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中国史学

中国史学

中国史学的相关文献在1955年到2021年内共计750篇,主要集中在史学理论、中国史、社会科学丛书、文集、连续性出版物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13篇、专利文献2849篇;相关期刊338种,包括文史哲、学术研究、学习与探索等; 相关会议8种,包括第十一届中国灾害史年会暨“灾害史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中西史学传统的继承和创新”学术研讨会、"历史·史学·社会"学术研讨会等;中国史学的相关文献由604位作者贡献,包括瞿林东、张艳国、张广智等。

中国史学—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37 占比:20.48%

会议论文>

论文:13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2849 占比:79.16%

总计:3599篇

中国史学—发文趋势图

中国史学

-研究学者

  • 瞿林东
  • 张艳国
  • 张广智
  • 李勇
  • 王学典
  • 胡逢祥
  • 刘德斌
  • 徐松巍
  • 李小树
  • 王晴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汪子涵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科学的、革命的,更是在与学术实践及社会实际相结合当中不断创新发展的.这种发展性和进步性,既体现在马克思本人在探索创立唯物史观的过程中,亦体现在中国史学的应用与发展中.当下面对日趋复杂的时代发展境况,中国史学界更应坚定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基石,坚持实事求是、客观辩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治学原则.这既是中国史学在新时期进一步融入世界学术潮流、不断发展的需要,亦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创新与发展的要求.
    • 曾育荣
    • 摘要: 经世致用是中国史学社会功能的突出表征.但在中国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的嬗变中,史学经世的含义存在显著的时代差异.传统史学的"资治"宗旨,主要通过自上而下的方式,以鉴戒和褒贬为内核的教化功能满足社会上层的政治诉求.而受近代以来外侮日近、民族危机深重的刺激,史学与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相连,传统的教化主题遂让位于救亡图存、富国自强的目标,并由此而发展为强调自主独立的民族主义,从而更多地与普通社会民众的现实人生产生关联.尤其是与中国革命和中国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马克思主义史学,伴随中国化进程在"五四"之后的加深,逐步形成了完整框架和严密体系,其鲜明的本土化特色同样体现出民族主义的意蕴.从施用于社会的广度和深度方面考察,在传统至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中国传统史学的教化功能清晰地显现出向通识性演变的趋势,其具体表现为史学对于社会个体层面的道德品性提升、家国情怀培养、民族信仰树立和全球史观形成等方面影响的日渐扩大和深入,时至今日又愈益强化,并富含重要的时代价值.
    • 葛兆光; 王晴佳; 范鑫; 金燕
    • 摘要: 中国传统史学中有关世界的认识变化非常值得注意.从公元前2世纪的《史记》以来,中国就形成了"以中央王朝为中心,以周边四裔为附庸"的世界观念.在此后的两千多年中,曾有过三次虽然可能却终未实现的改变契机,但是一直到19世纪中叶西潮东渐之后,这一观念才出现根本动摇,新的世界观念终于成为常识并进入教科书,取代了传统的世界观念.
    • 徐婧
    • 摘要: 历史是一门人文性的学科,是社会科学的分支,研究历史对现实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目前大多的历史研 究者将研究的重点放在史实的还原上,以及历史事件的分析上,现有的史学概论也是将大篇幅的文字用于描述历史的走向,以及 历史的发展结构。那么作为一门人文性的学科,历史是否有其个性?我们国家历史的个性又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是一个十分关键 的问题。历史学科本身是十分庞杂的。随着现代历史研究的发展。历史研究的理论方法也具有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这种形式下 对中国史学个性的研究似乎更加的复杂。但是历史的发展有其规律,而中国历史研究可谓自成一体,自封建时期起,中国的历史 研究已经相当成熟与完备,发展到现代中国史学求真致用之说蕴意深远。本文将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哲学的角度对中国史 学个性进行解读,希望能够抛转引玉,为中国史学研究尽绵薄之力。
    • 赵梅春
    • 摘要: 20世纪中国史学话语体系经历了从传统史学话语体系向新史学话语体系、新史学话语体系向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的转变。20世纪初期,以进化史观为指导、以揭示历史进化进程及其原理为撰述旨趣、以民史为撰述中心、以救亡图强为目标的新史学话语体系取代了以反映朝代更替、探讨皇朝盛衰兴亡之故、为帝王提供资治的古代史学话语体系。20世纪40年代,形成了以唯物史观为指导、以社会形态理论考察中国历史发展脉络及其阶段、以人民群众为主体、以经济为骨干、以阶级斗争为动力的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20世纪50年代,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取代了新史学话语体系,并在以后的发展中经历了曲折。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来,史学研究者在反思马克思主义史学话语体系的基础上,力图建立具有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中国特色的史学话语体系。在构建新时代中国史学话语体系时,如何认识中国历史、如何处理历史与现实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如何对待西方史学话语体系等,是应予以特别关注的问题。
    • 郭震旦
    • 摘要: 实现主体性是一国史学臻于成熟的标志,它意味着一国史学对于本民族及世界历史有自己独立的认知和表达系统.依托苏醒的中国史观,当代中国史学进行了卓有成效的主体性实践.西方汉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国内史学家挣脱欧洲中心论的束缚提供了示范,并向中国学界展示了摆脱西方中心论后重新构建中国历史叙事的可能性,以及中国历史本身在摆脱欧洲中心约束之后惊人的可塑性.中国史学的主体性崛起及实践具有无可置疑的正当性,但它并不享有与文化本质主义共谋的正当性,必须避免史学主体性的崛起滑进文化本质主义的陷阱.在史学主体性的带领下,中国史叙事一定能够回到它自己的轨道.在主体性推动下,中国史学即将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新的范式正在孕育之中,这必将激发中国史学所蕴藏着的无限潜能,为中国史学开拓出一个新的发展路径.
    • 廉敏
    • 摘要: 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对中国传统史学(中国古代史学)的影响极其深刻地表现在认识论层面.这一层面的影响大致体现出三种途径:一、 与中国古代思想交锋,对中国古代史学产生了连带而来的间接影响;二、 与历史学结合,在由此产生的历史哲学、 历史认识等概念及讨论中,追溯中国古代史学中的相关知识;三、 转化为史学理论的相关问题,从史学理论的角度研究中国古代史学.这几种途径既在时间上呈现出一定的阶段性,也在横向意义上从属于不同的层次.无论哪种途径,有关研究与认识都呈现出浅尝辄止的状况,既不利于正确认识中国古代史学,也不利于中国史学在认识论层面的发展.对此,我们需要提高自觉意识.
    • 顾銮斋
    • 摘要: 一个国家的史学走向世界应主要指通过国外学者的翻译将史学著述推向世界,这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国际地位以及由此决定的话语权状况等.据此可以认为,西方(包括美国)史学在工业化时期已在较大程度上走向世界.朝贡时代的中国史学也曾在较大程度上进入周边国家,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认为是走向世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综合国力的确有了很大提升,但似还不具备在较大程度上走向世界的条件.我们当然可以做一些促进性工作,但关键还是通过自身的综合国力赢得他国的仰慕、接受和拥戴,使外国学者主动翻译中国史书.只要综合国力提升到某种高度,走向世界就必然水到渠成,这主要是一个自然的过程.
    • 陈思彤
    • 摘要: 中国现代的史学发展与传统史学之间有着明显差异,由于受到社会发展与文化融合的限制作用,需要探求现代的中国史学发展历程,开展系统性的近代史学研究,由此才能把控史学走向科学化的发展路径.对此笔者将展开系统化的分析与论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