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
麻醉手术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400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4篇、会议论文25篇、专利文献693865篇;相关期刊156种,包括临床麻醉学杂志、浙江创伤外科、吉林医学等;
相关会议14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等;麻醉手术的相关文献由768位作者贡献,包括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姚静、赵晓春等。
麻醉手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693865篇
占比:99.97%
总计:694104篇
麻醉手术
-研究学者
- 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姚静
- 赵晓春
- 张羽
- 李倩倩
- 袁迎春
- 何娇芝
- 何绍裘
- 余树春
- 余雅兰
- 刘宝军
- 刘展
- 刘彦锋
- 刘志忠
- 刘江梅
- 刘现富
- 卢东莉
- 卢俊
- 卢克新
- 卢德华
- 卢想
- 卢艳
- 卿翠华
- 叶铁虎
- 司海超
- 吴雨晴
- 周红梅
- 唐君
- 唐水仁
- 孙玉浩
- 孙静
- 宋冷梅
- 张丽
- 张旭东
- 张燕岭
- 张铁铮
- 张静玲
- 徐国兴
- 戴敏
- 易剑敏
- 曾俏红
- 朱小萍
- 朱自彩
- 朱莉嵘
- 李天佐
- 李平
- 李海芳
- 杨宽明
- 杨晴
- 栾红艳
-
-
李云辉;
杨玉钊;
杨宝权
-
-
摘要:
本文对昆明动物园饲养的雄性大赤袋鼠采用复方氯胺酮,盐酸唉托酚(M99)两种麻醉药对其进行麻醉手术,治疗各两次,整个麻醉过程平稳、有序,经过对比盐酸唉托酚(M99)效果更好,对袋鼠伤害较小.后期精心护理,食物多样,松软适口对袋鼠的术后恢复也十分重要.
-
-
王玉;
彭思亮;
朱江;
陶苏蔚;
武玉清
-
-
摘要:
目的观察胍丁胺对成年SD大鼠术后中枢神经炎症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5组,生理盐水组(NS)、生理盐水+麻醉手术组(NS+Sur)及低、中、高剂量胍丁胺(20、40、80 mg/kg)+麻醉手术组(AGM20+Sur、AGM40+Sur、AGM80+Sur)。各组大鼠在七氟醚麻醉下行脾脏切除手术,通过Morris水迷宫测试学习记忆能力。在麻醉手术后3 d,采用ELISA法检测海马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情况;Western blot技术检测海马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以及紧密连接蛋白-1(ZO-1)、闭锁蛋白(Occ)的表达情况;通过免疫荧光技术检测海马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水平;应用依文思蓝(EB)法检测大鼠血脑屏障通透性。结果麻醉手术后3 d,与NS组相比,NS+Sur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明显下降(P<0.01),海马组织p-NF-κB p65、IL-1β、IL-6、TNF-α以及GFA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脑微血管ZO-1和Occ的表达均显著减少,脑组织渗出的EB则显著增多(P<0.01)。与NS+Sur组相比,AGM80+Sur组大鼠的认知功能提高(P<0.05),海马组织p-NF-κB p65、IL-1β、IL-6、TNF-α以及GFAP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脑微血管ZO-1和Occ的表达均显著增强,脑组织渗出的依文思蓝显著减少(P<0.01)。结论胍丁胺能够减轻SD大鼠术后中枢炎症反应,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改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
-
路建;
陶小燕;
张宏利;
周红梅;
高苏楠
-
-
摘要:
目的评价麻醉和手术导致老年小鼠脑内能量代谢紊乱与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的关系。方法选取健康雄性C57BL/6小鼠64只,18月龄,随机分为两组(n=32):对照组(C组)和麻醉手术组(A/S组)。于术后第3天进行Morris水迷宫测试;于术后第1和第3天时取海马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GLUT1、mTOR和磷酸化m TOR(p-mTOR)的水平,计算p-mTOR/mTOR比值;采用ATP试剂盒检测海马ATP浓度;于术后第1天和第3天时取脑组织进行切片、免疫荧光染色,观察海马GLUT1和p-mTOR表达情况。结果两组小鼠潜伏期随时间变化呈降低趋势,其中A/S组小鼠在术后第6天潜伏期高于C组(P0.05)。术后第7天A/S组穿越平台次数和平台象限游泳时间均低于C组(P<0.01)。与C组比较,A/S组术后1、3 d时海马GLUT1表达减弱,p-mTOR表达增强(P<0.01)。与C组比较,A/S组术后1、3 d时海马GLUT1水平降低,p-mTOR/mTOR比值升高(P<0.01)。A/S组术后1 d和3 d时海马ATP水平低于C组(P<0.01)。结论麻醉手术导致老年小鼠脑内能量代谢紊乱的机制可能与mTOR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
-
-
-
摘要:
眼科麻醉的主要任务是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静和充分的镇痛,保持眼位处于正位,避免患者在精细手术过程中的眼球运动或体动,使眼科医生获得良好的手术操作条件,患者能够获得舒适的麻醉手术体验。由于眼科手术操作使得麻醉医生远离患者的气道,采用声门上气道工具下的机械通气模式,使用短效的静脉麻醉药物或吸入麻醉药物,在手术期间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让患者在愉悦中安全苏醒。
-
-
-
潘先凤
-
-
摘要:
手术有大小之分,而麻醉没有。一直以来,中外麻醉学都非常关注麻醉安全,无痛和安全是麻醉永恒不变的主题。临床上,小儿麻醉不同于成人麻醉,由于小儿生理解剖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就算是同样的麻醉方式、相同的麻醉药品或同一位操作执行者等,都可能会出现不同的结果,甚至是发生不好的意外。作为临床工作重要的一环,小儿麻醉直接关系着小儿是否能顺利接受、完成手术治疗,所以基于小儿麻醉的特殊性及潜在的危险,做好麻醉手术的急救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
-
-
-
摘要:
