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酰化

酰化

酰化的相关文献在1986年到2023年内共计3766篇,主要集中在化学工业、化学、药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39篇、会议论文4篇、专利文献3423篇;相关期刊208种,包括国际中医中药杂志、精细石油化工、广东化工等; 相关会议4种,包括第十四届全国农药信息交流会、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学术会议、全国第十届大环化学、第二届超分子化学学术讨论会等;酰化的相关文献由7519位作者贡献,包括金欣、李淑梅、冯静等。

酰化—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39 占比:9.00%

会议论文>

论文:4 占比:0.11%

专利文献>

论文:3423 占比:90.89%

总计:3766篇

酰化—发文趋势图

酰化

-研究学者

  • 金欣
  • 李淑梅
  • 冯静
  • 丁云杰
  • 徐文方
  • 严丽
  • 陈华
  • G·A·米勒
  • 赖春波
  • 包天舒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何荣; 黄家强; 张倩玉
    • 摘要: 以菜籽分离蛋白为原料,在琥珀酸酐酰化改性的基础上采用3种多糖(羧甲基壳聚糖、氧化葡聚糖、羧甲基纤维素)协同TG酶催化对菜籽蛋白进行了糖基化修饰,再通过热诱导制备改性菜籽蛋白凝胶,研究不同多糖与酰化协同修饰对菜籽蛋白凝胶结构和功能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糖基化-酰化修饰菜籽蛋白,形成了致密且均匀的凝胶网络结构,使其溶胀性能、流变性能和凝胶强度均得到了改善。其中,羧甲基壳聚糖协同琥珀酸酐酰化修饰菜籽蛋白,获得的菜籽蛋白凝胶硬度最大,为92.337 g,弹性较好,为0.960,溶胀率为8.432 g/g;其表面疏水性最高,为1 305.1,自由巯基含量最低,为1.73μmol/g;其内部形成的网络结构整齐,呈规则且密集的圆形。糖基化-酰化修饰后,菜籽蛋白功能性质的改变可能与其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β-转角和无规则卷曲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有关。
    • 刁怡涵; 李明依; 毕艳红; 杜文迎; 杨荣玲; 王朝宇
    • 摘要: 为建立绿色、高效、高选择性合成虎杖苷十一碳烯酸酯双前药的生物催化体系,本研究以棉状嗜热丝孢菌(Thermomyces lanuginosus)脂肪酶(TLL)为催化剂,以反应介质、底物摩尔比、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因素为变量,探究了TLL催化虎杖苷十一碳烯酰化反应的特性。结果表明,TLL可在丙酮中实现对虎杖苷的高效转化,产物均为6″-单酯(100%);在最优条件下,该酶促反应的初速度、底物转化率和6″-区域选择性分别达20.8 mmol·L^(-1)·h^(-1)、100%和100%。TLL在不同有机介质中催化虎杖苷酰化反应的动力学特征差别较大,但在丙酮中的K_(m)值最小、V_(max)和V_(max)/K_(m)最大,分别为24.7 mmol·L^(-1)、68.9 mmol·L^(-1)·h^(-1)和2.79 h^(-1),表明在丙酮中酶与底物的亲和力更强,催化效率更高,因此丙酮是该酶促反应的适宜溶剂。本研究不仅丰富了非水相酶学基础理论知识,更为绿色高效的酶催化技术改造传统化学合成过程提供了借鉴。
    • 冯振; 李金莲; 申希峰; 韩荣弼
    • 摘要: 为了进一步开发和利用桦木醇衍生物,以桦木醇为起始物,在其C-3、C-28和C 30上进行修饰,得到了28-O-[2-(吡咯烷-1-基)乙酰基]-桦木醇(2a)、28-O-[2-(哌啶-1-基)乙酰基]-桦木醇(2b)、28-O-[2-(吗啉-4-基)乙酰基]-桦木醇(2c)、28-O-[2-(哌嗪-1-基)乙酰基]-桦木醇(2d)、28-O-(二甲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e)、28-O-(二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f)、28-O-(二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g)、28-O-(二丁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h)、28-O-(二戊氨基乙酰基)-桦木醇(2i)、3,28-二-O-[2-(吡咯烷-1-基)乙酰基]-桦木醇(4a)、3,28-二-O-[2-(哌啶-1-基)乙酰基]-桦木醇(4b)、3,28-二-O-[2-(吗啉-4-基)乙酰基]-桦木醇(4c)、3,28-二-O-[2-(哌嗪-1-基)乙酰基]-桦木醇(4d)、3,28-二-O-(二甲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e)、3,28-二-O-(二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f)、3,28-二-O-(二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g)、3,28-二-O-(二丁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h)、3,28-二-O-(二戊氨基乙酰基)-桦木醇(4i)、3-O-[2-(吡咯烷-1-基)乙酰基]-桦木醇(6a)、3-O-[2-(哌啶-1-基)乙酰基]-桦木醇(6b)、3-O-[2-(吗啉-4-基)乙酰基]-桦木醇(6c)、3-O-[2-(哌嗪-1-基)乙酰基]-桦木醇(6d)、3-O-(二甲