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

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文献在1997年到2022年内共计2500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临床医学、特种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2359篇、会议论文91篇、专利文献22789篇;相关期刊570种,包括医学影像学杂志、中国实用外科杂志、现代肿瘤医学等; 相关会议76种,包括2016国际老年健康论坛·泰山、第十八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暨甘肃省第五届结直肠肛门外科学术年会、2013中华医学会北京分会消化系病学术年会等;胃肠道间质瘤的相关文献由5859位作者贡献,包括侯英勇、马大烈、万德森等。

胃肠道间质瘤—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2359 占比:9.35%

会议论文>

论文:91 占比:0.36%

专利文献>

论文:22789 占比:90.29%

总计:25239篇

胃肠道间质瘤—发文趋势图

胃肠道间质瘤

-研究学者

  • 侯英勇
  • 马大烈
  • 万德森
  • 成元华
  • 朱雄增
  • 王强
  • 伍小军
  • 师英强
  • 潘志忠
  • 白辰光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高延忠; 王警建; 张军俭; 巨伟
    • 摘要: 目的 探究CT征象鉴别肠道良恶性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8月我院消化内科收治的96例疑似胃肠道间质瘤患者进行研究。患者均行CT扫描。评估胃肠道间质瘤良恶性。结果 病理诊断胃肠道恶性间质瘤31例,CT诊断30例与其结果一致,有1个误判为良性间质瘤;病理诊断胃肠道良性间质瘤65例,CT诊断58例与其结果一致,有7个误判为恶性间质瘤。恶性肿瘤组直径>5cm、病灶在肠道、病灶边缘模糊或分叶、密度不均匀、发生侵犯和转移占比高于良性肿瘤组,差异显著(P<0.05)。CT诊断胃肠道良恶性间质瘤灵敏度(96.78)、特异度(89.23)、阳性预测值(81.08)、阴性预测值(98.31)、准确率(91.67%),与病理诊断一致性(Kappa=0.819)。结论 CT征象鉴别肠道良恶性疾病准确性较高,且与病理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为患者病情诊断提供有效依据。
    • 陈瑜扬; 虞希祥
    •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GISF)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特征与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指标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2021年6月某院收治的95例GISF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MSCT检查,分析影像学特征,包括肿瘤形态、直径、生长类型、强化程度等,并依据病理危险度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及高危;依据免疫组化指标分为Ⅰ、Ⅱ、Ⅲ、Ⅳ型;分析不同病理危险度及免疫组化指标间影像学特征差异,并以Pearson相关系数法分析病理危险度、免疫组化指标与影像学特征的相关性。结果:95例GISF患者中,极低危组16例,低危组19例,中危组31例,高危组29例;不同病理危险度患者间肿瘤部位、肿瘤形态、生长类型、强化程度及免疫组化指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理危险度患者间肿瘤直径、肿瘤密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免疫组化指标患者间肿瘤直径、肿瘤密度及强化程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密度及强化程度为不同免疫组化指标患者影像学特征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经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密度与病理危险度呈显著正相关性(r=0.657、0.642,P<0.05);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显示肿瘤直径、肿瘤密度及强化程度与免疫组化指标存在明显相关性(r=-0.728、0.712、-0.675,P<0.05)。结论:GISF患者MSCT影像学特征及病理危险度、免疫组化分型存在明显相关性,可通过分析其影像学特征进行相应区分,利于评估肿瘤危险程度,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信息。
    • 陈旭; 王梦辰; 张晓茹
    • 摘要: 目的探究超声内镜(EUS)联合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确诊为GIST患者59例为研究对象,总结EUS、增强CT的影像学特征及比较不同检查方法的诊断符合率。结果59例GIST发病部位:胃部43例,小肠8例,十二指肠5例,食管、结肠、直肠各1例。EUS诊断定位、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4.91%(56/59)、86.44%(51/59),CT三期增强诊断定位、定性符合率分别为79.66%(47/59)、52.54%(31/59),联合诊断定位、定性符合率分别为98.31%(58/59)、91.53%(54/59),EUS和联合诊断定位、定性符合率均高于CT三期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6.19、15.99、10.46、22.25,P均0.05)。结论EUS对GIST定位、定性诊断均较256排螺旋CT三期增强扫描高,但CT三期增强扫描可准确反映GIST病变坏死情况,联合应用更有利于定位、定性诊断。
    • 赵树山; 夏秀丽; 尹清臣
    • 摘要: 目的:探究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肌腱蛋白C(Tenascin-C,TNC)和CD55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之间的关系。方法:65例手术切除且经病理诊断为原发性胃肠道间质瘤组织样本,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组织中TNC和CD55的表达,分析TNC和CD55表达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TNC、CD55的表达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TNC高表达率为27.7%(18/65),TNC的表达与肿瘤分化程度和TNM分期相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TNC高表达的患者生存率较低。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CD55高表达率为24.6%(16/65),CD55的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肿瘤大小、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均相关(均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结果显示,胃肠道间质瘤CD55低表达的患者术后生存率较高。结论:胃肠道间质瘤组织中TNC和CD55均存在表达,表达与胃肠道间质瘤患者的患者预后密切相关,TNC和CD55有可能成为胃肠道间质瘤预后评估的潜在标志物。
    • 郑文博; 朱健康; 程玉刚; 仲明惟; 张光永
