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

静脉采血的相关文献在1987年到2023年内共计2360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839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30713篇;相关期刊461种,包括母婴世界、当代护士(学术版)、齐鲁护理杂志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中华中医药学会防治艾滋病分会2015年学术会议、第三届世界灾害护理大会、中华护理学会全国内科护理学术交流会议等;静脉采血的相关文献由4261位作者贡献,包括徐琴、刘丽、吴燕等。

静脉采血—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839 占比:5.65%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6%

专利文献>

论文:30713 占比:94.30%

总计:32570篇

静脉采血—发文趋势图

静脉采血

-研究学者

  • 徐琴
  • 刘丽
  • 吴燕
  • 周爱春
  • 姜春英
  • 曹秋君
  • 王玲
  • 陈丹
  • 叶霖
  • 张华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陈黎; 陈赛; 李涛; 陈秒
    • 摘要: 目的调查国内护士静脉采血时,持针器的使用现状及其职业暴露情况。方法本研究自制问卷(信度克隆巴赫α系数为0.815,效度Kaiser-Meyer-Olkin系数为0.864),运用问卷星制作电子调查问卷,采用滚雪球抽样方法,选取2019年8-9月多家三级甲等医院符合纳入标准的护士330名作为研究对象,调查静脉采血持针器的使用现状及其职业暴露情况。结果本调查发放问卷共330份,回收有效问卷共305份,问卷有效率92.42%,覆盖多家三级甲等医院,涉及多个科室。静脉采血时持针器50%以上使用率为52.79%,职业暴露发生率为20.33%(其中针刺伤的发生率为9.84%)。单因素分析显示,静脉采血时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影响因素是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为静脉采血时职业暴露发生率的保护性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时使用持针器的频率越高,职业暴露的发生率越低,持针器可在静脉采血过程中起到有效保护作用。
    • 黄春丽; 梁冬青; 邱美娟
    • 摘要: 目的:探讨图文宣传册配合预见性护理在体检者静脉采血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2021年1月1日进行静脉采血的500名体检者,根据采血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0名,对照组给予常规静脉采血护理,观察组给予图文宣传册配合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主诉疼痛率、止血效果、采血依从性、了解度、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静脉穿刺一次性成功率、止血效果、采血依从性、了解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主诉疼痛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图文宣传册配合预见性护理可有效增加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提高止血效果和体检者护理满意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 李建为; 夏玉玲; 杜丽
    • 摘要: 目的 探讨静脉采血和末梢采血对新生儿血常规、微量元素检测结果的影响,为临床检测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至2021年4月于合肥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进行体检的476例新生儿的临床资料,于上午9∶00至10∶00之间采集新生儿空腹血液样本,包括静脉采血(静脉采血组)与末梢采血(末梢采血组),比较两种不同采血方式血样检测的白细胞及其分类、红细胞及其参数、血小板(PLT)水平与凝集率,以及微量元素(锌、钙、镁、铁、铜)含量的差异。结果 静脉采血组白细胞计数(WBC)、淋巴细胞计数(LY)、单核细胞(MO)、中性粒细胞(NE)、红细胞比容(HCT)、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水平均显著低于末梢采血组,而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PLT水平及凝集率均显著高于末梢采血组(均P0.05)。结论 对于新生儿来说,末梢采血检测血常规和微量元素操作简单、快捷,新生儿疼痛不适感较轻,是快速筛查的首选采血方式;但新生儿末梢血并不能完全反映循环系统血液的整体情况,因此临床遇到结果存疑时,建议进行静脉采血复查,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减少对疾病诊断的误诊和漏诊。
    • 张晓玲; 李文
    •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检验科静脉采血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11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随机选取110例静脉采血患者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的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风险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可显著提高检验科静脉采血标本合格率,降低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朱珊珊; 张华瑜; 张杜鹃
    • 摘要: 目的:探讨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对护士静脉采血效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10月我院某内科病房护士20名作为观察对象,采用干预前后对照的方式,将其分为干预前(传统静脉采血知识培训)和干预后(静脉采血示意图),对其干预前后的采血顺序知识和行为进行观察,就干预前后的护士执行正确率、采血时间及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护士执行正确率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采血时间显著低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护士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采血顺序示意图有助于促进护士迅速识别正确的标本采集顺序,明显提高采集正确率及执行率,缩短采血时间,护士满意度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尚晓宇
    • 摘要: 为分析在临床血常规检验中实施不同采血方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本文2018年3月—2020年1月之间入我院检验科施行血常规检验的110例患者,均实施2次采血,一次为采集静脉血液,一次为采集末梢血。对2种采血方式获得的血液标本施行分析,比较检验结果之间的差异。结果:在血小板、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及红细胞压积等检验指标方面,静脉采血的所得结果均高于末梢采血,且差异P<0.05。静脉采血方式进行血常规检验的重复性更好,2次检验均无明显差异,P<0.05。经静脉采血实施临床血常规检验,所得的检验结果准确性高于末梢采血,在临床中的应用性较大。
    • 刘佳
    • 摘要: 目的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在无偿献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近年来在乌鲁木齐市血液中心进行无偿献血的人群中508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和现场调查把献血者分为对照组与优质组各254例。前者给予常规护理,后者给予优质护理。结果优质组献血者满意率为99.61%,献血反应发生率为0.79%,对照组分别为94.45%、2.36%,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优质组的主动服务、献血者配合度、沟通能力、献血反应的干预等护理质量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观察并分析优质护理在无偿献血服务中的应用效果,能提高献血者满意率与降低献血反应发生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于璐
    • 摘要: 目的评估护理风险管理用于体检中心静脉采血活动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前往我院体检中心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以上各时间段分别采集35例体检者,依次纳入甲、乙组中,均予以常规护理,乙组联合护理风险管理,统计各组风险事件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在组间做出比较分析。结果甲组护理事件发生率为17.14%,高于乙组的5.71%,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相关知识的评估上,乙组高于甲组,差异较为显著(P<0.05)。结论体检中心的静脉采血阶段加强护理风险管理措施的应用,有益于降低护理相关风险事件发生率,提升体检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王淑粉; 张俊梅; 蒋秋焕; 张红梅; 石志宜; 苗晓慧; 孔莎
    • 摘要: 目的:对《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进行内容调整,并验证其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 108名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以渥太华研究应用模式为理论框架,分析《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应用的阻碍因素和促进因素,针对阻碍因素制订干预措施,比较《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应用前及应用后3个月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水平及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结果:《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应用前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为(78.82±6.50)分,《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应用后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得分为(89.66±10.16)分,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应用前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为0.201%,《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应用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为0.112%,应用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静脉血液标本采集指南》进行内容调整及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人员静脉采血理论知识水平,降低静脉血标本不合格率。
    • 钟靖
    • 摘要: 目的 评价优化门诊护理干预预防静脉采血患者晕血晕针的效果。方法 本次研究纳入的120例研究者,均为2019年4月—2020年4月在深圳市人民医院门诊进行静脉采血的患者,其中6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对照组),60例患者接受优化门诊护理(观察组),比较2组患者晕血晕针发生率、采血依从率、护理满意度以及心理状态。结果 观察组晕针晕血发生率5.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67%(P<0.05);观察组采血依从率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33%(P<0.05);观察组的各项满意度指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门诊静脉采血患者实施优化门诊护理干预,不仅能有效降低晕血晕针的风险,还有助于提高患者的采血依从率,利于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