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在动机
内在动机的相关文献在1981年到2022年内共计1035篇,主要集中在教育、经济计划与管理、常用外国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25篇、会议论文7篇、专利文献264226篇;相关期刊673种,包括科技进步与对策、上海教育、考试周刊等;
相关会议7种,包括第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2012JMS中国营销科学博士生论坛等;内在动机的相关文献由1319位作者贡献,包括任红格、李福进、王天力等。
内在动机—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4226篇
占比:99.61%
总计:265258篇
内在动机
-研究学者
- 任红格
- 李福进
- 王天力
- 钱珊
- 杨红明
- 周国韬
- 廖建桥
- 张庆林
- 张锐
- 李敏
- 李莹
- 洪冬美
- 王天力1
- 王楠
- 葛红
- 蒲勇健
- 郭桂梅
- 饶志雄
- 高琪
- 高虹琳
- 魏瑶
- 丁琳
- 任国防
- 冯永春
- 冯蛟
- 刘丹
- 刘伟民
- 刘娟
- 刘红云
- 卫婷婷
- 史晓亮
- 史涛
- 向迎帆
- 吴欢
- 吴海琴
- 周京
- 周兰
- 夏华安
- 夏喜安
- 夏雪梅
- 孙先亮
- 宫海洋
- 岳慧兰
- 席酉民
- 张华
- 张向葵
- 张胜
- 彭建桔
- 徐少彬
- 徐辉
-
-
蔡媛青;
郑炫杉;
王文娟;
柴资贻;
农定国;
陈航
-
-
摘要:
目的:研究影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条件变量组合,验证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为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方向提供一定启示。方法:选取某市22家市属公立医院,对其员工进行现场和电话随访,共收集1738份调查问卷,利用fsQCA 3.0软件进行定性比较分析。结果:公立医院医务人员高工作满意度的条件组合可以概括为工作情境主导、内外配合主导和内在动机主导3种路径。在影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7种条件构型中,条件构型1-3覆盖10%的案例,条件构型4-7覆盖90%的案例。结论:影响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的因素多样,需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增加医务人员收入,营造好的工作氛围,促进职业发展和认同。
-
-
瞿晴;
魏桂霞
-
-
摘要:
一、研究背景陈鹤琴先生曾经说过:“游戏是儿童的心理特征,游戏是儿童的工作,游戏是儿童的生命。”幼儿的游戏与日常生活是密不可分的,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可以帮助幼儿获得各方面能力。游戏从本质上说就是幼儿的自主性活动,可以激发幼儿主体的内在动机,促使幼儿主动、自愿参与活动,并获得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对于幼儿来说,户外游戏活动充满了吸引力,是幼儿园一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
-
訾宏悦;
丁龙
-
-
摘要:
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传统音乐、曲艺为主体,与中国非遗类型数量分布有较大差异,呈现出独特的类型结构。通过分析已经公布的黑龙江西部地区的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和传承人的特点,我们可以发现目前非遗项目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非遗项目分布不均衡、非遗项目保护力度不到位、非遗项目传承人缺失等。本文对此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加强非遗保护机制研究、提高自身内在动机、创新非遗传承方法的对策。黑龙江省西部以嫩江流域为主,是北方众多少数民族先民生息繁衍的摇篮,涵盖了满族、达斡尔族、蒙古族等九个世居民族。
-
-
王雪
-
-
摘要:
高校图书馆在高校科研和教学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图书馆的工作创新与馆员密不可分。如何鼓励图书馆员积极主动地创新,是促进图书馆事业创新的关键。在以创新为主导的国家战略中,探讨影响图书馆员在创新行为方面的因素更为重要。以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为依据,以内在动机为中介变量,分析图书馆组织创新价值观对馆员创新行为的影响,并提出影响因素模型,为后续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
陈心想;
董书昊
-
-
摘要:
如何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已经成为当下大学教育中的突出问题。从该问题出发,本文将本科毕业论文写作视为一个动态的社会过程,结合相关社会学理论,对学生论文写作态度,个人未来安排与论文写作的关系,以及社会网络的影响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研究发现本科生论文写作中对应的三个主要问题,包括激励机制欠缺下的内在动机缺失,“时间挤压”下的论文写作规划失序,以及同学借鉴互助缺位,并从指导教师的角度对部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见解和建议。这些发现对促进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提升,改进本科教育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
-
宋彩萍
-
-
摘要:
“双减”政策的提出使得激发学生作业完成的内在动机尤为重要。基于内在动机理论,从人的三种心理需求(自主、胜任、联结)提出了激发初中生作业完成的内在动机:强化作业的可选择性和认识作业的重要意义以支持作业自主;作业分层以增强学生的效能感,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以增强作业完成的胜任感;设计小组合作作业促进学习同伴之间的联结,设计实践类作业促进学生与家庭、社会的联结;通过作业的自我设计和评价增强学生的责任感。
-
-
王安琪;
赵晓康;
沈华礼
-
-
摘要:
以社会交换理论及社会认知理论为基础,构建了中国组织情境下包容型领导通过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与领导成员交换影响员工主动行为的链式中介模型,并探讨了内在动机的边界作用。基于实证检验结果,从企业选人用人、管理者培养、员工考量、氛围塑造等方面出发,为企业激发员工主动行为提供了管理建议。
-
-
韦清云
-
-
摘要:
兴趣是激发儿童发现问题、主动探索、寻找答案、分享表达的强大内在动机,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通过精密观察及时了解幼儿的兴趣点,并以适当的方式与之进行互动,生成更多有价值的活动。一、老师怀孕了!2020年,我怀孕了,肚子越来越大。有一天,在操场上,熙熙忍不住走到我跟前。
-
-
段晓红;
高榕
-
-
摘要:
幼儿园绘本主题探究活动是指教师通过选定一本绘本,与幼儿共同研读绘本,追随幼儿的阅读兴趣,挖掘、运用、整合绘本中独特且多元的教育元素,将幼儿的已有经验和五大领域发展核心经验相结合,与幼儿共同生成系列教育活动,从而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幼儿深度学习是指幼儿在兴趣和问题的内在驱动下,主动积极地探究并解决问题,丰富和发展认知、情感、能力、个性,并将学习所得迁移到新情境中的一种学习。幼儿深度学习主要“深”在三个方面:第一,“深”在动机,即幼儿深度学习是由兴趣和问题解决的内在动机驱动的,学习过程充满快乐和热情。