    • 摘要: 全球肥胖人口的快速增长促进了减重外科的迅速发展,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GIST)患者行腹腔镜袖状胃切除术(laparoscopic sleeve gastrectomy,LSG)的病例报道也逐渐增加,但大部分为术后病理意外发现或联合手术切除。GIST是少见的胃肠道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近年发病率略有增加[1-2]。本文报道的1例胃间质瘤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术前发现胃底及胃体大弯侧多发胃间质瘤,经独立的LSG治疗后胃间质瘤得到根治,且患者体重、血糖、血压明显改善,恢复良好。在本病例报告中,我们强调因代谢综合征而计划行LSG、术前检查中发现合并胃良性肿瘤的患者,尽可能一次手术,以期解决患者所有的临床问题,在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 岳宁宁; 陈香宇
    • 摘要: 目的建立并验证一个胃肠道间质瘤(GIST)预后的个体化风险评估模型。方法利用SEERStat软件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监测、流行病学、结果(SEER)数据库提取2010!2016年经组织病理学确诊的GIST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内部验证集,采用Lasso回归、单因素Cox回归、Kaplan-Meier法和多因素Cox回归筛选独立预后危险因素并构建列线图。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曲线下面积(AUC)、一致性指数及校准曲线评价模型的区分和预测能力。应用决策曲线分析(DCA)预测不同风险阈值概率下模型的临床净效益,使用内部验证集和来自医院数据的外部验证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通过对训练集的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将年龄、性别、婚姻状况及肿瘤部位、分级、分期和手术7个独立生存相关因素纳入模型中。模型的AUC和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70和0.752。在内部验证集和外部验证集中,模型的AUC和一致性指数分别为0.770、0.777和0.887、0.861。3、5a总生存期(OS)校正曲线显示了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具有较好的一致性。DCA显示模型在0~0.6的阈值范围内具有最好的临床效益。结论该预后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和临床净收益,能够改善临床决策。
    • 陈长波; 马俊; 兰小惠
    • 摘要: 目的分析胃肠道间质瘤(GISTs)CT诊断及与病理肿瘤恶性潜能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6月至2020年2月收治且经免疫组织化学或手术病理证实的53例GIST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CT征象并与病理肿瘤恶性潜能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53例GISTs发生于胃28例(52.83%),小肠10例(18.87%),肠系膜或腹膜后各4例(7.55%),结肠6例(11.32%),食管1例(1.89%)。CT平扫可见与胃肠道关系密切的软组织密度肿块。增强扫描示静脉期强化高于动脉期。GISTa恶性程度与肿瘤大小、瘤周脂肪间隙、增强扫描强化方式及瘤周及瘤内有无血管具有一定相关性(P0.05)。结论CT检查可清晰显示GISTs的影像学特征,综合患者临床资料可对GISTa恶性分级进行准确评判,为临床治疗与评估患者预后提供指导意见。
    • 陈景艺
    • 摘要: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影像学特征。方法:本次纳入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期间在本院就诊的85例胃肠道间质瘤患者展开研究,术前均接受多层螺旋CT检查,金标准为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对多层螺旋CT的诊断结果进行观察。结果:共确诊胃肠道间质瘤75例,多层螺旋CT检查的检出率为80.00%,诊断准确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0.67%、70.00%、88.24%、95.77%、50.00%;多层螺旋CT检查的良性、恶性诊断符合率分别为57.14%、73.53%。7例极低、20例低危险度患者的病灶直径<5cm,多为内生型且形态规则、显示为明显均匀强化,未见远处转移;15例中等、33例高危险度的CT特征与其相反。结论:多层螺旋CT的胃肠道间质瘤诊断价值高,且可鉴别肿瘤的良恶性,根据CT影像学特征能够对疾病危险度进行判断。
    • 何业银; 卢晓冬; 杨明; 杨维
    •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道间质瘤CT、磁共振(MR)影像表现、病理特点并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例经病理证实的胃肠道间质瘤患者CT、MR图像及病理学资料,结合影像学特征与病理结果对照分析。结果18例患者有完整CT资料,6例患者有完整MR资料,病灶最大径、发病部位、坏死囊变及强化程度在不同病理危险度分级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肠道间质瘤CT、MR影像表现有一定特征性,有助于术前病理学及预后评估,提供合理治疗及随访方案。
    • 董婷宇; 刘峰; 汤林梦; 杨飞; 马永青; 崔书君
    • 摘要: 目的探讨增强CT影像组学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术前预测胃肠道间质瘤(GIST)危险度分级的价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20年10月于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经手术切除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诊的GIST患者122例,根据2008年改良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标准,分为高风险组(中危、高危)69例及低风险组(极低危、低危)53例。按照7∶3的比例随机分为训练组(高风险49例,低风险37例)和验证组(高风险20例,低风险16例)。使用MATLAB R2018b软件对训练组动脉期增强CT图像进行影像组学特征提取,应用Lasso算法对提取的特征信息降维并筛选。将筛选获得的特征参数纳入逻辑回归方程并建立影像组学标签,联合患者一般资料建立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的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训练组影像组学标签(U=267.00)与患者一般资料[肿瘤发生部位(χ^(2)=5.50)、Ki-67表达情况(χ^(2)=21.5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3、0.620、0.752。训练组预测模型的AUC最高为0.930(95%CI 0.876~0.984),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95.9%、81.1%,较影像组学标签、患者一般资料各自独立鉴别风险分级的检验效能均显著提高。验证组预测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9(95%CI 0.825~1.000)、85.0%、87.5%。结论通过基于GIST增强CT图像获得的影像组学标签联合临床资料建立的模型,对于术前预测GIST危险度分级有应用价值。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