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

胆管损伤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856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03篇、会议论文49篇、专利文献25117篇;相关期刊432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国际外科学杂志、临床外科杂志等; 相关会议30种,包括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第23届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2009国际肝胆胰外科南通论坛暨第二十二届全国肝胆胰外科学术经验交流会等;胆管损伤的相关文献由3610位作者贡献,包括高志清、黄志强、陈训如等。

胆管损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03 占比:6.69%

会议论文>

论文:49 占比:0.18%

专利文献>

论文:25117 占比:93.13%

总计:26969篇

胆管损伤—发文趋势图

胆管损伤

-研究学者

  • 高志清
  • 黄志强
  • 陈训如
  • 董家鸿
  • 付由池
  • 何振平
  • 李为民
  • 梁力建
  • 蔡军
  • 刘永雄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杨永菊
    • 摘要: 目的探讨全面护理措施应用在胆结石患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将来我院治疗的68例胆结石手术患者(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入院)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平均34例。分别通过全面护理措施和常规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不同护理之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术后进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76%vs.35.29%)(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改善优于对照组,焦虑情绪和抑郁情绪改善也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之后的生活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3例,占97.06%)患者护理后的满意度水平明显比对照组(28例,占82.35%)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胆红素水平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全面护理措施应用在胆结石患者的护理中,可促进患者术后康复质量的提升,减少并发症对患者的影响,能够改善患者的术后疼痛和负面情绪,提高整体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满意度,改善患者术后的总胆红素和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值得推荐。
    • 黄镇; 胡刚; 杨建武; 李成林; 崔彦
    • 摘要: 虽然腹腔镜手术已成为临床常规技术,但其所引起的胆管损伤一直是困扰临床的一个魔咒。胆管损伤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LC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率为0.3%~0.5%[1-2],一旦发生,可引发胆漏、胆道梗阻、胆汁性腹膜炎、化脓性胆管炎、脓毒血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等严重后果[3],大多需要行胆道重建手术,而术后仍可能会反复发作的胆管炎、胆汁性肝硬化,以至导致终末期肝病,严重者需要行肝移植术,甚至引起死亡。笔者就LC术中胆管损伤的主要原因、分型、治疗和预防作一综述。
    • 朱润; 蒋圣军; 隋韬; 贾凡
    • 摘要: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发生率,并分析造成胆管损伤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1年12月北京市垂杨柳医院收治的1500例胆囊切除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发生胆管损伤将其分为损伤组(18例,发生胆管损伤)和未损伤组(1482,未发生胆管损伤)。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胆管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构建预测模型,分析其临床应用价值。结果1500例患者中,共发生胆管损伤18例,发生率为1.20%。其中术中损伤6例,术后损伤12例。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胆囊三角解剖变异(95%CI=1.223~2.346,OR=1.694,P=0.002)、胆囊管长度(95%CI=0.520~0.758,OR=0.628,P=0.000)、胆囊结石类型(95%CI=1.202~12.751,OR=3.915,P=0.023)及术中粘连(95%CI=1.553~12.947,OR=4.484,P=0.006)是胆囊切除术围术期发生胆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根据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建立预测模型Y=0.527X 2-0.465X 3+1.365X 4+1.501X 6,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显示,该模型判断胆管损伤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82(SE=0.105,95%CI=0.576~0.988,P=0.026),敏感度为0.833,特异度为0.750。结论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仍可能发生胆管损伤,胆管损伤的发生与胆囊三角解剖变异、胆囊管长度、胆囊结石类型及术中粘连有关,临床应加以重视。
