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教育
外国教育的相关文献在1973年到2020年内共计17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经济计划与管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76篇、专利文献18954篇;相关期刊99种,包括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中国教育学刊等;
外国教育的相关文献由137位作者贡献,包括陈新文、吴文侃、吴自强等。
外国教育—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8954篇
占比:99.08%
总计:19130篇
外国教育
-研究学者
- 陈新文
- 吴文侃
- 吴自强
- 商继宗
- 朱勃
- 毕家驹
- 王义高
- 章伟民
- 董秀华
- 诸惠芳
- 金世柏
- 顾明远
- А·С·特卡丘夫
- Н·А·特卡丘娃
- 严蓉
- 中
- 乔鹤
- 于景贵
- 余立
- 佟江
- 冯中豪
- 冯亦
- 冯国森
- 凌根本
- 刘丹妮
- 刘卫东
- 刘微
- 刘德恩
- 刘敏
- 刘立德
- 南方雪
- 卜新明
- 史朝
- 叶雨
- 吴坚
- 吴畏
- 吴钢
- 周南照
- 周德昌
- 周成平
- 周满生
- 国兴
- 姜向东
- 姜涟
- 崔录
- 席克忠
- 廖世承
- 廖彩之
- 张任孙
- 张健
-
-
涂诗万;
刘敏;
童想文;
曹春平
-
-
摘要:
1949-2019年,中国学界对外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比较欠缺,最近20年稍有起色;对卢梭和赫尔巴特等外国近代教育家的思想,学界关注较多,产生了一些初步的研究成果;相比较而言,国内学界对20世纪初以来的外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实,其中对杜威教育思想的研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21世纪初,国内对大学理念的研究,忽然勃兴,并取得可喜的成果.概而言之,近七十年的外国教育思想专题研究,可分为前三十年和后四十年两个阶段.前三十年,研究的面较窄,但有理论深度;后四十年,研究的疆界大大拓展,成果数量较丰富,但质量上有待提升.近七十年的外国教育思想史研究体现了“共有历史”观,促进了教育人性化和教育理性化思潮在中国的发展.在将来,我们应在研究专题拓展、研究方法创新和史料意识加强等方面,推陈出新.
-
-
-
-
-
廖世承
-
-
摘要:
研究大学教育的人,说大学教育破产了。研究中学教育的人,说中学教育每况愈下了。不满现实,是人类的特性,也为改进的先声。就我国的立场上看,似乎外国教育,办得比我们有声有色,但就外国的立场而论,他们一般教育家,对于中学教育,也抨击不遗余力。我且举几个例子:一、前哈佛大学校长爱里德的意见。他是美国有名的老教育家,对于中学教育,曾发表不少意见。他说:"现时学校,
-
-
韩轶
-
-
摘要:
这是一个关于"专注"的小故事。有学校请一位考上北京大学的学生为在校学生介绍学习经验。宣讲前,主办方问他:"你打算讲什么内容?"他说:"我就讲上课要认真听讲。""这算什么经验?"主持老师十分诧异。他说:"您观察一下,在您的课堂上,有多少学生能全神贯注听讲10分钟,有多少人能认真听讲20分钟……一节课40分钟能够全神贯注的一定是个位数。这样的学习状态,想学好是不可能的。"曾经有外国教育专家研究过一堂课中学生听讲的问题。
-
-
-
-
摘要:
中外合作办学所谓中外合作办学,即中国教育机构与外国教育机构在中国境内合作举办的以中国公民为主要招生对象的教育活动,包括合作设立机构和合作举办项目两类。合作举办项目的中外合作办学者不设立专门的教育机构,而是在某一学科、专业或课程开展合作。
-
-
-
蒋洁蕾
-
-
摘要:
奥地利历史上英才辈出,形成并沿袭了英才教育的传统.20世纪90年代以来英才教育渐成奥地利公共政策关注的话题.目前,奥地利在英才界定和选拔、英才教育的形式和英才教育的支持体系建构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有鉴于奥地利英才教育的架构,中国应当科学界定英才并着力开发英才鉴别的有效工具,致力于英才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和系统化,打造全方位联动的英才教育体系.
-
-
Н·А·特卡丘娃;
А·С·特卡丘夫;
廖彩之
-
-
摘要:
由于资优学生成年后会成为影响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的主力,并且资优学生的智力和心理发展有其特殊性,常常存在某些个人缺陷,因此对其基本价值观的构建与培养尤为重要.文章在对基本价值观研究的现状及意义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经验提出了构建和培养资优学生基本价值观理论.并针对当前乌克兰基础教育的现状进行了分析,考虑资优学生在构建与培养基本价值观过程中的特点,提出现代教育应当从传统教育观念的单纯重视认知和实践转变为着重培养学生情感价值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