钟茂林,三级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麻醉学科带头人,麻醉手术中心主任,麻醉学教研室主任,党支部书记。江西省卫生厅麻醉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中国老年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心胸血管麻醉学会基层委员会常务委员,江西省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分会副会长,江西省研究型医院学会麻醉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
-
姚健春;
尼玛多吉;
李峻飞;
高天朗;
任斌
-
-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探讨在高原地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使用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指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靶控输注(target concentration-controlled infusion,TCI)麻醉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LC治疗的患者开展研究,时间2019年1月~2021年12月的就诊患者随机选取10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麻醉方案的差异分组,其中以BIS指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麻醉的作为观察组(n=52例),常规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患者作为对照组(n=52例)。对比不同麻醉方案的麻醉优良率、患者术后疼痛情况、麻醉基本情况。结果 观察组麻醉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术后4h、术后8h、术后12h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 <0.05)。观察组瑞芬太尼剂量小于对照组,气管导管拔除时间、睁眼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以BIS指导瑞芬太尼复合丙泊酚TCI麻醉在LC中应用,可获得理想的麻醉深度,能改善患者术后疼痛,减少瑞芬太尼的使用,值得推广。
-
-
卢艳;
秦秀玉
-
-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护理对预防老年全身麻醉手术中低体温效果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全麻患者作为此研究对象,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对比在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稳定,数据对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其中寒颤1例,躁动1例;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其中寒颤6例,躁动5例。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7.5%,其中十分满意占62.5%,满意的为35.0%,不满意为2.5%。对照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其中十分满意占30.0%,满意的为47.5%,不满意的为22.5%。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对预防老年全身麻醉手术中低体温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体验,值得推广。
-
-
卢艳;
秦秀玉
-
-
摘要:
目的:探究综合保温护理对预防老年全身麻醉手术中低体温效果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老年全麻患者作为此研究对象,并采取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保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护理方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中的体温变化情况以及对比在手术中出现的并发症情况.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体温变化情况稳定,数据对比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0%,其中寒颤1例,躁动1例;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27.5%,其中寒颤6例,躁动5例.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97.5%,其中十分满意占62.5%,满意的为35.0%,不满意为2.5%.对照组对此次护理的满意度为77.5%,其中十分满意占30.0%,满意的为47.5%,不满意的为22.5%.对比两组数据,存在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综合保温护理对预防老年全身麻醉手术中低体温效果良好,能够有效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体验,值得推广.
-
-
于洋
- 《中国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2018年年会、第二十次全军麻醉与复苏学学术年会、2018年云南省医师协会麻醉学医师分会年会》
| 2018年
-
摘要:
研究麻醉手术机械通气过程中不同吸入氧浓度对新生儿肺损伤的影响,初步探讨吸入氧浓度在新生儿损伤中的潜在影响.自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收集腹部手术足月新生儿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A组术中吸入氧浓度为35%,B组术中吸入氧浓度为50%,C组术中吸入氧浓度为75%,每组20例.三组新生儿患者于术前(T0)、麻醉即刻(T1)、手术开始后1小时(T2)、术后2小时(T3)、术后1天(T4)采集足背动脉血标本,用于血气分析,记录PH、乳酸(LA)、动脉氧分压(PaO2)、H2CO3-、BE;于T3时间点时,根据血气结果和公式:氧合指数=PaO2/FiO2;PA-aO2=(PiO2-PaCO2×1/R)-PaO2,计算肺泡-动脉氧分压差(PA-aO2);监测新生儿吸入不同氧浓度下气道平台压(cmH2O)和肺顺应性(ml/cmH2O)的变化.
