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中文会议>医药卫生>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

  • 召开年:2006
  • 召开地:昆明
  • 出版时间: 2006-10-22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解剖与临床》杂志社

会议文集:第四届全国解剖与临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会议论文

热门论文

全部论文

全选(0
  • 摘要:目的:应用CQD人工腱修复兔跟腱,以期研究其组织形态学的改变。rn 方法:随机选择实验兔一侧后肢作为实验侧,游离跟腱并切除中间束,CQD人工腱替代缺损部,编织缝合于正常肌腱的上下端,生物膜将CQD人工腱包好,全层缝合皮肤。另一侧后肢作为对照侧,除不用生物膜包裹人工腱体外,手术方法与实验组相同。随机2周、1、2、3、4个月组,每组4只,自身对照。观察指标有一般情况、大体标本观察、组织学观察、超微结构观察。rn 结果:一般情况:术后动物活动不受限,无局部感染,10天后伤口愈合,缝线自然脱落。但从组织学、电镜的观察实验组的愈合均较对照组提前。rn 结论:CQD人工腱能够在动物体内腱化并替代肌腱,这将为临床应用提供新的人工腱材料。
  • 摘要:目的:研究长期吸入性烟尘对大鼠肺组织显微和超微结构的影响。rn 方法:健康雄性Wistar大鼠72只,体重250~300克。建立大鼠吸烟模型,分别在第1、2、3、4、5、6个月末随机抽取吸烟组和正常对照组各6只,取肺组织,进行常规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光镜下观察吸烟对肺组织显微的影响;取部分肺组织切成约1mm3小块,戊二醛固定,进行常规超薄切片,醋酸双铀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吸烟对肺泡间质和上皮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rn 结果:吸烟组大鼠不同程度存在细支气管壁明显增厚,伴有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及巨噬细胞等炎性细胞浸润,管壁粘液性腺泡及杯状细胞增生,单层纤毛柱状上皮破损、脱落。肺泡间隔充血,肺泡腔中巨噬细胞增多。可见肺气肿形成,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间隔破裂,有的肺泡融合成肺大泡,且以吸烟6月组最为明显。电镜下可见:随着吸烟月份增加,细胞界限不清,Ⅰ型肺泡细胞肿胀,微绒毛减少,线粒体有嵴断裂、空泡变,高尔基复合体变大;Ⅱ型肺泡细胞板层颗粒有脱落,颗粒呈空泡变,核周隙局部增宽,核固缩,以5个月时变化最为明显。rn 结论:①成功建立大鼠吸烟模型;②吸烟能导致肺组织炎症反应;③肺泡腔不规则扩大,肺泡间隔破裂,有的肺泡融合成肺大泡,出现肺气肿症状。④随着吸烟时间延长,肺组织损害加重。
  • 摘要:目的:对血小板反应素Ⅰ(thrombospondin-Ⅰ,TSP-Ⅰ)在链尿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模型中各组织细胞的表达进行组织定位,并对其功能意义进行初步探讨。rn 方法:成年Sprague-Dawley雄性人鼠20只,体重200~300g,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用链尿佐菌素诱导产生糖尿病模型,另一组为空白对照组。继续饲养四周后取出脑组织、双侧肾组织、心脏及主动脉,连续冰冻切片,进行血小板反应素(TSP)酶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TSP-Ⅰ蛋白在糖尿病大鼠和正常大鼠各脏器内表达的差异。rn 结果:糖尿病人鼠的脑血管上皮细胞、基底膜:肾血管上皮细胞、肾小球系膜细胞;心肌细胞及细胞间质,主动脉壁,以及大脑额叶、海马神经元内TSP-Ⅰ表达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rn 结论:TSP-Ⅰ可能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激活物参与血管紧张素Ⅱ-TGF-β途径所诱导的细胞外间质增生,糖尿病肾病和多脏器血管病变。而TSP-Ⅰ在神经元中的高表达可能是一种细胞损伤后的反应,可能与其再生修复有关。
  • 摘要:目的:观察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后脊髓前角运动神经与盆神经节节后神经元突触连接的再生。rn 方法:建立人工体神经-内脏神经反射弧大鼠模型(将大鼠左侧L4脊神经前根近心端与L6脊神经前根远心端连接,同时将左侧L5、S1脊神经前根在出椎间孔处均切断1cm,并且用电刀烧灼中枢端),设置对照组(将大鼠左侧L5、L6、S1脊神经前根在出椎间孔处切断1cm,并且刚电刀烧灼中枢端)与正常对照组。模型鼠建立后六个月,在各组大鼠L4脊髓节段运用电泳给药法于脊髓前角注入神经追踪剂四甲基罗丹明(TMR),于左侧膀胱壁肌层分三点用压力给药法注入神经追踪剂四甲基罗丹明(TMR)--(TMR用生理盐水稀释至4%);三日后生理盐水、4℃含有4%多聚甲醛的0.01mol/l磷酸缓冲液依次灌注,然后取左侧盆神经节后固定,浸糖过夜,-25℃恒冷箱切片机连续切片,行尼氏染色以确定部位,余各两张分别行FITC标记的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然后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rn 结果:显示为橙红色的条索状再生神经纤维,橙红色的节后神经元。免疫荧光组化:染成绿色的斑点状突触蛋白。橙红色再生神经纤维与橙红色节后神经元相接,并且橙红色神经元周围有绿色突触蛋白萦绕,还可见到两者之间的复合色。rn 结论:(1)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方法结合顺行、逆行神经追踪是研究人工体神经一内脏神经反射弧切实可靠的方法。(2)人工体神经一内脏神经反射弧的体神经纤维能够和盆神经节建立突触连接。
  • 摘要:目的:探讨缺血和缺血-再灌注状态下对大鼠心肌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的影响。rn 方法:取正常大鼠心脏和通过钳夹大鼠心脏冠状动脉旋支制造缺血一再灌注模型的心肌组织,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 B10t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系统,对正常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脏MMP-1的表达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对其含量进行定量分析。rn 结果:①免疫组织化学反应显示正常心脏的MMP-1主要分布于心肌的细胞间质。成纤维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均呈强阳性反应。缺血30min,心肌MMP-1反应无明显变化,缺血60min,酶反应浓度明显增加,缺血-再灌注30min,MMP-l的阳性反应增强,缺血-再灌注60min后,MMP-l反应区出现大面积融合。②定量分析显示缺血30min,MMP-1无显著性改变(P>O.05);缺血60min,出现显著性改变(P<0.05);缺血-再灌注30min,有显著性改变(P
  • 摘要:目的:探索Lentivirus介导分泌神经营养因子-3(NT-3)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人鼠脊髓损伤机理和治疗作用。rn 方法:将28只Wistar大鼠在T10水平制成半横断损伤模型,随机分为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和损伤对照组,每组14只;用携带NT-3和绿色荧光蛋白(GFP)的Lentivirus对实验组行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荧光显微镜观察体内转基因表达,后肢运动功能评分(BBB评分)检测大鼠功能恢复情况。rn 结果:用荧光显微镜检测到损伤脊髓内有较多的持续表达转基因的细胞;BBB评分检测到体内转基因治疗组大鼠后肢功能有明显恢复。rn 结论:Lentivirus是一种有效的转基因载体,由Lentivirus介导分泌NT-3的直接体内转基因治疗能够明显促进损伤脊髓的功能恢复。
  • 摘要:本文回顾了《解剖与临床》杂志的创办历程,论述了取得的成果,包括举办学术研讨会促进解剖与临床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和创办《解剖与临床》杂志构建学术交流平台,探讨了10年的进展与制约发展的因素,并展望了未来。
  • 摘要:目的:探讨腓肠神经-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组织瓣临床应用改进的效果。rn 方法: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解剖观测腓动脉肌间隔穿支、腓肠外侧动脉肌皮穿支与腓肠神经一小隐静脉、腓肠肌外侧头、比目鱼肌以及腓骨营养血管的关系。采用皮瓣旋转点降至外踝尖上2cm,术中结扎远端蒂小隐静脉以及复合瓣设计,临床应用15例。rn 结果:腓动脉肌间隔穿支6~10支,外径0.5~1.6mm,最远的动脉穿支距外踝尖上(1.0±1.3)cm,外径(0.6±0.2)mm。穿支分支营养腓骨和比目鱼肌外侧半,穿深筋膜时,发深筋膜支、皮支、神经静脉血管,构成腓肠神经一小隐静脉营养血管链。腓肠外侧动脉发2~5支外径0.2~1.2mm肌皮穿支,加入营养血管链。临床15例一期愈合,2例术后皮瓣边缘少量坏死,经换药后愈合。rn 结论:腓肠神经一小隐静脉营养血管与肌、骨、皮营养血管同源,临床对严重的外伤造成的骨不连、骨缺损和大的死腔,采用腓肠神经一小隐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复合瓣修复是理想的选择。
  • 摘要:皮瓣的成活必须有良好的血液循环。轴型血管皮瓣的重要条件,是在皮瓣供区内有供血来源的轴心动脉和导血返流的轴心静脉,术后能构成完整的区域性循环系统。在一般情况下,轴心动脉是与同名静脉紧密伴行,但是,在某些局部,轴心静脉与轴心动脉的伴行关系并不紧密,若不加注意,手术中未能将伴行静脉包括血管蒂在内,将造成静脉返流障碍,导致手术失败。另外,动静脉伴行不紧密血管,作为受区吻合血管,不注意损伤或误扎伴行静脉,也会引起手术失败。rn 鉴于此,本文分析了两例动静脉伴行不紧密型血管的皮瓣移植手术失败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
  • 摘要:本文论述了解剖与临床相结合遇到的新问题,包括科研选题面临的问题、选题的重复及临床解剖学面临着争取资助困难的现状,难以达成大项目、大课题,出大成果三个方面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临床与解剖相结合应适应当前医学发展的形势,顺应医疗改革的需要。
  • 摘要:本文论述了临床解剖学研究室的建设状况,分析了解剖与临床合作研究的优势,探讨了解剖与临床合在临床学科发展上所做的贡献,阐述了构建解剖与临床合作研究平台的意义。
  • 摘要:目的:为制作人体全身整体动脉铸型提供方法。rn 方法:选用新鲜无外伤的胚胎标本12例,童尸(4~11岁)7例,成人男尸2例,女尸2例。分别选用脐静脉,单、双侧股动脉,肱动脉,颈总动脉及主动脉升段上下插管,选用过氯乙烯、白凝牙托材料、硅氧烷—水品胶材料作为填充剂进行灌注,铸型,得到全身整体动脉铸型标本。rn 结果:采用不同的灌注点及铸型剂获得的铸型标本的效果不一。rn 结论:胚胎整体动脉铸型宜选用双脐静脉作为插管点,填充剂选用过氯乙烯。儿童整体动脉铸型选用主动脉升段上下插管,填充剂选用一次性成型的硅氧烷-水晶胶。成人整体全身动脉铸型选用主动脉升段与双侧股动脉上下插管填充剂选用硅氧烷-水晶胶。