    • 袁维; 黄杏; 曾雅雯; 石姣灵; 陈斌
    • 摘要: 患者,男性,58岁,主因“腹痛、身目尿黄伴乏力1月余,恶心呕吐、纳差半月余”于2020年8月17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持续性上腹痛,进食后明显加重,无恶心、呕吐,无畏寒、发热等其他不适,当地医院胃镜:1.胃潴留;2.慢性浅表性胃炎;3.十二指肠炎;4.Barrett食管。予“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胶囊2片2次/d”口服;服用2 d后上腹痛明显缓解,但开始出现身目尿黄、乏力、全身瘙痒,当地医院查肝功能:ALT 117.6 U/L,AST 66 U/L,Alb 39.2 g/L,TBil 124.7μmol/L,DBil 74.7μmol/L。
    • 陆昌友; 徐勇; 薛瑞丰; 郭勇; 方超; 喻淋淋
    • 摘要: 目的探讨联合胆囊管解剖特点与围胆囊三角区分离预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胆管损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胆外科2005年1月至2020年01月开展的9460例LC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共开展9460例LC术,全组病例术中均无肝外主要胆管损伤.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2005年1月至2013年12月4312例LC术中转开腹7例,术后出现胆漏4例,经腹腔引流管或穿刺引流保守治愈.迷走胆管损伤致胆汁性腹膜炎2例,经再次腹腔镜下手术缝合结扎治愈;胆总管残留结石3例,术后经ERCP取出结石,切口脂肪液化4例.2014年1月至2020年1月5148例LC术中发现变异胆管或迷走胆管11例,中转开腹4例,均无胆漏及迷走胆管损伤等并发症.胆总管残余结石2例,切口脂肪液化3例,均采用前述方法治愈.结论熟悉胆囊管解剖特点可预防肝外主要胆管损伤,仔细解剖围胆囊三角区可预防迷走胆管或副肝管的损伤,两者联合可显著提高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
    • 常亮
    • 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胆管损伤发生的诊治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随机选取2019年3月—2020年6月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86例急性胆囊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未发生胆管损伤的5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的影响因素将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组患者病历资料中的胆囊壁厚度≥4 mm、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1);手术情况中比较发现,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变异、术中操作不当、术中经验不足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有差异(P<0.05);胆囊壁厚度≥4 mm、Calot三角充血、Calot三角水肿、胆囊三角区的解剖变异、术中操作不当、术中经验不足均为急性胆囊炎术后胆管损伤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急性胆囊炎患者术后发生胆管损伤的影响因素较多,应制定精准化的手术方案,在最大程度上减少胆管损伤的发病率,从而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 王潇宁; 吴硕东; 汪聪; 邱锐
    • 摘要: 目的探讨LC术中经静脉注射吲哚菁绿(indocyaninegreen,ICG)的最佳给药剂量。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11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第二普通外科收治的行荧光导航LC的40例患者临床资料,患者通过信封法随机平分至ICG剂量为0.125 mg、0.250 mg、0.500 mg、1.000 mg四组中,观察患者肝外胆管显影时间及显影率、荧光强度及荧光强度对比值。结果随着给药剂量的增加,肝脏背景荧光强度亦明显增加;给药20 min时,0.125 mg组、0.250 mg组胆囊管-胆总管(CD-CBD)连接处荧光强度仍较低[(64.149±58.808)vs(101.495±58.247)],0.500 mg组、1.000 mg组CD-CBD连接处荧光强度则相对较高[(160.033±31.835)vs 167.678±43.101)]。此外,0.125 mg组显影时间较长,4组间肝脏[(92±29)s vs(53±30)s vs(33±12)s vs(31±11)s,F=15.500,P<0.05)、CD-CBD连接处[(933±101)s vs(755±123)s vs(771±111)s vs(767±110)s,F=3.695,P<0.05)显影时间具有统计学差异。4组间给药20 min时CD-CBD连接处显影率具有统计学差异(60%vs 80%vs 100%vs 100%,χ^(2)=7.157,P<0.05);0.500 mg组、1.000 mg组给药20 min时CD-CBD连接处完全显影,且15 min时0.500 mg组荧光强度对比值优于1.000 mg组[-0.058(-0.082,0.057)vs-0.223(-0.362,-0.038),H=3.863,P<0.05]。术中荧光效果评价调查显示,60%的医师认为0.500 mg ICG是最佳术中静脉注射剂量,90%的医师认可术中经静脉注射ICG的有效性。结论LC术中经静脉注射ICG 0.500 mg,即可达到满意的荧光效果,可满足LC绝大多数情况下的荧光需求。该方案可常规应用于荧光导航LC中,存在粘连或胆囊三角脂肪堆积严重时,可酌情增加ICG剂量。