-
-
余传鹏;
朱靓怡;
叶宝升
-
-
摘要:
文章基于“工作要求-资源”理论,引入内在动机为中介变量,组织认同感为调节变量,构建了职场友谊对员工服务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模型。以广东地区224名会展企业员工为问卷调查研究对象,运用AMOS和SPSS软件实证检验了该理论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友谊机会和友谊强度与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显著正相关;内在动机在友谊机会与服务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在友谊强度与服务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中起完全中介作用;组织认同感在内在动机与服务创新行为间的关系中起负向调节作用,并负向调节内在动机在职场友谊与员工服务创新行为间关系中的中介效应,即存在被调节的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于服务型企业如何提升员工的服务创新行为具有一定的管理启示意义。
-
-
-
王蕾;
曾跃
- 《第九届全国化学课程与教学论学术年会》
| 2012年
-
摘要:
本文以杰罗姆·布鲁纳认知结构学习理论中的发现学习为核心,依据发现学习的特征即强调学习过程,强调直觉思维,强调内在动机等来设计教案并将此运用于教学之中,将学习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意在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意识.
-
-
-
-
谭伟伟;
张胜;
赵珏
- 《信息系统协会中国分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技术采纳模型被广泛接受为解释个人信息技术使用行为的有力工具.但是此模型对一些新兴的信息技术,如网络教育系统的采纳行为的研究十分有限.本文依据动机理论,引入内在动机因子到技术采纳模型中以期能更深刻地理解网络教育系统的用户行为.根据扩展的模型,实证了此模型的有效性.同时实验结果表示,此模型对网络教育系统的用户使用行为的解释高达71.3%,远远高于原技术采纳模型对用户行为的解释能力.
-
-
LI Jing;
李婧;
WU Xin;
武欣
- 《第十九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
-
摘要:
本文基于自我决定理论,分析了领导-员工权力距离一致性对员工工作投入产生影响的作用过程,探索了内在动机的中介作用和真实型领导的调节作用.采用跨层次多项式回归和响应面建模的方法进行统计检验,结果发现:领导-员工权力距离越一致,员工的内在动机越高;与领导员工权力距离同时高相比,同时低对内在动机的促进作用更明显;内在动机是领导-员工权力距离的不一致对工作投入带来负面影响的中介,高水平的真实型领导可以缓解这一影响.
-
-
ZHAO Guo-Xian;
赵国祥;
LIANG Han-Zhong;
梁瀚中
- 《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自我领导是个体在实践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需要的驱动,根据内部标准的指导,运用内部奖赏实现自我激励而达成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本文从自我领导的概念形成、结构测量、实证研究和研究热点等四个方面,对国外有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自我领导的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初步的预期,主要包括:(1)自我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2)自我领导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3)组织领导者自我领导有效性的最大化;(4)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自我领导研究.
-
-
ZHAO Guo-Xian;
赵国祥;
LIANG Han-Zhong;
梁瀚中
- 《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自我领导是个体在实践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需要的驱动,根据内部标准的指导,运用内部奖赏实现自我激励而达成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本文从自我领导的概念形成、结构测量、实证研究和研究热点等四个方面,对国外有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自我领导的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初步的预期,主要包括:(1)自我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2)自我领导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3)组织领导者自我领导有效性的最大化;(4)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自我领导研究.
-
-
ZHAO Guo-Xian;
赵国祥;
LIANG Han-Zhong;
梁瀚中
- 《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自我领导是个体在实践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需要的驱动,根据内部标准的指导,运用内部奖赏实现自我激励而达成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本文从自我领导的概念形成、结构测量、实证研究和研究热点等四个方面,对国外有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自我领导的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初步的预期,主要包括:(1)自我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2)自我领导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3)组织领导者自我领导有效性的最大化;(4)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自我领导研究.
-
-
ZHAO Guo-Xian;
赵国祥;
LIANG Han-Zhong;
梁瀚中
- 《第二届中部心理学高峰论坛》
| 2012年
-
摘要:
自我领导是个体在实践活动经验积累的基础上,通过自身需要的驱动,根据内部标准的指导,运用内部奖赏实现自我激励而达成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本文从自我领导的概念形成、结构测量、实证研究和研究热点等四个方面,对国外有关研究的现状进行了介绍和述评.在此基础上,对自我领导的未来研究趋势做了初步的预期,主要包括:(1)自我领导影响效果的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2)自我领导与相关人格特质的关系:(3)组织领导者自我领导有效性的最大化;(4)中国文化背景下的自我领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