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内耳

内耳

内耳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3年内共计889篇,主要集中在耳鼻咽喉科学、基础医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58篇、会议论文12篇、专利文献219篇;相关期刊324种,包括解剖与临床、解剖学杂志、医学影像学杂志等; 相关会议9种,包括第十三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第六届中国西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术会议暨云南省第九届四次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中医药学会第五届三次耳鼻咽喉学术会议、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1年全国病理技术新进展研讨会等;内耳的相关文献由1844位作者贡献,包括汪吉宝、丁大连、高下等。

内耳—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658 占比:74.02%

会议论文>

论文:12 占比:1.35%

专利文献>

论文:219 占比:24.63%

总计:889篇

内耳—发文趋势图

内耳

-研究学者

  • 汪吉宝
  • 丁大连
  • 高下
  • 刘兆华
  • 龚树生
  • 杨仕明
  • 孔维佳
  • 杨伟炎
  • 柴人杰
  • 韩东一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华荣恺; 张志坚; 华清泉
    • 摘要: 感音神经性聋(Sensorineural hearing loss,SNHL)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常见疾病之一。用干细胞治疗SNHL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特别是关于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的研究越来越多。本文将对诱导性多能干细胞内耳移植相关的文献进行综述,希望能为干细胞内耳移植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 王锐; 高雪; 徐金操
    • 摘要: 免疫和炎症介导的内耳疾病被认为是导致感音性耳聋的机制之一,内耳炎症是血管通过扩张并招募免疫细胞进入耳蜗来免受病原体或组织损伤的重要过程,但免疫细胞分泌炎症因子过多也会导致正常细胞损伤而导致病理结果。随着医疗条件的改善和居民生活环境的变化,感染性聋和药物性聋患病人数显著减少,噪声性聋、老年性聋、遗传性聋所占的比例明显提高。这其中相当部分噪声性和老年性耳聋患者的致病因素里也有易感基因的影响,并且近年来多项研究显示:遗传因素诱发内耳免疫环境改变、发生炎症介导的耳聋也是重要病因之一,所以遗传性耳聋的比例增加最为明显。本文将总结内耳的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的种类,重点阐述巨噬细胞通过趋化因子及其受体募集和免疫细胞介导噪声性耳聋、药物性耳聋和遗传性耳聋的途径。
    • 摘要: 近日,科学家们解答了一个关于哺乳动物进化的长期存在的问题——通过对现存哺乳动物和已灭绝哺乳动物及其近亲的耳部解剖,确定温血动物可能起源于约2.33亿年前的晚三叠世。这些基于哺乳动物祖先内耳化石的研究结果,增进了人们对哺乳动物演化史的理解。温血性,或称内温性,是哺乳动物和鸟类的一个关键特征,能让它们保持几乎恒定的核心体温,从而生活在各种不同的环境中。
    • 韩永平; 张俊义; 梁彩凤; 苗国华; 徐正邦; 邬磊; 杜雪琴; 樊文洁; 邢颖; 刘磊
    • 摘要: 目的通过经静脉钆造影探讨临床诊断前庭神经炎的病变位置。方法依据笔者设定的前庭神经炎标准连续收集了自2018年4月至2020年11月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人民医院眩晕门诊就诊的前庭神经炎患者22例,其中男9例,女13例,年龄17-67岁,中位年龄47岁,就诊时病程1-8天。对每位入选患者先行1.5T MRI T1VIBE序列和3D-FlAIR序列扫描,扫描之后,即行静脉注射钆喷酸葡胺注射液,用量为0.4 ml/kg;钆剂注射后4.5h再行第2次1.5T MRI T1VIBE序列和3D-FLAIR序列扫描。第二次扫描之后,即由2名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的核磁医师主要对钆剂注射后4.5h的前庭神经和内耳的T1VIBE和3D-FlAIR同一序列同一幅图像,进行肉眼定性观察和MRI后处理工作站工具定量测定。结果22例患者均获得满意的核磁扫描图像,T1VIBE序列发现1例患侧前庭神经强化显著高于健侧,3D-FlAIR序列发现11例前庭神经炎患者患侧内耳强化明显高于健侧,其它10例患者均未发现患侧前庭神经、内耳强化高于健侧。结论临床诊断前庭神经炎患者的病变部位可以单独发生在内耳或前庭神经,或者内耳和前庭神经同时发生,或者通过MRI钆造影尚未看到的其它部位。
