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

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729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外科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15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46525篇;相关期刊194种,包括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2种,包括第五届微创血管外科国际研讨会暨全国下肢静脉疾病微创治疗研讨会、第五届北京五洲心血管疾病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心血管外科医师年会、第四届微创血管外科国际研讨会等;动脉闭塞性疾病的相关文献由240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昌伟、缪中荣、吴庆华等。

动脉闭塞性疾病—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15 占比:1.51%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6525 占比:98.46%

总计:47252篇

动脉闭塞性疾病—发文趋势图

动脉闭塞性疾病

-研究学者

  • 刘昌伟
  • 缪中荣
  • 吴庆华
  • 张建
  • 谷涌泉
  • 陈忠
  • 刘暴
  • 叶炜
  • 宁莫凡
  • 张望德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乔杉杉; 王云峰; 赵莹莹; 张拥波
    • 摘要: 目的:对颈内动脉闭塞(ICAO)患者进行5年随访,观察及评估预后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收集71例ICAO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采用电话随访方式随访5年,根据改良Rankin评分(mRS)将ICAO患者分为结局良好组(mRS≤2分)和结局不良组(mRS>2分);对可能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随访5年后,纳入预后良好组48例(67.60%),预后不良组23例(32.29%)。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口服他汀的患者相对预后良好,合并房颤、既往卒中史,高同型半胱氨酸(HCY)及高胆固醇(TC)血症的患者相对预后不良,2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Logistic回归分析,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合并房颤、HCY和TC水平与ICAO患者预后相关(P<0.05)。结论:ICAO患者5年的预后总体水平较好。坚持口服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的ICAO患者预后相对良好,合并房颤、高HCY和高TC血症的ICAO患者预后不良。
    • 肖飞; 刘增品
    • 摘要: 患者男,64岁,体检超声发现右颈内动脉闭塞、左颈内动脉狭窄收入院;3年前接受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术后规律口服抗凝及抗血小板药;无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入院后查体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颈动脉CT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闭塞,左颈内动脉狭窄(70%~90%),前交通动脉开放。经股动脉插管全脑血管造影:右颈内动脉闭塞,左颈内动脉狭窄约90%,前交通动脉开放,左锁骨下动脉闭塞,左椎动脉盗血。
    • 韩旭; 张焕; 陈杰; 武晔; 王志群; 崔斌
    • 摘要: 目的 探寻能谱CT结合探针技术在优化椎动脉闭塞段血管显示及闭塞段成分分析的应用研究。方法 收集脑血管病事件接受头颈CT血管造影检查确诊的慢性椎动脉闭塞患者25例,采用双源双能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技术分别获得40~100 keV(间隔10 keV)7个单能量图像,并以常规90 kV作为质量控制图像,比较各能级图像间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及平均噪声。利用探针技术分别测量椎动脉闭塞近段血管0、5、10 mm处管腔内碘浓度、脂质含量及能谱曲线,分析不同分段测量值差异及曲线变化。结果 40~100 keV单能图像及90 kV共8个图像椎动脉闭塞段信噪比、对比噪声比和平均噪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80 keV图像信噪比最高(5.43±2.39)、对比噪声比最大(3.48±1.52)。80 keV图像平均噪声明显低于40 keV、50 keV、60 keV、70 keV、90 kV图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动脉闭塞近、中、远不同节段碘浓度及脂质含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动脉闭塞近段弓背向上型曲线发生率较中段和远段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结论 80 keV双源双能CT新虚拟单能量成像可以提高头颈CT血管造影中椎动脉闭塞段图像质量;判别闭塞段管腔内脂质含量和碘浓度是否存在梯度变化,并结合能谱曲线分析,推测血管闭塞的原因。
    • 杨艳红; 高迪; 刘丽君; 李宏; 王澜静; 初敏; 滕继军
    • 摘要: 目的探讨年龄≥80岁非血管再通治疗脑梗死患者出血转化(HT)的风险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0月就诊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病房首发脑梗死的年龄≥80岁患者134例,根据患者脑梗死后90 d内有无HT分为HT组33例和非HT组101例。均行头颅CT和(或)MRI检查,记录脑微出血(CMB)数量和位置,进行TOAST分型。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用ROC曲线评价各变量对HT的预测效能。结果HT组心房颤动、心源性栓塞(CE)、原因不明型、大面积脑梗死比例和D-二聚体水平明显高于非HT组(P<0.05,P<0.01);HT组CMB 3级较非HT组多见,且以深部为主(P<0.05,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E(OR=3.197,95%CI:1.135~9.002,P=0.028)、CMB分级(OR=2.409,95%CI:1.309~4.435,P=0.005)、脑梗死面积(OR=2.116,95%CI:1.088~4.116,P=0.027)是患者HT的独立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显示,CE、CMB分级对HT具有一定预测价值(P<0.01)。结论年龄≥80岁非血管再通脑梗死患者HT增多的主要因素与CE发病率高和CMB分级高可能有关。在脑梗死治疗中,可参考病因分型及小血管征象对老年人群进行风险分层,来进一步确保治疗的安全性。
    • 陈季南; 杨倩; 余玉盛; 张爱娟; 李军荣
    • 摘要: 目的探讨磁敏感加权成像皮质静脉征与急性脑梗死进展的关系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5月南京市江宁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130例,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非进展组98例和进展组32例。比较非进展组与进展组一般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检查,并进一步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皮质静脉征在急性脑梗死进展中的作用。又根据皮质静脉征情况分为减少组19例,正常组72例及增多组39例,比较3组入院时NIHSS评分、发病7 d NIHSS评分、大血管狭窄及急性脑梗死进展情况。结果进展组LDL-C、TC、发病7 d NIHSS评分、大血管狭窄和皮质静脉征增多比例明显高于非进展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皮质静脉征增多是急性脑梗死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OR=8.412,95%CI:3.018~23.448,P=0.000)。减少组、正常组及增多组发病7 d NIHSS评分、大血管狭窄及急性脑梗死进展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皮质静脉征增多与急性脑梗死进展密切相关,是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有效指标。
