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免疫病理

免疫病理

免疫病理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257篇,主要集中在内科学、基础医学、外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01篇、会议论文56篇、专利文献51149篇;相关期刊149种,包括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等; 相关会议45种,包括2015北京医学会神经病学学术年会、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学术年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第十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国(河北)第二届国际眼科学术研讨会、2014年度中部六市医学会检验学术交流会等;免疫病理的相关文献由705位作者贡献,包括黎磊石、刘志红、孙毅等。

免疫病理—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01 占比:0.39%

会议论文>

论文:56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51149 占比:99.50%

总计:51406篇

免疫病理—发文趋势图

免疫病理

-研究学者

  • 黎磊石
  • 刘志红
  • 孙毅
  • 唐政
  • 夏丽坤
  • 姚小丹
  • 李育贤
  • 陈惠萍
  • 于子龙
  • 于艳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期刊

    • 王思航; 左亚刚
    • 摘要: 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hymic stromal lymphopoietin,TSLP)在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的发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可促进辅助性T细胞(Th)向Th2 Th22极化,并可引起瘙痒症状。TSLP还与AD的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和表皮屏障功能密切相关。多种内外源因素促进角质形成细胞释放TSLP。靶向抑制TSLP及其相关的细胞因子可以改善AD的临床症状。本文综述TSLP在AD的作用机制以及TSLP及其相关分子拮抗剂的最新临床应用。
    • 白江松; 张子卉; 连朋敬; 奚柳青; 李静云; 徐彤; 李鸿儒; 张钟方; 乔健
    • 摘要: 本研究旨在了解TLR4信号转导在铜绿假单胞菌感染所致急性肺损伤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通过使用Tlr4基因突变致正常TLR4信号转导缺失的C3H/HeJ小鼠,评估TLR4信号转导在调节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急性肺损伤中的作用。选用6~8周龄、雄性、TLR4缺陷型(C3H/HeJ)和SPF级野生型(C3H/HeN)的小鼠各21只,随机分为4组:C3H/HeN对照组、C3H/HeJ对照组、C3H/HeN感染组和C3H/HeJ感染组。将两个感染组的小鼠滴鼻感染致死剂量的铜绿假单胞菌。评估各组小鼠的存活率、临床症状,肺病变程度、肺细菌载量以及肺部细胞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与野生型C3H/HeN感染组小鼠相比,TLR4缺陷型C3H/HeJ感染组小鼠临床症状明显加重。其中,TLR4缺陷型C3H/HeJ感染组小鼠中位生存期更短;感染后8 h,C3H/HeJ感染组小鼠体温极显著低于C3H/HeN感染组(P<0.01),肺组织大体病变更严重,肺水肿程度显著高于C3H/HeN感染组(P<0.05);2)感染后8 h,TLR4缺陷型C3H/HeJ感染组小鼠肺匀浆中TNF-α和IL^(-1)β含量极显著低于野生型C3H/HeN感染组小鼠(P<0.01);3)TLR4缺陷型C3H/HeJ感染组小鼠肺细菌载量显著高于野生型C3H/HeN感染组(P<0.05)。综上,TLR4蛋白缺失显著增加了铜绿假单胞菌对小鼠的致病性。
    • 翟昭; 王楠; 张宇晨; 钟佳宁; 刘先发; 易会兴
    • 摘要: 脓毒症是严重创伤、感染、烧伤或大型手术后的常见并发症,病死率高。脓毒症发病机制与免疫反应关系密切,细胞因子风暴和免疫抑制是其两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脓毒症早期,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激活细胞内信号传导和基因表达程序,导致一系列细胞因子产生,引发机体炎症反应后,细胞因子又可激活免疫细胞,被激活的免疫细胞进一步产生细胞因子,形成细胞因子风暴。免疫细胞凋亡使脓毒症免疫抑制的主要发展因素,主要特征在于淋巴细胞耗竭及抗原提呈细胞的重新编程。IL-6等促炎细胞因子、IL-10等抗炎细胞因子、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Ⅱ类分子(HLA-DR)、血乳酸、降钙素原与C反应蛋白等临床常见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脓毒症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估、预后预测,为脓毒症的诊断与预后提供可靠的参考价值。同时,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和非编码RNA(ncRNAs)等遍观遗传修饰相关生物标志物,对脓毒症的诊断及预后预测有所帮助,但在患者体内的作用仍未清晰,其临床应用尚存在争议。
    • 杨春蕊; 董化江; 周新富
    • 摘要: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以慢性炎症反应与侵袭性关节炎为特征的常见自身免疫性疾病.RA的基本病理变化为关节内增生滑膜炎和关节外血管炎,对称性关节腔积液和狭窄,血管翳形成导致关节软骨或者关节附属结构的破坏.RA病程中出现受累关节肿胀疼痛,造成关节畸形、关节僵硬和关节功能障碍,最终导致残疾.近年来,关于神经生长因子(NGF)与RA免疫病理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已有研究结果显示,RA患者的滑膜液NGF水平升高,提示NGF在免疫炎症介导的疼痛行为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神经生长因子前体(包括proNGF和proBDNF等)可以促进细胞凋亡及炎症反应,其中proBDNF及其受体水平在RA患者血液中有显著变化.因此,可以推断proNGF和proBDNF可能成为RA治疗的新靶点.根据目前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简要介绍NGF与RA在免疫病理、免疫炎症反应、疼痛行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总结NGF在RA治疗中具有的潜在应用价值.
    • 杜素琴; 祝幸; 于艳; 刘祎琪; 黄京京; 诸欣平; 程喻力
