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的相关文献在1980年到2022年内共计4800篇,主要集中在预防医学、卫生学、临床医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460篇、会议论文298篇、专利文献3748篇;相关期刊759种,包括中国卫生产业、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全科护理等; 相关会议139种,包括2015临床急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三届全国劳动卫生与职业病学术会议、全国医院感染控制、规范消毒与标准预防学术交流会等;职业暴露的相关文献由9381位作者贡献,包括黄德寅、朱宝立、张敏等。

职业暴露—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460 占比:52.43%

会议论文>

论文:298 占比:3.50%

专利文献>

论文:3748 占比:44.06%

总计:8506篇

职业暴露—发文趋势图

职业暴露

-研究学者

  • 黄德寅
  • 朱宝立
  • 张敏
  • 张玲
  • 刘静
  • 牛勇
  • 王芳
  • 余善法
  • 刘敏
  • 刘移民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闻纯; 朱蓓; 卢玉仙; 刘颖
    • 摘要: 目的综述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现状与危害、引起针刺伤职业暴露的不良行为、针刺伤防护教育及管理现状,提出建议与展望。方法检索2011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1日,国内外关于护理人员针刺伤职业暴露与防护的文献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检索到文献102篇,纳入46篇。研究显示,发达国家通过规范开展预防锐器伤相关培训,使用安全型输液工具,更新职业防护指南指导实践,使针刺伤发生率得到很好的控制。大多数针刺伤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其中护生发生率最高。目前,学校和医院针对针刺伤都已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护理管理者也对管理模式进行了探索。结论在发展中国家,针刺伤已成为严重危害护理人员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应推广安全型输液工具,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构建医教联合体,开展规范、连贯、持续的职业防护培训,降低针刺伤发生率。
    • 石娟玉; 石娟; 戴莉
    • 摘要: 护理人员是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暴露发生率最高的危险性职业群体,由于穿刺护理技能经验不足和穿刺针不具有保护功能,导致被输液器针具刺伤的概率较大。广义护理技能包括穿刺、拔针到收集针头等过程,其需要一定的护理工作经验。目前,有关穿刺护理的技能培训体系较完善,为防止拔针到收集针头过程发生的针刺伤,亦需要对穿刺针优化改造。在现有穿刺针的基础上,优化设计了防止漏液、刺伤的穿刺针,并在拔针后针头完全封闭自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郝卓琳
    • 摘要: 目的探讨回缩式留置针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196例行静脉化疗的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98例。对照组采用普通静脉留置针,观察组采用回缩式留置针,比较两组穿刺效果、并发症发生率、舒适度、疼痛程度、满意度及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一次穿刺成功率、输液速度符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堵管、静脉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舒适度、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回缩式留置针在肿瘤患者静脉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升一次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并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满意度,降低疼痛程度,减少护士的职业暴露
    • 胡小翠
    • 摘要: 目的了解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情况及职业风险,为制定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某医院161例血源性职业暴露医务人员个案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2015—2019年,该医院共上报161例医务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主要为护士(占48.5%),其次依次为保洁员(占20.5%)、医生(占13.6%)、实习护士(占13.0%);工龄以<5年为主(占68.3%)。暴露主要发生在病室内(占45.3%),方式主要为锐器伤(占96.3%),输液后拔针是最常见的伤害环节(占24.8%)。暴露前曾接种乙肝疫苗占66.4%,血清学抗体达到保护水平者占50.3%。明确暴露源占53.4%,以乙肝最多(占28.0%)。对161名职业暴露者均及时进行处置、报告和随访,未发生血源性传染病感染。结论医务人员属于血源性职业暴露高风险人群,应加强培训,提高防护意识和水平,减少低职业暴露风险发生。
    • 刘丽萍; 肖明朝
    • 摘要: 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不仅关乎其个人,而且对全民健康有着十分重大的影响。根据国际劳工组织数据,当前全球共有1.36亿医务人员。在各级卫生机构中,医务人员普遍面临职业暴露、过度劳累、职业倦怠、工作场所暴力等职业安全挑战,导致医务人员身心健康状况不佳,进而影响患者的安全。COVID-19的全球大流行进一步凸显了医务人员面临的职业安全挑战。2020年的世界患者安全日.
    • 王娟弟; 张文艳
    • 摘要: 目的:探讨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关防范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3月-2020年3月北京京煤集团总医院发生职业暴露的75名手术相关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统计75名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例数,并发放调查问卷,同时记录工种、工龄、文化程度及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感染源、暴露部位、暴露环节。统计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相关的危险因素,分析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感染源构成比、暴露部位、暴露环节,并提出相应防范措施。结果:75名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15例,发生率为20.00%。暴露感染源主要为乙型肝炎,构成比为40.00%。暴露部位中,手指占有较高的比例,构成比为46.67%,其次为手掌,构成比为33.33%。暴露环节中,缝合时构成比最高,为33.33%,其次为传递器械时。工龄≤5年、本科及以下学历、未对患传染性疾病主动了解、受到医源性伤害、未佩戴防护眼罩及静脉穿刺未佩戴手套均是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导致手术相关人员发生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较多,在临床工作中应注重对低年资手术相关人员血源性传染病职业暴露知识的培训,提高自身的重视程度,加强职业防护,缓解手术人员的压力,减少医源性伤害等措施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率。
