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大黄酚

大黄酚

大黄酚的相关文献在1977年到2022年内共计1229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医学、药学、化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40篇、会议论文46篇、专利文献23325篇;相关期刊324种,包括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成药、海峡药学等; 相关会议41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中医内科高峰论坛、2016年广东省药师周大会、第四届中医药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等;大黄酚的相关文献由3221位作者贡献,包括张丹参、张力、王树等。

大黄酚—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40 占比:4.65%

会议论文>

论文:46 占比:0.19%

专利文献>

论文:23325 占比:95.16%

总计:24511篇

大黄酚—发文趋势图

大黄酚

-研究学者

  • 张丹参
  • 张力
  • 王树
  • 薛贵平
  • 安芳
  • 沈丽霞
  • 董晓华
  • 陈广通
  • 李平
  • 刘腊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莉
    • 摘要: 目的 研究万应茶的质量标准,更好地控制产品质量。方法 建立大黄与陈皮的薄层色谱鉴别。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万应茶中和厚朴酚、厚朴酚、大黄酚与大黄素4个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Ultimate XB C_(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78∶22),流速:1 mL·min^(-1),柱温:30°C,检测波长:254 nm。结果 薄层色谱斑点清晰可见,而阴性样品无干扰。和厚朴酚进样量在0.01504~0.3008μg(r=0.9999);厚朴酚进样量在0.05251~1.0502μg(r=1.000);大黄素进样量在0.01562~0.3124μg(r=1.000);大黄酚进样量在0.0331~0.6620μg(r=1.000)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4个成分的平均回收率(n=6)分别为99.86%、99.62%、100.5%、100.2%。结论 该方法简便、可靠、准确,可更好地对万应茶进行质量控制。
    • 曲子妹; 王脉; 王树; 薛贵平
    • 摘要: 目的合成大黄酚-锌配合物,比较大黄酚大黄酚-锌配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方法以大黄酚和氯化锌为起始原料,通过配位反应合成大黄酚-锌配合物,通过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红外光谱法、质谱法、元素分析等方法对金属配合物的分子结构进行表征,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大黄酚大黄酚-锌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_(2)^(-·))的清除能力,并采用维生素C作为阳性对照。结果合成的大黄酚-锌的相对分子质量为572,大黄酚与锌的化学计量比为2:1,分子式为C_(30)H_(18)O_(8)Zn,大黄酚通过8位酚羟基中的O和9位的羰基O与锌离子配位形成稳定的六元环结构。浓度为80 mg/L时,大黄酚大黄酚-锌和维生素C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57.4%±1.21%,86.3%±0.78%和90.6%±1.10%;浓度为100 mg/L时,大黄酚大黄酚-锌和维生素C的OH^(·)清除率分别为59.4%±1.20%,91.3%±0.40%和74.4%±1.11%;浓度为80 mg/L时,大黄酚大黄酚-锌和维生素C的O_(2)^(-·)清除率分别为54.6%±0.76%,84.6%±0.87%和80.1%±0.85%。结论大黄酚-锌制备成功,且具有良好的抗氧化作用。
    • 王艳萍; 李宏; 李鹏
    • 摘要: 目的:建立血脂灵片中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7种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为血脂灵片的质量评价提供实验参考。方法:采用HPLC波长切换法同时测定血脂灵片中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7种化学成分的含量,色谱柱为Waters XBridge^(TM) C_(18)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柱温为30°C,进样量为10μL;检测波长分别为λ1=208 nm、λ2=246 nm、λ3=284 nm。