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

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在2002年到2022年内共计168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药学、临床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544篇、会议论文132篇、专利文献430258篇;相关期刊448种,包括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国际呼吸杂志、临床肝胆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83种,包括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第四届安徽肿瘤内科大会暨第二届苏皖肿瘤内科治疗进展学术会议、第五届中国肿瘤内科大会等;分子靶向治疗的相关文献由3960位作者贡献,包括罗荣城、秦叔逵、徐兵河等。

分子靶向治疗—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544 占比:0.36%

会议论文>

论文:132 占比:0.03%

专利文献>

论文:430258 占比:99.61%

总计:431934篇

分子靶向治疗—发文趋势图

分子靶向治疗

-研究学者

  • 罗荣城
  • 秦叔逵
  • 徐兵河
  • 于丁
  • 孙燕
  • 康马飞
  • 江泽飞
  • 石远凯
  • 谢晓冬
  • 陈良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范晨晶; 姬发祥
    •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起化疗开始用于肝癌的全身治疗,全身化疗是最早用于晚期原发性肝癌的内科治疗方式,在EACH研究数据公布之前,传统的全身化疗模式在晚期HCC的治疗上临床数据亟待突破。肝细胞癌的治疗在过去的几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而索拉非尼的问世无疑是为肝细胞癌的全身治疗带来了里程碑式突破。近年来,免疫抑制剂治疗如火如荼,免疫检查点抑制剂(PD-1、PD-L1以及CTLA-4)对晚期肝细胞癌表现出潜在的治疗效果,为晚期HCC的治疗开启了治疗新大门。目前随着免疫抑制剂的临床研究的探索,使得越来越多的PD-1/PD-L1免疫抑制剂单药或免疫抑制剂联合疗法或与常规治疗方法相结合应用于更多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而且联合治疗的模式使得每种药物发挥最大的效益,进而实现1 + 1 2的临床效果,为晚期原发性肝癌的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 吴树强; 何鹏涛; 王甲林; 闫怡紫; 张雷; 卜莹
    • 摘要: 1.一般资料病例:男性,66岁,以“左肾恶性肿瘤摘除3年,背痛5天。”于2021-01-11入我院肿瘤科治疗。3年前病人因左肾恶性肿瘤于外院行左肾全切术,术后定期复查。2年前病人复查时发现右肩胛骨及肺部癌细胞转移并接受分子靶向治疗(具体药物不详),给予右肩胛骨区域局部放射治疗;10个月前复查时发现颅内占位,考虑脑转移癌。5个月前于外院接受脑转移灶伽马刀治疗;4个月前病人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
    • 钟敬涛; 石学涛
    • 摘要: 胆系恶性肿瘤(BTC)是起源于肝内外胆管及胆囊壁黏膜上皮细胞恶性肿瘤,约占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3%,近年来发病率和病死率不断增加。基于临床和病理异质性的特点,BTC早期发现困难,确诊时往往已处于晚期,预后极差。一直以来,晚期BTC都是唯化学治疗,但治疗效果不尽如人意。近年来,随着精准治疗的兴起,尤其是分子靶向药物在BTC领域的不断推陈出新,晚期BTC可选择的治疗方案越来越多,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受体(FGFR)抑制剂pemigatinib的获批,更是正式开启了胆道肿瘤分子靶向治疗的新大门。目前已有多种针对晚期BTC不同靶点的药物进行临床应用或试验研究。该文对这部分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以期为指导临床实践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园苑; 王露颖; 沈莹
    • 摘要: 目的探讨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效果的评价价值。方法选取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行介入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并于治疗后3个月行DSA、CT及MRI检查。疗效评估结果及效能。结果DSA共检出目标病灶66枚,CT联合MRI对Ⅱ型碘化油沉积残留的检出率高于MRI,且对目标病灶的检出率较MRI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联合MRI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后疗效的灵敏度、准确率高于MR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T联合MRI评估疗效的Kappa值=0.75,表明诊断试验可重复性极好。结论CT联合MRI能准确评估原发性肝癌患者介入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 赵爽; 孔丹