  • 摘要:目的:建立肾、肾上腺联合移植动物模型,为下一步研究肾上腺移植对移植肾的免疫保护作用提供实验基础。rn 方法: SD大鼠作为供、受体,采用整体灌注、切取左侧肾、带血管蒂肾上腺,原何修剪,肾动脉带瓣与受体腹土动脉端侧吻合,肾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吻合,输尿管带膀胱瓣吻合、右侧肾蒂结扎代替肾切除。rn 结果:热缺血时间30秒,冷缺血时间90~120min,平均100分钟,手术时间平均150min,移植大鼠平均生存21天,存活率75%。rn 结论: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可成功建立了肾、肾上腺联合移植模型,为下一步肾上腺移植对移植肾的免疫保护作用研究提供了实验基础。
  • 摘要:目的:探讨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在四肢骨折的应用。rn 方法:本组56例,男性38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35岁(13~65岁)。全部切开复位用镍钛记忆合金接骨板内固定。rn 结果:平均随访11个月(2~16个月),全部愈合;1例内同定滑脱,第二次手术后效果满意。总优良率为95%(53/56)。rn 结论:镍钛记忆合金环抱式接骨板用于四肢骨折内固定具有对骨组织损伤小、固定牢固、方法简单、安全、生物相容性佳等优点。
  • 摘要:目的:介绍和评估USA-Plate和Z-Plate在治疗胸腰段陈旧性骨折中的作用及价值。rn 方法:对19例胸腰段陈旧性骨折患者行椎管侧前方减压,USA-Plate内固定11例,Z-Plate内固定8例,观察术前、术后神经损伤ASIA分级。rn 结果:随访时间6~18个月,平均10.6个月。ASIA分级:术前A4例,B3例,C7例,D5例;术后A3例,B1例,C4例,D3例,E7例,1例失随访。rn 结论:USA-Plate和Z-Plate具有稳定性好,使用方便、安全,不影响MRI检查,是理想的前路短节段固定系统。
  • 摘要:目的:探讨在体研究正常腕骨三维运动学分析的方法。rn 方法:10名健康志愿者右手腕分别在中立位、掌屈-背伸各30°、60°,桡-尺偏各l0°、20°位置建立螺旋CT图象。统一扫描参数,中立位扫描剂量为130mA,其他位置剂量为15mA。在我们开发的基于计算机的手术模拟系统内执行三维配准,三维截骨,建立三维坐标系统,运算桡骨远端及腕骨的质心、转动惯量、有限螺旋轴,完成三维测量,有限螺旋轴表达腕骨的平移及旋转运动。以桡骨远端作为参照骨,得到腕雷,的三维运动参数。rn 结果:在该系统上构建出了正常腕骨的立体结构模型,成功进行每块腕骨的三维切骨,并计算出腕骨及桡骨远端的质心及转动惯量轴。有限螺旋轴表达腕骨的平移及旋转运动方便可靠,三维测量方法项目全面、操作简洁、准确可靠。rn 结论:该研究方法为在体研究腕骨三维运动学提供了实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全新的科学方法,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及技术参考。
  • 摘要:本文论述了内窥镜在颅底外科、脑室系统手术、处理斜坡和蝶鞍区病变中及在经鼻蝶窦垂体瘤手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内窥镜颅底外科解剖学研究的现状,展望了颅底内窥镜外科解剖学研究的发展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效果。rn 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观测小腿内侧区浅层中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并总结2005年3月以来应用带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4例病例。rn 结果:胫后动脉的肌间隙支中有1~2支较粗大的肌皮支,动脉血管外径(1.1±0.3)mm、(1.0±0.4)mm,均有2支伴行静脉,由该肌皮支发出2~3个肌支,外径约(0.5±0.2)mm,伴行静脉1~2支,穿入比目鱼肌肌质中,与肌内的血管网吻合。同时,比目鱼肌中另有约3~4支肌皮穿支穿出肌质,外径(0.5±0.2)mm,各支皆有1~2支静脉伴行,出肌质后在筋膜内与隐神经营养血管链吻合。胫后动脉肌间隙支与比目龟肌肌皮穿支以及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穿支在肌膜下相互吻合,形成血管网。4例肌皮瓣手术中见肌肉面活跃渗血,血运良好,术后组织瓣成活、外观良好,骨髓炎治愈。rn 结论:远端蒂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携带比目鱼肌内侧部肌质,以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该组织瓣手术操作简便,是值得推荐的良好供区。
  • 摘要:本文论述了现代技术对腹股沟区解剖学的影响,探讨了直疝三角区域的保护,讨论了腹股沟区对抗腹内压力的防御机制,包括一般防御机制,如第一层保护屏障是由腹壁下血管所属的血管薄层;腹股沟区的特殊防御机制,如腹股沟管的倾斜度、内环的关闭等。
  • 摘要:本科自2005年元月至今,采用低温超高频电波刀治疗宫颈糜烂(中、重)、宫颈炎(中、重)、宫颈息肉、宫颈CIN、宫颈尖锐湿疣164例,治疗妊娠合并外阴阴道尖锐湿疣(巨大型>6 cm)2例,使宫颈病变的诊断及治疗跃入了新阶段,并为治疗尖锐湿疣开辟了新途径,本文现将治疗过程进行总结报告。
  • 摘要:目的:探讨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相关肌肉的磁刺激运动诱发电位的特征及其临床意义。rn 方法:1997年1月~2002年12月,对21例确诊为足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在双侧胭窝上缘用磁刺激坐骨神经。刺激强度为最大输出量的70%。同心圆针电极插入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中,记录各白运动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及波幅变化。各电极阻抗均小于5k Ω,滤波带通20~200Hz,分析时程50ms。rn 结果:正常足部各筋膜间隙内相应的肌肉磁刺激MEP先正后负,潜伏期相对恒定,但波幅不够稳定。当间隙内压大于30mmHg时,间隙内相应肌肉MEP滞伏期明显延长,为健侧的1.91±0.23倍。统计学分析发现: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发生与磁刺激MEP波幅比值降低之间无显著相关;而与相应肌肉MEP潜伏期比值的变化之间存在着明显相关性。rn 结论:磁刺激MEP作为诊断足筋膜间隙综合征的客观指标具有重要的价值。
  • 摘要:目的:探索人胚胎嗅鞘细胞(hOECs)移植修复大鼠脊髓全横断损伤的可行性。rn 方法:分离、培养并鉴定人胚嗅鞘细胞。2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行T10节段脊髓全横断。术后第9~10d,实验组、对照组分别移植Hoechst33342标记的hOECs 5ul(2.5×106个细胞)、DMEM-F12培养基5ul。移植术后第1、2、4、6、8、10周进行BBB运动功能评分,取材行荧光化学(Hoechst33342)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P75、NF200、Synaptophysin)。双盲条件下进行数据统计。rn 结果:移植的hOECs可以在损伤脊髓内存活10w以上,可向损伤脊髓头尾两端迁移;术后4~10周实验组的BBB运动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P75染色实验组呈阳性反应:NF-200和Synaptophysin免疫组化染色,实验组神经纤维、突触数目和密度都较对照组高。rn 结论:hOECs移植对脊髓全横断损伤大鼠运动功能恢复具有促进作用。
  • 摘要:目的:利用体外扩增的自体肌卫星细胞植入再神经化的萎缩肌肉内,以改善肌肉功能,观察肌肉形态、功能的变化。rn 方法:用64只已制备成神经再生的肌萎缩模型鼠,按欠神经不同时间段分4组,实验鼠和对照鼠配对,行自体卫星细胞移植,动态观测移植后小腿三头肌肌组织形态、肌电生理及肌力等指标的变化,评价不同萎缩程度的肌肉功能恢复情况。rn 结果:细胞移植后波幅比、肌力比、细胞截面积比和肌湿重比相对对照鼠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尤其以4月组更为典型,肌力可达正常侧的73%(各项指标均示组内P<0.05),而4个实验组组间指标恢复程度又有差异,肌肉萎缩程度越重,恢复程度反而越好,总体来说以4月组较好,2月和6月次之,即刻组恢复较差;然而个别大鼠移植细胞后各项指标反而下降。rn 结论:卫星细胞移植后分化成熟,形成新的肌纤维,以增生型肌再生方式为主,明显改善了萎缩肌的形态和功能,其中以萎缩4月组的疗效最好,说明卫星细胞移植术在治疗失神经肌萎缩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移植后的卫星细胞以分化为主,逐渐形成新的肌细胞,有少量的细胞移植后有一过性增殖表现;然而个别大鼠移植后细胞坏死会产生一定程度的副作用。
  • 摘要:本文介绍了植物雌激素的分类、结构、体内代谢及生物学活性,论述了植物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探讨了植物雌激素在中枢神经系统可能的作用机制,阐述了植物雌激素的开发利用现状和前景。
  • 摘要:目的:探讨自体心包同时扩大肺动脉瓣环与瓣膜的跨环补片技术在右心室流出道(RVOT)重建术中的应用价值。rn 方法: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应用新鲜白体心包同时扩大肺动脉瓣环与瓣膜的跨环补片技术,对32例肺动脉发育较差的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患者行RVOT重建手术。其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2~18岁,平均(7.2±4.7)岁;体重8~46kg,平均(17.6±9.5)kg。病种包括法洛四联症24例,右心室舣出口法四型5例,室间隔完整的重度肺动脉狭窄3例。全组病人动脉血氧饱和度0.78±0.12,缺氧发作3例;X线胸片示右心增大、肺血减少、肺动脉发育较差。经彩色超声心动图及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成象三维重建技术(MRA)及术中探查测量等方法明确诊断。左室舒张末容积指数32.11±3.23,McGoon比值1.31±0.18。术中所见均有严重的RVOT及肺动脉瓣膜、瓣环及主干狭窄,其中肺动脉瓣三瓣融合狭窄15例,二瓣化融合狭窄12例,一个交界融合或纤维顶状小孔4例,瓣膜严重纤维化、钙化、赘生物狭窄1例。左肺动脉分支狭窄2例,较大的体肺侧支血管4例。合并其它畸形:动脉导管朱闭2例,Ⅱ孔型房间隔缺损5例,卵圆孔朱闭9例,永存左上腔静脉2例。手术采用中度低温体外循环主动脉阻断下,右房及RVOT切口,充分切除漏斗部肥厚肌束和增厚的心内膜,完成心内畸形、合并畸形和RVOT跨环补片矫治手术。其中在肺动脉缺损的瓣膜和瓣环区域重建完成后,开放主动脉在心脏跳动下缝合RVOT及肺动脉切口的补片12例。按照病人体重和年龄的标准,并放宽2~3mm,行RVOT跨环补片成形手术。采用一个心包片扩大原有的前瓣叶或重建新的前瓣叶2种技术,完成肺动脉瓣环、瓣膜和瓣膜交界的重建手术,而后自瓣环向下将心包片缝合于RV01’切口两边,扩人RVOT确保其通畅。另取一块下缘稍宽的梯形心包片。从肺动脉瓣环两边向下缝合,直到环下4~5mm处,补片的近侧端缝在RVOT切口心包补片的外面,其宽度稍大于第1块心包补片,远侧端向上扩大至肺动脉分义处或以远。使加宽肺动脉前壁的第2个补片与第1个心包片重建的前瓣叶在瓣环区域内鼓出形成一个较大的新瓣窦,有利于瓣叶的关闭和良好对合。rn 结果: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和脱机。手术死亡1例(3.1%),为重症TOF伴动脉导管未闭的患儿,术后并发灌注肺、室性心律失常、低心排血综合症死亡。术后并发非致死并发症6例治愈,其中低心排血综合症2例,一过性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再次开胸止血、胸腔积液及切口感染各1例。本组生存31例随访4~40月,平均(28.4±8.6)月,心功能Ⅰ~Ⅱ级,肺动脉瓣活动及功能良好,无瓣膜钙化及狭窄存在。PⅠ程度:无或轻微PⅠ17例、轻度PⅠ12例、中度PⅠ2例、无重度PⅠ。1例DORV心内人工血管瓦状补片隧道至轻度残余RVOT梗阻(平均压力36mHg)。无需再次手术及晚期死亡病人。rn 结论:采用自体心包同时扩大肺动脉瓣环与瓣膜的跨环补片技术重建RVOT,手术近、中期效果良好。这种技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易于掌握,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手术方法,但瓣膜功能的远期效果有待于观察。
