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神经炎症

神经炎症

神经炎症的相关文献在2005年到2022年内共计707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02篇、会议论文9篇、专利文献83335篇;相关期刊272种,包括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福建中医药、解剖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2016中国毒理学会神经毒理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第二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第十三届中国科协年会等;神经炎症的相关文献由2398位作者贡献,包括杜冠华、王月华、陈乃宏等。

神经炎症—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02 占比:0.72%

会议论文>

论文:9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83335 占比:99.27%

总计:83946篇

神经炎症—发文趋势图

神经炎症

-研究学者

  • 杜冠华
  • 王月华
  • 陈乃宏
  • 张丹
  • 杨滢霖
  • 鲍秀琦
  • 刘漫
  • 张姗姗
  • 李娟
  • 姚遥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戴娆; 郭应兴
    • 摘要: 破裂颅内动脉瘤(Ruptured intracranial aneurysm, RIA)又名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Aneurysmal subarachnoid hemorrhage, aSAH)是一种死亡率高、发病率高的疾病。为此,应在血管栓塞术治疗前后运用神经保护疗法,防止疾病的继发性脑损伤并改善预后。早期神经保护治疗侧重于保护神经炎症、血栓炎症、脑代谢紊乱和延迟性脑缺血。此文描述了神经炎症、血栓炎症和代谢在aSAH中的作用,并浅谈了aSAH的治疗现状,希望为aSAH的治疗和术前术后神经保护提供选择和参考。
    • 祁克明; 李叶; 林可欣; 张家源; 卢伟; 魏艺聪
    •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比较分析迷迭香酸(RA)与氟西汀(FLU)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抗抑郁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TCMSP、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titch等数据库筛选RA和FLU潜在靶点,以“depression”“depressive disorder”“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为关键词,从TTD、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潜在作用靶点,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PPI网络,并计算各靶点Dgree值,得到排名前15的靶点,进行MCODE聚类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对RA与关键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进行验证。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药物作用于疾病的可能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RA与抑郁症交集靶点63个,FLU与抑郁症交集靶点45个,二者抗抑郁的共同靶点7个,Dgree排名前15的靶点仅有IGF1为共同靶点。MCODE模块分析得到2个RA的核心基因模块和4个FLU的核心基因模块。分子对接表明RA与其关键靶点蛋白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GO功能注释表明RA和FLU主要通过调节代谢、对刺激的反应、信号传导、生化活性、细胞膜外围、线粒体、神经元、液泡、受体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等发挥作用。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RA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发挥抗抑郁作用;FLU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神经营养因子信号等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 RA的HUB基因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等发挥抗抑郁作用,而FLU的HUB基因主要通过调节单胺能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发挥抗抑郁作用。说明二者的抗抑郁机制有着很大差异,提示RA与FLU可能通过联合用药发挥更好的抗抑郁效果。
    • 黄南渠; 屠琳; 王启兵; 吴竞婧; 罗勇; 冯飞
    • 摘要: 目的探索丹参酮ⅡA(TⅡA)改良间充质干细胞(MSC),从而增加MSC对神经炎症的抑制作用。方法首先比较MSC和TⅡA-MSC培养上清的外泌体,通过电镜及流式检测粒径和浓度。然后采用Transwell共培养系统以1∶1的比例接种N9细胞和MSC,分为对照组、LPS(1μg/mL)组、LPS+MSC(1μg/mL LPS+MSC)组、LPS+TⅡA-MSC(1μg/mL LPS+TⅡA-MSC)组、LPS+TⅡA-MSC+TREM2 siRNA(1μg/mL LPS+TⅡA-MSC+TREM2 siRNA)组,用Western blot检测IL-1β、IL-6和TNF-α的变化。结果TⅡA-MSC的外泌体含量高于MSC(P=0.038)。与LPS组相比,LPS+MSC组IL-6(P=0.014)和TNF-α(P=0.044)表达下调;LPS+TⅡA-MSC组IL-1β(P=0.002)、IL-6(P<0.001)和TNF-α(P=0.003)表达下调,而TⅡA-MSC对炎症因子的下调作用更显着。与LPS+MSC组相比,LPS+TⅡA-MSC组IL-6显着降低(P<0.001)。而使用TREM2 siRNA沉默MSC的TREM2基因后,TⅡA-MSC降低N9细胞炎症因子的能力减弱,与LPS+TⅡA-MSC组相比,TREM2 siRNA可显着减弱IL-6(P=0.005)和TNF-α(P=0.033)的降低。结论TⅡA-MSC抑制LPS诱导的N9细胞炎症反应的优越性与增加外泌体分泌,调控TREM2信号通路有关。
    • 戴鸿宇; 季东; 谈程; 孙杰; 姚昊
