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腘动脉

腘动脉

腘动脉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28篇,主要集中在外科学、内科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16篇、会议论文8篇、专利文献13095篇;相关期刊129种,包括中国骨伤、解剖与临床、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等; 相关会议6种,包括第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第三届全国创伤骨科学术会暨组织修复与重建新技术研讨会、第八届全国血管外科学术会议等;腘动脉的相关文献由842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昌伟、李军、李拥军等。

腘动脉—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16 占比:1.62%

会议论文>

论文: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13095 占比:98.32%

总计:13319篇

腘动脉—发文趋势图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邓万冰; 李朋; 孙龙宇; 刘润禹; 张铖; 刘勇; 何延政; 孙晓磊
    •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支架内再狭窄(ISR)与术后患者死亡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Cochrane、EMbase、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自建库至2021年9月1日关于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的随机对照试验,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以RevMa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4项研究、351例股腘动脉ISR患者;其中试验组(n=183)均接受紫杉醇涂层药物球囊、对照组(n=168)均接受普通球囊干预;术后随访0.5~26.0个月,平均(18.5±7.6)个月。异质性分析显示文献间无明显异质性,故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试验组总死亡率为4.92%(9/183),对照组为4.76%(8/1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风险比(RR)为1.02[95%CI(0.41,2.52),P=0.96]。术后6个月内、6~12个月及12~24个月,试验组死亡率分别为2.90%(4/138)、2.33%(3/129)及2.70%(2/74),对照组分别为3.28%(4/122)、3.39%(4/118)及0(0/69),组间各时间段死亡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RR分别为0.88[95%CI(0.27,2.94),P=0.84]、0.71[95%CI(0.16,3.06),P=0.64]及4.73[95%CI(0.24,95.09),P=0.31]。结论紫杉醇涂层球囊治疗股腘动脉ISR与术后患者死亡未见明显关联。
    • 罗珂
    • 摘要: 目的:分析收肌管联合腘动脉与膝关节后囊间隙(IPACK)阻滞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患者进行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至2021年12月间于广西骨伤医院接受TKA的75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抽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Ⅰ组和对照Ⅱ组(25例/组)。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收肌管联合IPACK阻滞进行镇痛,为对照Ⅰ组患者采用股神经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法进行镇痛,为对照Ⅱ组患者采用收肌管阻滞进行镇痛。对比三组患者术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的评分、股四头肌的肌力及膝关节的活动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 h、8 h、24 h及48 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Ⅰ组患者和对照Ⅱ组患者,其术后股四头肌的肌力、膝关节的活动度均高于对照Ⅰ组患者和对照Ⅱ组患者,P<0.05。结论:为TKA后患者采用收肌管加IPACK阻滞法进行镇痛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促进其康复。
    • 陈明亮; 徐留海; 刘占举; 孙鑫; 李新志; 周游
