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血糖药
降血糖药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2年内共计661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内科学、中国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611篇、会议论文21篇、专利文献76070篇;相关期刊301种,包括中国糖尿病杂志、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医药导报等;
相关会议17种,包括2012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二届江苏省药师周、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福建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第十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等;降血糖药的相关文献由1605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志民、陈向芳、王秋娟等。
降血糖药—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76070篇
占比:99.18%
总计:76702篇
降血糖药
-研究学者
- 刘志民
- 陈向芳
- 王秋娟
- 严永清
- 余伯阳
- 朱丹妮
- 王广基
- 郎素梅
- 陆菊明
- 陈西敬
- 冯继明
- 徐晨
- 徐积恩
- 王玉
- 窦京涛
- 陈丽
- D·A·克拉克
- 于涛
- 付正菊
- 何银辉
- 何静
- 余斌杰
- 傅汉菁
- 内藤刚
- 冯碧敏
- 刘乃丰
- 刘兆平
- 刘剑
- 刘婷婷
- 刘文涛
- 利·保罗·S
- 加藤克浩
- 华焱坤
- 吕朝晖
- 周亚伟
- 周尊海
- 周明霞
- 周永
- 周益芬
- 四元孝志
- 大土井启祐
- 孙利民
- 宫地伸英
- 小原义夫
- 小林彻也
- 巴建明
- 康继红
- 张久连
- 张伟康
- 张冬梅
-
-
李梅欣;
郑欣;
张晓颖;
杜晓霞
-
-
摘要:
背景音乐治疗作为新兴的治疗方法,在慢性疾病康复中的应用逐渐兴起,且日益得到重视。但音乐治疗对糖尿病康复的效果研究尚少见报道。目的观察音乐辅助阿格列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糖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0月至2021年2月在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北京博爱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口服药物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65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A组(n=35)和B组(n=30),两组患者均保持原有饮食、运动习惯。A组在原治疗(药物种类、剂量不变)基础上联用阿格列汀片治疗,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音乐辅助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治疗前及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尿酸(UA)、餐后2 h血糖(2 hPG)、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游离脂肪酸(FFA)、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β细胞功能分泌指数(HOMA-β);观察患者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试验过程中因药物不良反应均剔除1例患者,A组、B组最终分别有34、29例患者完成试验。B组患者治疗12周后2 hPG低于A组(P<0.05)。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FPG、HbA_(1c)、2 hPG均低于组内治疗前,HOMA-β高于组内治疗前(P<0.05);治疗12周后B组患者LDL-C、TC均低于组内治疗前(P<0.05)。两组均未发生低血糖事件。结论音乐辅助阿格列汀较无音乐辅助更能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餐后血糖,改善血脂情况。需要强调的是,音乐治疗的效果一定是在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合理用药的基础上。
-
-
刘永涛;
张文芳;
覃仕扬;
乔静;
杨士云;
孙全刚
-
-
摘要: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同时测定血液和尿液中15种降糖药物(二甲双胍、维达列汀、苯乙双胍、罗格列酮、西他列汀、吡格列酮、甲苯磺丁脲、妥拉磺脲、格列吡嗪、格列齐特、格列本脲、格列美脲、那格列奈、格列喹酮、瑞格列奈)的分析方法。方法分别用乙腈对血液和尿液样品沉淀蛋白过膜后,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三重四级杆质谱联用仪测定。色谱柱为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3.5μm),有机相为0.1%甲酸甲醇溶液,水相为5 mmol/L乙酸铵和甲酸水溶液,进行梯度洗脱;流速为0.3 mL/min,采用电喷雾正离子模式,选择反应监测方式(SRM)检测。结果15种药物在血液和尿液中在低浓度(0.5~10 ng/mL)至高浓度(200~1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均大于0.998。二甲双胍提取回收率为28.1%~42.9%,其余14种降糖药物提取回收率在60.8%~119.0%之间;二甲双胍在尿液中检出限为5 ng/mL,其余14种药物在血液和尿液中的检出限均低于2 ng/mL。15种药物在血液和尿液三种添加浓度中日内和日间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均不高于8.9%(n=6)。结论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速度快、专属性高、重复性好,可用于生物样品血液和尿液中15种降血糖药物的同时检测。
-
-
梁万添;
陈姣;
庞军刚;
周婉明;
杨莉军;
陈伟强
-
-
摘要:
