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输血安全

输血安全

输血安全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092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卫生学、内科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008篇、会议论文77篇、专利文献391722篇;相关期刊355种,包括基层医学论坛、国际检验医学杂志、实验与检验医学等; 相关会议21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2014中国输血协会第七届输血大会、全国第八届输血医学学术年会、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输血前试验及输血治疗共识专题研讨会、中华医学会第一届临床输血学分会第二次全体委员会议暨中国医师协会第三届输血科医师分会第三次全体委员会会议等;输血安全的相关文献由2132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聚林、何华庆、等等。

输血安全—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008 占比:0.26%

会议论文>

论文:77 占比:0.02%

专利文献>

论文:391722 占比:99.72%

总计:392807篇

输血安全—发文趋势图

输血安全

-研究学者

  • 李聚林
  • 何华庆
  • 胡兴斌
  • 韩玲
  • 叶伙梅
  • 尹文
  • 张彦
  • 张敏
  • 曾劲峰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范瑞; 姬鹏飞; 马云静; 尚玮玮; 施芳芳; 杨一男; 张晓影; 马海梅
    • 摘要: 目的分析北京地区部分患者的Rh血型分布特征,探讨Rh抗原同型或相容性输注的重要意义,为建立本地Rh血型抗原数据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检测患者ABO血型,进行Rh D、C、c、E、e抗原与不规则抗体筛查,对结果展开回顾性研究,分析Rh表型在不同ABO血型、性别、科室、地区间的分布情况,Rh基因频率在不同地区间的分布情况及不规则抗体的分布情况。结果①Rh表型分布在不同ABO血型、性别、科室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与其他国家人群相比,Rh表型分布、基因频率分布差异很大;③Rh抗体占不规则抗体的56.52%。结论Rh血型抗原分布特征的研究有助于建立本地区血型数据库,提供精准化输血,保障用血安全。
    • 吴会娥
    • 摘要: 输血治疗常应用于危重患者抢救或者严重贫血患者,可及时补充失血量、维持血容量,改善贫血状态,纠正休克^([1])。临床输血前需进行交叉配血检测,通过交叉配血可判断受血者与供血者血液是否匹配,从而减少输血反应,保障输血安全^([2])。临床上常用的交叉配血方法包括凝聚胺法和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法。凝聚胺法是通过凝聚胺分子溶解后大量正电荷中和红细胞表面负电荷发生凝集,加入解聚液后可分散凝聚胺发生的凝集,而抗体间特异性凝集不分散,检测受血者与供血者间抗原及抗体反应^([3])。
    • 江素君; 吴世泉; 徐雪梅; 郑青青
    • 摘要: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衢州地区医疗机构输血安全现状。方法选择2021年衢州地区59家用血医疗机构进行调研,其中三级医院4家,二级医院20家,二级以下35家,比较不同医疗机构的输血科(血库)设置、人员配置、血液库存及输血安全相关条款符合情况等方面差异。结果各级医疗机构均建立了输血管理委员会。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在输血科设置、人员配置、以及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库存与储血设备配置方面明显优于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6.81、3.90、12.72、9.25、10.80、13.34,P均0.05)。在输血安全相关条款符合程度上,各级医疗机构在血液出入库管理、血样保留、输血医生资质、输血评价方面都符合要求。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在血型鉴定、室内质控、传染性标志物检测、输血不良反应上报、自体输血、参与临床输血会诊等输血安全相关条款符合情况明显优于二级以下医疗机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15.05、29.33、4.68、21.92、18.99、21.92,P均<0.05)。结论2021年衢州地区医疗机构对输血安全相关条款的执行情况日趋完善,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日益规范,但是二级以下输血科(血库)建设情况仍不容乐观,输血安全有待进一步提高。
    • 宋小燕; 景萌萌; 李丹; 张美玲; 参丹花; 陈万万; 安霞
    • 摘要: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医院检测出Rh(D)阴性血患者资源管理情况,为有效补充Rh(D)阴性血献血者不足,Rh(D)阴性血患者不能及时,有效,安全的输血,提供一种有效献血途径。方法:通过微柱凝胶法及凝集法的血型检测方法,检测甘肃地区2019年全省各级具代表性医院住院及门诊病人ABO血型及Rh血型共计85253人份。用SPSS22.0软件,分别按ABO血型、RH血型、性别、年龄、疾病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各级医院检测出的ABO/Rh(D)血型共计85253人份,其中Rh(D)阴性患者共占0.66%。性别以女性居多,占70.97%;年龄分布以18~55岁人数最多,占比79.47%;有效献血人数可达70.27%;以三甲医院检出Rh(D)阴性患者最多,占71.43%。结论:对医院检测出的Rh阴性血患者资源进行科学,有效地管理,利用。逐步培育一支稳定的RHD阴性献血者队伍,对确保临床RH(D)阴性血液制品的安全有效、及时供给、保障人民的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 王志效; 黄海燕; 常洪劲; 孙辉
    • 摘要: 目的探讨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对输血安全产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1年1月济宁市中心血站收治的100例需要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就诊时间的不同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20年1月~2020年7月,试验组患者的就诊时间为2020年8月~2021年1月,对照组患者在接受输血管理时,由医务人员采用常规的管理方案;试验组患者在接受管理时,医务人员采用输血检验流程的质量控制方案,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分析,对比输血安全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输血满意度评分与输血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患者的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进行输血安全管理时,将输血检验流程质量控制应用于其中,能够有助于提高血站的输血质量和满意度,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可在临床应用。
    • 国九英