    • 摘要: 随着关节镜技术和半月板缝合器械的不断发展,关节镜下半月板修复术已逐渐成为治疗半月板损伤的首选方法。常规的半月板缝合技术包括Inside-out、Outside-in和All-inside三种方法。膝关节镜外侧入路与外侧半月板后角以及腘动脉三者间存在特殊的解剖关系(见图1),已有文献证明All-inside缝合技术缝合外侧半月板存在腘窝神经血管束损伤的风险[1-3],国外文献报道关节镜下外侧半月板后角缝合手术中,腘动脉损伤的概率为0.03%[4-7]。据统计,腘动脉损伤是所有血管损伤中截肢率最高的类型[8]。尽管半月板修复过程中神经血管损伤的发生率很低,但后果往往十分严重[4]。一般认为当动脉损伤致肢体缺血超过6~12 h,治疗效果锐减[9]。循环重建时间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缺血6 h以内施行动脉重建手术的成功率约为90%,而24 h以后成功率仅为20%[10]。现已有文献介绍了减少医源性腘动脉损伤的各种新技术,但如何避免腘动脉医源性损伤一直是具有挑战性的难题。2019年8月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收治1例膝关节镜下All-inside技术修复外侧半月板后角撕裂导致医源性腘动脉损伤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 侯高峰; 杨柳; 朱信心; 孙龙凤; 王创威; 刘磊; 姚志敏
    • 摘要: 腘动脉外膜囊肿(cystic adventitial disease of the poplit-eal artery,CADPA)是一种极罕见的非动脉瘤性腘动脉疾病,国内外文献鲜有报道。该病常常被误诊,目前诊断手段及治疗方式仍存在争议。笔者近期收治1例腘动脉外膜囊肿患者,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57岁,因右下肢间歇性跛行1年入院。患者出现间歇性跛行后在当地医院以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对症治疗,但症状一直未缓解。
    • 郭坚东; 林印胜; 陈梅; 张艳; 李承志
    • 摘要: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对比Viabahn覆膜支架与金属裸支架(BMS)治疗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效果。方法检索筛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医学网、中国知网、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和PubMed数据库关于以Viabahn覆膜支架(Viabahn组)及BMS(BMS组)治疗股腘ASO的随机对照研究,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4月30日;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Cochrane RevMan 5.3软件分析组间技术成功率、12个月一/二期通畅率、靶病变血管重建(TLR)率和/或截肢率。结果最终纳入9篇文献,含Viabahn组424例、BMS组469例共893例患者。Viabahn组12个月一期通畅率高于BMS组[比值比(OR)=1.90,95%CI(1.23,2.92),P=0.004],而其TLR率低于BMS组[OR=0.44,95%CI(0.26,0.76),P=0.003],组间技术成功率[风险差异(RD)=0,95%CI(-0.01,0.02),P=0.59]、12个月二期通畅率[OR=1.48,95%CI(0.96,2.29),P=0.07]及截肢率[RD=0,95%CI(-0.02,0.03),P=0.7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iabahn覆膜支架及BMS用于治疗股腘动脉ASO可提高12个月一期通畅率、降低TLR率,二者12个月二期通畅率及截肢率相当。
    • 沈瑞东; 骆曦图; 杨澄宇
    • 摘要: 患者,男性,78岁,既往有高血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史,曾因急性心力衰竭而行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有长期吸烟和饮酒史。2020年7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间歇性跛行,以左侧为甚,并于2020年7月15日入院行支架植入术加药物涂层球囊扩张术,术后左下肢症状缓解而出院。2020年10月23日患者再次因间歇性跛行入院,拟行右下肢腔内手术治疗。患者入院诊断为:①双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②高血压(3级);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④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入院检查血常规、大便常规、尿常规、凝血常规和D-二聚体、肝功能、生化指标、心肌缺血相关指标、感染相关指标等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查胸部X线平片示右上肺及右肺小结节影,性质待定,肺气肿征、主动脉硬化;心电图示一度房室传导阻滞、ST-T异常。双下肢动脉CTA示:①左侧腘动脉上段(支架远端)夹层,累及长度约5 cm;②左侧股浅动脉支架管腔通畅;③双下肢动脉硬化征象[图1,其中右侧股浅动脉管壁多发高、低密度斑块,以下段为著,局部管腔重度狭窄;右侧腘动脉管壁少许高密度斑块,相应局部管腔轻度狭窄;双侧胫前、胫后、腓动脉和足背、足底动脉管壁全程多发高、低密度斑块(左侧为稍著),并相应多发中重度狭窄;左侧足底、足背动脉显示尚可,右侧足底、足背动脉分支减少,远端分支未显示];④腹主动脉及内脏动脉区多发动脉硬化斑块。
    • 谢琳; 景香香; 张洁
