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氟西汀

氟西汀

氟西汀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174篇,主要集中在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药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15篇、会议论文64篇、专利文献95篇;相关期刊670种,包括中国民康医学、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临床精神医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48种,包括2015中国心理卫生协会老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十二届年会、浙江省康复医学睡眠障碍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暨浙江省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老年精神障碍学组学术年会、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中华医学会航海医学分会航海康复医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学术会议等;氟西汀的相关文献由6487位作者贡献,包括许秀峰、李华芳、王惠玲等。

氟西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015 占比:94.99%

会议论文>

论文:64 占比:2.02%

专利文献>

论文:95 占比:2.99%

总计:3174篇

氟西汀—发文趋势图

氟西汀

-研究学者

  • 许秀峰
  • 李华芳
  • 王惠玲
  • 王高华
  • 赵靖平
  • 温预关
  • 刘忠纯
  • 杜彪
  • 陈远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李娜; 何依聪; 李晶晶
    • 摘要: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在治疗首发抑郁障碍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平凉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首发抑郁障碍患者125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62例)和对照组(63例),研究采用双盲对照方法,研究组在口服氟西汀的基础上联合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对照组采用抗抑郁药物氟西汀口服治疗,中医定向透药仪器假装通电。在治疗前、后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周末、治疗2周末、治疗4周末及治疗8周末研究组患者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联合氟西汀治疗,可在提高抗抑郁疗效的同时显著减轻氟西汀引起的焦虑、失眠、厌食、疼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服药的耐受性和依从性。
    • 李海双; 吴春华; 潘建设
    • 摘要: 目的探讨氟西汀及健康教育治疗男性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8月经温州康宁医院治疗的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米替林治疗,研究组患者给予氟西汀治疗联合健康教育。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并发症(头晕、口干、心动过速及嗜睡)的发生率;使用躁狂量表(BRM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躁狂症状(动作、言语、行为、意志等);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情绪反应(焦虑、害怕、恐慌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对血清神经肽Y(NPY)及5-羟色胺(5-HT)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BRMS评分及SAS评分分别为(22.63±3.51)分、(35.88±3.32)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7.65±4.57)分、(41.70±4.3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的血清NPY、5-HT水平分别为(140.82±19.36)pg/ml、(3.45±0.69)μg/m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1.54±16.79)pg/ml、(2.70±0.67)μ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2.50%,低于对照组的30.00%,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熟悉率为85.00%,高于对照组的4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及健康教育治疗男性酒精依赖戒断后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显著,实施健康教育能够有效地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叶大勇; 梁勇; 陈炜; 罗敬贤