  • 摘要:目的:观察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临床效果。rn 方法:本组共216例。病因:车祸伤98例,砸伤59例,骨折术后感染23例,机器绞伤32例,电击伤2例,放射烧伤1例,肿瘤1例。修复部位:小腿胫前98例,足背部近端11例,跖骨及前足19例,足跟及足底部22例,膝部以及大腿11例,前臂远端10例,腕部3例,手背部2例,拇指35例,手指2例,胸背部3例,本组所有病例均有骨外露或肌腱外露。应用皮瓣种类: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96例,隐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35例,拇指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35例,手背皮神经营养血管逆行岛状皮瓣2例,前臂外侧皮神经逆行皮瓣15例,大腿股中间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5例,肋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股后侧皮神经逆行皮瓣6例,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6例,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0例,足背外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3例。rn 结果:本组216例,201例皮瓣全部成活,15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经换药、植皮后愈合。rn 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切取简单,适用于四肢及躯干损伤的修复。
  • 摘要:目的:分析使用不同的方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探讨最佳治疗方法。rn 方法:同顾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183例,患者平均年龄67.8岁,分别采用非手术治疗、DHS、PFN内固定治疗。rn 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14.4月(2月~5年),6个月功能无异常,非手术治疗组为67.8%,DHS组为92.3%,PFN组为96.7%。rn 结论:不同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可选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各种方法有其自身特点,PFN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最佳的治疗方式。
  • 摘要:目的:探讨小腿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胫骨骨折或骨缺损、骨髓炎病人的治疗方法。rn 方法:对85例小腿人面积软组织缺损同时伴有胫骨骨折或骨缺损、骨髓炎的病人采用游离皮瓣,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筋膜皮瓣及腓肠肌内、外头肌皮瓣转位等加外固定架结合的方法治疗。rn 结果:除2例骨髓炎外,全部病人小腿创面均愈合。采用半环架与皮瓣结合治疗的方法的47例的骨折愈合时间为6~14个月,单侧外同定架的6例愈合时间为12~32个月,A0外固定架6例愈合时间为6~12个月,山东潍坊三维外固定架16例愈合时间为6~12个月,组合式外固定架的10例愈合时间为6~14个月。rn 结论:外固定架与皮瓣结合是治疗小腿大面积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折、骨缺损或骨髓炎的一种好方法。
  • 摘要:目的:总结ⅢC型胫骨干骨折的治疗策略。rn 方法:自2001年至2005年,共治疗GustiloⅢC型胫骨干骨折37例。治疗措施结合组织瓣(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7例、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12例,及腓肠肌瓣11例)和外固定架(半环架16例、单边架11例、组合架lO例),随访时间1~4a。结合解剖学和传统治疗的经验进行比较研究。rn 结果:37例组织瓣全部存活;35例骨折一次愈合,2例骨折不愈合:平均骨愈合时间:半环架为5.5月,单边外固Ⅲ定架9.2月,组合式外固定架7.8月。解剖发现隐神经和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覆盖小腿的绝大部分部位缺损。rn 结论: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很大程度代替传统皮瓣或游离皮瓣修复ⅢC型胫骨干骨折的软组织缺损。不同外固定架运用都可以有满意的疗效,但对复杂或粉碎骨折三维外固定架的固定效果更为可靠。
  • 摘要:目的:探讨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变化的规律及其与毗邻结构的关系。rn 方法:对66侧正常成人颅底高分辨率CT连续图像进行分析,测量颞骨气房体积,建立定位颈内动脉岩内段及其毗邻结构的参照系,对它们的位置和形态进行测量,运用多元相关分析方法求出它们形态位置的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rn 结果:受颅底的性别差异影响,颈内动脉垂直段在男性更偏外侧,水平段长度也大于女性。颞骨气化好,则颈内动脉垂直段更偏后移。颈内动脉垂直段与颈静脉球的位置变化表现为同步。垂直段的内外移位相应地使水平段与中线的夹角发生变化。颈内动脉水平段的方位与蜗轴方向相关,蜗轴偏离中线的角度越小,则颈内动脉水平段偏离中线的角度越大,反之亦然。rn 结论:影响颈内动脉岩内段形态位置变化的因素是复杂和多重的,包括性别因素、颅底发育状态、颞骨气化程度以及毗邻结构发育状态均可能是影响因素。
  • 摘要:本文通过对L5椎体的螺旋CT扫描和重建技术,对L5椎弓根轴线与椎体矢状面和水平面的夹角,以及椎弓根轴线的矫正角度进行测量,并对椎弓根轴线以及椎体静脉在椎体内的空间投影位置进行分析,探讨L5椎体经椎弓根入路PVP(经皮椎体成形术)术的解剖学基础,以便更准确地指导临床。
  • 摘要:目的: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rn 方法:经CT、MR扫描筛选后,选择无明显病变的成年男性尸体1例,截取其上腹部,按直立位置于包埋容器内,经明胶包埋和深低温冷冻后,在低温冷冻室内用数控铣床从前向后连续铣削,获得肝的连续薄层冠状断面,用数码相机逐层拍摄,获取原始数据,并输入工作站。rn 结果:该例上腹部标本冷冻铣削后共获得层厚为0.2mm的肝连续冠状断面图像667幅,断面能够清晰显示肝的形态结构、位置及毗邻关系和肝内管道系统及其分支的走行分布。rn 结论:应用数控冷冻铣削技术获取的肝连续薄层冠状断面数据集精度高,质量优,为基于冠状断面数据集的肝及肝内管道系统的三维重建奠定了坚实基础。
  • 摘要:目的:研究视神经管的显微外科解剖,为视神经管减压术提供解剖学依据。rn 方法:手术显微镜下解剖15例共3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视神经管标本,观测下列参数:(1)视神经管的长度和视神经管各壁及硬膜鞘的厚度;(2)视神经管中轴与颅正中矢状面、颅冠状面的夹角;(3)视神经管及视神经在眶口、管中部、颅口的垂直径、横径,并计算其横截面积:(4)视神经管内侧壁的毗邻关系及视神经与颈内动脉、眼动脉的关系。rn 结果:视神经管的内侧壁最长,平均长度(11.61±1.58)mm;视神经管横截面积在眶口处最大,为(22.05±3.47)mm2,管中部与颅口无显著性差异;视神经横截面积在颅口处最大,为(10.62±2.34)mm2,管中部与眶口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1)视神经管眶口处对视神经的膜性束缚力最大;(2)当打开视神经管骨壁后,鞘膜切开应选择内侧壁内缘稍上方。
  • 摘要:目的:了解副神经及其分支与膈神经主干相邻关系,为副神经移位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提供显微解剖学依据。rn 方法:在16倍手术显微镜下解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双侧副神经及其分支。用精确度为0.001mm游标卡尺测量各段的直径、长度、以及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rn 结果:副神经出颈静脉孔后4.191±0.135mm即分出胸锁乳突肌支,该支长5.657±0.283mm,直径0.221±0.039m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10.041±3.181mm;副神经锁骨上段两斜方肌支之间主干直径为0.274±0.032m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5.154±0.782mm;副神经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其直径为0.216±0.027mm,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的距离为-1.416±0.216mm。另外发现大鼠膈神经主干起始部直径为0.208±0.016mm。rn 结论:副神经锁骨下水平发出内、外侧支之前其直径与膈神经主干起始端直径较接近且可直接缝接膈神经,重建高位颈髓损伤大鼠呼吸功能。
  • 摘要:目的:利用Unigraphics(UG)三维重建技术模拟出枢椎侧方椎弓螺钉钉道经过的特征标志点,以此为基础,测定安全钉道的相关数据。rn 方法:对4例干燥和8例新鲜枢椎标本进行薄层CT扫描, UG软件三维重建出枢椎模型,利用模拟出的3.5mm螺钉模拟进钉,寻找安全钉道经过的特征标记点。以此为基础,确定另57例干燥标本的安全钉道,手工测量进针点距峡部及下关节突外缘的距离,照片后利用AutoCAD软件测量钉道的内倾角与上倾角。rn 结果:UG模拟发现横断面安全钉道经过横突孔区域中宽后份的内中1/3交界与中宽前份的外中1/3交点,矢状面经过横突孔区域后方中宽中部及前方中宽与关节突下界交界处,这一规律在新鲜标本与干燥标本中无明显差别。利用这一规律对另57例干燥标本进行测量发现安全钉道的内倾角为左/右=10.94±6.53°(1.2~35.6°)/11.95±2.82°5.9~18.9°),上倾角为13.31±5.44° (3.7~31.6°)/14.45±3.80°(6.3~22.1°),在大多数标本椎板后下方有一突起的骨嵴(左/右=84.2%/84.98%),进针点多位于这一骨嵴线上(左/右=87.5%/84.9%).进针点距离下关节外侧缘距离为左/右=6.71±1.33mm(4.0~10.1mm)/6.28±1.48mm(3.34~12.24mm),距离峡部距离为左/右=9.93±1.38mm(7.0~12.8mm)/8.47±1.70mm(4.70~12.06mm)。rn 结论:侧方椎弓螺钉固定的安全钉道的内倾角或上倾角在个体间或同一个体的不同侧别间有明显差别。除了进针点外,其它特征点在术中无法直视看到。手术操作时应该做到个体化,最好有定位装置辅助。