结果:23-乙酰泽泻醇B、23-乙酰泽泻醇C、橙黄决明素、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分离度良好;分别在0.755~15.090μg/mL(r=0.9998)、0.765~15.390μg/mL(r=0.9999)、1.269~25.370μg/mL(r=0.9998)、1.268~25.360μg/mL(r=0.9999)、1.465~29.300μg/mL(r=0.9997)、1.240~24.800μg/mL(r=0.9998)、1.038~20.760μg/mL(r=0.9999)的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98%(RSD=0.86%)、101.29%(RSD=0.92%)、100.88%(RSD=1.10%)、99.98%(RSD=0.92%)、101.50%(RSD=1.63%)、100.19%(RSD=0.55%)、99.95%(RSD=0.60%)(n=9)。结论:本研究同时定量分析了血脂灵片中7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该法操作准确、重复性好,可客观、全面地对血脂灵片的内在质量进行有效评价。
    • 李晶晶; 李泽明; 张丽芳; 周超; 康倩; 李旭; 李丽
    • 摘要: 大黄(Rheum palmatum L)是蓼科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已经有几千年的用药历史,在中国及其他亚洲国家被广泛的用于治疗便秘和胃肠道消化不良等疾病。蒽醌是多酚的主要成分,包括大黄酚、大黄素和芦荟素等。本研究通过小鼠小肠排便作用实验,对大黄提取物的对小鼠排便的影响进行研究。
    • 魏琨; 李一权; 侯英琦; 李雅茹; 贺彬丽; 张彤; 朱光泽
    • 摘要: 目的探讨大黄酚对肝癌HCCLM3细胞增殖与转移的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克隆形成抑制实验和CCK-8实验检测大黄酚对HCCLM3细胞增殖的影响;通过Hoechst染色与Annexin V-FITC/PI检测大黄酚对HCCLM3细胞凋亡的影响;采用JC-1、TMRM染色检测大黄酚对HCCLM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通过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分析大黄酚对HCCLM3细胞转移的作用,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大黄酚对HCCLM3细胞凋亡相关蛋白PARP、cleaved caspase-3、BAX、Bcl-2及转移相关蛋白N-cadherin、MMP9、MMP2等的影响;采用DHR活性氧检测试剂盒检测大黄酚对HCCLM3细胞活性氧(ROS)产生的影响.结果大黄酚可有效抑制HCCLM3细胞增殖(P<0.05),并具有剂量效应关系;JC-1与TMRM染色结果显示:大黄酚能明显降低HCCLM3细胞线粒体膜电位(P<0.05);划痕实验与Transwell实验结果显示:大黄酚能显著抑制HCCLM3细胞转移(P<0.05);ROS实验发现:大黄酚能显著增加细胞活性氧水平(P<0.05),从而杀伤肿瘤细胞;Westen blotting结果显示:大黄酚可促进PARP、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抑制抗凋亡蛋白Bcl-2及转移相关蛋白N-cadherin、MMP9、MMP2表达.结论大黄酚能有效抑制人肝癌细胞增殖和转移,通过线粒体途径导致HCCLM3细胞凋亡.
    • 文丽; 唐小涛; 李丽莉; 罗轶; 黄清泉; 张明丽
    • 摘要: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广西民族药野菠菜中4种蒽醌类成分含量的方法,并对建立起的野菠菜含量测定方法进行可行性验证。方法:采用Waters XBridge C_(18)色谱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波长:254 nm;柱温:25°C;进样量:10μL。以大黄酚为该含量测定方法的内参物,通过相对校正因子对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同时采用外标法对12批野菠菜药材中4种蒽醌类成分进行含量测定研究。结果:建立了野菠菜中大黄酚与芦荟大黄素、大黄素及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所建立的一测多评含测方法的计算值与外标法的实测值无明显差异(RSD<5%)。结论:一测多评法可用于野菠菜中4种不同成分的同步测定。
    • 林小玲; 柯维强; 唐文军; 闫其星
    • 摘要: 目的 观察大黄酚对阿尔茨海默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对大鼠海马CA1区组织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通路的调控作用。方法 70只SD大鼠采用Aβ_(1-42)脑内注射法建立阿尔茨海默症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大黄酚低、中、高剂量组。第7天开始,阳性药组予以多奈哌齐0.33 mg/kg,低、中、高剂量组予以大黄酚0.007、0.014、0.028 mg/kg;模型组和正常组均予以等容量生理盐水,灌胃给药,每天1次,连续3周。