    • 俞洁; 戚中香; 付亚蕾; 姜博料; 何邱田; 邹春华; 钱树森
    • 摘要: 目的 探讨内耳MRI钆造影评价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及耳蜗膜迷路积水与听力损失相关性并进一步验证内耳MRI钆造影在梅尼埃病患者的临床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62例梅尼埃病患者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包含对患者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专科查体、听力检测、前庭功能检测、内耳MRI钆造影等有序检查资料,分析听力测试分数与内耳MRI钆造影评分的相关性,对比依靠疾病症状、病史以及包含听力检测和前庭功能测试的传统诊断与内耳MRI钆造影两种诊断方法的一致性。结果 内耳MRI钆造影前庭及耳蜗膜迷路积水分数分别与听力测试分数呈现较弱的正相关(r=0.414、0.358,P均<0.05);内耳MRI钆造影比传统临床方法在前庭积水(敏感度分别为91.94%、88.71%)和耳蜗膜迷路积水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7.10%,87.10%)具有更高的敏感度;内耳MRI钆造影与传统临床方法分别对于前庭积水和耳蜗膜迷路积水诊断具有中等的一致性(Kappa值分别为0.526、0.509,P<0.05)。结论 内耳MRI钆造影评价梅尼埃病患者前庭及耳蜗膜迷路积水与听力损失具有较弱的正相关;内耳MRI钆造影比传统临床诊断方法在梅尼埃病诊断中具有更高的临床价值。
    • 张锦堂; 范小帆; 李跃进
    • 摘要: 目的探究丹参酮ⅡA磺酸钠(sodium tanshinoneⅡA sulfonate,STS)联合局部激素对老年突发性聋(sudden deafness,SD)患者纯音听阈及内耳微循环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老年SD患者77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9例)。对照组进行耳后局部激素注射,注射甲泼尼龙40 mg/次,1次/2d,连续注射7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STS,40 mg/次,1次/d连续注射2周。评估治疗后不同时间的临床疗效,比较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耳内微循环指标、血管内皮指标,统计患者治疗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情况,评估治疗方案的安全性。结果治疗7 d、2周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STS联合局部激素能够提高老年SD患者的治疗疗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血管内皮指标及耳内微循环指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陈敏; 侯洪伟; 庞秀红; 夏建国; 田为中; 苗重昌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行内耳增强三维快速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成像(three-dimensional fluid-attenuated inversion recovery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3D-FLAIR MRI)的可行性及相关影像的特征分析.方法:对以突聋、耳鸣、眩晕等相关临床表现入院的患者及正常志愿者进行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行3D-FLAIR MRI增强成像,判断是否存在内耳内淋巴积水以及分析内外淋巴显影情况.结果:除了1例梅尼埃病患者出现明显的内淋巴积水征象,其他的突聋、耳鸣及听力减退患者及正常志愿者都没有出现明显的内淋巴积水.结论:经静脉注射造影剂行内耳增强3 D-FLAIR MRI可以显示内外淋巴的情况,对于各种原因所致内耳疾病可以进行直观显示,尤其可以为梅尼埃病提供直观的影像学诊断依据.
    • 程广; 覃文华; 卢林民; 冼旺森; 李军锋