  • 摘要:目的:探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Kyphoplasty)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疗效与伤椎术前核磁共振成像(MRI)信号改变的相关性。rn 方法:2002年4月~2005年4月,应用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30例,依据伤椎术前核磁共振检查各序列是否存在信号改变分为两组,A组21例30椎术前核磁共振检查伤椎在TIW I上呈低信号,在T2W I和STIR序列上呈高信号;B组9例12椎术前核磁共振检查椎体在TIW I、T2W I及STIR序列上无信号改变。观察两组手术前后伤椎前缘、中部高度恢复以及后凸畸形Cobb角矫止程度的差异。rn 结果:A组伤椎术前术后椎体前缘、中部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差异有显著性(P<0.01),B组伤椎术前术后相应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rn 结论:只有术前伤椎核磁共振检查各序列存在信号改变的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进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治疗才能取得满意的复位疗效,而单纯椎体压缩改变而核磁共振检查无信号改变者行球囊扩张后凸成形术效果不佳。
  • 摘要:目的:探讨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螺钉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可行性和科学性。rn 临床资料:自1999~2005年收治63例爆裂骨折患者(男54例,女9例)。年龄20-65岁。单一节段60例,其中L1 27例、L2 12例、L3 10例、L4 3例、L52例、T11 2例、T12 4例;双节段3例,其中T12-L1、L1-L2和L2-L3各1例。神经功能按Franke分级,A 6例、B 23例、C 13例、D 6例、E 15例。术前椎体前缘高32%,后凸角25。,术前、术后均进行x线片检查。内固定方式:DRFS60例、CD3例。结果:28例接受1~4年随访,椎体高度术后95%,后凸矫正5°。术后神经功能恢复情况:A6例、B 18例、C18例、D2例、E19例。rn 结论:经伤椎椎弓根植骨螺钉内固定术可以恢复脊柱生理弯曲及伤椎前缘高度,使骨折块复位,为神经功能恢复创造条件,是治疗胸骨折一种较好的方法。DRFS钢板操作简单、固定效果确切,适合伤椎内固定物的选择。
  • 摘要:目的:对微创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 screw,DHS)内固定和传统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创伤大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时间及功能恢复等情况进行比较性研究。rn 方法:从2004年7月开始,采用随机分组设计将需要行DHS内固定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至两个组中,一组采用传统方式置入内固定物,另一组采用微创方式置入内同定物。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创伤大小、术后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主要通过考察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幅度、术后术区肢体肿胀情况、术后血沉变化等来反映手术创伤大小。截至2006年3月30日,共99例患者,传统纽51例,微创组48例。rn 结果:平均切口长度:微创组5.4cm,传统组12.2cm:平均手术时间:微创组63min,传统组82min;平均失血量:微创组106ml,传统组228ml:术中及术后输血量:微创组0单位,传统组1.9单位;术后血红蛋白值下降:微创组12.1%,传统组18.0%;术后1周血沉下降程度:微创组67.3%,传统组48.5%;术区肢体肿胀平均消退时间:微创组4.4天,传统组7.2天:对比以上数据,两组有显著性差异。两组均无深部血舯发生,微创组由2例复位不良,传统组有3例复位不良。传统组围手术期死亡2例(1例为真菌败血症,1例肺栓塞),其余患者均顺利出院,获5~25个月随访,平均16.3个月。两组各有1例在随访期间死于其他内科疾病,其余骨折均获愈合。术后平均愈合时间微创组3.5个月,传统组3.8个月:术后4个月时髋关节功能优良率:微创组87.3%,传统组84.1%,两组无显著性差异。rn 结论:微创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隆间骨折,骨折愈合和术后功能与传统手术无差异,但手术创伤比传统手术小。
  • 摘要:目的:纠正爪形手畸形,针对不同情况的爪形手畸形分别采取相应的术式予以纠正。rn 方法:采用五种手术方法治疗低位尺神经损伤手遗留的爪形手畸形。患者24例,均采用动力肌腱进行转位手术。rn 结果:术后24例病人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临床效果,优9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rn 结论:应用不同的动力肌腱进行转位手术纠正爪形手畸形,效果明显,疗效可靠。
  • 摘要:成人髋臼发育不良是引起继发性髋关节骨性关节炎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未能及时纠正,将继发髋关节骨性关节炎并导致髋关节功能严重障碍。本文报告应用髋臼周围截骨治疗成人髋臼发育不良的初步效果,现将手术方法进行总结,并讨论了手术适应症。
  • 摘要:目的:探讨经髂腹股沟-方形区入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的优缺点。rn 方法:总结了2002年5月~2006年5月,共收治髋臼骨折16例,按照letournel-Jndet骨折分型,横形伴前壁骨折6例,横形骨折3例,“T”形骨折2例,前柱骨折3例,双柱骨折2例,术中采用重建钢板及螺钉固定。rn 结果:术后随访8月~4年,按matta标准评估,解剖复位12例,满意复位4例,功能评价,优良率87.5%。rn 结论:经腹股沟方形区入路手术治疗复杂髋臼骨折,具有创伤小,能准确复位,术后功能恢复良好,临床疗效显著。
  • 摘要:目的:探讨新型全髋表面置换术的适应证、手术技术、术后康复及术后疗效。rn 方法:自2004年8月至2006年2月期间,行Wright全髋表面关节置换术13例16髋,其中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髋关节炎4例5髋,股骨头坏死3例4髋,类风湿性髋关节炎3例4髋,髋臼发育不良合并髋关节炎3例3髋,全部为DDH Ⅰ°。股骨头坏死面积,在MRI中最多45%,最少37%。rn 结果:全部患者在术后1~3个月内独立行走,不需拐仗或步行器,完全可以下蹲,Harris评分术前平均为46.5分,术后半年内平均提高到86.7分;术后无假体松动和股骨颈骨折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rn 结论:新型全髋表面置换术对强直性脊柱炎导致的髋关节炎、类风湿性髋关节炎、髋臼发育不良Ⅰ°及股骨头坏死Ⅱ~Ⅲ期患者均可获得满意的疗效;对于股骨头坏死患者坏死面积应小于45%,而且坏死部位应偏中央或内侧,对于坏死部位偏外侧患者应慎重,以免发生股骨颈骨折;术中对股骨头应彻底刮除囊性变和死骨,股骨头假体颈干角保持在140°。
  • 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臀肌挛缩症(AGMC)治疗的必要性及治疗方法。rn 方法:回顾性分析128例成人臀肌挛缩症的并发症、疗效等临床资料。rn 结果:(1)成人臀肌挛缩症患者术前均有膝关节磨损、大转子滑囊炎和跑步受限等并发症,术后大转子滑囊炎和跑步受限消失、膝关节磨损好转。(2)128例成人臀肌挛缩症患者均用剥离刀微创无瘢痕治疗:A1、A2、B1、B2型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10分:B3、C1型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9分,3周评分为10分:C2型疗效1周评分平均为8分,3周评分平均为9分,6周评分为10分;不同年龄段疗效无明显差异。rn 结论:(1)及时治疗成人臀肌挛缩症是完全必要的。(2)成人臀肌挛缩症的疗效与年龄无关,只与病情程度、手术的彻底性和康复训练有关。
  •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内固定融合术后邻近小关节退变的影响因素。rn 方法:对我院收治并获长期随访的28例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观察邻近小关节退变的发生率、好发节段、发生年龄以及小关节退变影像特点。对发病年龄及不同节段进行统计对比。rn 结果:随访30-78个月,平均53个月,21例病人出现邻近节段小关节退变(Cinotti Ⅱ-Ⅲ级)。60岁以上退变率高于60岁以下,头端小关节退变率高于尾端。rn 结论:邻近节段小关节退变与年龄有关,头端小关节较尾端小关节易发退变。
  • 摘要:目的:评价微创技术配合脉冲电刺激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9例脊髓栓系综合征临床资料。其中7例采用微创技术行脊髓栓系松解术,术中配合脉冲电刺激,1例要求保守治疗,1例火访。rn 结果:7例手术病人得到随访,时间12个月-54个月,平均30个月,鞍区及下肢感觉全部恢复,疼痛消火,5例大小便功能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其中1例术后3年复发,再次手术后功能恢复。rn 结论:应用微创技术配合术中脉冲电刺激手术治疗脊髓栓系综合征,安全可靠,疗效确切。
  • 摘要:目的:评价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的临床应用价值。rn 方法:对58例胸腰椎骨折脱位患者行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分析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表现,X线和CT扫描测量结果。rn 结果: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后复位满意,内固定牢固,不全瘫患者神经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rn 结论: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脱位,复位固定满意,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 摘要:在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越来越多的脊柱外科医生对腰椎管狭窄伴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采用手术治疗。本院从1998年10月~2005年3月对117例腰椎管狭窄伴腰椎退变性不稳患者行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治疗,其中资料完整、随访一年以上者98例,疗效满意,本文现将治疗过程进行总结报告。
