基于此,对归纳的怀疑和辩护的界限本身便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解.
    • 霍亮喜
    • 摘要: 在哲学的历史长河中,人们对归纳问题的争论从未停止,产生了诸如休谟问题、亨佩尔的乌鸦和古德曼绿蓝悖论等问题.这些问题使得哲学家们仍未在归纳逻辑的普遍模式上达成共识.美国科学哲学家和逻辑学家约翰·诺顿(John Norton)提出归纳逻辑是没有一个普遍模式的,因此没有普遍适用的归纳逻辑.同时,归纳推理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实质上的,归纳推理是以事实为依据,因此所有归纳推理都是局部的.诺顿实质归纳理论是归纳逻辑领域的前沿性成果,为解决归纳问题指引了新方向[1].
    • 吴筠林
    • 摘要: 一、学教精准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并能运用这些关系解直角三角形,同时解决与之相关的实际问题.精准目标1:通过问题1、2、3的分析,100%的学生能理清直角三角形中两个锐角、三条边等五个元素之间的关系.精准目标2:通过归纳问题1,2,3的共同属性,100%的学生能弄清楚解直角三角形就是要求出三角形中所有的边和角.
    • 吴彤
    • 摘要: 归纳问题的困境,在所有传统科学哲学对于归纳问题的讨论中,都是由于把科学知识看做全称肯定判断命题的集合而带来的问题求解的困境。受到郎基诺批判二分思维的影响,我们试图从科学实践哲学的视角重新审视归纳问题给科学哲学带来的困境。结果发现,这个问题的无解是由于传统科学哲学始终受到本质主义和普遍主义的影响带来的。在一定程度上,归纳问题实际上并不存在于真正的科学研究中,科学家始终使用归纳法来帮助进行科学研究与认知,并没有因为归纳法的局限性而感到不安;当然,传统科学哲学对于归纳法的不足给予的追问,也的确帮助科学家认识到归纳法有局限。
    • 周鑫森
    • 摘要: 整体思想就是从问题的整体性质出发,突出对问题的整体结构的分析和改造,发现问题的整体结构特征,善于用“集成”的眼光,把某些式子或图形看成一个整体,把握他们之间的关联,进行有目的、有意识的整体处理.在解决数学问题时,注重数学整体思想应用,有利于认识数学问题本质,简化问题的结构,归纳问题类型,寻求解题思路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如果只认识到局部的运算或性质,问题解决起来可能就事倍功半.
    • 安谧
    • 摘要: 休谟问题是重要哲学问题,学界对休谟问题的概括经历了一个过程:由于休谟本人只讨论因果,并没有把因果与归纳直接相联系,所以康德把回应因果问题等同于回应休谟问题。分析哲学家、科学哲学家根据自己对因果与归纳间的关系的理解,把休谟问题概括为归纳问题,他们认为回应了归纳问题就回应了因果问题。在新康德主义那里,休谟问题被理解为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而得到重视。
    • 张聪智; 王振
    • 摘要: 自休谟提出“归纳问题”以来,人们围绕该问题进行了非常广泛的争论,争论焦点集中在:在休谟对归纳这种推理方式进行彻底质疑的基础上,如何为归纳推理本身进行合理性辩护。就上述辩护而言,无论其是对归纳过程直接展开辩护,还是想通过证明归纳结论的必然性来迂回辩护,它们最终都不能令人满意。许多后世哲学家据此得出了一个相当消极的结论:归纳推理就其本性而言,它没有任何理性层面的合理性;人们使用并依赖这种推理形式,纯粹是因为其实践上的有用性。本文认为,人们之所以认为归纳推理在本质上没有合理性,是因为他们受演绎逻辑的影响,把演绎推理看作唯一有效的推理形式,然后将其作为衡量其他推理形式是否有效的标准,进而认为归纳推理没有合理性。因此,我们只有摆脱这种对于推理有效性的单一评价标准,才能正确看待归纳推理的合理性,从而能更加准确地看待“归纳问题”。
    • 李勃; 余音; 杨芳
    • 摘要: 休谟怀疑理论被视为人类思想史上认识论转向的革命,对于理论研究学者而言,对于休谟问题的研究逃不掉,也不能逃.本文在综述此前研究的前提下,展开对于因果问题、归纳问题、价值问题新的论述,并以此论述为基础,完成对于休谟问题新的解构与论述,即双重维度下,上述三个问题间的逻辑联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