    • 摘要: 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法联合甲睾酮、氟西汀治疗心理性性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对勃起功能、性激素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1年1月自贡市第四医院泌尿外科诊治心理性性功能障碍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甲睾酮、氟西汀治疗,观察组采用生物反馈法联合甲睾酮、氟西汀治疗。比较2组治疗8周后疗效,治疗前后国际勃起功能指数表-5(IIEF-5)评分、自测勃起硬度分级(EHGS)、射精功能评分表(CI-PE)评分,血管内皮功能[内皮素(ET-1)、一氧化氮(NO)、血管舒张功能(FMD)]、性激素水平[睾酮(T)、雌二醇(E_(2))、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生成素(FSH)]、改良性生活质量量表(mSLQQ-QOL)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7.50%vs.68.75%,χ^(2)/P=4.937/0.026);治疗8周后,观察组IIEF-5、EHGS、CI-PE评分高于对照组(t/P=2.719/0.008、2.386/0.019、2.666/0.009),FMD、NO、T、LH水平高于对照组(t/P=3.029/0.003、2.481/0.015、2.060/0.042、2.885/0.005),ET-1、E_(2)、FSH低于对照组(t/P=2.509/0.014、3.246/0.002、2.558/0.012),mSLQQ-QOL评分高于对照组(t/P=2.668/0.009);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物反馈法联合甲睾酮、氟西汀治疗心理性性功能障碍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勃起功能、射精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调节性激素水平,提升性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 马晶贤
    • 摘要: 目的:分析抗精神疾病药物与氟西汀治疗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0月梁山县精神病医院接收的8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按入院治疗的时间顺序分为两组,各40例。参照组进行常规抗精神疾病药物治疗,研究组进行抗精神疾病药物与氟西汀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低于参照组,韦氏成人记忆量表测试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实施抗精神疾病药物联合氟西汀治疗,可以明显提升高治疗效果。
    • 康延海; 李佳; 董洁; 王小薇; 李飞燕; 彭晓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CBT)对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疗效及负性自动思维和自杀意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6月海南省人民医院心理科诊治急性期非典型特征抑郁症患者8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12周,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CBT治疗12周。比较2组抗抑郁治疗效果,治疗前后抑郁程度(HAMD_(17)评分)、负性自动思维(ATQ评分)、自杀意念(BSI-CV评分)和社会功能(GAF评分)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85.00%vs.62.50%,χ^(2)=5.230,P=0.022)。治疗后2组HAMD_(17)评分、ATQ频繁程度评分、ATQ相信程度评分、最近1周自杀意念强度评分、最抑郁时自杀意念强度评分、最近1周自杀危险性评分、最抑郁时自杀危险性评分、最近1周BSI-CV总分、最抑郁时BSI-CV总分均较治疗前降低,GAF评分较治疗前增加,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t=9.314、9.389、7.657、4.771、7.119、6.391、6.185、4.582、8.166、5.472,P均<0.001)。结论氟西汀联合CBT治疗可更有效地缓解抑郁程度,降低负性自动思维和自杀意念水平,提高社会功能。
    • 祁克明; 李叶; 林可欣; 张家源; 卢伟; 魏艺聪
    • 摘要: 目的 利用网络药理学比较分析迷迭香酸(RA)与氟西汀(FLU)治疗抑郁症的潜在机制,为抗抑郁联合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从TCMSP、Pharmmapper、SwissTargetPrediction和Stitch等数据库筛选RA和FLU潜在靶点,以“depression”“depressive disorder”“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为关键词,从TTD、OMIM、DisGeNet、GeneCards数据库筛选抑郁症潜在作用靶点,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利用Cytoscape 3.8.2软件构建“化合物-靶点”PPI网络,并计算各靶点Dgree值,得到排名前15的靶点,进行MCODE聚类分析,并通过分子对接对RA与关键靶点蛋白的结合活性进行验证。最后通过DAVID数据库进行GO功能注释和KEGG富集分析,筛选药物作用于疾病的可能机制。结果 筛选得到RA与抑郁症交集靶点63个,FLU与抑郁症交集靶点45个,二者抗抑郁的共同靶点7个,Dgree排名前15的靶点仅有IGF1为共同靶点。MCODE模块分析得到2个RA的核心基因模块和4个FLU的核心基因模块。分子对接表明RA与其关键靶点蛋白具有良好的对接活性。GO功能注释表明RA和FLU主要通过调节代谢、对刺激的反应、信号传导、生化活性、细胞膜外围、线粒体、神经元、液泡、受体结合、酶结合、核苷结合等发挥作用。KEGG富集分析结果表明,RA主要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HIF-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雌激素信号通路、ErbB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等发挥抗抑郁作用;FLU主要通过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钙信号通路、多巴胺能突触、cAMP信号通路、5-羟色胺能突触、神经营养因子信号等信号通路发挥抗抑郁作用。结论 RA的HUB基因主要通过调节氧化应激、神经炎症等发挥抗抑郁作用,而FLU的HUB基因主要通过调节单胺能神经传递和突触可塑性发挥抗抑郁作用。说明二者的抗抑郁机制有着很大差异,提示RA与FLU可能通过联合用药发挥更好的抗抑郁效果。
    • 韩涵; 韩健; 曹蕾
