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著作
史学著作的相关文献在1960年到2022年内共计210篇,主要集中在中国史、史学理论、中国文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7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41篇;相关期刊183种,包括前线、东南亚纵横、外国问题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等;史学著作的相关文献由200位作者贡献,包括郭振铎、乔盛章、刘小敏等。
史学著作
-研究学者
- 郭振铎
- 乔盛章
- 刘小敏
- 吴萍萍
- 戴逸
- 李致
- 王燕
- 一兵
- 一览1
- 丁星
- 丁福禄
- 且志宇
- 于凌
- 于智荣
- 仵埂
- 伍嘉凯
- 何一民
- 何虎生
- 何迺欣
- 余三定
- 佚名
- 侯元斌
- 倪春军
- 光明
- 冯增秀
- 冯天瑜
- 冯尔康
- 冯禹君
- 冯鹤昌
- 刘俊利
- 刘家和
- 刘梦溪
- 刘泱泱
- 刘禾
- 刘观海
- 刘铁松
- 包弼德
- 南炳文1
- 卢国斌
- 卢晓华
- 卫兰
- 卫然1
- 史明
- 叶林生
- 叶永新
- 叶雷
- 吴义雄
- 吴健如
- 吴晞
- 吴松弟
-
-
王定功;
温昕
-
-
摘要:
寻求教育史学新的发展道路,为之注入新的发展活力,已成为当前教育史学科建设的重中之重。由华中师范大学周洪宇教授主编的《教育史学通论》,突破以往教育史学著作的范式,创造性地将教育活动史与教育制度史、教育思想史相结合,理论的严肃性与表述的生动性相结合,回归传统与理论创新相结合。既为教育史学理论与方法体系的构建添砖加瓦,又保证了教育史学科在新时代教育改革新形势下的青春与活力。纵观《教育史学通论》,具有以下特点:(一)高屋建瓴,会通中西立足教育史学学科建设,该书开篇即指出教育史学的学科属性,即它虽然是历史学科与教育学科交叉而成的一门学科,但它的学科性质主要姓“史”而不是姓“教”。
-
-
且志宇
-
-
摘要:
蜀人司马相如以其宏文大笔驰骋古今,为历代文人学者所推崇。东汉班固、南朝梁刘勰称其为“辞宗”,宋代王应麟、明代王世贞称其为“赋圣”,宋代邵博称其为“文章祖”。人们将其与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并称为“文章西汉两司马”。然世人但知司马相如为文坛辞宗、赋家之雄,而罕知司马相如与史学有着莫大关系。他具有深厚的史学素养,撰有史学著作,其中包括最早的一部巴蜀地方史志《蜀本纪》,堪称巴蜀地区早期的史学家。其史学著作,甚至对后代史家修史体例具有开创之功。
-
-
何虎生;
张林
-
-
摘要: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蕴含着理解过去、指导现在、引领未来的智慧和力量。今年2月,习近平总书i己向全党发出了学习党史的伟大号召,强调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从专业的史学著作中积累党史知识、认识人物事件,也要善于从文学经典中发现党史线索、品读党史精神、回归党史现场、把握党史脉络,进而从党史的阅读与学习中汲取奋进力量。
-
-
丁星
-
-
摘要:
2021年5月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给《文史哲》编辑部的同志们回信,赞扬《文史哲》创刊70年来,“在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国内外赢得一定声誉”因为这封回信,《文史哲》引起了更多的人关注,人们这才知道,这份扬名国内外的刊物,起初是由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华岗用自己的稿费创办的。为了节省办刊经费,他在《文史哲》发表的文章从来不要稿费。
-
-
陈哓辉
-
-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党史的资政育人作用,提出各级领导干部“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2019年12月,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共产党文化建设史》,就是一部指导党和国家文化建设事业繁荣发展的高质量教科书。
-
-
何一民
-
-
摘要:
历史上任何一个古老的民族都十分重视历史,以史为鉴。法国著名历史学家罗布代尔也曾讲道:“一种文明的历史,就是对古代材料中那些对今天仍然行之有效的东西的探索。它有待解决的问题不在于要告诉人们关于希腊文明或中世纪中国我们所知的一切——而是要告诉人们在西欧或现代中国以前的时代与今天仍旧相关的东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而史学尤见中华文明的底蕴。中华民族的历史学起源甚早,夏朝时就有史官,其后历朝历代都设有专门记载和编纂历史的史官。春秋战国时期,编史之风盛行,《春秋》《左传》等一系列优秀史学著作相继问世。汉以后,更是史学名家辈出。两汉时期,蜀地文化鼎盛,形成了良好的修史传统。魏晋南北朝时期,蜀地出现了若干史学家,其中编纂《三国志》的陈寿更是名扬千古。
-
-
郭小瑞
-
-
摘要:
《英帝国史》是一套由北京大学钱乘旦教授主编的最新史学著作,2019年n月由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著作以时间为顺序,以殖民扩张为线索,将英帝国的历史发展进程分为八个阶段,亦即八卷。第一卷:英帝国的启动。这一时期,英国民族国家开始形成。都铎王朝的殖民思想、重商主义国策、新君主制和民间力量都推动了英国的海外殖民活动,且为英帝国的建立提供了制度保障。
-
-
西中文
-
-