-
-
左振芳
- 《《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
| 2017年
-
摘要:
目的:探讨心理疗法在麻醉手术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6年6月医院的90例麻醉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心理疗法,分析两组干预前后心率、舒张压、CPSS、麻醉时间和手术时间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心率、舒张压和CPSS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心率、舒张压和CPSS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和手术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疗法应用效果显著,提高了安全性和疗效.
-
-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内经》中的气,大则天地,小则草木,皆有气.气的多少,与先天之精气、饮食营养以及脾、肺、肾三脏功能有很密切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元气、宗气(水谷之气、清气)、营气、卫气与麻醉手术的关系。麻醉与手术对气机的影响,根本上是干扰了五脏六腑气机的升降出入,从而影响了脏器功能的正常运行。临床常见,肝脏手术后常见患者的术后谵妄和精神行为的改变,心脏手术后常见术后认知功能的障碍,这说明手术本身干扰了脏腑器官的气机发生功能的改变或障碍。
-
-
蒋强;
魏涛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气与血之间有着密切而又复杂的关系,概括起来就是"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在麻醉手术过程中,麻醉医师要尽可能的维持患者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减少伤害性刺激对机体的损伤和侵害,使患者保持在一种平稳的生命状态,麻醉学上称之为“麻醉理想状态”。手术创伤伴随失血的过程中,也伴随气随血脱,所以会造成气血双虚的暂时现象,但要维护一种气血的相对平衡,必须在补血补液的过程中时刻考虑容量平衡的问题,即气血平衡。对年轻体壮气血双虚是气血失衡的一种,有时候是麻醉手术的必然过程,麻醉手术发生血虚大于气虚的时候是不常见的,但麻醉手术过程中常见的还是血虚大于气虚的状态。对一个肾气旺盛年轻力壮者,他的肾气充沛,调动也极为迅速,因此在补液纠正血虚的同时,通过肾气调动及时补足了气虚。但若对一个肾气本虚或年老体弱者,肾气的调动就会相对迟缓,不能适应已经纠正的血虚状态,而出现气虚大于血虚的局面,这就是围术期应激反应中医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
-
-
刘志忠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每台麻醉手术都会产生十几份记录单和表格,这些病案资料按规定需要保存数年.在计算机信息系统使用前,这些资料是以纸为载体使用和保存的.从而随着时间推移会产生大量的纸质病案资料,这些资料的存放会占用相当大的空间,并且其使用、管理也不方便.现在,随着计算机信息系统在医院的普遍应用,无纸化管理就成为管理者追求的目标.但是,无纸化管理也不应是绝对的无纸化,其有利有弊.rn 本文尝试讨论电子媒介和纸质媒介的利弊及其使用方向以及管理手段.纸质记录阅读比较容易,而且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便于携带。纸质记录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如电力、网络设备、无线信号干扰等。由于纸质记录的处理是由人的大脑处理,虽然格式复杂、烦乱,但大脑都能处理。用纸记录的信息在记录、传送和处理三个阶段在速度方面都赶不上计算机和网络。纸张是干百年来人类社会所公认、所证明的保存信息效果最好、保存时间最长的媒介。但是,电子媒介也有纸张不可比拟的存储优势,那就是体积小,包含信息量大。这也是最终电子媒介取代纸质媒介的原因之一。目前在麻醉手术中的绝大多数记录都可以用电子化记录,只有少数需要痕迹鉴别的文件需要纸张记录并归类妥善保存。这样,既可以减少纸张的占用空间,又能提高工作效率。
-
-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中医认为血是循脉而行的红色液体,是由脾胃吸收之水谷精微通过营气与肺的作用气化而成。麻醉手术病理生理学认为,与血液功能更直接相关的因素是血液的携氧能力,虽然这种携氧能力依赖于血红蛋白含量和红细胞数目的正常,同时还受肺泡内的气体交换能力和肺的通气血流比值,以及各脏器血氧的供需平衡所影响。中医的“营气”就是指蕴含在血中的一种气,也是“血”品质的一种体现,因此所谓血的氧合的质和量其实就是中医“营气”质与量的真正体现。所以“血”中医也称之为“营血”或“荣血”,“营”即营养,“荣”即荣华、茂盛,这两字的内涵表达了传统中医对人体“血”品质和功能的高度概括。麻醉手术对血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术前禁食禁饮、心肺功能、手术的创伤和出血、继发凝血功能障碍、血管通透性改变几方面。
-
-
- 《2016中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会(CSIA)年会、第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麻醉学术研讨会、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麻醉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
