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利用
药物利用的相关文献在1991年到2022年内共计1380篇,主要集中在药学、工业经济、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334篇、会议论文43篇、专利文献467237篇;相关期刊286种,包括海峡药学、药物流行病学杂志、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等;
相关会议32种,包括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等;药物利用的相关文献由2847位作者贡献,包括戴惠珍、冯琳、郭代红等。
药物利用—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467237篇
占比:99.71%
总计:468614篇
药物利用
-研究学者
- 戴惠珍
- 冯琳
- 郭代红
- 陶琳
- 刘东
- 罗璨
- 刘慧
- 孙惠娟
- 杜文民
- 冯端浩
- 张吉
- 邹颖
- 刘皈阳
- 周权
- 孟玲
- 孙艳
- 张桂芬
- 李玉珍
- 计成
- 赖伟华
- 任浩洋
- 刘敏超
- 刘蔚
- 尹红
- 查仲玲
- 陈盛新
- 张万智
- 张庆
- 张强
- 张志萍
- 徐华娥
- 曹伟灵
- 朱秀美
- 杨悦
- 杨樟卫
- 林斯民
- 汤文璐
- 王永铭
- 王育琴
- 王萍
- 耿晓芳
- 赵志刚
- 郑萍
- 郭绍来
- 钱珊珊
- 陈斌艳
- 陈磊
- 雷招宝
- 颜小锋
- 齐荔红
-
-
李燕
-
-
摘要:
分析蟾酥注射液对化脓性感染患儿的用药剂量及药物利用情况。选取88例患儿,根据患儿的年龄将其分为3组。幼儿组为1~3岁,儿童组4~6岁,学龄期儿童组7~12岁。对患儿的体重进行分组,每10 kg为1个阶段。10~20 g 22例,21~30 g 15例,31~40 g 27例,>41 g 24例。采用DUI分析患儿的用药剂量和药物利用情况,观察患儿的用药剂量、不同年龄、不同体重患儿的药物利用指数(DUI)。在88例患儿中,合理使用蟾酥注射液的患儿63例,合理用药率为71.59%。学龄期儿童组的平均给药剂量显著高于幼儿组及儿童组,10~20 g药量和31~40 g药量比较,>41 g药量和10~20 g药量组、21~30 g药量组、31~40 g药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蟾酥注射液在化脓性感染患儿中的合理用药有助于提高患儿的临床疗效。
-
-
宗河
-
-
摘要:
临床用药,不同剂型的药品,其用法也不尽相同,只有正确合理使用,才能确保药品能发挥最大的药物作用并取得最佳效果。以下介绍几种特殊剂型药物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以确保合理用药。1.缓释、控释与肠溶制剂缓释制剂,指服药后能在较长时间内持续缓慢释放药物,达到长效作用的制剂。控释制剂,指药物能在预定的时间内自动按预定的速度释放,使血液浓度长时间恒定维持在有效浓度范围以内,以达到药物利用最大化的制剂。这两类药物在服用时一般应整片或整丸吞服,不得咀嚼或碾碎服用;服药一般有固定时间,每天1~2次。
-
-
李悦;
许星莹;
魏理;
赖云锋
-
-
摘要:
目的深入了解我国单克隆抗体(后文简称“单抗”)药物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中的使用情况,为进一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提供实证依据。方法通过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国家医疗保障局等政府机构官方网站收集我国已上市单抗药物的基本信息,以了解我国单抗药物的整体发展现状;数据收集的截止时间为2021年5月。通过米内网的“中国公立医疗机构化学药终端”数据库收集所有抗肿瘤药和免疫机能调节剂类别中单抗药物2015-2019年的临床利用数据,分析单抗药物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临床应用情况。结果截至2021年5月,共有53个单抗药物在我国获批上市,包括31个进口单抗药物和22个国产单抗药物。2015-2019年,城市医疗机构单抗药物的用药金额和用药数量在3个级别医疗机构中均最高(连续5年两者占比均在95%以上),但县级医疗机构的用药量增速最快。2019年,用药频度排名前10位的单抗药物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累计占比均在县级医疗机构中最高,分别为97.09%和94.16%。从2015-2019年单抗药物的日均费用变化趋势来看,西妥昔单抗的日均费用降幅最大(70.32%),然后是曲妥珠单抗(67.29%)和贝伐珠单抗(62.89%)。2015-2019年,每年用药金额排名前10位的单抗药物排序比不小于1的数量分别是6、6、6、7、5个。结论我国单抗药物的整体获批上市速度加快、使用量快速增长、可及性提高,其中以县级医疗机构使用量增速最快,且以医保用药为主,分级诊疗制度的效果逐渐显现。