    • 摘要: 神经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在损伤、感染、毒素等各种影响内稳态因素的刺激下产生的复杂免疫反应,涉及驻留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多种免疫细胞。持续存在的神经炎症是所有神经系统疾病(包括神经发育、神经退行性和精神性疾病)病因和病程的共同特性。Th17细胞是CD4+T细胞的一个重要亚型,在稳态条件下介导对细胞外细菌和真菌的免疫反应,维持肠道粘膜屏障的防御功能。但当体内细胞因子微环境发生炎症性改变时,Th17细胞可以转化为具有高度促炎性的致病表型,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对致病性Th17细胞的分化调控及其在神经炎症中的作用进行了系统综述,对于理解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具有一定参考意义。
    • 边梦瑶; 陈莉丽; 雷利红
    • 摘要: 慢性牙周炎属于慢性感染性疾病,与多种全身疾病存在双向关系。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炎症反应在其进展中起到一定作用。近年来,大量研究提示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变性疾病之间存在潜在联系,帕金森病患者牙周状况较差,其口腔菌群组成与健康人群存在差异;与此同时,慢性牙周炎患者罹患帕金森病的风险更高,定期牙周治疗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风险。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的相互作用机制尚未明确,部分研究认为帕金森病患者可能由于运动及非运动症状,无法有效维护口腔卫生,增加牙周炎患病风险;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神经炎症则可能是慢性牙周炎影响帕金森病的关键,牙周致病菌及炎症介质或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大脑并激活小胶质细胞,最终影响帕金森病的发生发展。本文就慢性牙周炎与帕金森病相关性及可能的交互作用机制的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期为进一步探讨两者相互影响的研究提供思路。
    • 张瑛; 周德生
    • 摘要: 脑出血(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是指原发性非外伤性脑实质内出血,是致死率极高的卒中亚型。目前针对ICH的治疗手段极其有限。神经炎症在ICH后早期继发性脑损伤和后期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的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本综述将阐述有关ICH后具有双向调控神经炎症的小胶质细胞、淋巴细胞、凝血酶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和可能通过调控神经炎症来治疗ICH的药物或联合外科干预,且该药物已经被广泛用于治疗其他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利于临床使用。
    • 严美茹; 张燕平; 罗瑞琦; 王思媛
    • 摘要: 磷脂酰激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作为经典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在细胞生长、增殖、分化和凋亡等多种生物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脑出血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该通路在脑出血发生发展中的研究也备受关注。该文以PI3K/Akt信号通路为主线,对该通路的结构及生物学特点、与脑出血之间的关系以及基于该通路探讨药物对脑出血的作用进行综述,为临床脑出血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刘文胜(综述); 柳湘洁(审校)
    • 摘要: 阿尔兹海默病是一种起病隐匿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表现为进行性认知功能减退。circRNAs是一种共价封闭的单链环状非编码RNAs,可影响许多蛋白质编码基因的表达。CircRNAs通过充当转录调节因子、microRNA海绵和蛋白质模板发挥生物学功能。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circRNAs在阿尔兹海默病中起关键作用,并且可具有治疗这种疾病的潜力。本文将讲述CircRNAs在神经炎症、氧化应激和自噬以及Aβ的产生和降解等中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探讨CircRNAs治疗阿尔兹海默病的潜力。
    • 蒲勋; 王海英; 曹嵩
    • 摘要: 神经病理性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疼痛机制尚不明确,目前缺乏良好的治疗手段。目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治疗通常需要联合用药。近年来,研究表明维生素D能有效缓解多种神经病理性疼痛,且无明显的副作用。本文综述了维生素D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如抑制神经炎症,促进神经修复,抗病毒等作用。研究维生素D对慢性疼痛的作用及其机制将有助于为其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 王玉; 彭思亮; 朱江; 陶苏蔚; 武玉清
    • 摘要: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成年SD大鼠术后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NS)、生理盐水+麻醉手术组(NS+Sur)及低、中、高剂量胍丁胺(20、40、80 mg/kg)+麻醉手术组(AGM20+Sur、AGM40+Sur、AGM80+Sur)。各组大鼠在七氟醚麻醉下行脾脏切除手术,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在麻醉手术后3 d,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以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应用依文思蓝(EB)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麻醉手术后3 d,与NS组相比,NS+Sur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组织p-NF-κB p65、IL-1β、IL-6、TNF-α以及GFA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脑微血管ZO-1和Occ的表达均显著减少,脑组织渗出的EB则显著增多(P<0.01)。与NS+Sur组相比,AGM80+Sur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提高(P<0.05),海马组织p-NF-κB p65、IL-1β、IL-6、TNF-α以及GFA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脑微血管ZO-1和Occ的表达均显著增强,脑组织渗出的依文思蓝显著减少(P<0.01)。结论胍丁胺能够减轻SD大鼠术后中枢炎症反应,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