    • 胡岳; 杨晓平; 姜建帅; 杨亮; 曹清
    • 摘要: 目的探讨暴露浆膜下内层的胆囊剥离术在急性、亚急性胆囊炎LC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整理2019年1月至12月本团队应用暴露浆膜下内层的胆囊剥离术行LC的179例急性、亚急性胆囊炎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在术中首先采用“V”字形打开胆囊前、后三角浆膜,暴露出胆囊浆膜下外层和浆膜下内层分界,以此为标记界限,沿着两层之间分界进一步钝锐结合分离,术中更好地建立关键安全视野(critical view of safety,CVS),在此基础上安全实施LC术。结果178例病例成功实施暴露浆膜下内层的胆囊剥离术并完成LC术,1例因粘连严重中转开腹。手术时间25~60 min,平均(35.39±10.10)min;出血量10~150 mL,平均(36.20±26.75)mL。术后第1天腹腔引流液量5~80 mL,平均(32.91±20.66)mL;术后引流管拔除时间2~10 d,平均(3.98±1.95)d;术后第1~3 d肛门排气;术后第2~4天恢复流质;术后住院时间为2~10 d,平均(4.48±2.02)d。1例肝硬化患者术后腹腔出血经保守治疗痊愈,其余病例无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因术后病理提示胆囊癌再次手术,其余病例无再次手术;所有病例随访0.5~3个月均恢复良好。结论急性、亚急性胆囊炎等炎症较重时通常难以获得CVS,利用暴露浆膜下内层的胆囊剥离术能够在术中充分细致解剖胆囊并且安全实现CVS,该术式简单、易学、易用,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急性、亚急性胆囊炎行LC的手术切除难度、术中胆管损伤和出血风险,有效保证手术安全,在胆囊炎症较重的复杂LC术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陈德兴; 李晓勇; 邢光远; 刘文超; 陶永泽; 邢金; 邹文华; 周奕彤
    •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技术修复肝外胆管不同部位、程度损伤的效果。方法2001年7月~2021年10月采用以下4种腹腔镜下修复胆管方法治疗33例肝外胆管损伤:①胆管端端吻合:23例左右肝管、肝总管或胆总管不完全或完全横断/斜断伤行胆管端端吻合,其中8例肝总管不完全横断未放置T管,其余留置T管1年;②Roux-en-Y胆肠吻合:6例术后发现肝管损伤且位置较高,胆管管壁缺失无法行端端吻合,行Roux-en-Y胆肠吻合,留置T管;③胆囊管壁瓣转移修复:3例肝总管前壁缺损行胆囊管壁瓣转移修复,留置T管;④1例误纵切开胆总管后壁5 mm,行缝合修复,留置T管。结果1例放置胆道支架3个月随访中,2例失访,其余30例随访1~16年,中位数5年,其中5年13例。共25例留置T管,除2例T管脱落外,其余23例术后1年拔T管,同时胆道镜检查吻合口无狭窄。并发症包括T管脱落2例,胆漏3例,腹腔出血、应激性溃疡2例,胆管炎1例,均治愈。结论腹腔镜修复肝外胆管损伤,视野宽阔利于观察,并且放大较细的肝管,利于精准缝合操作,可达到满意的治疗效果,再加上T管对吻合口的支撑作用,最大限度地避免吻合口狭窄的发生,是肝外胆管损伤修复的精准的微创手术方法。
    • 胡金龙; 李敏; 刘东全; 袁中旭; 姚佳明; 钟兴国; 曹葆强
    • 摘要: 目的探讨回溯手术录像和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的方法评价安全性关键术野(CVS)技术在真实世界中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6月该院收治的行LC并保留完整手术录像资料的患者172例。通过回顾手术录像及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CVS组和未完成CVS(NCVS)组,比较两组不同胆囊炎严重程度的患者在胆囊系膜解剖、重要管道识别、术中胆管损伤(BDI)、手术时间、术后胆漏及住院时间等差异。对影响中/重度胆囊炎实施CVS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判断其预测价值。结果本组LC总体达到CVS的比例为70.93%(122/172),轻/中/重度胆囊炎患者实施CVS的比例分别为85.98%、49.12%、25.00%。CVS组中,不同胆囊炎严重程度的患者均能顺利完成胆囊系膜、胆囊颈管及血管、胆囊床下1/3的显露;NCVS组中,与轻度胆囊炎患者比较,中/重度胆囊炎患者胆囊系膜显露率(80.00%vs.48.57%)、胆囊颈管/血管显露率(73.33%vs.42.86%)较低,胆囊床下1/3显露率(46.67%vs.82.86%)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8×10^(9)/L、体重指数(BMI)>24 kg/m^(2)、既往行胆囊穿刺、存在胆管变异、胆囊颈管结石嵌顿是其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以上危险因素预测CVS实施效果具有良好效能,曲线下面积为0.851。结论CVS技术能够减少BDI发生,中/重度胆囊炎患者实施相对困难,术前评估有助于判断中/重度胆囊炎患者是否能够实施CVS。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