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观察大鼠海马CA1区组织病理改变,TUNEL染色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组织神经元凋亡情况,RT-qPCR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组织JNK、c-JUN、caspase12 mRNA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海马CA1区组织JNK、p-JNK、c-JUN、p-c-JUN、caspase12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变差,海马CA1区组织病理严重改变,细胞凋亡率升高、JNK、c-JUN、caspase12 mRNA与蛋白表达及p-JNK、p-c-JUN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药组和大黄酚各剂量组上述指标均有改善(P<0.05),其中阳性药组和大黄酚中剂量组作用相近,且高剂量组作用最佳。结论 大黄酚可改善阿尔茨海默症大鼠学习、记忆能力,减轻海马组织CA1区病变,减少细胞凋亡,推测与抑制JNK通路激活有关。
    • 唐碧; 高琦; 周彤; 唐铭铭; 宣玲; 刘进军; 康品方; 吴士礼; 张恒
    • 摘要: 目的探究大黄酚(CP)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机制。方法培养小鼠原代心脏成纤维细胞,细胞计数试剂盒-8(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增殖活性;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免疫荧光实验检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实验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纤维连接蛋白(fibronectin)、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α(PGC-1α)表达水平。结果CP可以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均P<0.01);CP抑制AngⅡ诱导的α-SMA、collagenⅠ和fibronectin的表达(均P<0.01),并促进SIRT1和PGC-1α的表达(均P<0.01)。抑制SIRT1可以恢复CP抑制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迁移(均P<0.01),并促进α-SMA、collagenⅠ和fibronectin的表达(均P<0.01)。结论CP能通过激活SIRT1/PGC-1α信号通路有效抑制AngⅡ诱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增殖、侵袭和迁移及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作用。
    • 马春娟; 王慧卓; 李冰; 王月洁; 赵家彬; 鲍慧玮
    • 摘要: 目的 建立HPLC法同时测定四红丹(当归、大黄、地榆等)中没食子酸、芦丁、大黄酚、大黄素甲醚、阿魏酸的含量。方法 该药物7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Phenomenex C_(18)色谱柱(250 mm×4.6 mm, 5μm);流动相甲醇-0.1%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C;检测波长275、322 nm。结果 5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5),平均加样回收率98.24%~99.24%,RSD 1.84%~2.00%。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专属性好,可用于四红丹的质量控制。
    • 李阳; 张静喆; 顾宏刚
    • 摘要: 目的观察升清胶囊六种单体对H_(2)O_(2)诱导的人肝细胞LO2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将正常人肝细胞LO2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藜芦醇苷治疗组、白藜芦醇治疗组、橙皮苷治疗组、大黄酚治疗组、大黄素治疗组、大黄酸治疗组和维生素E对照组;模型组、治疗组、对照组建立H_(2)O_(2)造成人肝细胞LO2的氧化应激模型;治疗组及对照组每孔分别加入200μL含有不同浓度的白藜芦醇苷、白藜芦醇、橙皮苷、大黄酚、大黄素、大黄酸、维生素E的RPMI-1640培养液,正常组和模型组加入等体积RPMI-1640培养液,培养24 h。采用MTT法观察各组对H_(2)O_(2)造成人肝细胞氧化应激的影响,并分析其安全性。结果H_(2)O_(2)对肝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为300μm;升清胶囊六种单体的IC_(50)均>150μm;在25~100μm范围内六种单体均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橙皮苷、白藜芦醇和大黄酚对H_(2)O_(2)造成的肝细胞氧化应激有较好的修复作用,最佳修复浓度分别为100μm、50μm、50μm,维生素E最佳修复浓度为50μm;橙皮苷修复作用优于VE(P0.05),大黄酚修复作用次于VE(P<0.05)。结论H_(2)O_(2)对肝细胞的IC_(50)为300μm,升清胶囊六种单体对肝细胞的安全性都比较高,对H_(2)O_(2)造成的肝细胞氧化应激均有一定的修复能力,橙皮苷、白藜芦醇和大黄酚有较好的修复作用,其修复作用分别优于、相当、次于VE。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