    • 摘要: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毛蕊花糖苷(Act)对抑郁症大鼠CREB表达、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健康大鼠)、模型组(抑郁症模型大鼠)、氟西汀组(模型+氟西汀)、Act组(模型+毛蕊花糖苷)、联合组(模型+氟西汀+毛蕊花糖苷),分别采用旷场实验、糖水测试观测抑郁程度,水迷宫、平衡木实验观察学习记忆能力,免疫印迹检测大鼠海马组织中CREB蛋白表达。结果:各组大鼠实验1 d时无差异;在经过氟西汀与毛蕊花糖苷的干预后,随着时间的增加,大鼠水平活动、站立次数、糖水偏好增加,逃避潜伏期与通过平衡木时间降低,且以联合组效果最显著。免疫印迹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CREB水平降低,在经过氟西汀与毛蕊花糖苷的干预后CREB水平增加,且以联合组效果更显著。结论:氟西汀联合毛蕊花糖苷可改善大鼠抑郁行为,可提高CREB表达和学习记忆能力。
    • 刘向东; 姬庆昆; 顾淑军
    • 摘要: 目的探究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血清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1年3月收治的60例重度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用药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为阿戈美拉汀组(n=30)和氟西汀组(n=30),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治疗,阿戈美拉汀组给予阿戈美拉汀治疗,对比两组HAMD评分、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TNF-α、血清BNDF水平、韦氏成人记忆量表评分、韦氏成人智力量表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HAMD评分、BDNF、IL-2、IL-6、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HAMD评分、IL-2、IL-6、TNF-α水平均有所降低,BDNF水平升高,两组上述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评分均有所提高,且阿戈美拉汀组高于氟西汀组(P0.05)。结论阿戈美拉汀和氟西汀对重度抑郁症患者HAMD评分、血清BNDF和TNF-α水平均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不良反应均较轻,且阿戈美拉汀改善患者认知功能效果优于氟西汀,阿戈美拉汀用于抑郁症患者的长期治疗意义较大。
    • 黄淑坤
    • 摘要: 目的探讨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95例抑郁症患者,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9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采用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对照组采用氟西汀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睡眠质量,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去甲肾上腺素(NE)及5-羟色胺(5-HT)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7.96%高于对照组的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药物、日间功能、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评分分别为(1.03±0.18)、(0.24±0.06)、(1.12±0.19)、(1.02±0.21)、(0.63±0.17)、(0.63±0.23)、(0.61±0.16)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67±0.26)、(0.49±0.07)、(1.57±0.43)、(1.51±0.39)、(0.96±0.24)、(1.00±0.31)、(0.98±0.2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HAMD评分(21.64±1.36)分、SDS评分(41.24±2.28)分、NE水平(290.89±11.56)pg/ml低于对照组的(25.78±3.37)分、(54.66±4.19)分、(320.64±42.87)pg/ml,5-HT水平(15.13±3.46)pg/ml高于对照组的(12.34±2.39)pg/m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立哌唑治疗抑郁症的效果更好,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广泛使用。
    • 张文渊; 丁盛娣; 李丽琴
    • 摘要: 目的观察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产后抑郁症(PPD)的临床疗效及相关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3月湖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0例PPD患者,随机对照双盲法分为两组,对照组予氟西汀全量治疗,共20例;治疗组予浙产藏红花(低剂量、中剂量、高剂量组,各20例)和半量氟西汀治疗,两组疗程皆为8周。比较两组患者用药后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检测每组患者用药前及用药8周末血清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A)、雌二醇(E_(2))及孕酮(P)水平。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有效率分别为低剂量组85.0%,中剂量及高剂量组均为95.0%。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5-HT、NE、E_(2)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P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5)。结论浙产藏红花单方联合氟西汀治疗PPD临床疗效佳,能有效调整PPD患者血清5-HT、NE、E_(2)及P浓度,中等剂量(500 mg)的藏红花联合半量氟西汀治疗PPD,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