目的探讨达格列净是否能缓解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左心室重构进程。方法纳入2019年10月~2020年10月于汕头大学附属粤北人民医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193例,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98例和达格列净组(加服达格列净)95例,治疗6个月后随访,比较2组患者入院时、出院时和随访时血糖、血压和心室重构相关指标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达格列净组随访时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和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均明显降低(P<0.05),LVEF明显升高[(62.90±4.56)%vs(60.79±4.14)%,P<0.05],出院时和随访时血浆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明显降低[(238.01±14.61)ng/L vs(247.40±10.03)ng/L,(221.75±10.06)ng/L vs(236.31±9.64)ng/L,P<0.05]。结论在传统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达格列净可以进一步改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糖和血压及左心室功能情况,延缓左心室重构进程。
-
-
卜星彭;
李春霞;
李丽;
刘雅茹
-
-
摘要:
目的观察达格列净对老年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老年HFpEF患者123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62和对照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达格列净,10 mg 1次/d。观察2组治疗前、治疗6个月和12个月后左心房容积指数(LAVI)、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左心室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最大速度(E)/舒张早期二尖瓣环峰值速度(e′)、N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量表(MLHFQ)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D)变化,以及临床疗效、心力衰竭再住院率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治疗后6、12个月LAVI、LVMI、E/e′、NT-proBNP、sST2及MLHFQ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6MWD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LAVI、LVMI、E/e′、NT-proBNP、sST2、MLHFQ评分及6MWD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12个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0.2%vs 72.9%,P<0.05),心力衰竭再次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11.5%vs 28.8%,P<0.05)。观察组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14.8%vs 1.7%,P<0.05)。结论达格列净可以改善老年HFpEF患者心脏舒张功能,降低NT-proBNP、sST2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运动耐力、临床症状及心力衰竭再住院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
-
刘芸雅;
刘哲鹏;
王俊;
梁会敏
-
-
摘要:
目的以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为载体,用乳化复乳法制备包载艾塞那肽(EX)的PLGA纳米粒(EX-PLGA NPs),并对其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方法2018年10月至2019年8月,采用Box-BehnkenDesign(BBD)响应面分析法对纳米粒制备的处方工艺进行优化,动态光散射技术检测EX-PLGANPs粒径和Zeta电位;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EX-PLGA NPs中艾塞那肽含量并进行方法学验证。结果制备的EX-PLGANPs粒径为(157.2±3.1)nm,Zeta电位为(−19.5±2.6)mV;载药量和包封率分别为(4.41±0.28)%和(73.43±0.59)%,透射电镜图显示纳米粒外观圆整,分布均匀;EX-PLGANPs体外稳定性良好,透析袋法释放结果显示其具有缓释效果。结论制备的EX-PLGANPs粒径分布均一,包封率和载药量高,稳定性好,艾塞那肽含量分析方法科学有效,为艾塞那肽抗糖尿病口服缓释制剂的分析和开发提供了实验基础。
-
-
徐晓宇(综述);
汪子康(综述);
王淼(综述);
戴敏(综述);
李延萍(审校);
曹文富(审校)
-
-
摘要:
心血管并发症是2型糖尿病(T2DM)患者最主要的致死原因,双胍类、磺酰脲类、噻唑烷二酮等传统降糖药物是目前普遍使用的治疗药物,但一直缺乏对心血管结局影响的有效评估。近年来临床研究发现,各类新型降糖药如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等在T2DM患者中具有潜在心血管保护作用,且被多项指南推荐使用。本文从T2DM患者心血管结局角度对降糖药物的治疗进展进行综述,以优化临床医生对T2DM患者的个体化治疗决策。
-
-
熊江红;
王琳;
邹慧琴;
邓雪华;
姚闽
-
-
摘要:
目的:探索磺胺过敏的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安全性.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0月、11月收治的2例磺胺过敏患者使用磺脲类降糖药的病例,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被收集病例均未观察到过敏反应,各国在磺脲类药品说明书的标注差异较大.结论:考虑《磺脲类药物临床应用专家共识(2016年版)》提出磺胺过敏禁用,且遵循按药品说明书用药的原则,建议医务人员对有磺胺过敏的糖尿病患者谨慎使用磺胺类降糖药,如因客观条件所限必须选择此类降糖药时,不建议首选药品说明书中明确提到"磺胺过敏史禁用"的药品;说明书中未将此列为禁忌的药品,应根据患者既往对磺胺类抗菌药的反应来判断.
-
-
李宣;
何迎春;
周芳亮
-
-
摘要:
山楂酸是一种五环三萜酸,存在于枇杷叶、油橄榄和山楂等多种天然植物中,具有抗肿瘤、降血糖、抗炎、抑制寄生虫等多种生物学活性.该文就山楂酸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山楂酸提供理论基础.
-
-
施奕万;
王华军;
郑小飞
-
-
摘要:
近期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与骨折密切相关,是骨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高血糖和胰岛素相对不足可能是2型糖尿病患者骨强度下降、骨折风险提升的重要机制.本文就2型糖尿病骨折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降糖药物对骨折风险的影响进行综述,以期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骼健康.