  • 摘要:本文论述了下桡尺关节(DRUJ)的局部大体解剖和生物力学研究情况,探讨了桡骨远端骨折对DRUJ的影响,讨论了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损伤严重无法修复时进行重建的方法,包括张力带直接固定DRUJ、应用一种尺腕悬带或腿固定术固定远侧挠尺骨及重建DRUJ韧带三种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解剖观测膝内侧副韧带的形态结构分层和分束。rn 方法:解剖观测22侧成尸膝内侧副韧带的分层分束及长宽厚度。rn 结果:按膝内侧副韧带由浅到深,纤维起止不同分二层五束。①浅层:前纵束长115.8±14.0mm,宽11.9±4.4mm,厚1.4±0.3mm;后上斜束长45.7±9.2mm,宽45.7±9.1mm,厚1.1±0.5mm;后下斜束长60.6±11.2mm,宽12.0±3.8mm,厚1.0±0.7m。②深层:纵行纤维束长36.3±5.6mm,宽23.1±9.2mm,厚1.0±0.3mm;斜行纤维束长43.3±6.3mm,宽13.3±2.9mm,厚1.2±0.3mm。rn 结论:膝内侧副韧带分浅深二层五个纤维束,各层损伤后出现不同的临床表现。
  • 摘要:目的:为骶髂关节骨折脱位经皮螺丝钉固定提供解剖学依据。rn 方法:50块干燥成人骶骨及30个骨盆防腐标本,测量S1、S2侧突、侧块厚度等指标,观察骶髂关节周围神经血管分布,定位进针点;通过标本断层及正常骨盆CT片测量螺钉进针方向及深度。rn 结果: S1侧突高度为(22.1±4.6)mm,厚度为(27.8±3.1)mm,S2侧突高度为(13.4±3.6)mm,厚度为(20.9±2.2)mm。S1进针点位丁髂前上棘一髂后上棘连线中后1/3交点附近,S2进针点位丁髂结节一髂后上棘连线前4/5与后1/5交点附近。S1侧突中轴与欠状面夹角约为55°,S2则约为80°,S1侧突中轴与冠状面的夹角约为36°,S2则约为15°。rn 结论:(1)S1侧突能容纳直径为6.5~7mm的螺丝钉2枚,S2侧突可容纳1枚。(2)S1侧突螺丝钉进针方向与矢状面夹角约为55°,与冠状面夹角约为36°:对S2则分别约为80°和15°。S1进针深度为68mm,S1为55mm。(3)经皮骶髂螺丝钉固定手术应严格限制在骨折精确复位的病例。
  • 摘要:目的:对腰椎前方的自主神经进行详细的解剖和组织学观察,结合手术中暴露的要求,提出避免腰椎微创前路手术损伤自主神经丛的手术方式及其解剖学依据。rn 方法:选择10例防腐固定成年男性腰段标本,借助解剖放火镜和手术显微镜观察后腹膜与主动脉和髂总动脉及腰骶岬部前方筋膜的层次关系,观察主动脉自主神经丛的走行及上腹下丛在L5-S1椎前的分布。制作和分析川石蜡包埋的主动脉前、主动脉旁和腰骶椎前组织的一系列显微切片,行HE染色,观察腹膜后组织与腹主动脉和椎前筋膜的关系,从而揭示了神经结构与其覆盖筋膜和下方筋膜之间的解剖关系。rn 结果: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下丛中线延续为上腹下丛的位置偏左,SHP主干位于左、右髂总动脉形成的三角内,但位置不恒定,位于腰骶间隙前有7例(70%),而位于骶前有3例(30%):主体在骶岬部位于左侧的有4例(4096),位于腰骶岬部中线偏左的有6例(60%);腰椎前的自主神经丛位于一层连续的独立于腹膜后的筋膜层。组织学的观察进一步证实了自主神经确实位于一层组织中排列。说明自主神经可作为单独的一层存在。rn 结论:强调切开后腹膜时从右侧切开,分离时应轻柔的将SHP自右向左沿椎间盘边缘推开;选择外科平面要准确的掌握在神经筋膜层下分离,可以将位于腹主动脉和腰骶岬部的自主神经层整个的翻起,达到保留自主神经的目的。
  • 摘要:目的:研究下肢严重损伤所致开放性骨折、骨缺损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期修复方法的疗效。rn 方法:同顾分析1990年1月~2002年12月期间共收治的25例下肢开放性骨折伴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病例,联合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及外固定架固定骨折。并对5例冈骨缺损致肢体短缩者,一期行干骺端骨延长术治疗。rn 结果:25例病例,所有软组织缺损均得到一期修复,骨折同定良好。经6~18月左右治疗,骨折愈合,肢体有短缩者同期得到矫正。无慢性骨髓炎形成。肢体功能良好。rn 结论:对下肢骨折伴软组织严重损伤的病例,联合应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及外固定架,能在一期修复软组织缺损的同时,进行有效的骨折固定,并同时对骨缺损所致肢体短缩进行延长,使下肢功能得到较好恢复。
  • 摘要:目的:分析关节镜下半月板损伤不同修复方法的效果。rn 方法:根据不同的半月板损伤提出不同的修复方法。rn 结果:随访251例侧半月板缝合优良率达91.5%,半月板部分切除成形术优良率为85.3%,半月板全切除优良率为63.3%,6例少年儿童半月板损伤镜下确定后予石膏外固定优良率为100%。rn 结论:(1)少年儿童半月板损伤采用非手术治疗:(2)距结合部5mm以内的半月板损伤采用缝合;(3)应尽量避免切除半月板,完好部位应予保留修整成形。
  • 摘要:目的:探讨腘动脉损伤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降低截肢率。rn 方法:对1995年9月~2005年10月收集的33例腘动脉损伤患者,采用尽早动脉探查,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腘动脉。rn 结果:1例冈肌肉严重液化坏死,1例为尿毒症均行截肢,其余31例全部存活。rn 结论:尽早确定诊断、及时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修复,是肢体抢救成活的关键。
  • 摘要: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是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皮瓣。皮神经周嗣及其内部存在的丰富的血管网是其成活的血液循环基础。皮神经的营养血管的形式为“链式血供”,皮神经节段动脉是皮瓣血供最主要的来源。对于逆行皮瓣而言,皮瓣内的静脉血可通过“迷路”和“瓣膜关闭不全”两种途径实现同流,这两种途径相辅相成。近年来有关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研究报道较多,同时也存在一些争议。本文就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的动脉血供与静脉回流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 摘要: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转染骨髓源性血管内皮祖细胞(EPC)的体外基础研究,进而应用于细胞基因联合治疗的可行性。rn 方法:体外获取大鼠骨髓,分离单个核细胞后EGM-2MV培养基培养,免疫细胞化学及电镜鉴定EPC,脂质体介导PcDNA3.0-hVEGFl65转染EPC,转染后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VEGF蛋白水平,转染后培养上清与ECV304细胞共培养以评价VEGF蛋白的活性,MTT法评价VEGF转染EPC后对细胞活性的影响,免疫细胞化学检测EPC表达VEGF、vWF、VEGF-R2(FLK-1)的变化。rn 结果:运用该方法能很好的富集EPC,获得的EPC能表达CD34、CDl33、FLK-l等特征性的细胞表面标志,脂质体介导PcDNA3.0-hVEGF转染EPC能表达较高浓度的VEGF蛋白水平,VEGF转染后对EPC的增殖无影响,转染后EPC细胞能保持内皮细胞系的特性,表达VEGF、vWF、VEGF-R2(FLK-1)的比率随时间而逐渐升高。rn 结论:脂质体介导PcDNA3.O-hVEGFl65转染EPC后能表达一定浓度的有功能的VEGF蛋白,并能促进EPC向着内皮细胞方向分化,可应用于体内治疗缺血性疾病。
  • 摘要:目的:探索大鼠骨髓内皮祖细胞(EPCs)的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rn 方法:冲洗大鼠骨髓腔,梯度密度离心法获得单个核细胞,内皮细胞培养液EGH-2MY培养,通过细胞形态,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检测CD34、VEGFR-2、vWF,CDl33,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Lectin-UEA-1,超微结构及染色体核型分析进行鉴定。rn 结果:新分离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呈圆形,大小不一,48h后部分细胞开始贴壁,呈梭形、纺锤形或不规则形,4~8d呈细胞集落或线状排列,9~11d接近融合,呈典型鹅卵石样外观。贴壁细胞CD34、CD31、VEGFR-2、vWF、CDl33均表达阳性并呈动态变化,能够摄取Dil-ac-LDL和结合FITC-Lectin-UEA-1,透射电镜见特征性Weible-Palade小体,能稳定保持二倍体核型。rn 结论:本实验初步建立了一套大鼠骨髓血管内皮祖细胞分离、培养、诱导分化及鉴定方法体系。
  • 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瘤组织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eucine richgene-GliomaInactivated 1,LGI1)mRNA的表达及与细胞增殖活性之间的关系。 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对30例脑胶质瘤组织、2例脑膜瘤、2例瘤旁及2例颅脑损伤内减压脑组织标本进行半定量检测,同时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Ki-67标记指数。rn 结果:脑胶质瘤组的LGI1 mRNA表达水平低于正常脑组织和脑膜瘤(P<0.05)。脑胶质瘤中,WHO IV级的胶质瘤LGI mRNA表达低于WHO Ⅱ级和Ⅲ级胶质瘤(P<0.05),与Ki-67标记指数呈负相关关系(r=-0.621,P<0.01)。rn 结论:LGI1基因的表达与Ki-67标记指数呈负相关,提示LGI1与胶质瘤的发生关系密切。
  • 摘要:目的:研究富亮氨酸胶质瘤失活基因1(LGI1)与胶质瘤细胞生长及胶质瘤细胞凋亡的关系。rn 方法:构建pcDNA3.1/LGI1质粒,采用脂质体介导的方法转染LGI1缺失的胶质瘤细胞系。RT-PCR法和免疫组化法检测转染细胞的LGI1基因表达,MTT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增殖活性,Annevin V-FITC法检测转染细胞的凋亡。rn 结果:pcDNA3.1/LGI1转染胶质瘤细胞系A172后,A172细胞LGI1mRNA和蛋白表达阳性:细胞增殖活性受到抑制,MTT吸收值在转染后24小时和48小时下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染后24小时早期凋亡细胞较多,48小时后早期凋亡减少。rn 结论:LGI1基因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 摘要:目的:探讨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在大鼠坐骨神经再生过程中促进血管形成的作用。rn 方法:利用自行研制的梭形舣通道桥接管桥接36只SD大鼠坐骨神经长10 mm缺损。将动物随机分为2组,A组:医用儿丁糖凝胶组;B组:医用儿丁糖凝胶+NGF和医用几丁糖凝胶+睫状神经营养因子(ciliaryneurotrophic factor,CNTF)。术后4、8、16周观察再生神经的大体形态,并用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再生神经的束间及束内血管分布。rn 结果:A组两支管内再生神经人体观察无明显差异,B组NGF侧再生神经外观呈粉红色或淡红色,质脆,弹性差;CNTF侧再生神经呈淡黄性,质韧,弹性佳。HE染色见NGF侧再生神经较CNTF侧再生神经排列紊乱,其束间及束内的血管较多见;超微结构显示:B组NGF侧再生神经较少,但可见较多的成纤维细胞和丰富的新生血管。rn 结论:虽然NGF对周围神经再生的促进作用不及CNTF,但其在神经再生的早、中、晚期均具有较为明显的血管形成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成纤维细胞增殖密切相关。