    • 摘要: 为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对旋毛虫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6遗传背景野生(WT)小鼠和PD-1基因缺失(PD-1^(-/-),KO)小鼠。于感染后第6 d取小鼠肠组织,第28、42、60 d取膈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感染后第60 d取膈肌组织Masson染色观察囊包周围肌组织纤维化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后第6 d WT小鼠和PD-1^(-/-)小鼠肠组织肠绒毛长度/隐窝的长度(V/C)的比值和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感染后第28、42和60 d,PD-1^(-/-)小鼠肌组织中单位视野幼虫囊包数和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WT小鼠,且随感染时间延长,两组小鼠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均呈下降趋势。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第60 d WT小鼠单个囊包周围组织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PD-1^(-/-)小鼠。上述结果表明,PD-1对旋毛虫感染肠型期肠组织免疫病理反应无显著影响,但对肌型期幼虫在肌肉的寄生以及肌组织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对修复期幼虫囊包周围组织纤维化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为阐明PD-1在旋毛虫感染所致宿主组织病理损伤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 杜素琴; 祝幸; 于艳; 刘祎琪; 黄京京; 诸欣平; 程喻力
    • 摘要: 为探讨程序性死亡分子1(programmed death-1,PD-1)对旋毛虫感染小鼠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以旋毛虫肌幼虫(400条/只)分别感染C57BL/6遗传背景野生(WT)小鼠和PD-1基因缺失(PD-1-/-,KO)小鼠.于感染后第6 d取小鼠肠组织,第28、42、60 d取膈肌组织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变化;感染后第60 d取膈肌组织Masson染色观察囊包周围肌组织纤维化水平.HE染色结果显示,感染后第6 d WT小鼠和PD-1-/-小鼠肠组织肠绒毛长度/隐窝的长度(V/C)的比值和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感染后第28、42和60 d,PD-1-/-小鼠肌组织中单位视野幼虫囊包数和炎症细胞浸润数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高于WT小鼠,且随感染时间延长,两组小鼠肌组织中炎症细胞数量均呈下降趋势.Masson染色结果显示,感染第60 d WT小鼠单个囊包周围组织纤维化面积明显高于PD-1--小鼠.上述结果表明,PD-1对旋毛虫感染肠型期肠组织免疫病理反应无显著影响,但对肌型期幼虫在肌肉的寄生以及肌组织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并对修复期幼虫囊包周围组织纤维化具有促进作用.本研究为阐明PD-1在旋毛虫感染所致宿主组织病理损伤中的调节作用提供了实验证据.
    • 邱明珠; 付晓宇; 曾也婷; 刘庆宏; 齐兴峰; 李敏; 余英豪; 曲利娟; 郑智勇
    • 摘要: 目的 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diopathic membranous nephropathy,IMN)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收集79例IMN,通过形态学、免疫表型和透射电镜分析IMN的病理学特征,应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多因素Cox回归分析预后因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55例(69.62%)IMN患者肾小球小叶间存在共表达PLA2R/IgG4的多角形蛋白块(po-lygonal protein blocks co-expressed by PLA2R/IgG4,PPBCPI),其IgG亚型标记以IgG4阳性率及强度最高(92.55%强阳性),PP-BCPI-IMN患者39例(70.91%)为疾病早期阶段.肾脏无进展生存分析显示,PPBCPI-IMN的疾病进展风险高于非PPBCPI-IMN(Log-rank:P=0.002).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独立影响IMN疾病进展的变量包括:病理分期(HR=5.257,P=0.043)、估计肾小球滤过率(estimated 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eGFR)(HR=0.855,P=0.002)、PPBCPI(HR=1.516,P=0.009).PPBCPI预测肾脏进展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75(P=0.021),敏感度为95.0%,特异性为40.0%.结论 IMN部分患者存在PPBCPI免疫病理特征,其可作为IMN早期阶段的独立预后不良指标.
    • 金鑫; 周莎
    • 摘要: 血吸虫病是全球危害最严重的寄生虫病之一,危害我国的是日本血吸虫病,血吸虫感染与多种肿瘤的发生或发展存在一定关联性.本文对日本血吸虫病引起肿瘤的病理学基础,以及日本血吸虫病与肝癌、结直肠癌和其他肿瘤的关系进行了概述,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 陈渊渊; 孟忠吉
    • 摘要: cqvip:慢加急性肝衰竭(ACLF)是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由各种诱因引起急性黄疸加深、凝血功能障碍为表现的综合征,可合并肝性脑病、腹水、电解质紊乱、感染、肝肾综合征、肝肺综合征等并发症,以快速进展的多器官功能衰竭和超高的短期死亡率为特点[1]。ACLF是终末期肝病的临床常见类型,是导致慢性肝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 王美莲; 刘北星
    • 摘要: 血吸虫病是由血吸虫病裂体吸虫属血吸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分布范围广,广泛分布在热带及亚热带的贫困偏远地区,其在公共卫生方面的重要性仅次于疟疾,该病已经造成了大量的残疾和死亡.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血吸虫病专家委员会1984年统计,全球感染血吸虫人口已达2亿.血吸虫种类繁多,寄生于人体的有6类,其中埃及血吸虫、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是主要的致病种类.血吸虫卵是血吸虫病的主要致病因子,寄生于宿主组织中的虫卵使宿主发生免疫病理反应,导致泌尿生殖系统(埃及血吸虫)炎症和梗阻性疾病、肠道疾病、肝脾炎症和肝纤维化(曼氏血吸虫和日本血吸虫)的发生.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早期血吸虫病发展到晚期,可引起包括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日本血吸虫和曼氏血吸虫)、膀胱鳞状细胞癌(埃及血吸虫)和不孕不育症在内的严重并发症,主要对血吸虫病流行病学、临床表现、临床分期、并发症、致病机制及其免疫病理机制作一综述.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