-
-
曾龙驿
-
-
摘要:
甘精胰岛素U300和德谷胰岛素等新型基础胰岛素类似物降糖作用持续时间较长,药代动力学平稳,有利于减小低血糖风险,提高治疗灵活性,为DM患者控制BG提供治疗选择.国内外获批上市的两种新型基础胰岛素在作用机制、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有效性和安全性方面存在一定差异,影响患者治疗用药选择.本文对新型基础胰岛素临床研究进展进行评述,旨在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
-
-
陈时宏
- 《福建省科协第九届学术年会卫星会议——福建省药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
| 2009年
-
摘要:
药理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医学基础学科,其内容所具有的枯燥繁多、复杂抽象、理论性强,难学难记等特点,笔者以降血糖药为例,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了图片展示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模拟法、歌诀法、列表比较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
-
- 《2008年全国医药工业信息年会暨第十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
| 2008年
-
摘要:
口服降血糖药物(OAD)是2型糖尿病患者除胰岛素之外,用于长期控制血糖水平,防止急性事件发生的重要治疗选择。而且,随着国内外糖尿病发病率的提高,市场容量的不断扩增,以及糖尿病发病与治疗机制研究的深入,用于临床治疗的口服降血糖药物新品种层出不穷。《上海医院处方分析系统》对2007年上海市24家二级甲等以上重点医院口服降血糖药物临床处方进行了系统的监测与分析,尤其关注了不同类别、不同代次的OAD品种的处方替代情况与变化趋势。本文将有关OAD药物处方量及重点科室处方分析结论进行了介绍。
-
-
邹美南
- 《2006全国医药学术交流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 评估口服降血糖药的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方法 对深圳市中医院2002~2004年口服降血糖药的用药频率(DDDs)、销售金额、每日药费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 a中口服降血糖药的品种、数量、购药金额均占抗糖尿病药的83%以上;磺酰脲类的DDDs呈下降趋势,占总DDD8的百分比由54.97%下降至28.95%,但仍居第1位,其中格列吡嗪DDDs居前3位.二甲双胍DDDs稳居第1,瑞格列奈的销售金额和DDDs呈明显的上升趋势.结论 该院口服降血糖药的应用基本合理.
-
-
尹俊发;
杨更亮;
河北大学药学院;
陈义
- 《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05年
-
摘要:
本文以新型非磺脲类口服降血糖药物那格列奈[nateglinide,化学名(-)N-(反式-4-异丙基环已基羰基)-D-苯丙氨酸]为模板分子,以丙烯酰胺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为交联剂,通过原位聚合技术制备了具有特定空间结构的分子印迹整体聚合物,成功的拆分了模板分子和其手性对映体[4],对其手性识别机理进行了研究探索.
-
-
施超欧;
栾绍嵘;
汪琼
- 《第十五次全国色谱学术报告会》
| 2005年
-
摘要:
格列齐特作为第二代降血糖药,可选择性地作用于胰岛β细胞,促进胺岛素分泌,杂质总量不得超过0.2%.本文针对氨基杂环(3-氨基-3-氮杂二环[3,3,0]辛烷,C7H14N2),建立了高灵敏度选择性的检测方法.
-
-
-
肖大伟;
钱薇;
史怡然
- 《2003年药物分析论坛》
| 2003年
-
摘要:
格列吡嗪(glipizide)是第二代口服磺脲类降血糖药.其降血糖作用迅速而强,作用机理是刺激胰岛β细胞,使胰岛素分泌增加,同时亦刺激胰岛α细胞使高血糖素分泌受抑制[1].临床反映使用不同厂家生产的格列吡嗪片疗效有差异,为此,本文按照中国药典及美国药典,对市售8种格列吡嗪片分别进行溶出度测定,旨在考察各制剂的质量.
-
-
徐红冰;
归成;
黄堃
- 《2006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口服降糖药在上海市医院的应用变化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供生产、营销、使用等部门参考。方法:调查上海市46家医院10年来经营的主要品种、金额、数量、DDDs、DDC以及临床的评价等。结果:10年来口服降糖药经营金额明显高于药品经营总金额的增长。金额数排序为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DDDs排序为格列齐特、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增加品种有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等,淘汰品种有苯乙双胍。本文结合临床提出用药的看法进行分析讨论。结论:口服降糖药是当前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类药物。
-
-
徐红冰;
归成;
黄堃
- 《2006华人药师临床药学专题研讨会》
| 2006年
-
摘要:
目的:了解口服降糖药在上海市医院的应用变化情况,作出客观的评估,供生产、营销、使用等部门参考。方法:调查上海市46家医院10年来经营的主要品种、金额、数量、DDDs、DDC以及临床的评价等。结果:10年来口服降糖药经营金额明显高于药品经营总金额的增长。金额数排序为阿卡波糖、格列吡嗪、格列齐特和二甲双胍;DDDs排序为格列齐特、格列吡嗪、二甲双胍、阿卡波糖。增加品种有伏格列波糖、瑞格列奈、格列美脲、罗格列酮等,淘汰品种有苯乙双胍。本文结合临床提出用药的看法进行分析讨论。结论:口服降糖药是当前具有发展前途的一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