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旅游区位

旅游区位

旅游区位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112篇,主要集中在旅游经济、地理、农业经济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11篇、专利文献9610篇;相关期刊97种,包括长江论坛、社会科学家、旅游世界等; 旅游区位的相关文献由121位作者贡献,包括梁雪松、张祖群、张秉福等。

旅游区位—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11 占比:1.14%

专利文献>

论文:9610 占比:98.86%

总计:9721篇

旅游区位—发文趋势图

旅游区位

-研究学者

  • 梁雪松
  • 张祖群
  • 张秉福
  • 晶民
  • 李天顺
  • 程晓丽
  • 胡文海
  • 马耀峰
  • 伍功勋
  • 侬朝敏
  • 期刊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张卉琪; 徐飞; 张煜琦
    • 摘要: 贵州省旅游业在其独特的喀斯特地貌资源带动下,迅速成为全省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产业之一。文章以贵州省不同市州为研究对象,选取与旅游领域相关的一系列数据,结合空间错位理论,运用构建指标指数、旅游空间错位测度等方法,分析其旅游资源、地点和旅游领域经济发展的空间偏差现象。结果表明:贵州省九个市州在旅游收入、资源丰度以及旅游区位等方面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空间错位,东北地区的旅游收入和资源丰度发展较好,西北地区的旅游区位发展较好;从纬度上看,旅游收入高的主要发展地区与地区几何中心的偏差水平最大,而从经度上看,旅游区位的偏差水平最大;总体来说,贵阳和安顺整体水平较高,黔西南州整体水平较差,正错位地带主要分布于遵义、黔南州、黔东南州,负错位地带主要分布于毕节、铜仁和六盘水;贵州省在旅游区位的发展上存在显著的中心极化现象。
    • 刘婧; 刘茹
    • 摘要: 文章以新疆14个地州市2009~2018年的数据为基础,建立了新疆旅游发展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并从旅游区位的角度出发,分析区位因素与旅游发展效益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旅游发展的社会经济效益会受到旅游的资源区位、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区位的影响,其中社会经济区位对旅游的社会经济效益最为显著。旅游的资源区位、交通区位、社会经济区位也会影响旅游地的生态效益,且交通区位与旅游生态效益的关系呈负相关关系。为促进新疆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需要加强精品景区建设,推动区域旅游一体化,提高旅游地的可进入性,加强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注重可持续发展,做到旅游开发与保护相结合。
    • 鄢木银
    • 摘要: 地理区位类非选择题是历年来地理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取材广泛(可涉及人类生产和生活的方方面面),又能很好地考查考生的地理学科素养,体现生活中的地理,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因而备受命题者的青睐。解答好地理区位类非选择题,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一、判断试题考查的区位类别地理区位的类别包括农业区位、工业区位、交通区位、城市区位、商业区位、旅游区位等。高考考查频率最高的是农业区位和工业区位。
    • 张云鹰; 谢曼平; 李玉辉; 侬朝敏; 蒋银霞
    • 摘要: 旅游地与客源地,及周围其它目的地之间的空间关系以及交通的可达性等即为旅游区位,它可以在宏观上影响该旅游地的地位以及客流量的多少等。因此,为了旅游资源可以得到更优的配置,区位分析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资源区位、客源(市场)区位、交通区位、经济区位、文化区位等方面对紫蓬山旅游区进行分析,发现紫蓬山风景区主要旅游资源优势突出,区位条件优越,短途休闲旅游市场前景广阔。但基础设施略有不足。因此,建议在继续保护好原有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加强科考和研学旅游方面的宣传,并在重要的地质遗迹旁边设立对应的讲解指示牌,以提高该地的科学价值。同时,根据游客不同的需求,设计不同的游览路线,增加游客体验感的同时,提高游客的回头率。将地铁延伸至此,设立专门的站点,并打造独具特色的站点文化。适当发挥山地和当地气候的优势,发展林业和特产区,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为当地增加就业岗位,提高当地的经济收入的同时,变相地打造独具特色的品牌,为跻身世界旅游景点积累资本。继续维护古建筑和古文化的传承,采用多种形式,增加游客的体验感与参与度等。
    • 张波1
    • 摘要: 在我国,由于受区位、资源存赋及经济状况方面的制约,部分地区旅游产业发展比较缓慢。但近些年,旅游消费所表现的趋势与全域旅游理念的结合,导致区域旅游发展的空间格局发生较大变化,上述地区中具备一定旅游资源基础,生态、文化环境保存相对较原始的地区在区域旅游网络空间的功能上重新被界定。本文以陕西旬邑县为例,通过对其旅游发展条件的分析,结合全域旅游的理念,提出了旅游产业的发展策略,以期能促进其旅游产业的发展。
    • 祁海燕