-
-
王海桃;
马宝花;
周学锋;
王雅琼
-
-
摘要:
目的了解青岛市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和用药行为习惯,为青岛地区制定合理用药干预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中国药学会科技开发中心设计的《中国居民用药行为风险KAP调查问卷》,对青岛市常住居民610人的用药行为现状及其风险水平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结果青岛市居民对药品及其保存的认知按不同特征分层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30~114.013,P<0.05),认知率较低的人群主要集中在农村居民、低文化程度和低收入者。在对抗菌药物和保健品的认知方面,除了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认知外,对其余问题的认知率均高于70%;在用药不当行为中,除了对“持处方购买处方药”和“服药前检查批准文号”2个问题认知率低于50%外,对其余问题的认知率均高于60%。结论青岛市居民大部分用药意识较好,农村、低文化程度、低收入人群认知率较低,对该群体应加强用药教育。
-
-
杨文华;
陈常凤;
黄茜;
田欣怡
-
-
摘要:
目的:研究某医院药品带量采购的实际应用状况、原因以及管理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某医院2019年3月23日至2021年3月22日第一批集中带量采购药品使用情况的相关数据并进行效果分析。结果:某医院所用首批中选药品18个品规,第二个采购周期药品单价大幅度下降,价格整体下降了23.16%,下降幅度在50%以上的用药品种有四个,其中阿托伐他汀钙片跌幅最大(78.72%)。第一个采购周期带量计划实际完成率149.87%,第二个采购周期总体完成率为157.04%。第一个采购周期所有同种药品中有4个中选药品使用比例为100%;第二个采购周期同种药品有12个中选药品使用比例为100%。结论: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药品,在某医院得到全面有效落实,切实减轻了患者药费负担,带量采购药品使用量逐年提升。
-
-
周红英;
刘向蕊
-
-
摘要:
目的分析该院临床药师干预临床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为进一步提高医院用药水平提供参考。方法对该院2021年上半年临床药师干预的178条不合理住院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被干预科室、不合理用药类型、药品类别和品名、临床药师建议及医师采纳情况等。结果178条不合理用药医嘱中临床医师接受干预165条(92.70%);不合理用药干预排名前3位的科室为消化内分泌科[17.42%(31/178)]、呼吸与危重症科[14.04%(25/178)]和心血管内科[13.48%(24/178)];干预的不合理用药类型主要为用法/用量不合理[15.73%(28/178)]、无指征或超适应证用药[15.17%(27/178)]、药物选择不适宜[14.04%(25/178)]和药物相互作用[10.67%(19/178)];干预药物类别排名前3位的为抗菌药物[19.66%(35/178)]、中成药[15.73%(28/178)]和辅助治疗药物[11.79%(21/178)]。结论临床药师对不合理用药具有一定的干预作用,还需加强与临床医师的交流,进一步提高医院合理用药水平。
-
-
沙巴艾提·阿不都许库尔
-
-
摘要:
目的:研究支气管哮喘的药物治疗效果。 方法:选择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按随机法分组,对照组采取常规药物利用方法,观察组采取综合药物利用方法,评价疾病治疗有效率等相关指标。 结果:观察组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合理用药率高于对照组,P<0.05。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 10d 及治疗后 40d,观察组肺功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呼吸内科支气管哮喘药物利用中,采取综合药物利用方法效果显著,老年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低,且有利于改善老年患者肺部功能,对疾病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
-
赖延锦;
陈素珍;
王金叶;
萨可佳
-
-
摘要:
目的:分析评价某三甲专科医院2017-2019深部抗真菌药物的临床使用情况,为深部抗真菌药物的合理规范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利用信息系统,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某三甲专科医院2017-2019年深部抗真菌药物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7-2019年该院深部抗真菌药物销售金额及所占比例有逐步下降趋势,使用频度排在前3位的依次为吡咯类、两性霉素B及其脂质体类、棘白菌素类.棘白菌素类与两性霉素B类的药品限定日费用(DDC)最高.存在个别药品药物利用指数(DUI)大于1的情况.结论:该院深部抗真菌药物使用量逐年下降,整体使用结构相对稳定,应结合具体的临床情况,合理把握抗真菌药物的使用时机,规范剂量和疗程,促进抗真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
-
计成;
李友佳;
姚红伊;
孙玲君
-
-
摘要:
目的:评价南京地区2017~2019年新型降糖药物的临床应用情况和变化趋势.方法:采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分析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地区56家医院2017~2019年新型降搪药物的品种、销售金额、用药频度(DDDs)、限定日费用(DDC)等.结果:2017~2019年南京地区56家医院新型降糖药物的销售金额和DDDs逐年增长,平均年增长率分别为60.38%,65.9%.3年间沙格列汀和西格列汀的销售金额及DDDs均处于前两位;利拉鲁肽、达格列净的销售金额和DDDs增长最为明显;多数新型降糖药物DDDs呈增长趋势,但艾塞那肽DDDs值逐年降低;当前,二肽基肽酶Ⅳ抑制药(DPP-4i)相较于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药(GLP-1RA)、钠-葡萄糖共转运体-2抑制药(SGLT-2i)应用更为广泛.结论:南京地区2017~2019年新型降糖药物临床应用广泛,使用量和金额均呈快速增长趋势,大部分药物的DDC呈降低趋势,新型降糖药物临床应用前景广阔.
-
-
章小敏;
陈翔;
陈将;
鲍俞燕;
叶爱菊;
洪冰
-
-
摘要:
背景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逐年剧增,防治工作异常严峻,做好糖尿病防治管理是分级诊疗制度建设的重点任务.但是,基层医院以基本药物使用占绝对主导地位的药品供应保障体系,能否与其转诊的上级医院糖尿病用药对接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其直接影响基层糖尿病防治能力和同质化水平的提高.目的 研究分级诊疗制度下不同级别医院间糖尿病治疗药物衔接状况,探索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对慢性病防治药物保障体系的影响.方法 选择浙江、安徽、陕西省不同级别样本医院共9家,基于中国药学会全国医药经济信息网2016—2018年药品采购数据,通过对糖尿病治疗药物及基本药物使用品种结构、用药频度、金额等情况比较,分析变化趋势,研究不同级别医院间用药衔接状况.结果 3个省份基本药物品规数占糖尿病治疗药物总品规的25.58%(33/129),不同级别医院2018年用药频度占比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浙江省和安徽省其余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糖尿病治疗药物利用情况在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存在较大差异,药物衔接状况较差,基本药物难以满足分级诊疗基层医院慢性病用药需求,亟须完善.
-
-
SUN Shi-guang;
孙世光;
SUN Rong;
孙蓉
- 《第六届全国中医药博士生学术论坛》
| 2015年
-
摘要:
目的:探讨药物利用研究(DUR)在药品风险评估,尤其是在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中的应用.rn 方法:梳理介绍DUR基本原理,拓展完善DUR评价指标,归纳总结DUR注意事项.rn 结果:首先在DUR限定日剂量(DDD)基础上引入限定日浓度(DDC)新概念,从给药剂量和给药浓度两个角度拓展药物利用指数(dDUI/cDUI)内涵;同时,DUR与药品说明书推荐评价一致性与相关性分析显示对于不同中药注射剂品种两者结果不尽一致,提示药品说明书规范性影响两者评价结果一致性和相关性;此外,还初步建立中国已上市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品种药品说明书推荐DDD及DDC标准值,为后续中药注射剂DUR提供参考.rn 结论:DUR评价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可综合采纳多个评价指标;药品说明书规范性影响DUR与药品说明书推荐评价结果一致性与相关性,提示应进一步加强中药注射剂药品说明书监管;中药注射剂静脉滴注品种药品说明书DDD/DDC推荐表则为后续开展DUR提供参考.上述研究内容为进一步构建中药注射剂临床使用合理性与安全性再评价体系提供理论依据和方法参考.
