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源性损伤
医源性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8年到2022年内共计661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临床医学、妇产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36篇、会议论文24篇、专利文献24153篇;相关期刊353种,包括创伤外科杂志、腹部外科、现代泌尿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22种,包括第六届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年会、2011中国普外科焦点问题学术论坛、2011北京市神经外科年会等;医源性损伤的相关文献由1619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强、刁畅、刘永雄等。
医源性损伤—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4153篇
占比:97.34%
总计:24813篇
医源性损伤
-研究学者
- 黄强
- 刁畅
- 刘永雄
- 刘臣海
- 姜洪池
- 张建明
- 张艮甫
- 李强
- 王成
- 程若川
- 胡元国
- 芮长玉
- 花军
- 苏艳军
- 蒋电明
- 赵鸣
- Keane J.R.
- 于兵
- 余雷
- 俞建军
- 傅强
- 冯嘉瑜
- 刘丽杰
- 刘列华
- 刘哲
- 刘存东
- 刘承训
- 刘斌
- 刘美平
- 别平
- 华玉明
- 卞晋荣
- 吴小龙
- 吴胜英
- 周俊晶
- 周嘉良
- 周强
- 周怡利
- 周敏
- 唐郁宽
- 夏明
- 姚明
- 孙仰国
- 张全喜
- 张利
- 张勇
- 张晓明
- 张杰
- 张胜华
- 张长春
-
-
张兆林;
曾庆明;
刘林伟;
谢天朋;
吴玉婷;
徐辉;
刘佛林;
伍耿青;
张国玺;
邹晓峰;
袁源湖
-
-
摘要:
输尿管医源性损伤是输尿管镜手术和盆腹腔手术较常见的并发症,输尿管长段狭窄和缺损时有发生,临床治疗极为棘手。输尿管长段病损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输尿管皮肤造口术[1]、回肠代输尿管术[2]、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1,2]、自体肾移植术[3]等。我院2018年8月~2019年12月应用腹腔镜膀胱肌瓣输尿管成形术治疗输尿管长段病损5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
-
李博雅;
贺庆;
吴家沛;
王坤杰;
沈宏;
罗德毅
-
-
摘要:
目的评价非抗反流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治疗输尿管阴道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收集2008—2018年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就诊的80例输尿管阴道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使用非抗反流型输尿管膀胱再植术进行治疗,即直接行输尿管及膀胱黏膜对黏膜吻合,不使用额外的抗反流手术措施。术后3月进行随访,评估患者临床症状,行尿液分析、泌尿系统超声及排泄性膀胱尿道造影,判断手术效果。结果患者年龄(44.69±7.29)岁,体重指数22.56±2.49,术前漏尿时间(12.71±17.73)d。总体手术成功率为96.25%(77/80),所有患者未见明显膀胱输尿管反流。并发症包括6例轻度肾积水,3例复发性尿路感染,2例术后伤口感染,7例切口疼痛。结论在输尿管阴道瘘患者中,非抗反流型输尿管再植术是一类可靠、有效、且较为简单的手术方式,值得进一步推广。
-
-
李泽彬;
于豪;
李潇
-
-
摘要:
高速气涡轮手机作为口腔疾病诊疗中必不可少的设备,其使用范围几乎覆盖所有口腔亚专科,在临床操作、科研实验和训练考核等方面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通过对住培医生的询问调查、笔者临床带教的实地观察,结合科室高速气涡轮手机的维修统计情况,总结归纳住培医生使用高速气涡轮手机的常见错误,剖析原因,阐明影响及危害,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并深入探讨现阶段的口腔规范化培训在口腔设备的课程设置、带教老师的指导教育和住培医生的求学态度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从住培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和生源质量培养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
黄雨程;
周新华
-
-