    • 摘要: 目的了解辽阳市中心医院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结果的分布特征,探寻促进临床安全有效的用血措施。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2月辽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4235例输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其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结果,对不规则抗体的种类及分布特点做统计分析。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为0.76%(108/14235)。女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患者的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3次的患者不规则抗体阳性率高于输血次数≤3次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复输血的患者及女性患者不规则抗体筛查阳性率偏高,对于需要反复输血的患者及女性患者建议给予Rh同型输血以可减少不规则抗体的产生,提高输血安全
    • 杨梦娇; 周宇
    • 摘要: 目的通过分析本院的输血反应,对不同的临床科室进行针对性的输血知识宣讲,降低输血反应发生率,提高输血安全。方法对本院在2020年5月~2021年4月共有的2958例输血病例进行分析。分析输血反应与输血品种、输血反应类型、输血科室以及患者的相关资料等的关系。结果本次研究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1.89%,不同血液成分间的输血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不同血液成分间发生输血反应的种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个科室都有可能发生输血反应,不同科室间输血反应的发生率有差异(P<0.05)。结论通过对输血反应的分析,清楚了解不同科室输血品种和输血反应类型的差别,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应加强输血相关的监督和指导,使得输血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进行。
    • 杨琳
    • 摘要: 目的:分析血型实验室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控制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山丹县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进行输血治疗的100例患者,利用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参照组与研究组各50例。参照组采用常规输血管理,研究组采用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控制管理,观察对比两组输血安全性与输血质量。结果:研究组输血安全事故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参照组,输血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凝血因子指标水平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型实验室实施输血检验质量控制与输血安全控制,能够有效降低输血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输血质量。
    • 钟发德; 罗林
    • 摘要: 目的回顾性分析2019—2021年宁波市医院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方法自行设计宁波市医院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调查表收集88家用血医院临床用血相关资料,包括医院血液使用、临床用血质量控制指标等,采用SPSS 22.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9—2021年宁波市医院临床用血红细胞424928.00 U,冰冻血浆385804.10 U,血小板45200.70 U。临床输血申请单合格率97.79%,受血者标本血型复查率95.66%,输血相容性检测项目室内质控率91.05%,输血相容性检测室间质评项目参加率94.08%,手术患者自体输血率48.93%,出院患者输血比例4.38%,每千单位用血输血专业技术人员数1.16人,每千输血人次输血不良反应上报例数4.74例,一二级手术台均用血量0.03 U,三四级手术台均用血量0.16 U,手术台均用血量0.07 U,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0.12 U,输血患者人均用血量2.38 U,输血患者次均用血量1.35 U。输血科(血库)专职人员研究生、本科、专科及以下比例分别为5.80%、60.78%、33.42%,不同等级医院学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55.85,P<0.01);高级、中级、初级及以下比例分别为19.61%、39.88%、40.61%,不同等级医院职称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0.69,P<0.01);医师、技师、护理人员比例分别为3.59%、94.48%、1.93%,不同等级医院专业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16.12,P<0.01)。结论宁波市医院手术台均用血量、出院患者人均用血量低于全国用量,输血科(血库)存在执业医师少、输血人才不足等问题,需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工作,不断提高临床用血质量。
    • 徐健; 徐煜; 曾群娟
    • 摘要: 目的 探讨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对疑难输血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达州市中心医院2021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收治198例疑难输血患者血液样本,行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分析疑难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类型,并研究相关临床特征(性别、年龄、妊娠史、输血史等)对不规则抗体产生的影响。结果198例疑难输血患者检出红细胞不规则抗体阳性率为36.36%,其中最常见的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类型为抗-E抗体,占65.28%;男性及女性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7%和42.11%,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18-40岁、41-60岁以及60岁以上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28.57%、46.38%及33.33%,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阳性检出率差异不显著(P>0.05);男性有、无输血史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8.57%、3.57%,组间差异显著(P<0.05);女性有、无输血史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76.09%、19.12%,有、无妊娠史患者阳性检出率分别为62.75%、25.40%,组间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 疑难输血患者红细胞不规则抗体产生以Rh血型系统最常见,其中以抗-E抗体占比最高,妊娠史和输血史是导致疑难输血患者不规则抗体产生的重要因素,临床输血前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是保障输血安全、有效的重要环节。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