    • 摘要: 卵巢癌为妇科肿瘤中的头号杀手,大部分患者早期缺乏明显症状及有效的筛查方法导致其发现较晚,预后不佳,卵巢癌患者5年生存率约为45%,中晚期患者多伴有腹水形成及化疗耐药性,这成为卵巢癌诊治中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肿瘤靶向治疗领域的迅猛发展,提供给我们一种新的思路,是否可以通过免疫靶向治疗,更好的指导个体化治疗及改善卵巢癌患者的预后情况。分化簇(CDs)是不同细胞中的表面标志物,它们诱导细胞相互通讯的信号通路。最近在癌症研究中引起新兴趣的CD分子之一是CD24。CD24是一种小的重糖基化抗原,在多种癌症类型(包括卵巢癌)中过表达。CD24表达与癌细胞的发育、侵袭和转移有关。通过阅读大量文献,获悉CD24与卵巢癌发生发展及预后均有非常紧密的联系,下文将阐述CD24在卵巢癌方面的研究进展。
    • 车瑀; 张倩雯; 马晔; 葛晓燕
    • 摘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接受R-CHOP标准方案治疗后,仍有一部分患者症状复发或难治,预后很差。抗体药物偶联物对肿瘤发挥高效杀伤作用的同时,不损伤正常组织及细胞,成为不可或缺的治疗策略。多种药物已通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并表现出良好的有效性及可控范围内的安全性,临床试验的开展也为抗体药物偶联物的下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 李宏一; 罗业浩; 罗筱凡; 吴笛; 秦黄冠; 蓝绍航; 吕挺; 庞宇舟
    • 摘要: 由于肿瘤细胞快速增殖生长,许多实体瘤中存在缺氧的微环境,缺氧诱导因子对于感知肿瘤内的氧张力并随后介导缺氧反应激活至关重要。肝细胞癌(HCC)是最缺氧的肿瘤之一,本文总结了缺氧诱导因子通过促进糖酵解、血管生成、侵袭转移、免疫逃避、癌症干细胞化等方式促进HC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当前,缺氧诱导因子抑制剂靶向药物的研发在HCC治疗领域具有广阔前景,缺氧诱导因子检测对HCC预后评估也具有潜在价值。
    • 吴颖其; 张圣雨; 王猛; 吴菲; 朱鹏里; 沈爱宗
    • 摘要: 目的 分析安徽省高值肺癌靶向代表药物吉非替尼(OBs)、吉非替尼(LPGs)和厄洛替尼(OBs)的药品可及性现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法、专家访谈法和实证研究等途径获取药品价格水平、可获得性和可负担性三方面指标,运用WHO/HAI药物可及性标准化方法分析药品可及性现状。价格水平指标获取2019年同期价格;可获得性指标研究的时间为2019年1月至12月;可负担性实证研究对象为2017—2019年数据。结果 两个进口药品在安徽省的价格水平均为当地可接受价格(MPR<2)。可获得性方面吉非替尼总体可获得性82.20%(180/219)高于厄洛替尼60.73%(133/219),在公立机构三种药品配备率均较高(57.35±6.58)%,但在私立机构(48.28±10.49)%尤其是药店进口药品(34.38±4.42)%配备不足。仅部分地区三种药品的可获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皖中比合肥,α<0.012 5)。可负担性实证研究中住院病人陷入“灾难性支出”(40.62±17.02)%,经医保报销后病人可负担性转归(13.10±8.72)%,城镇(5.04±5.20)%可负担性好于农村(16.00±9.21)%,并有逐年转归的趋势。结论三种药品在安徽省各个地区的可获得性均较高;高值靶向药物的可及性在逐年增加。
    • 宋云; 冷朝辉
    • 摘要: 目的:探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疾病控制率的影响。方法:选取九江学院附属医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收治的74例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7例。予对照组患者使用顺铂与培美曲塞进行化疗治疗,而研究组患者运用安罗替尼靶向治疗,两组连续治疗6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部转移灶最长径、血管内皮因子(VE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疾病控制率和生活质量,此外,对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对。结果:治疗后,研究组肺部转移灶最长径比对照组短,且VEGF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而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疾病控制率为94.59%,比对照组的78.38%更高,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1%,较对照组的27.03%更低(P<0.05)。结论:对EGFR阳性晚期NSCLC患者采取安罗替尼靶向治疗,可有效控制病灶转移并降低VEGF水平,提高疾病控制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较少,安全性良好,且治疗后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值得进一步应用于临床。
    • 张晨晨; 薛宇; 陈丹妮; 袁喜先
    • 摘要: 结肠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治疗晚期CRC的主要手段仍是化学治疗,但由于疾病进展后化疗方案失效、毒副反应、化疗耐药等问题出现,患者总体疗效并不十分理想。近年来,随着靶向治疗的发展,化疗联合靶向治疗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期、克服化疗耐药性等方面的优势突显,肿瘤的免疫治疗也在快速发展。本文将对晚期CRC患者化疗、靶向治疗及免疫治疗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