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高考
地理高考的相关文献在2000年到2022年内共计96篇,主要集中在教育、自然地理学、地理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6篇、专利文献9307篇;相关期刊50种,包括文教资料、福建基础教育研究、教育教学论坛等;
地理高考的相关文献由113位作者贡献,包括付景保、李文、陈俊英等。
地理高考
-研究学者
- 付景保
- 李文
- 陈俊英
- 彭俊芳
- 朱承熙
- 林伟伟
- 欧晓婧
- 王安周
- 颜新月
- 丁生军
- 乐淮辉
- 位宗
- 何水
- 余中元
- 余何平
- 佟柠
- 冯三虎
- 冯硕
- 刘守江
- 刘玉岳
- 刘甜甜1
- 古婧瑶
- 吴棋楠
- 吴美榕
- 吴荔飞
- 吴金财
- 周义钦
- 周明发
- 周远桢
- 孙德勤1
- 尚子岩
- 庄永红
- 庞悦
- 张丽娟
- 张延
- 张鑫
- 张铁牛
- 彭晓萍
- 徐冬阳
- 徐宝芳
- 徐志梅
- 慈雯迪
- 曲凤
- 朱锦伟
- 李京子
- 李冰洁
- 李勇
- 李广知
- 李承男
- 李振熠
-
-
管毓宽;
樊丽;
刘守江
-
-
摘要:
高考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地理课堂教学具有导向功能,研究高考地理试题是发挥高考地理正向积极导向作用的主要途径。以近五年高考地理全国卷为研究对象,从分值占比、试题材料、考查知识、区域类型、“区域认知”素养类型等方面切入,分析试题考查特点,并总结归纳出2017—2021年对“区域认知”核心素养考查的命题变化特征为:命题方式稳定,考查力度增强;弱化“知识再现”维度,突出方法与能力培养;试题设问新颖,考查综合素养。根据试题设计的变化及命题重点方向引申出完善区域认知结构,强化必备知识;立足真实案例,“活”化能力培养方式;创新教学设计,整合地理核心素养;开发乡土素材,融合研学旅行的教育启示,以期抛砖引玉。
-
-
黄翔;
陈康怡
-
-
摘要:
近几年,地理高考试题精彩纷呈,“创意”频现,或理念和情境有创意,或素材和图表有创新,体现了地理高考在思维理念和能力检测方面的引领作用,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无限生机。为激发地理教师、师范生研究和命制原创试题的热情,帮助其专业发展,2021年,《中学地理教学参考》编辑部举办了首届“全国中学地理原创试题设计大赛”,共收到全国各地初高中教师、教研员、高校师生提交的近千份作品。本期《专题策划》从获奖作品中精选6篇进行展示,以期为地理教师命制试题和学生进行课堂训练提供参考。
-
-
何水
-
-
摘要:
地理高考非常重视考查学生良好的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及地理实践力。因此,在日常地理教学中,教师应该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理念,结合新课改与高考的要求,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一、创设地理情境,构建人地协调观念高中地理学科中的人地协调观念,指的是人类对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们所持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价值观念。
-
-
彭俊芳;
李文;
陈俊英;
袁书琪;
林明水
-
-
摘要:
近年来,地理高考与高中地理课程的改革同向而行,对高中地理课程及其教学改革起到了导向的重要作用.以具有代表性的2020年地理高考全国卷Ⅰ为例进行分析,可见地理高考的内容切合地理新课程标准的内容更新,全面体现地理学科核心素养.针对地理高考新内容占比大、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新内容均衡、以必修内容为主并结合选修内容等特点,以及考查各项地理学科素养的结构特点,提出改进地理教学的相应对策.针对地理高考与高中地理课程改革的同向而行,分析高师地理专业办学现状,提出改进高师地理专业教学管理的建议,包括修订专业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方案等,以期高师地理专业毕业生更好地适应高中地理教学环境,并使高师地理专业办学更具主动性、先导性,把握引领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主导权.
-
-
朱承熙;
慈雯迪;
位宗
-
-
摘要:
比利时学者罗日叶用来分析问题情境的理论和工具系统被称为情境类型学.从高考真题与模拟题试题情境是否等价的角度出发,从辨别参数、内容参数、装扮参数三个维度对2017-2020年12套全国卷真题与12套各地模拟试题进行对比分析,发现真题与模拟题的问题情境有较强等价性,但在一些维度也存在差异.命制模拟题时,可通过精研中小尺度区域,适当提升选择题的"广度"与综合题的"深度";深度融合情境背景与知识原理,保证试题效度;适当提升知识原理辨识难度与认识加工难度等路径,进一步提升命题质量.
-
-
迟风岩
-
-
摘要:
多年来,我在地理高考复习过程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积累了一些粗浅的经验,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下面我就根据高三地理教学实际,简单谈一谈如何更好地进行高考地理复习的一些想法。一、教师注意以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与人地关系为主线引领复习方向面对每年的高考,知识是基础,能力是目标。我国《考试说明》中的地理高考能力考核目标主要包括4种能力类型和13个方面(如下表所示),是我们地理教师平时上专题复习课与讲评课所要达成的教学目标。如在讲评试题时,要侧重讲评如何从题目中获取和解读有效的地理信息(这些信息包括显性信息和隐性信息)以及如何用科学的语言、正确的逻辑关系解答地理问题。
-
-
-
佟柠
-
-
摘要:
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是地理学科育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2021年全国高考甲卷文科综合第37题为例,从素养立意、测试内容和评价任务三个维度评析其对学生综合思维水平的考查,提出以地理学科典型学习方式培养综合思维,在创设典型学习环境、探究典型学科问题和应用典型地理规律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水平.
-
-
鄢木银
-
-
摘要:
地理区位类非选择题是历年来地理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取材广泛(可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体现生活中的地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解答好地理区位类非选择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判断试题考查的区位类别地理区位的类别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商业区位、旅游区位等。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
-
-
陶倩君
-
-
摘要:
近年来陌生概念出现在高考地理试题中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而且难度较大.在地理复习备考高考过程中,教师可以尝试利用陌生概念组织专题复习.本文以"冻融作用"为例,浅谈利用冻融作用涉及的陌生概念组织教学,一方面有利于减轻学生在考试中遇到陌生概念的畏难情绪;另一方面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调动所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提升地理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灵活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