| 2016年
-
摘要:
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优化的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临床多学科医护人员合作,通过多种新型的围术期处理方式加快患者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缩短术后住院时间和减少住院费用,从而改善患者预后.加速康复外科的实施过程需要外科、麻醉科、护理等多个学科间的相互协作,也包括患者及家属的密切配合。本文介绍麻醉学科在ERAS中的作用。通常术前准备一般包括麻醉手术前评估、宣教与优化器官功能,术前禁饮食,麻醉手术前用药,预防性镇痛.对于术中麻醉管理则涉及麻醉方式选择、麻醉药物使用、术中补液、麻醉手术期间的监测等方面。而术后管理则分为术后镇痛和术后止吐两方面。总的来说,麻醉医师是围手术期的生理调控医师,在ERAS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麻醉的原则与方法是一些先进理念、先进药物、先进技术的整合。ERAS理念并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或方案,其本身正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之中,作为一名当代麻醉工作者应认真研究和领会这一理念,并在临床工作中不断检验、丰富和发展这一理念,以最终实现加速患者康复的目的。
-
-
刘新;
迟永良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肾气是先天之本,但在抵抗外邪的过程中在不断消耗,要靠后天之气不断的补充才能用之不竭.但手术过程是一个相对独立的阶段,此时靠水谷、药物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因此,肾气的大量消耗,最终导致肾气耗损无法补充,造成严重气不足.从而使机体进入应激反应的终末期——多器官功能障碍,也就是气虚血瘀所致的脏腑功能紊乱阶段.研究表明,术后应激激素和代谢反应较高的大手术患者,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目前的研究表明,应激反应较强烈的成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较高.肾气本虚在手术群体中并不少见。年老体弱、久病者肾气本虚。一般来讲,这类患者接受手术所引发的应激反应会相对较高,其应激反应的特点是高峰较年轻人滞后,但应激反应水平却较高,持续时间也长,这是为什么老年人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高于年轻人的根本原因。肾气本虚是肾气调动过程中迟缓的原因,在机体需要正气对抗邪气的时候,不能及时满足需要,造成促发因素的积聚和耗竭,最终发生肾气虚衰。
-
-
崔绪芳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以"病理层次说"为例说明了六经理论与应激反应的关系."病理层次说"是人为的将三阴三阳划分为三个病理层次,虽有偏宫中医思想之处,但很形象地表述了疾病可能的发展方向和传变规律.所谓太阳病为人体体表阴阳失调,营卫失和;阳明病是病在里,多影响肠胃;少阳病为半表半里,涉及胆和三焦;太阴病病位较深,多影响脾胃;少阴病病位更深,涉及心肾;厥阴病涉及肝经,多影响情志.“病理层次说”从六个不同层次表述外感疾病的由表入里,由浅入深,最后影响脏腑与情志的过程,虽然是人为的划分,但确与疾病的发生有特定的相似性。从“病理层次说”对应来看,手术创伤是病在太阳,体表阴阳失调,营卫失和,发生红肿热痛:手术后的恶心呕吐可看做是病入阳明;术后的高血容量可看作是少阳受侵,水蓄三焦;术后消化功能紊乱可看做病至太阴,腹满痞胀;术后心肾功能衰竭可看做病及少阴,心悸奔豚,小便不利,心肾不交;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可看作厥阴涉及肝经,导致情志改变等。
-
-
- 《山东省第十七次麻醉学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参麦注射液中主药"人参"主要成分——人参皂甙,具有抗应激,抗氧化,抗心肌缺血等作用,临床上广泛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休克,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的治疗.抢救病人必备中药.本文主要观察参麦注射液在老年手术患者麻醉中的心肌保护作用.参麦注射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为参麦注射液可升高血清中起氧化物歧化酶(SOD)浓度,降低炎症介质,如肿瘤坏死因子A(TNF-A)、白细胞介素21(IL-21),白细胞介素28(IL-28)的浓度,降低再灌注期间乳酸脱氧酶(LDH)和2,52二羟苯甲酸(DHBA)的浓度,从而减轻心肌损伤。实践结果表明,所有患者与术前相比,静滴参麦注射液后ECG,ST段有显著改善,MSP均无显著变化,HR,RPP有明显下降,说明参麦可增强心肌收缩力,增加心输出量,调节稳定心率,减少心肌耗氧量,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血量,改善心肌供血,预防术中心脏意外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