    • 摘要: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及磁共振成像(MRI)在儿童人工耳蜗植入术(CI)前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014年1月至2019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0例拟行CI患儿的HRCT及MRI影像学资料.结果 100例患儿经HRCT及MRI评估最终进行CI者87例(左侧耳蜗植入66例,右侧19例,左右侧2例),进行右侧骨桥手术1例,未进行手术12例.M RI对听神经畸形、脑白质病变等异常改变显示优于HRCT,HRCT对蜗神经孔狭窄、内听道狭窄、颈静脉窝高位等异常改变显示优于MRI,其余异常改变的显示大致相仿.结论 HRCT及MRI各在骨迷路、膜迷路及听神经方面具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可清晰、全面地显示植入术的绝对、相对禁忌证及其他影响因素,提高术前评估的准确性.
    • 范历强; 陈正侬
    • 摘要: 在内毛细胞(inner hair cell,IHCs)中,突触对声音的启动做出反应,驱动受神经支配的螺旋神经节神经元(spiral ganglion neurons,SGN)以kHz为单位的频率产生动作电位,并支持以几百赫兹的频率对持续的声音进行反应.我们认为突触前带状结构和其他特殊的分子组成是获得这些功能特征的基础.然而,确切的潜在机制并不完全清楚,但一定与带状突触的特殊分子和结构特征有关.本文主要针对最近内毛细胞带状突触的钙离子通道相关的研究进行总结.在Ca2+通道-胞吐作用偶联方面,内毛细胞中巴松管或带状结构以及RIM2α和β的位置决定了钙通道的正确分布,且在面向蜗轴一侧的钙通道密度高并连接低具有高阈值的自发放电率纤维;而远离蜗轴侧的钙通道密度小并连接具有低阈值的高自发放电纤维.除此之外,多种蛋白同样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如Piccolino及harmonin等.去极化过程中,钙主要通过CaV1.3 L型Ca2+通道内流,其耦合方式分为:单纯Ca2+纳米域控制或单纯Ca2+微米域控制.根据成熟以及非成熟激活域(active zone,AZ)胞吐的生物物理模型,在发育过程中,偶联方式由Ca2+的微米域控制向Ca2+的纳米域控制转变.内源性Ca2+缓冲是突触信号传导的关键一环,对于频率调谐及传入突触传递和传出调制至关重要.EF-hand Ca2+结合蛋白作为钙缓冲成分可以调节突触前内毛细胞功能以实现代谢上有效的声音编码.
    • 王紫仪; 林毅; 索红娜; 张宗锐; 王翰菁; 郝欣平; 李永新; 杨本涛
    • 摘要: ·目的 分析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内耳MRI序列的信号特点,探讨各序列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9年7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52例单侧突发性聋患者内耳MRI,均可发现迷路信号异常,其中平扫17例、平扫+增强扫描35例,扫描序列包括平扫T1WI、增强T1WI、平扫三维液体衰减反转恢复(3D-FLAIR)及增强延迟3D-FLAIR序列.分析各序列患侧迷路的信号特点并判断迷路受累的部位;对各序列检出迷路异常信号的能力进行评分.分别采用Friedman检验和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平扫及增强患者中不同序列显示迷路高信号能力的主观评分;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分析迷路受累部位与听力、耳鸣及眩晕症状恢复与否的关系.结果 52例(100%,52/52)患者患侧T1WI迷路显示高信号,T2WI显示更高信号8例(15.4%,8/52)、低信号3例(5.8%,3/52).增强T1WI显示患侧高信号35例(100%,35/35),其中27例(77.1%,27/35)见病变强化.52例(100%,52/52)患侧迷路于3D-FLAIR(平扫17例,增强35例)序列上均显示明显高信号.平扫T1WI、增强T1WI、平扫3D-FLAIR及增强3D-FLAIR显示迷路高信号能力的主观评分分别为2(2,2)、3(2,3)、3(3,4)及4(4,4)分.增强患者中平扫T1WI、增强T1WI及增强3D-FLAIR的主观评分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4.528,P<0.001),两两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校正后P均<0.05).患者平扫3D-FLAIR评分高于平扫T1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729,P<0.001).3D-FLAIR图像显示后、上半规管壶腹部显著高信号27例(51.9%,27/52),在听力恢复与否分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1WI及3D-FLAIR均可有效发现迷路高信号,但后者较前者显示能力好,尤其是延迟增强3D-FLAIR序列,半规管壶腹部明显高信号为听力无恢复的特征性指标.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