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e)、3-O-(二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f)、3-O-(二丙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g)、3-O-(二丁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h)、3-O-(二戊氨基乙酰基)-桦木醇(6i)、30-(1-吡咯烷基)桦木醇(9a)、30-(1-哌啶基)桦木醇(9b)、30-(4-吗啉基)桦木醇(9c)、N,N'-二-(30-桦木醇基)哌嗪(9d)共31种桦木醇胺衍生物,并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核磁共振碳谱(13C-NMR)、红外光谱(FT-IR)和基质辅助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对其结构进行了确认.
    • 洪森辉; 杨秀雯; 黄晓雪; 费鹏
    • 摘要: 为了解决花色苷疏水性较差的问题,本文通过酶法对蓝莓花色苷进行酰化改性,将阿魏酸和咖啡酸接枝到花色苷分子上,并对相关产物的结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花色苷分子糖基上-OH位.阿魏酸修饰花色苷(Fe-An)和咖啡酸修饰花色苷(Ca-An)的酰化度分别为3.65%和3.71%.同时,酰化花色苷中的花青素含量从370.2 mg/g(天然蓝莓花色苷,Na-An)降低至219.2 mg/g(Fe-An)和222.18 mg/g(Ca-An).另外,酰化改性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其辛醇-水分配系数(KOW)从-0.20(Na-An)提高至0.66(Fe-An)和0.78(Ca-An),DPPH自由基清除率从66.3%(Na-An)上升至68.4%(Fe-An)和74.7%(Ca-An),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从63.1%(Na-An)上升至85.5%(Fe-An)和90.3%(Ca-An).以上结果表明,阿魏酸和咖啡酸的引入显著提高了蓝莓花色苷的疏水性和抗氧化活性,这将极大的拓展花色苷在高脂类食品中的应用.
    • 洪森辉; 黄冰晴; 张晶怡; 费鹏
    • 摘要: 为了解决花色苷在应用过程中易分解褪色的问题,该文通过酶催化法将3,4-二羟基苯甲酸及没食子酸接枝到越橘花色苷上,以提高其颜色稳定性和抗氧化活性.酰化反应后,3,4-二羟基苯甲酸酰化花色苷和没食子酸酰化花色苷的酰化度分别达到4.65%和4.53%.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分析结果表明,3,4-二羟基苯甲酸及没食子酸通过酰化反应接枝到越橘花色苷分子的糖基上.体外抗氧化实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天然越橘花色苷,酰化花色苷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和 β-胡萝卜素漂白抑制率更高.另外,酰化花色苷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天然越橘花色苷,这将极大地增强花色苷在食品智能包装中的应用.
    • 姜文泰; 王兴东; 魏世洋; 刘旭; 江俊; 王立升
    • 摘要: 以苦参碱为原料,经Vilsmeier-Haack反应、环加成反应和酰化反应合成了一系列嘧啶并苦参碱衍生物(2,3a~3k),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和HR-MS(ESI)表征.采用MTT法测定了化合物2和3a~3k对人宫颈癌(HeLa)和人乳腺癌(MCF-7)瘤株的体外抑制活性.结果表明:2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值为4.571μmol·L-1,但弱于顺铂(3.652μmol·L-1);3h对人乳腺癌(MCF-7)细胞的抑制活性最好,IC50值为3.650μmol·L-1,与顺铂(3.506μmol·L-1)相当.
    • 金缘; 张左勇; 刘淑芸; 王慕文; 孙汉巨; 何述栋; 张涛; 王蕾; 马钢
    • 摘要: 目的 研究黑米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cyanidin-3-O-glucoside,C3G)及其月桂酸的酰化产物(cyanidin-3-glucoside lauryl ester,L-C3G)对小鼠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以小鼠为试验动物,经过低、中及高剂量的C3G和L-C3G灌胃28 d后,测定小鼠的体重、肠道消化酶活性(蛋白酶、淀粉酶、脂肪酶)、肠道pH、肠道组织形态及免疫细胞数量等指标,对C3G和L-C3G的肠道免疫作用进行评价.结果 与空白对照组相比,C3G和L-C3G能够降低小鼠的体重和小鼠肠道pH;提高淀粉酶和蛋白酶活性,降低脂肪酶活性;提高小鼠肠腔绒毛高度,降低隐窝深度,提高消化能力;提高肠道免疫细胞(T细胞、肥大细胞、杯状细胞)的数量.此外,与C3G相比,L-C3G有更强的免疫促进作用.结论 C3G和L-C3G有较好的肠道免疫促进作用.
    • 张永霞; 郑银平; 靳清贤; 张洪培
    • 摘要: 苯并氮杂卓是一种重要的药物分子结构,以3,4-二甲氧基苯丙酸为原料,经氯化亚砜酯化,氨水氨解,酰胺还原,氨基酰化,硫酸催化成环,脱乙酰基,氨基Boc保护、脱保护形成盐酸盐,经8步反应得到目标产物,其结构经1 H NMR,HR-MS(ESI)和元素分析确证.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