摘要:
一、大学文科生治学问题的特殊性和重要性治学即治理学问,也就是平常说的"研究学问"。"研究"是今天的概念,古人多用"治",两者的含义有阔狭的区别。"治"不但包括研究,而且还有管理、经营的含义,如治国、治家,甚至还有兴利除弊的含义,如治水、治沙。"治学"这个概念,应该包括以上所有的含义。现代科技的发达,使学问的概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是外延的扩大。
-
-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法兰克人史》中的"奇迹"所描绘的克洛维尊重教会,禁止劫掠.这一形象折射出6世纪中期高卢社会的现实:劫掠行为司空见惯,以致教会以大量"奇迹"宣扬此举不得善报.理想化的克洛维形象体现了教会需要强势国王对其进行保护的愿望.但教会因经济利益抵制国王征税,削弱了他们希望加强的王权.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法兰克人史》中的"奇迹"所描绘的克洛维尊重教会,禁止劫掠.这一形象折射出6世纪中期高卢社会的现实:劫掠行为司空见惯,以致教会以大量"奇迹"宣扬此举不得善报.理想化的克洛维形象体现了教会需要强势国王对其进行保护的愿望.但教会因经济利益抵制国王征税,削弱了他们希望加强的王权.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法兰克人史》中的"奇迹"所描绘的克洛维尊重教会,禁止劫掠.这一形象折射出6世纪中期高卢社会的现实:劫掠行为司空见惯,以致教会以大量"奇迹"宣扬此举不得善报.理想化的克洛维形象体现了教会需要强势国王对其进行保护的愿望.但教会因经济利益抵制国王征税,削弱了他们希望加强的王权.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法兰克人史》中的"奇迹"所描绘的克洛维尊重教会,禁止劫掠.这一形象折射出6世纪中期高卢社会的现实:劫掠行为司空见惯,以致教会以大量"奇迹"宣扬此举不得善报.理想化的克洛维形象体现了教会需要强势国王对其进行保护的愿望.但教会因经济利益抵制国王征税,削弱了他们希望加强的王权.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法兰克人史》中的"奇迹"所描绘的克洛维尊重教会,禁止劫掠.这一形象折射出6世纪中期高卢社会的现实:劫掠行为司空见惯,以致教会以大量"奇迹"宣扬此举不得善报.理想化的克洛维形象体现了教会需要强势国王对其进行保护的愿望.但教会因经济利益抵制国王征税,削弱了他们希望加强的王权.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全面关注.其中,对人类功业、战争纷争以及普通人的一生的记叙,无不体现希罗多德的命运观.命运观的内容纷繁复杂:多数情况下,命运是可知的;少数情况下,命运仍然处于不可知的状态.希罗多德命运观的可知论部分更多的是明确或隐性地否定神意、命运的意志在人的命运中的支配地位;不可知论部分,希罗多德更多的是呈现史料,供读者自己判断.总之,都体现了希罗多德命运观的中心命由自主.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全面关注.其中,对人类功业、战争纷争以及普通人的一生的记叙,无不体现希罗多德的命运观.命运观的内容纷繁复杂:多数情况下,命运是可知的;少数情况下,命运仍然处于不可知的状态.希罗多德命运观的可知论部分更多的是明确或隐性地否定神意、命运的意志在人的命运中的支配地位;不可知论部分,希罗多德更多的是呈现史料,供读者自己判断.总之,都体现了希罗多德命运观的中心命由自主.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全面关注.其中,对人类功业、战争纷争以及普通人的一生的记叙,无不体现希罗多德的命运观.命运观的内容纷繁复杂:多数情况下,命运是可知的;少数情况下,命运仍然处于不可知的状态.希罗多德命运观的可知论部分更多的是明确或隐性地否定神意、命运的意志在人的命运中的支配地位;不可知论部分,希罗多德更多的是呈现史料,供读者自己判断.总之,都体现了希罗多德命运观的中心命由自主.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全面关注.其中,对人类功业、战争纷争以及普通人的一生的记叙,无不体现希罗多德的命运观.命运观的内容纷繁复杂:多数情况下,命运是可知的;少数情况下,命运仍然处于不可知的状态.希罗多德命运观的可知论部分更多的是明确或隐性地否定神意、命运的意志在人的命运中的支配地位;不可知论部分,希罗多德更多的是呈现史料,供读者自己判断.总之,都体现了希罗多德命运观的中心命由自主.
-
-
- 《北京师范大学第九届研究生世界史冬季论坛》
| 2013年
-
摘要:
希罗多德在《历史》一书中展开了对人类命运的全面关注.其中,对人类功业、战争纷争以及普通人的一生的记叙,无不体现希罗多德的命运观.命运观的内容纷繁复杂:多数情况下,命运是可知的;少数情况下,命运仍然处于不可知的状态.希罗多德命运观的可知论部分更多的是明确或隐性地否定神意、命运的意志在人的命运中的支配地位;不可知论部分,希罗多德更多的是呈现史料,供读者自己判断.总之,都体现了希罗多德命运观的中心命由自主.
-
-
-
-
-
-
-
-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公开公告日期:2002-05-08
-
摘要:
本发明的特征是在记录媒体上非法地记录著作物的非法第2代复制品时,不能够再生该复制品。在盘上记录著作物的复制品时,作为电子水印,预先埋入记载在盘上的BCA上的媒体识别信息。在复制品的再生时,把该记载在盘的BCA上媒体识别信息与作为电子水印埋入到复制品中的媒体识别信息进行对照,仅在两者一致时进行再生。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