  • 摘要:本文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通过对小腿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研究,证实皮神经营养血管与邻近结构的血供的关系具有同源性的解剖学特点,可以设计带肌肉、骨膜瓣、或骨瓣的小腿皮神经-浅静脉营养血管远端蒂组织瓣,使小腿下1/3的胫骨、跟骨缺损以及骨髓炎创面的修复十分简便,先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
  • 摘要:丘脑底核是是丘脑底部最主要核团,在调整基底神经节传出信息和控制运动行为上起着重要的整合作用,其功能和结构复杂,目前在临床应用广泛,主要用于治疗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性疾病,近年在顽固性癫痫的治疗上取得较大进展。
  • 摘要:本文论述了术前影像学评估和术中影像学在复杂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情况,探讨了复杂肝切除术中控制出血的技术,讨论了术中近肝静脉的保护及其损伤的处理,分析了几种特殊类型肝切除应注意的问题,如巨大肝癌施行肝切除术时,要遵循既要完整切除肿瘤,又要保存更多肝组织的原则等。
  • 摘要:在MIS(微创)-THA(全髋置换术)手术切口缩小和暴露不充分的情况下,为了止确安放假体以及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除了对手术器械的改进外,对髋关节周围的组织结构的解剖的熟识非常必须的,由此才做到真正意义的“微创手术”。本文阐述了髋关节的解剖特征、4种微创THA入路的选择的理论基础以及各自的特点,并总结出最有前景的手术入路。
  • 摘要:目前文献中关于胸主动脉与胸椎相互关系的量化解剖学研究较少,鉴于此,本文从影像学上分别对正常人和胸椎侧凸患者胸主动脉和椎体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探讨胸腔镜下胸椎椎体置钉的安全角度、长度以及合适的进钉点区域,为胸腔镜下椎体正确置钉提供解剖学依据。
  • 摘要:在用小针刀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启发下,2002年3月9日始,笔者开展了在内窥镜辅助下手术治疗T.O.S,先后选择16例患者作此术。至今已随访4年余,觉得有必要将这一创伤小、效果亦较好的方法介绍给同道,本文现将手术方法、步骤和注意事项进行总结。
  • 摘要:目的: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其临床应用效果。rn 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中间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于临床修复足部创面5例。rn 结果:足背中间皮神经续丁腓浅神经,行于踩间线时何于中点外侧(1.3±0.6)cm,直径(2.05±0.56)mm,主干于踝间线远端(2.8±1.3)cm处发出1~3条分支。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5.1支。最为恒定的营养血管分别位于踝间线近端(4.3±0.4)cm,直径(0.82±0.13)mm;第三趾蹼尖近端(1.6±0.3)cm,直径(0.42±0.07)mm;第四趾蹼尖近端(1.5±0.3)cm,直径(0.49±0.09)mm。临床应用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rn 结论:足背中间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逆行转移是一种理想的修复足部创面的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通过解剖观测坐骨神经经行盆内段、盆壁段和盆外段,相邻解剖结构与坐骨神经被压迫的原因。rn 方法:解剖观测成尸15(男13、女2)具。rn 结果:①坐骨神经盆壁段,内口一半月弧长70.4±5.8mm,半月弦长50.2±6.9mm,半月裂孔中部宽11.5±2.1mm。外口一梨状肌下孔,前壁上抒肌长59.5±7.3mm,上壁梨状肌下缘长75.0±7.2mm,内侧肇骶结节了韧带长60.1±4.2mm,外侧壁坐骨大切迹和臀小肌长68.1±3.1mm。②坐骨神经盆内段,腰4神经前支到半月弧长103.5±8.9mm,腰5神经前支到半月弧长74.2±8.9mm,第1~3骶神经腹侧股到半月弧长58.6±6.3mm,第1~2骶神经背侧股到半月弧长36.7±3.3mm。⑨坐骨神经盆外段(臀段),前壁上下孖肌和闭孔内肌,长60.9±6.9mm,后壁臀大肌,臀大肌中部横径长134.3±5.7mm,内侧为坐骨结节及臀下动、静脉、神经,坐骨神经到坐骨结节间距长55.9±4.9mm。外侧邻股骨大转子及股骨颈,坐骨神经到股骨大转子间距长19.3±2.5mm。rn 结论:坐骨神经在盆段走行分三段,各段相邻结构累及压迫坐骨神经,出现坐骨神经受压综合征。
  • 摘要:目的:探讨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方式与并发症。rn 方法:2004年7月至2006年7月,5例骨盆环原发恶性或低度恶性肿瘤接受手术切除,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1~58岁,平均30岁。骶骨恶性畸胎瘤2例,脊索瘤1例,骼骨骨肉瘤1例,恶性骨软骨瘤1例。所有患者术前朱行动脉栓塞、结扎髂内血管。髂骨翼肿瘤采用自体髂骨、髋臼肿瘤采用异体骨重建骨盆环、自体股骨头重建髋臼骨床+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rn 结果:3例骶骨肿瘤术中出血量150~800 ml,术后出血300~1000ml,1例切口感染,1例术后出现失血性休克。髂骨翼肿瘤和髋臼周围肿瘤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000ml和4000ml,术后分别为800ml和1100ml。骼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2月后恢复关节功能,髋臼肿瘤切除与重建患者6月后恢复功能,所有肿瘤朱见复发。rn 结论:骨盆环恶性肿瘤的外科手术治疗关键是完整的手术切除,包膜外切除可以减少出血、预防复发,影响骨盆环稳定时应考虑重建,自体、异体骨移植能够恢复髋臼周同骨量、维持骨盆环生物学稳定。
  • 摘要:神经干细胞研究最早兴起于八十年代末,目前在国内外已引起神经科学界的广泛关注。rn 尤其是近年来发现成年脑内神经干细胞的存在并成功建立了永生化细胞系,极大鼓舞了人们设想干细胞移植及开发转基因神经干细胞,以便为神经组织损伤后的结构和功能重建提供一种全新的切实有效的途径和方法。本文就神经干细胞与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关系作一简介。
  • 摘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对PVS(持续性植物状态)的研究日益增多亦不断深入,每年国内外的论文数以百千计,表明许多学者都期盼着能治疗植物人并为之进行了不懈的努力,研究内容概括了方方面面,本文就PVS中几个主要方面提出一些问题,包括发病机制、实验室检查和治疗三个方面。
  • 摘要:本文阐述了微创外科解剖学研究和建立相应研究机构的意义,论述了在微创外科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选题、研究方法、技术平台及综合技术的应用,探讨了数字解剖学技术的应用,讨论了微创外科目前主要研究的方向,包括经鼻侧颅底锁孔入路的微创解剖学、颅颈结合部锁孔入路的微创解剖学、腹腔镜胰头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微创解剖学等。
  • 摘要:本文在30侧经动脉灌注红色乳胶成人下肢标本上,通过对前臂3条皮神经营养血管远端蒂动脉穿支的解剖学研究,证实皮神经营养血管与邻近结构的血供的关系具有同源性的解剖学特点,可以设计带骨膜瓣、骨瓣、或肌肉的上肢皮神经-浅静脉远端蒂复合瓣,用于手部的骨缺损以及创面的修复,现对其进行回顾性总结。
  • 摘要:目的:探索以L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reenfluorescence protein,GFP)和神经营养因子-3(neurotrophicfactor-3,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的可行性。rn 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鼠胚NSC,用同时携带NT-3和GFP的lentivirus转染构建工程化NSC;用荧光显微镜、鼠胚背根神经节培养(Dorsal Root Ganglion,DRG)、Western blot等方法检测基因工程NSC的转基因表达。rn 结果: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几乎100%的工程化NSC表达GFP;DRG培养和Western blot检测到基因工程化NSC能高效分泌NT-3蛋白。rn 结论:以Ientivirus为载体,构建同时携带并稳定表达GFP和NT-3的基因工程化鼠胚NSC是可行的,可为脊髓损伤基础研究提供有价值的细胞资源。
  • 摘要:目的:探讨口服Ⅱ型胶原(type Ⅱ collagen,CⅡ)对大鼠佐剂性关节炎(adjuvant arthritis,AA)的治疗作用及对大鼠外周淋巴器官白细胞介素-2(IL-2)水平的影响。rn 方法:建立人鼠从模型,观察口服CⅡ对大鼠从的抑制作用。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外周淋巴器官IL-2水平的变化,并用透射电镜法观察有关淋巴器官的形态学改变。rn 结果:建立了从实验动物模型,治疗组淋巴器官中IL-2水平较治炎组显著降低,大鼠关节肿胀明显减轻,滑膜组织炎性增生明显降低。rn 结论:口服CⅡ可有效减轻佐剂性关节炎大鼠的关节病变。CⅡ能使从大鼠外周淋巴器官中IL-2水平降低。
  • 摘要:目的:目前培养细胞和组织的方法多局限于二维培养研究,三维培养因没有理想的支架材料而进展缓慢,本研究旨在探讨Atelocollagen胶原支架在三维培养心肌组织中的生物相容性,寻找二维培养心肌组织的条件和理想的支架材料。rn 方法:选用新生1dSD乳期大鼠10只,无菌条件下剪取心脏,放入预冷无Ca2+、Mg2+的Hanks液中清洗三次,洗净红细胞,将心室肌剪成大小约1mm3的组织块,用酶消化法(0.125%胰蛋白酶、0.1%I型胶原酶和0.1%透明质酸酶)在恒温振荡器内(37.0℃,60r/min)对心室肌组织块进行心肌细胞分离,将分离的细胞悬液用含15%胎牛血清(fetal boyine serum,FBS)的DMEM终止消化并离心(1200r/min,10min),再用含15%FBS的DMEM制成细胞悬液接种到培养瓶放入培养箱(37.0℃,596CO2)2小时。利用差速贴壁的方法对大鼠心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进行纯化,把纯化后的细胞悬液接种到胶原纤维支架上,对第8天、第16天、第20天在Atelocollagen胶原纤维支架上生长的细胞进行动态观察、HE染色、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rn 结果:rn ①Atelocollagen胶原支架的形态特点:横切面上,光镜下呈大小不等的六边形的多孔状,孔的直径约200~400微米。HE染色下呈均质红染,弯曲;Masson染色呈深红色;亮绿染色呈绿色。电镜下可呈现微弱的横行或斜形的横纹。Atelocollagen是一种生物性胶原,对生物体无抗原性和毒副作用,目前已用于美容除皱。rn ②细胞在Atelocollagen支架上的生长规律:培养4小时后,在倒置显微镜(TE2000-U,Nikon)下,可观察到心肌细胞开始贴壁生长,初为圆形,后为梭形,偶见单个搏动的心肌细胞。第1天搏动频率为16次/分,律齐,连同支架一起搏动,形成细胞胶原支架搏动复合体;第3天搏动频率为23次/分,律齐;第4天频率约为73次/分;第6天搏动频率为124次/分;第8天搏动频率为166次/分;培养10天以后细胞搏动的频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慢,10天时搏动频率为144次/分左右,16天时减为95/分,20天为48次/分。HE染色显示,第8天心肌细胞核明显,有多核现象,肌纤维清晰、相互交错在一起,未发现闰盘,肌纤维无空泡现象,细胞与支架紧贴融合,有的细胞融入支架之中;16天未见细胞数目的增多,肌纤维无空泡现象,发现似毛细血管的结构;20天心肌细胞核明显,有多核及核吲缩现象,肌纤维清晰、相互交错在一起,闰盘不明显,肌纤维有空泡现象。rn ③细胞在Atelocollagen支架上生长的亚维结构:在透射电镜(H-7500)下显示,不同阶段培养的各类细胞(包括纤维细胞、内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生长正常,有些孔内充满大量的细胞。培养第8天,观察剑细胞膜边缘与支架紧贴,有的伸出伪足样突起与支架融合在一起,有的细胞纤维细胞和内皮细胞于支架两侧相伴行很长距离,贴在支架的两侧并与支架融合,少数细胞长在支架内;培养第16天,支架孔内的细胞数量未见减少。细胞成分和形态无明显变化,未见细胞凋亡现象:第20天发现部分细胞轻度水肿,有空泡及凋亡现象现象,但支架内的细胞数量无明显减少。在三个不同阶段的培养过程中均能发现细胞在支架壁的两侧紧密相贴和融合。在扫描电镜下发现细胞在胶原纤维支架上贴附并充分伸展,在胶原纤维支架表面细胞相互融合成片状生长,与胶原支架融合性好。rn 结论:Atelocollagen是一种脱去具有抗原性基团的生物胶原,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三维培养细胞和组织的天然材料,有望成为再生医学的理想支架。