    • 张川; 吴冠瑾; 冯静静; 李雷申
    •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颈内动脉闭塞(CICAO)患者功能磁共振成像特点和脑白质高信号(WMH)与脑梗死风险预测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1月1日~2021年3月31日河南大学附属郑州颐和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确诊的CICAO患者57例(CICAO组),CICAO组又按照脑灌注结果分为灌注正常组30例和低灌注组27例。选取同期住院的健康体检者60例(对照组)。记录各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灌注正常组与低灌注组功能磁共振成像灌注参数特点和不同部位WMH分级的差异,包括相对平均通过时间(rMTT)、相对脑血流量(rCBF)、相对脑血容量(rCBV)和相对达峰时间(rTTP)。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确立CICAO患者脑梗死中高风险的预测指标。结果CICAO组男性、收缩压、脑卒中史和外周动脉疾病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收缩压、脑卒中史、脑深部WMH、rMTT、rCBF、rCBV是脑梗死中高风险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P<0.01)。结论rMTT延迟与rCBF、rCBV减少及严重脑深部WMH是预测CICAO患者脑梗死的高危因素。
    • 季利涛
    • 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采用CT血管成像联合重建技术评估的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21年4月荥阳市人民医院接收的初诊高度疑似为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CT血管成像、重建技术检查,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评估结果为金标准,分析CT血管成像联合重建技术对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评估价值。结果70例初诊高度疑似为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患者中,经DSA评估证实共有48例,占比69%;经Kappa一致性检测,CT血管成像、重建技术及两者联合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与DSA评估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712、0.514、0.765(P<0.01),以CT血管成像联合重建技术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一致性最好;联合评估对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的敏感度、准确度最高,其次为CT血管成像,重建技术的敏感度、准确度最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血管成像联合重建技术评估下肢动脉阻塞性疾病准确度较高,可为临床早期评估提供参考依据。
    • 陈正文; 李沛城; 刘一之; 李波; 袁晨; 侯凯文; 陈珑
    • 摘要: 目的筛选机械取栓(MT)治疗大血管闭塞性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LVO)获得首过效应(FPE)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7例接受MT治疗的AIS-LVO患者,根据获得FPE与否分为FPE组(n=66)和非FPE组(n=141);比较组间一般资料、手术资料及术后情况,并将其中P<0.1者纳入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FPE预测因素;构建列线图模型,分析其预测效能。结果2组患者年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艾伯塔卒中项目早期CT评分(ASPECTS)、血栓负荷评分(CBS)、闭塞位置、手术方式、手术时间、症状性颅内出血(sICH)率及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年龄、高血压、ASPECTS、CBS、闭塞位置及手术方式均为MT FPE的独立预测因素;据此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MT治疗AIS-LVO FPE的效能中等,其一致性指数为0.759[95%CI(0.629,0.889)]。结论根据AIS-LVO患者年龄、高血压、ASPECTS、CBS、闭塞位置及手术方式可预测MT FPE。
    • 卢万俊; 彭剑; 徐春富; 韩长鸣; 高峰; 沈洁玲; 竺峰; 景国亮; 孙成团
    • 摘要: 目的探讨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uid 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FLAIR)高信号血管征(hyperintense vascular sign,HVS)变化规律及对脑梗死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6年7月-2021年8月在住院并首次发现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根据有无脑梗死,将其分为非脑梗死组和脑梗死组;根据随访过程中脑梗死是否复发,将脑梗死组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应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模型及ROC曲线分析,FVHs与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发生脑梗死及脑梗死复发的风险及其预测价值。结果(1)单因素分析显示,脑梗死组纤维蛋白原水平、存在HVS征象及FVHs评分均显著高于非脑梗死组(P<0.05);脑梗死复发患者基线FVHs评分显著高于未复发患者的基线FVHs(P<0.05);(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VHs评分与首次发生脑梗死存在显著独立正相关(OR=2.499;95%CI 1.481~4.218;P=0.001),而FVHs评分与脑梗死复发不存在显著独立相关(OR1.356;95%CI 0.922~1.994;P=0.112);(3)ROC曲线分析,FVHs评分≥4分时对于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发生脑梗死有一定预测价值,其敏感性73.3%,特异性66.2%,曲线下面积(AUC)0.669(95%CI 0.476~0.861;P=0.041)。结论对于单侧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HVS可能变化规律为从无到有的过程,而一旦出现HVS征象则提示脑血流向失代偿进展,极易发生脑梗死,FHVs评分对于脑梗死发生有一定预测价值。
    • 赵晓明; 曹雅南; 王芳
    • 摘要: 总结了57例行腔内治疗的TASCⅡD型髂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的护理经验,探究腔内治疗相关并发症出现的原因及护理方法。57例患者经全力治疗与积极护理,均康复出院。研究认为护理工作者应积极学习腔内技术的治疗及护理要点,密切观察患者术后病情变化,完善物品器材准备,早发现快处置,预防和减轻患者术后并发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