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觉器官
听觉器官的相关文献在1958年到2022年内共计401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预防医学、卫生学、音乐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96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4915篇;相关期刊295种,包括父母必读、中国残疾人、现代特殊教育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第十四届全军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大会、第六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交流会等;听觉器官的相关文献由457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兆华、朱佩芳、李朝军等。
听觉器官
-研究学者
- 刘兆华
- 朱佩芳
- 李朝军
- 陈振声
- 刘江峰
- 丁艳玲
- 于丽玫
- 于祥宗
- 倪晓晨
- 周继红
- 唐勇
- 宁心
- 廖阳
- 张欣
- 曹翠萍
- 李洪滋
- 李雪菲
- 杨伟炎
- 杨成
- 王明远
- 王正国
- 王胜资
- 笪邦丽
- 那宇鹏
- 那杰
- 闫荣玲
- 陈任重
- 陈佳敏
- 陈剑
- 陈海斌
- 陈红喜
- 韦公远
- Jessie
- chiko
- 一明
- 一鸣
- 丁瑞英
- 丁超
- 万巴
- 中耀
- 乃比江·阿布利孜
- 乐栎
- 于娜
- 于有良
- 于荣锁
- 任光霞
- 任重
- 何传盛
- 何佳洋
- 何旭
-
-
本刊编辑部
-
-
摘要:
听觉,是对声音的感知,也为我们对话交流、休闲娱乐,甚至躲避危险所必需。但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忽略对听觉器官--耳的保护,甚至忘记它的存在。3月3日,以数字“3”形似耳朵的样子被确定为“全国爱耳日”,这正是一个提醒我们“科学用耳,保护听力”的好契机。优美的音乐声,朋友的欢笑声,热闹的市井声,厨房里锅碗瓢盆的碰撞声......这些声音虽然普通,但如果无法听到它们,你对世界的感知将不再完整、丰富。
-
-
杨相立
-
-
摘要:
一、听觉损失的主因听觉器官老化是一种自然生理现象。有数据显示,我国的老年人口将过2亿,其中约三成老人(6000万)有听力问题。人到60岁左右即可出现耳聋现象,这是由于听觉器官退化衰老,如耳蜗基底膜增厚、变硬等原因造成,医学上称为老年性耳聋。听力损失发生率随年龄增长呈进行性上升,一般70岁时维持一个常数,不再变化。
-
-
童音
-
-
摘要:
心理期待即对事物发展的一种潜在的期待。在以人为产生期待主体的前提下,期待的对象可以是一切有形或无形的事物,也可以是对某个人产生期待。本文所研究的期待可以从两个层面理解。其一是作为动词时,指一种行为,指在听觉训练中学生的听觉器官受到刺激时心理对即将发声音响产生的预判;其二是作为名词时,它转化为一种机制,由主体(基于不同知识素养储备的个人)、内因(主体对目标的“期待”)与外因(听觉受到刺激时的外部环境)三者共同作用而成并作用于听觉训练的整个过程。
-
-
何佳洋;
李晓元
-
-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学科核心素养”成为培养学生的重要理念。“学科核心素养”指在学科知识学习过程中形成的,能够体现学科思维特征及态度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音乐,是一种声音的艺术,通过人的听觉器官而引起多种情绪反应和情感共鸣;音乐,也是一种特殊的交流工具,虽然没有清晰的视觉形象,也没有明确的语言描述,但可以细腻、准确地反映人的思想感情和对社会生活的感受。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依据音乐的“特性”被定义为三个词:审美感知、艺术表现、文化理解。即通过音乐教育引导学生立足自身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
-
-
杭莹
-
-
摘要:
联觉是指一种感受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音乐艺术的审美联觉是按音的传递方式进行的,即由发音体振动-音波-音波对听觉器官的影响一听觉神经传递大脑,然后引起的生理感受。小学生正处于对外部事物的敏感期,他们认识和理解事物时带有明显的捕捉性,喜欢与具体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因此在音乐欣赏时易产生情感、意象、色彩、嗅觉、听觉等审美联觉。下面,笔者以苏少版音乐教材五年级上册《抓妈荷》这首歌曲的教学为例,谈谈自己在这一方面的实践和思考。
-
-
孙小琴
-
-
摘要: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挖掘课本中的英文歌曲,运用英文歌曲进行辅助教学不仅具有有效性,而且具有必要性;教师应对英文歌曲进行精挑细选,难度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内容与旋律要便于学生接受,与单元教学目标关联;可以尝试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语音新授环节,巩固拓展环节,利用歌曲“调味剂”,让课堂教学变得有滋有味,但教师也不能盲目地运用英语歌曲进行教学。
-
-
王可璇(整理)
-
-
摘要:
"东一片,西一片,隔座山头不见面。猜不着,你再听我说一遍。"小科迷们,你知道这个谜语介绍的是身体的哪种器官吗?没错,就是我们的听觉器官——耳朵。因为我们的外耳廓和数字3的形状相似,所以3月3日被设立为一年一度的爱耳日。世界卫生组织在其官网宣布2020年的世界爱耳日主题为"保护听力,终生受益"。近期,我们邀请到了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的孙珊医生,为大家科普有关保护耳朵的知识。
-
-
-
孔仪
-
-
摘要:
中学阶段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感知的关键时期,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音乐审美与情感教学,更有利于学生审美感知的发展。初中音乐审美与情感教学本质著名音乐评论家罗曼·罗兰曾说"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直接作用于人的听觉器官,激荡情感的共鸣。因此,作为一种情感载体,在音乐教学中强调学生的音乐审美与情感体验,陶冶学生的情操,这是音乐赏析课的根本性教学任务。初中音乐教学的本质即是审美教育,审美与情感是音乐课程的核心与有机组成。
-
-
高岩
-
-
摘要:
聋学生由于自身的生理缺陷,失去了听觉器官的有声语言能力,缺乏一定的判断和语言应用能力,不少学生因此感到自卑,丧失了学习兴趣。建议采用特殊的教学方法,降低聋学生学习难度,提升其教学质量。本文针对聋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研究,提出有效的教学方式,希望能够提升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
-
那杰;
那宇鹏;
叶迪;
于有良
- 《第十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
| 2013年
-
摘要:
昆虫的听觉器官是一类对声波具有特异感受作用的机械感受器官,对昆虫的生存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生理作用,如逃避捕食者,进行种内的信息交流和寻找配偶等.本文介绍了昆虫的听觉器官主要有听觉毛、江氏器和鼓膜听器三种类型,它们因昆虫种类不同发达程度各异.昆虫三种听觉器官的结构和功能特点,并从系统发生和个体发育角度介绍了鼓膜听器的演化过程.研究昆虫的听觉器官结构及其进化规律对揭示听觉的神经机制及仿生学的研究有重要的科学意义.
-
-
-
赵恒静;
李红辉;
韦丹
- 《第六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暨第二次助听器验配技术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婴幼儿时期是语言发育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听功能是建立正常语言能力和学习交流的有力条件,诸多因素影响幼儿听觉器官功能.分泌性中耳炎发病率高,分布面广,病程隐袭,直接影响幼儿听力发育,导致其学语迟缓,学习困难.为早期发现分泌性中耳炎患儿和潜在听功能异常者,使其得以及时治疗,我科自2005年10月起开展低龄儿中耳筛查,结果经统计,现作一报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