  •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MRCP胰头癌的特异征象及其深远的病理意义和临床应用。rn 方法:经手术后病理证实61例胰头癌病例的术前MRCP检查,扫描序列包括SE序列T1W1、FSE序列T2WI、T1WIFS、T2WIFS、MRCP冠状位扫描成像。rn 结果:本组61例胰头癌10096出现了MRCP的特异征象,其中C1+P1型为53例,C1+P3型4例,C2+PI型和C2+P2型各2例,因此证明了胰头癌的临床出现就伴随着胆总管胰头段的破坏,但是这种现象却出现了细胞病理学与MRCP不相一致(矛盾),从而导致我们对胰头癌、侵袭了胰头的十二指肠癌影像学的重新认识。MRCP所显示的胰头癌体积均大于切除的病理标本。这二点结论,难以用细胞病理学解释的影像学内容,我们试用分子影像学和分子病理学解释,不知正确与否,敬请与广大同道商榷。rn 结论:胰头癌的MRCP特异征象的100%出现,将使胰头癌的诊治产生里程碑式的影响,对于胰头癌的根治将起到重要作用。
  • 摘要:目的:研究原发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特点,探讨临床意义。rn 方法:对386例原发肺癌施行同侧纵隔淋巴结廓消术,病理检测淋巴结转移频度。rn 结果:清除淋巴结2603组,平均每例6.74组。N2淋巴结转移率16.2%。 T1 T2 T3间淋巴结转移率差异非常显著(P<0.01)。N2转移率在鳞癌、腺癌、小细胞朱分化癌及大细胞癌分别为30.1%、44.1%、48.0%、50.0%。64.2%鳞癌N2转移为某一组淋巴结,腺癌3组以上转移者46.2%。上叶肺癌跨区域N2转移占15.1%,下叶(包括中叶)肺癌跨区域转移占53.1%。跳跃式转移占N2转移的53.7%。rn 结论: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具有多发性、跳跃性及跨区域性特点。施行同侧纵隔淋巴结广泛廓清术是提高肺癌手术根治性的关键。
  • 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外科治疗方法。rn 方法: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30例,采用球囊扩张左股总及深静脉狭窄段、置入支架并做临时性股动静脉瘘方法治疗,其中20例同时行人隐静脉结扎抽剥术。rn 结果:所有病例介入及手术取得成功。出院时22例肢体肿胀明显缓解,5例轻度肿胀,3例缓解不明显。随访25例(3~30个月),21例肿胀消退,5例足靴区溃疡愈合,2例痊愈。rn 结论:多数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的深静脉病变是以狭窄为主,可以通过介入的方法治疗。本方法创伤小、近期疗效较好。
  • 摘要:目的:总结5年来应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治疗尿道下裂的经验,并评价其疗效。rn 方法:本组54例,年龄1.8岁~18岁,平均4.4岁。阴茎型44例,阴茎阴囊型10例。采用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成形尿道54例,平均重建尿道长度2.8cm。rn 结果:一期手术成功率92.6%(50/54例),尿瘘7.4%(4/54例)。所有病例术后1月复查1次,随访3个月以上,阴茎外观及排尿均良好。48例随访3个月~2年。rn 结论:纵行带蒂岛状包皮瓣一期尿道成形术,对伴有阴茎下曲的、尿道板发育不好的阴茎型及阴茎阴囊型尿道下裂患者,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少。
  • 摘要:目的:探讨Budd-Chairi综合征根治术的适应症、远端血流的阻断、手术中容易出现的失误和严重的术后并发症等问题。rn 方法:单纯隔膜切除78例,下腔静脉病变段切开、人工血管或心包片扩大成形65例,下腔静脉病变段切除、人工血管原位移植60例,肝静脉主干闭塞段及其上方的下腔静脉闭塞段切除、肝静脉流出道扩大成形、肝静脉开口至下腔静脉的右房入口处人工血管原位移植术14例。rn 结果:无手术死亡。住院期间死于并发症4例。出院时189例效果良好,15例症状部分缓解,2例无效。随访122例,平均72个月,复发13例。rn 结论:根治术仍有很强的适应症,在BCS治疗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目前的常温直视下根治术远端出血的控制至关重要,球囊阻断法最常用,经胸隔下段下腔静脉长段游离阻断法效果好。手术后顽固性心衰、术后胸腔内大出血仍然是棘手的问题。
  • 摘要:本文从钙和维生素D、雌激素、降钙素和磷酸盐类四个方面论述了有效预防骨质疏松骨折的方法,探讨了导致骨质疏松骨折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骨密度、体重指数等,讨论了不同部位骨质琉松骨折的特点及外科治疗观点,包括桡骨远端骨折、脊柱骨折和髋部骨折,阐述了骨科医生对于骨质疏松骨折认识的变化,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工作重点。
  • 摘要:目的:比较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前路开放小切口矫形手术和后路矫形手术对胸主动脉偏移的影响及其意义。rn 方法:29例青少年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分为两组。A组14例患者行开放小切口前路矫形术,男1例,女13例,平均14.3岁,胸弯Cobb角平均44.9°。B组15例患者行后路钉钩联合矫形术,男3例,女12例,平均14.2岁,胸弯Cobb角平均46.4°。两组患者手术前后均行胸椎T5-T12节段CT扫描,在每个节段测量右侧肋骨头至主动脉后壁的切线与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α)、椎管前缘中点与主动脉中心连线和双侧肋骨头连线的夹角(β)、椎体旋转(γ)、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以及与左侧肋骨头前缘的垂直距离(b)并进行比较。将胸主动脉偏移与侧凸的三维矫形进行相关性分析明确胸主动脉偏移的原因。rn 结果:A组患者手术后置钉安全角α、主动脉相对椎管前缘旋转角β较术前增大,在T8,T9著异有显著性(P<0.05);椎体旋转γ角减小,在T8,T9差异有显著性(P<0.05);主动脉与椎体间距离a减小,主动脉后壁与右侧肋骨头间距离b增大,两者和术前相比在T9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手术前后椎体旋转及主动脉与相邻椎体的解剖关系无明显变化。A组α角、β角、b值增加量与γ角减小量呈明显相关性(PP<0.01):a值减少量与β角增加量具有良好相关性(P<0.05);在顶椎区α角、β角、b值的增加量与顶椎偏移减少量、a值减少量与T5-T12后凸增加量明显相关(P<0.01)。rn 结论:特发性胸椎右侧凸患者行小切口前路矫形术后胸主动脉相对椎体向前方偏移并靠近椎体。发生主动脉偏移的原因包括主动脉松解、椎体去旋转、冠状面和矢状面矫形。
  • 摘要: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后应用冷冻保存的异体骨-ACL-骨钮扣钢板固定法重建ACL 术后2~4年的中期临床疗效。rn 方法:对15例应用深低温冷冻保存的异体骨-ACL-骨钮扣钢板固定法重建ACL的单侧膝关节ACL损伤患者进行回顾分析。对中期的肌力恢复程度、活动度、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及X线片隧道扩大现象进行对比研究。rn 结果:平均随访36.9个月,大腿周径与健侧相差(0.976±0.119)cm。伸膝受限<3°12例。屈曲受限<5°13例。Lachman试验均阴性。Lysholm评分:从术前66.2±4.6提高至术后89.4±3.2。X线片所显示的隧道无扩大现象。rn 结论:关节镜引导下应用冷冻保存的异体骨-ACL-骨钮扣钢板固定法重建ACL可以使ACL同时达到等长重建和解剖重建,在重建ACL功能方面,与其他重建材料相比冷冻保存的异体骨-ACL-骨更有利于功能恢复。
  • 摘要:目的: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观察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效果。rn 方法:对30侧红色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链与周围肌肉内血管的吻合情况。对2004年2月以来应用带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12例进行总结。rn 结果:腓肠神经营养血管为主的浅筋膜血管网与腓肠肌内、外侧头的肌皮穿支吻合,吻合支均为2~3支,内侧头的肌皮穿支较外侧粗大,位置恒定;隐神经营养血管主要通过胫后动脉肌间隙支的肌皮支与比目鱼肌肌支吻合,肌支2~3个,管径(0.5±0.2)mm,均有1~2支静脉伴行:腓浅神经营养血管分别向内、外侧发出2~3支肌支营养趾K伸肌和腓骨长肌,肌支外径(0.4±0.2)mm,皆有一支静脉伴行,另1~2支筋膜皮支浅出营养皮肤。12例患者中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移位术修复7例,隐神经肌皮瓣4例,腓浅神经肌皮瓣1例,所有病例均经2~6个月以上随访,骨髓炎治愈,肌皮瓣外形满意。rn 结论:远端蒂小腿皮神经营养血管肌皮复合组织瓣血供可靠,为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提供良好的供区。
  • 摘要:目的:探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特殊类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的解剖学依据及其临床应用效果。rn 方法:对30侧成人下肢灌注标本进行解剖,系统观测小腿后区浅层中血管神经的分支、分布及吻合情况。对2004年2月以来应用带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肌皮瓣修复踝足部软组织缺损7例进行总结。rn 结果:以腓肠神经、小隐静脉及股后皮神经的营养血管为主的浅筋膜血管网与深部的腓肠肌内、外侧头有恒定的吻合,吻合支均为2~3支,腓肠肌内、外侧头肌皮穿支分别位于内、外侧头肌间沟两侧(1.8±0.5)cm、(3.7±0.9)cm,内侧头的肌皮穿支较外侧粗大,位置恒定,更靠近中线。7例肌皮瓣的肌肉面活跃渗血,血循良好,皮瓣均成活,所有病例均经2~6个月以上随访,旨髓炎治愈,肌皮瓣外形满意。rn 结论:带腓肠肌内外侧头肌肉的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以成活,该手术操作简便,系特殊病例踝足部软组织缺损需行肌皮瓣修复的良好供区。