-
-
-
张勤勇;
张红银;
李晓燕
-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2014年
-
摘要:
目的:分析某肿瘤医院门诊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用药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rn 方法:收集该院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门诊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疗用药情况,通过excel软件统计各项药物利用评价(DUR)指标DDDs、DDDc、金额排序/DDDs排序位次比值进行分析,并应用NCCN Guidelines《Breast Cancer》Version 3.2013对用药情况进行解读分析.rn 结果:目前该院门诊使用的乳腺癌内分泌治疗药物主要有10个品种,用药特点和趋势是应用最多的药物是雌激素受体调节剂和芳香化酶抑制剂(AIs),LH-RH类似物正在获得逐步应用,进口类药物占主导地位。rn 结论:该肿瘤医院门诊乳腺癌内分泌治疗用药基本合理,用药选择应同时考虑患者价值和意愿,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
-
桂玲;
费敏;
张程亮;
刘东
-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目的:评价分析2010~2012年武汉地区32家医院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状况.方法:应用金额排序法和用药频度排序法,对武汉市32家医院近三年临床使用的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进行回顾性统计和分析.结果: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销售金额与使用频率逐年稳定增长,DDC相对稳定.各类药品销售金额与使用频率排序趋势一致,国产新药埃克替尼的销售金额及使用频率增长较快.结论:2010~2012年武汉地区抗肿瘤分子靶向治疗药物的应用状况符合临床应用特点,销售金额及使用频率排序合理。
-
-
符青
- 《2014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十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4年
-
摘要:
目的:了解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药物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销售金额排序法和限定日剂量法对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药物情况进行评估.结果:2013年我院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销售金额分别占全院药品的4.4%.抗脑血管病药占中枢神经系统药物首位.分析我院抗脑血管病药销售金额、DDDS排序及序号比.结论:中枢神经系统药在临床治疗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我院临床用药现状较好,但是还要考虑患者用药的经济性.
-
-
HE Xin;
何鑫
- 《2013年中国临床药学学术年会暨第九届中国临床药师论坛》
| 2013年
-
摘要:
目的:分析门诊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现状及合理用药的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长沙市第三医院2012年1-12月门诊患者质子泵抑制剂的应用分布、用药金额、用药频度、药物利用指数、日均费用、用药合理性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频度前3位的是兰索拉唑肠溶片、奥美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用药金额前3位的是泮托拉唑注射剂、兰索拉唑肠溶片、雷贝拉唑肠溶片;药物利用指数大多接近1;处方合格率为96.05%,不合理的主要原因为无指征用药.结论:长沙市第三医院门诊应用质子泵抑制剂的合理性有待提高.
-
-
宋叶;
林东;
梅全喜;
杨德贵
- 《2018年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文章对太子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别叙述,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太子参环肽类、微量元素类、太子参多糖类、太子参皂苷类、脂肪酸类、甾醇类;药理作用有心肌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抗应激,降血脂、血糖,肠道保护作用,肾脏保护作用,镇咳作用.综述近年来太子参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对太子参的深入研究,太子参在医疗,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
-
宋叶;
林东;
梅全喜;
杨德贵
- 《2018年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文章对太子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别叙述,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太子参环肽类、微量元素类、太子参多糖类、太子参皂苷类、脂肪酸类、甾醇类;药理作用有心肌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抗应激,降血脂、血糖,肠道保护作用,肾脏保护作用,镇咳作用.综述近年来太子参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对太子参的深入研究,太子参在医疗,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
-
-
宋叶;
林东;
梅全喜;
杨德贵
- 《2018年广东省药学会岭南中草药资源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
| 2018年
-
摘要:
对太子参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进行整理归纳总结.文章对太子参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分别叙述,化学成分有挥发油类、氨基酸类、太子参环肽类、微量元素类、太子参多糖类、太子参皂苷类、脂肪酸类、甾醇类;药理作用有心肌保护作用,免疫调节作用,抗氧化,抗应激,降血脂、血糖,肠道保护作用,肾脏保护作用,镇咳作用.综述近年来太子参的最新研究进展.随着对太子参的深入研究,太子参在医疗,保健品、化妆品等领域应用越来越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