    • 摘要: 以安徽塔川国家级森林公园为例,探讨了如何做好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条件现状调查、分析评价等工作,以期满足申报国家级森林公园对该方面的要求.
    • 陶慧; 文捷敏; 朱鹤; 张琪
    • 摘要: The spatial mismatch situation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Guangdong Province is analyzed by gravity model and two-dimensional matrix based on the spatial mismatch hypothesis, and the results are visualized using ArcGIS software. This study finds that varying degrees of spatial mismatch exist between the level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bundance of tourism resources and accessibility of tourism locations in the 21 cities in Guangdong Province. The gravity centers for tourism economy, tourism resources and tourism location are (113.55° E, 23.00° N), (113.69° E, 23.21° N) and (113.74° E, 22.86° N), respectively. According to the two-dimensional combinatorial ma-trices, synchronous development is shown in 10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or the tourism revenue-resource abundance combination, whereas it is shown in seven prefecture-level cities for the tourism revenue-tourism location combi-nation. Guangzhou and Shenzhen are synchronous-double high zones for both combinations, while Foshan, Qin-gyuan, Yangjiang, Zhongshan and Jieyang are deviating-negative mismatch zones for both combinations. Fur-thermore, the vast majority of prefecture-level cities within the province currently present mismatching trends in tourism development. Based on the analysis results,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actual situation and opportunities for further tourism development in various pre-fecture-level cities.%本文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研究单元,基于2015年广东省旅游经济、旅游资源及交通相关数据,运用重力模型、二维矩阵等方法,选取旅游收入指数、A级景区指数、旅游区位指数作为评价指标,定量分析了广东省旅游业发展的空间错位关系,并通过ArcGIS软件将分析结果进行可视化表达.研究发现:广东省21个地市的旅游业发展水平、旅游资源丰度、旅游区位之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空间错位,旅游经济重心、旅游资源重心和旅游区位重心分别位于(113.55° E,23.00° N)、(113.69° E, 23.21° N)和(113.74° E,22.86° N);从二维组合矩阵来看,旅游收入–资源丰度组合中呈现同步发展的地市为10个,旅游收入–旅游区位的组合中呈现同步发展的地市为7个,广州、深圳2市在两组组合中均处于同步–双高区,佛山、清远、阳江、中山、揭阳5市在两组组合中均处于偏离–负错位区,省内绝大多数地市的旅游发展仍呈现错位趋势.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各地市旅游发展的实际情况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 林林
    • 摘要: 仙桃梦里水乡文化旅游区位于仙桃市赵西垸林场,是按国家5A级旅游景区规划设计建设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旅游区以“乡愁”为主题,是江汉平原旅游开发的破题之作。
    • 摘要: 抱犊崮休闲文化旅游区位于风景奇险秀丽的抱犊崮风景区。由山东君山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开发建设,该项目计划利用3—5年时间投资1.5亿元进行综合开发,建成十大景点、三大亮点、三大精品工程。
    • 摘要: 南湾湖风景旅游区位于河南省信阳市西南5公里,素有“中原明珠”之称,是一个以生态旅游为主,集休闲度假、水上游乐、民俗风情、避暑休养于一体的风景旅游区。景区总面积443平方公里.是国家AAAA级风景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水利风景区。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