    • 摘要: 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8岁,因“左下肢行走后疼痛1周”入院。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乏力、疼痛等症状,主要位于左小腿后方,疼痛呈持续性,无放射痛,行走时症状明显。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68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89/95 mmHg(1 mmHg≈0.133 kPa),神志清,双肺听诊呼吸音稍粗,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明显杂音。专科查体:左足皮温稍低,左侧足背动脉、胫后动脉未触及,左小腿后方肌肉轻压痛,感觉、运动功能基本正常,四肢肌力Ⅴ级。2020-12-02下肢动脉超声检查:左侧腘动脉前、后壁均可见单个不规则低回声区,大小分别约31.4 mm×6.4 mm、36.3 mm×4.7 mm,管腔狭窄;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查:低回声区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见图1),狭窄处血流速度明显增快,最大流速约411 cm/s;超声提示左侧腘动脉狭窄(>75%),壁内血肿可能。超声造影提示:左侧腘动脉前后壁内低回声区内无增强(考虑良性病变),见图2。CTA显示:左侧腘动脉显影浅淡,局部管腔重度狭窄。为求进一步诊治,门诊拟“左腘动脉狭窄”收住入院。患者于2020-12-11全麻下行左腘动脉病变段切除+同侧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术,术中探查见左腘动脉壁局部呈囊性变,周围炎症反应明显,纤维组织异常增生,外膜膨隆,切开见大量黄白色胶冻样物质涌出(见图3),充分剥除外膜囊肿及囊液后,见腘动脉搏动恢复正常,故放弃进一步大隐静脉移植术。术后予扩张血管、抗凝等对症支持治疗,并于术后第10天复查超声示腘动脉血流恢复,无狭窄,患者无左下肢不适等症状,病情好转,遂予办理出院。
    • 杨铁权; 余钻标; 杨杰科
    • 摘要: 目的 探讨膝关节区创伤合并腘动脉损伤的临床诊治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11例膝关节区创伤合并腘动脉损伤患者的资料,包括胫骨平台骨折7例,膝关节区脱位2例,医源性损伤2例,均因合并下肢急性缺血症状就诊。结果 11例中,9例行急诊手术探查,并予腘动脉血管重建,8例患肢重建血管血供良好,避免截肢风险,但其中1例重建术后因肌肉坏死伴感染行截肢;另2例由于血管未及时开通,患肢缺血严重,行膝下截肢。结论对于膝关节区的创伤,救治时要认真排查评估其血管损伤情况,尽早发现并及时重建血管是避免截肢的关键。
    • 张传燚; 林登峰; 李晓涛
    • 摘要: 骨关节炎最终的结果可导致难以忍受的疼痛和严重的残疾~([1])。老年人群体是全膝关节置换术(TKA)的高发人群,在20世纪70年代末TKA开始广泛应用,目前已成为中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治疗的有效手段~([2])。在TKA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的同时,其相关并发症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在术中发生的重要神经损伤和术后膝关节的疼痛等仍然是非常棘手的问题,且血管损伤相关并发症虽然相对比较少见,但一旦发生,危险性大,后果极为严重,严重者致手术失败可导致截肢,甚至死亡~([2,3])。本文对膝关节的解剖结构研究在TKA中的应用进行综述。
    • 王保群; 刘军军; 辛海; 官笑梅; 李君; 王豪夫
    • 摘要: 目的探讨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膝下动脉逆行开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收集2015—2016年在我院治疗的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病人,其中接受膝下动脉逆行腔内介入(REI)治疗者33例(REI组),常规经股动脉开通治疗者97例(TFA组),比较两组的技术成功率、手术并发症发生率、血管通畅率、保肢率。结果REI组与TFA组的技术成功率分别为78.8%和90.2%。REI组与TFA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和6.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平均随访19.8个月(1~30月),REI组和TFA组的一期通畅率术后1年时分别为48.4%和54.2%,术后2年时分别为29.4%和50.6%;REI组和TFA组的辅助一期通畅率术后1年时分别为63.1%和73.3%,术后2年时分别为36.3%和58.4%。TFA组一期通畅率和辅助一期通畅率相对较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REI组术后1、2年时的保肢率分别为93.0%和87.5%,TFA组分别为100.0%和95.4%,两组保肢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膝下动脉REI与常规经股动脉开通治疗TASCⅡC/D型股腘动脉硬化闭塞症,随访期间血管通畅率相当,且远端穿刺部位并发症很少发生,因此REI可作为常规经股动脉入路开通失败后的补救治疗手段。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