摘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在胰腺癌手术中的应用占比越来越高。腔镜视角下,虽然各种结构被放大后更加清晰,但是空间和视角的限制也对小血管的止血提出了不同的挑战。为了评估腹腔镜手术的可行性和对肿瘤的精准切除,术者对胰腺周围尤其是胰头周围血管的解剖学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仔细评估胰周主要血管的解剖关系,可防止术中因对血管解剖的误判而造成对血管的医源性损伤[1]。
-
-
陈明亮;
徐留海;
刘占举;
孙鑫;
李新志;
周游
-
-
摘要:
随着关节镜技术和半月板缝合器械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已逐渐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常规的半月板缝合技术包括Inside-out、Outside-in和All-inside三种方法。膝关节镜外侧入路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以及腘动脉三者间存在特殊的解剖关系(见图1),已有文献证明All-inside缝合技术缝合外侧半月板存在腘窝神经血管束损伤的风险[1-3],国外文献报道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手术中,腘动脉损伤的概率为0.03%[4-7]。据统计,腘动脉损伤是所有血管损伤中截肢率最高的类型[8]。尽管半月板修复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很低,但后果往往十分严重[4]。一般认为当动脉损伤致肢体缺血超过6~12 h,治疗效果锐减[9]。循环重建时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缺血6 h以内施行动脉重建手术的成功率约为90%,而24 h以后成功率仅为20%[10]。现已有文献介绍了减少医源性腘动脉损伤的各种新技术,但如何避免腘动脉医源性损伤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2019年8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1例膝关节镜下All-inside技术修复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导致医源性腘动脉损伤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
何君伟;
潘俊;
白遵光;
王昭辉;
王树声
-
-
摘要:
目的对输尿管瘘患者临床资料及不同处理方式疗效进行回顾分析,总结临床诊治经验。方法我科自2013年5月至2018年5月共收治19例各类原因所导致的输尿管瘘患者,其中男性4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为(51±13)岁。19例患者中,17例患者首先进行输尿管镜检+输尿管支架管(双J管)置入术,如输尿管镜检失败,则视情况改行肾造瘘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2例因感染较重,且腹膜后尿囊明显,遂行尿囊穿刺引流术+患肾造瘘术。结果8例患者成功行输尿管镜检+双J管置入术,5例最终恢复正常;9例逆行输尿管镜检失败的患者,3例直接同期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6例改行肾造瘘术,其中3例因后期瘘口未愈,半年后行输尿管膀胱再植术。3例患者因反复感染,最终切除患肾。结论如果Ⅰ期输尿管镜检查术可恢复输尿管连续性,可尝试留置双J管;如Ⅰ期输尿管镜检查术失败,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则应选择同期行输尿管修补术或输尿管膀胱再植术,单纯行肾造瘘术只会延长病程并不能改变患者最终结局;感染是导致输尿管瘘患者最终切肾的主要因素。
-
-
李昶田;
唐文博;
高元兴;
尹注增;
赵之明;
安力春
-
-
摘要:
胰腺手术一直是腹部外科最具挑战性的手术之一,这是因为胰腺深藏于腹腔脏器后方,位置隐匿,且毗邻的血管与器官众多,而胰腺手术常需对其周围的系膜进行大范围的解剖游离,容易造成副损伤;此外,胰管作为胰腺外分泌部的导管,是胰液的主要流出通道,而胰液具有强腐蚀性,因此胰瘘作为胰腺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还可能增加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发生风险,甚至导致死亡[1-2]。综合以上多种因素,与其他外科相比,胰腺外科起步较晚且发展较慢。目前,对于胰腺头部与体尾部的恶性肿瘤,公认的标准术式是规范化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与胰体尾切除术;而对于胰腺头部、体尾部的良性肿瘤,由于传统观念认为主胰管损伤后无法进行修复与重建,且胰腺难以进行端-端对拢缝合,因此,常用术式依然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胰腺中段切除术、胰体尾切除术[3]。这类手术对于胰腺良性肿瘤而言,不仅会医源性损伤过多的正常胰腺组织,还需行胰腺-消化道吻合完成肿瘤切除,破坏了胰液正常的生理性流出道,明显增加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4]。