    • 陈黎; 陈赛; 李涛; 陈秒
    • 摘要: 目的调查国内护士静脉采血时,持针器的使用现状及其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本研究自制问卷(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15,效度Kaiser-Meyer-Olkin系数为0.864),运用问卷星制作电子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8-9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330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静脉采血持针器的使用现状及其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本调查发放问卷共33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05份,问卷有效率92.42%,覆盖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涉及多个科室。静脉采血时持针器50%以上使用率为52.79%,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0.33%(其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9.84%)。单因素分析显示,静脉采血时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是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为静脉采血时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越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越低,持针器可在静脉采血过程中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 侯坤; 李丽娟; 黄丽华; 沈益
    • 摘要: 目的探讨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策略在提升医疗机构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态度信念以及防护措施执行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0年7月张家港市中医医院的91名工勤人员,根据跨理论模型将工勤人员按其行为划分为5个阶段,对应实施不同的行为干预,比较干预前和干预后8个月工勤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职业防护态度调查得分和行为改变阶段分布、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率。结果干预前后相比,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理论考核成绩分别为(60.53±11.04)分、(75.47±11.0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743,P<0.01);技能考核成绩分别为(74.57±8.71)分、(82.38±6.8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822,P<0.01);职业防护态度调查得分分别为(22.70±3.43)分、(29.13±2.0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054,P<0.01);行为改变阶段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908,P<0.01);职业防护措施执行率中防护用品使用分别为57.95%、77.26%,手卫生分别为53.10%、68.04%,医废(锐器)处理分别为42.05%、61.09%,患者(重物)搬运分别为71.43%、8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850、17.755、18.749、6.269,P均<0.05)。结论对工勤人员实施基于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可使工勤人员的职业防护知、信、行得到很好的提升,从而建立良好的职业防护行为并得以维持,达到降低职业暴露的目的。
    • 毛小容; 周荨智; 向琛; 米岚; 刘磊; 陈兰
    • 摘要: 目的探讨某三级甲等中医骨科医院实习生职业暴露预防对策。方法设计调查问卷,对2020年1月—2021年8月在该院实习的282名医学实习生进行职业暴露现状、职业暴露防护认知、带教情况进行调查。数据资料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282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为82.9%;对有效问卷进行分析,234名实习生认为科室是否提供了完善的防护用具为避免发生职业暴露的首要因素。234名实习生中有11名发生职业暴露,职业暴露率为4.7%。发生职业暴露的11名实习生中,既往有职业暴露史者7名,存在未接受教学指导即独立操作情况者占6名,带教老师存在不符合职业暴露防护要求行为者6名。结论根据调查结果分析,对该院医学实习生职业暴露预防措施提出以下建议:①既往有职业暴露史者应作为重点培训和考核对象;②在夯实临床操作技能的同时,应加强职业暴露安全教育并提供必要的防护用品;③健全带教制度,规范科室带教行为。
    • 宋小锋; 靳伟星; 原增艳
    • 摘要: 目的:了解在校医学生的生物安全知识及防护意识,对进一步开展生物安全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调查问卷形式对大学二年级医学相关专业学生的生物安全认知情况进行调查。结果:83.39%的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的学习主要来源于教师的讲授;80%以上的学生有良好的生物安全防护行为习惯,对生物安全基本知识有一定程度的认知,但是不够系统;84.4%的学生不清楚生物安全法律法规,50%以上的学生不知道如何对意外事件进行处理。结论:大部分学生具备最基本的生物安全知识,但学生对生物安全知识系统性和意外事件处理能力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生物安全教育。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