  • 摘要:目的:为双蒂腓肠肌皮瓣修复小腿下端皮肤及跟腱缺损和术前判断肌皮瓣能修复的范围提供解剖学理论依据。观察治疗效果。rn 方法:30侧下肢尸体标本,模拟手术时腓肠肌皮瓣的切取,观察双蒂腓肠肌皮瓣中腓肠肌及其神经、血管的形态和毗邻关系,观测肌皮瓣能向下滑动的距离。临床上收治12例小腿远端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病人,小腿远端及跟腱同时缺损面积6~10×4~6cm2,均采用双蒂腓肠肌皮瓣V-Y推进下移修复跟腱及皮肤缺损。rn 结果: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起点均分为腱性和肌性部分;肌皮瓣的动脉分为4型:A腓肠内侧动脉和外侧动脉单独发支;B腓肠内侧动脉和外侧动脉单独发支,并且一侧有来源于对侧动脉的分支直接入肌;C腓肠内侧和外侧动脉共干;D腓肠内侧和外侧动脉单独发支,但是有一侧为两支;神经发出的组合方式分为6种类型;A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比目鱼肌支单独发支;B腓肠内侧皮神经和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共干;C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与比目鱼肌支共干;D腓肠内侧皮神经与腓肠肌内侧头肌支共干,腓肠肌外侧头肌支与比目鱼肌支共干;E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比目鱼肌支共干;F.腓肠内侧皮神经、腓肠肌内外侧头肌支共干;皮瓣向下滑动的平均最大距离为(9.2±0.9)cm。病人皮瓣全部成活,行走恢复。rn 结论:双蒂腓肠肌皮瓣适合于修复跟腱及皮肤同时缺损,切取时需要注意神经、血管有不同的类型并做相应的处理,肌皮瓣能修复的平均最大长度为(9.2±0.9)cm。
  • 摘要:目的:为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设计提供解剖学依据,并报道其临床应用效果。rn 方法:32侧乳胶灌注的成人下肢标本,对足背内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进行解剖,观察其起始、直径、走行、分支及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设计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应用丁临床修复足前端创面3例。rn 结果:足背内侧皮神经均续于腓浅神经,行丁踝间线时位于中点内侧(0.7±4.3)mm,直径(2.59±0.54)mm,主干于踝间线远端(3.0±1.5)cm处发出1~3条分支。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平均每侧6.9支,最为恒定的分支穿深筋膜时分别位于踩间线近端(4.1±0.5)cm,直径(0.81±0.13)mm;第一跖趾关节内侧近端(1.4±0.2)cm,直径(0.48±0.08)mm;第二趾蹼尖近端(1.5±0.3)cm,直径(0.46±0.08)mm。临床应用3例皮瓣均完全成活。rn 结论:足背内侧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血供可靠,逆行皮瓣转移是一种理想的修复足前端创面的手术方法。
  • 摘要:目的:了解在腹膜后腹腔镜行下腰椎手术时,下腰椎侧前方血管的解剖及手术暴露时的注意事项。rn 方法:对15具腰椎尸体标本两侧观察腰升静脉(Ascending lumbar vein,ALV)和髂腰静脉(Iliolumbar vein,ILV)走行、变异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rn 结果:腰升静脉和髂腰静脉在每具尸体标本中均存在,有两个静脉分干和共干汇流到髂总静脉等4种形式。在牵拉髂总静脉时,可能导致它们的破裂。在暴露血管时需注意避免损伤闭孔神经和腰骶干。rn 结论:骼腰静脉和腰升静脉是下腰椎很重要的解剖结构,腹腔镜手术显露下腰椎时应注意在牵拉髂总静脉时暴露和结扎这两个静脉,是手术避免血管破裂导致的大出血的关键。
  • 摘要:微创入路(MIS)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在国外开展已十多年,近年来国内也有部分医院开展。从目前中远期临床观察,微创人工全髋置换技术初步显示出比常规切口更具优异的临床疗效。因此,本院制定自2005年2月起在应用解剖学基础上研究开展了微创髋外后侧入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27例,获得良好的近期疗效,本文现将手术过程进行总结报告。
  • 摘要:目的:报道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的方法。rn 方法:根据尺神经手背支及其营养血管的解剖规律,设计逆行皮瓣,修复小指指腹皮肤缺损。rn 结果:患者7例,随访5月~20个月,疗效优良率86%。rn 结论:尺神经手背支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丰富,修复小指皮肤缺损,覆盖完全,容易成活,优良率高,手术简单。
  • 摘要:目的:为临床应用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时,确定皮瓣的最大切取面积提供解剖学基础。rn 方法:用30侧成人肩胛区标本,对旋肩胛动脉及皮支、吻合支的起始、走行、分布等进行了详细的解剖观察和测量。结果:旋肩胛动脉起始处外径为3.1±0.5mm,自主干发出升支、横支和降支。升支起始处外径约0.7±0.1mm,发出后斜向外上跨肩胛冈至冈上窝:横支起始处外径1.1±0.1mm,发出后白肩胛冈下约2cm跨越肩胛骨内上行,动脉长65.5mm;降支起始处外径0.9±0.1mm,发出后沿肩胛骨腋缘指向肩主胛下角斜向下行,动脉长47.3mm。rn 结论:旋肩胛动脉双叶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对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修复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 摘要:目的:利用骨质疏松腰椎三维有限元模型的方法,探讨在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的量、不同分布及骨水泥向椎间隙渗漏等状态下,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rn 方法:选取老年男性正常人体脊柱标本一具,范围L4~L3,建立L4-L5的三维脊柱功能单位的有限元模型。模拟骨水泥在椎体内的不同分布特点,观察不同压力方向时,相邻椎体终板的应力变化。rn 结果:不同的骨水泥量对邻近椎体生物力学的影响不大,但骨水泥分布不均匀和骨水泥在椎间隙的渗漏可导致邻近椎体的终板应力增加。rn 结论:在椎体成形术后,骨水泥分布不均匀和骨水泥渗漏到椎间隙可引起邻近椎体终板应力的集中,可能是邻近椎体骨折的原因。在手术时建议骨水泥均匀分布,并避免渗漏到椎间隙。
  • 摘要:目的:研究侧颅底手术径路之一颞盂入路的相关应用解剖,为此手术入路提供详实的解剖学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rn 方法:在53具成人颅骨标本上,对侧颅底区骨性结构的观察测量;对5具成人湿性尸头模拟颞盂入路联合乳突或乳突—枕下—颈入路进行解剖,明确手术径路中穿经结构以及重要血管神经的相互毗邻关系。rn 结果:①颞盂相关解剖:以矢状面为基准,测得颢盂前后径、颢盂左右径、下颌关节窝的前后径解剖数据。②颞盂毗邻相关解剖:测得颢盂外侧起始标志关节后突最下点、鼓乳裂最下点这两点与侧颅底重要神经血管穿经孔隙的最短距离和夹角(表1~4)。③颈静脉球窝解剖:分别以冠状面、欠状面为基准测得颈静脉球窝的最长径线,认为其左右两侧大小不同。④测得茎乳孔至颈静脉球窝间最短距离;茎乳孔位于颈静脉球窝的位置关系(见表5)。⑤按颞盂入路联合乳突或乳突—枕下—颈入路进行解剖,暴露术野中穿经结构较简单,可较好的保护颈内动脉,面神经,及后组颅神经。rn 结论:颞盂入路联合乳突或乳突—枕下入路为侧颅底手术路径提供了一个安全便捷的手术入路。围绕此手术径路进行测量所得结果,有助于为手术中准确定位更深层次的结构提供依据。
  • 摘要:手部严重创伤常伴随手部组织的缺失,需要行游离足趾再造手指或游离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及重建手部功能,手术不仅复杂而且风险也较大,同时对医务人员的技术和素质要求较高,而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如何?是否满意?医生是否值得去冒如此的风险开展此类手术?鉴于此,本文对一例五指再造和一例手部脱套伤患者分别做了术后5年和3年的随访,现对其进行总结报告。
  • 摘要:目的:评价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效果。rn 方法:对13例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和总结。rn 结果:根据Tohn.N.Insall评分标准手术优良率达92.3%,术后在疼痛、关节功能及活动度等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rn 结论: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是治疗严重膝骨性关节炎的切实有效方法,但应注意适应症的选择、胫骨假体的正确放置以减少胫骨假体的松动,其远期疗效尚待进一步观察。
  • 摘要:周围神经损伤是一项最不受重视的学科,但是近年来交通事故频繁,治安情况也不乐观,各种高能量的、复杂化的创伤屡见不鲜。本文仅选择其重要的供大家参考,包括臂丛根性撕裂伤的治疗、脚廓出口综合征、晚期的面瘫修复及构建周围神经移植物的基础四个方面的内容。
  • 摘要:随着细胞学、分子生物学及生物材料研究的突飞猛进,各种组织的组织工程学研究和应用取得了很大的进展。血管组织工程和骨组织工程是组织工程研究中的重要领域,其研究的主要内容集中在3个方面:种子细胞的选择,细胞外基质构建以及将细胞种植于基质支架上。本文采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遗传学等技术结合本室的生物力学和自行研制的生物反应器,构建了基因修饰的生物人工血管和生物人工骨。
  • 摘要:本文使用30例上腹部连续冠状断层标本、10例上腹部连续横断层标本、10例上腹部连续矢状断层标本、20例肝内门静脉和肝静脉解剖正常的薄层MSCT断层图像及其肝内门静脉及肝静脉的三维重建图像,分别研究了肝内门静脉的走行和分布以及肝静脉及其属支的回流范围。依据肝内门静脉的常见分支类型、肝静脉的回流形式及其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对国人肝段重新认识,提出一种新的门静脉肝段划分方法,并在横、矢和冠状断面上对国人肝段进行精确划分,以期为肝影像诊断学和外科学提供准确而实用的解剖学基础。
  • 摘要:面部软组织移位在面部老化改变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研究发现,面部固位结构与面部软组织位置有关。目前已发现的固位结构主要有颈阔肌-皮肤支持带、颈阔肌-耳支持带、颧弓支持带、下颌骨支持带及咬肌-皮肤支持带。但对其形成及组织结构缺乏足够的认识。rn 为了获得详细的局部解剖学资料,进而为临床上年轻化手术方法的改进提供理论依据,本文解剖10具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头的面部。8具为女性,2具为男性。用大体解剖的常规方法,逐层分离皮肤、浅筋膜、深筋膜或骨膜,对于浅筋膜,则将其分为脂质膜与纤维膜(膜层);如遇表情肌,则追踪到起点,并观察膜层与其关系;如遇较粗大的纤维束,则仔细辨认是否为韧带性结构,并对固定结构域周围血管和神经的关系进行观察。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