-
-
范旸;
沈宏;
罗德毅
-
-
摘要:
女性泌尿生殖道瘘是指女性生殖系统空腔器官或生殖道与膀胱、输尿管或尿道之间的异常通道,以膀胱阴道瘘和输尿管阴道瘘最为常见[1]。主要临床症状为阴道不自主漏尿以及相关不适,患者的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其病因包括先天畸形、分娩、创伤、感染,以及医源性损伤如妇产科手术和放射治疗等。在发达国家,大部分泌尿生殖道瘘由医源性损伤导致;在我国,近年来医源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也呈明显上升趋势[1,2]。由于该病患者的异质性较大,临床上处理方法较多,不存在绝对首选的治疗方式,应在仔细进行个体化评估后积极治疗。本文将对医源性损伤导致的女性泌尿生殖道瘘的发病和治疗策略进行探讨。
-
-
苟成仁;
刘小娜;
王昆
-
-
摘要:
输尿管损伤几率低,致伤因素主要见于医源性损伤和贯通性外伤,医源性因素多见于妇产科手术、泌尿科腔镜手术、胃肠外科手术,而输尿管长段断裂、撕脱是输尿管损伤中最严重的类型,治疗难度大。本文报道遵义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因外院行清宫术和输尿管镜术致输尿管长段断裂各1例,2例均行急诊回肠代长段输尿管术。
-
-
刘坤;
刘强;
迪丽达尔·斯地克;
艾米如拉江·艾尔肯;
张炜昕;
努尔艾力·提来克;
王玉杰
-
-
摘要:
目的分析宫颈癌放疗后输尿管狭窄的因素并对其处理方式进行讨论。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2018年6月31日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放射性治疗的163例宫颈癌患者资料,对年龄、肿瘤分期(FIGO分期)、是否同步化疗、盆腔外放疗剂量、术前血红蛋白等14个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本组163例患者中,出现输尿管狭窄患者共20例(8.15%),其中左侧3例,右侧8例,双侧9例。狭窄出现时间平均在782.85(37~2323)d。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得出,肿瘤分期、盆腔外放疗剂量是放疗后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肿瘤分期高、盆腔外放疗剂量大可能是患者发生放疗后输尿管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
-
-
李宗民;
李汉成;
陈凌霜
- 《中国民间中医医药研究开发协会成立30周年纪念暨“贴针灸杯”第三届全国民间中医药发展大会》
| 2015年
-
摘要:
中国传统手法有数千年历史,渊源流长,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做出一定的贡献.深受患者欢迎.近年来推拿导致意外损伤,国内很多学者均有报导;例如:手法强力突然旋转造成颈椎骨折,盲目强行手法引起寰枢关节脱位.推拿手法失当.生硬粗暴而造成脊髓损伤,也有因落枕施行强力斜扳造成高位截瘫等.因此提高手法的安全性,防止意外损伤发生极为重要.通过多年临床总结,除颈、腰部常易发生医源性损伤外,其他部位损伤也常有发生.通过生理解剖及影像学的手段,提出几种常易发生医源性损伤,为从事中医手法的工作者提供警示,防止此类病案的发生.
-
-
-
-
-
RUI Changyu;
芮长玉;
ZHAO Ming;
赵鸣;
HUA Jun;
花军
- 《第六届安徽省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目的:探讨桡神经损伤的神经电生理检测方法及医源性桡神经损伤的预防.方法:测定桡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根据桡神经损伤定位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需要,按不同阶段分布选择肌肉进行肌电图(EMG)检查.结果:40例患者桡神经肘以上完全性(或严重)损伤20例,不全性损伤9例;桡神经肘以下完全性(或严重)损伤7例,不全性损伤3例;桡神经腋部严重损伤1例.医源性桡神经损伤11例,占总病例的27.5%.结论:桡神经损伤诊断应用神经电生理检查很重要,EMG在桡神经损伤的定位诊断与鉴别诊断中有着重要价值,其中肱桡肌、肱三头肌、三角肌是重要的鉴别诊断及定位肌肉.医源性桡神经损伤难以回避且发生率较高,应用术中持续肌电监测可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与操作的精确性,减少神经损伤的发生.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