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

身份认同的相关文献在1995年到2022年内共计5017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文学、世界文学、社会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4861篇、会议论文156篇、专利文献20351篇;相关期刊1841种,包括东南传播、今传媒(学术版)、西部广播电视等; 相关会议129种,包括第六届城市社会论坛——中国人口地理格局与城市化未来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胡焕庸线发现80周年学术研讨会、“文化记忆:时代、历史与媒介”国际学术研讨会、第二届全球教师教育峰会等;身份认同的相关文献由5424位作者贡献,包括李茂森、李厥云、王伟等。

身份认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4861 占比:19.16%

会议论文>

论文:156 占比:0.61%

专利文献>

论文:20351 占比:80.22%

总计:25368篇

身份认同—发文趋势图

身份认同

-研究学者

  • 李茂森
  • 李厥云
  • 王伟
  • 骆兵
  • 刘芳
  • 王军
  • 谷禾
  • 张东赞
  • 张媛
  • 张淑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作者

    • 卢毅; 任振一; 陈朋
    • 摘要: 国际化移民社区的文化重建是现代移民社会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在全球发展与地方发展的互构中,个体文化身份认同既无法摆脱全球化的影响,也无法离开地方性的重塑和民族性的在场,"文明交流互鉴"日益成为常态.全球化变量参与构建的多维度全球身份认同,超越了族裔和国家的文化边界.在异质性文化交流学习过程中,国际社区、移民社会网络和社会组织等对国际移民文化身份的建构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社区作为一种文化缓冲物理空间,通过"混杂""模拟"等机制形成了一种兼具杂合性和异质性的文化共同体,一种兼具世界性和地方性"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通过社区文化建设、移民社会网络互动以及社会组织服务等的影响,个体文化身份认同在文化杂糅空间中不断协商,其在反复"断裂"的边缘处又反复"建构"着自我.作为文化认同的世界公民,在族裔文化与国家文化,地方性文化与世界性文化间不断进行多维度多层面的动态建构.
    • 塔娜
    • 摘要: 《你当像鸟飞往你的山》中的服饰话语为女主人公塔拉从底层社会和宗教桎梏中逃离出来,最终成为一名女性学者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服饰话语见证了女主人公塔拉的成长、蜕变和重生.本文将从阶层认同、宗教认同和自我认同三个维度对小说中的服饰话语进行分析,研究服饰话语对身份建构的影响,从而为身份认同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 唐晓雪
    • 摘要: 做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加强团结引导,是新形势下我们党治国理政必须妥善解决的重大课题。本文着眼于新阶层人士身份认同,通过把握新阶层人士与身份认同的内涵层次,梳理其实现身份认同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合理化提升路径,促进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增进自我身份认同,增进政治共识,形成共同的阶层意识,为我国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 刘靓婷
    •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第六代与新生代导演用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创作倾向对身处的“小城镇”进行描绘,以“边缘者”抑或是“底层”的姿态进行身份叙事,创作了一系列生动而又典型的“边缘人群”艺术形象。以社群意识关照90年代以来中国小城镇电影的发展路径,呈现出以下三个面向:以地缘空间生产作为城镇社群生活特质的再现;以身份认同作为城镇社群情感结构的展现;以共同体作为特定处境之下的社群意识形态建构。并以此为感知中国底层社会发展的历史氛围与在地经验提供了观察视点。
    • 张越; 翟林; 曹梅
    • 摘要: 选用网络民族志的研究方法对哔哩哔哩“帕梅拉”虚拟健身社区进行深度访谈与参与式观察。将“帕梅拉”跟练视频参与者划分为五种理想类型,观察她们的身体样态呈现与交往互动内容,以窥见青年女性运动身体与互联网科技的互动生成,并讨论青年女性在社会网络空间中如何通过身体体现实现自我身体认同,进而揭示其运动身体在生活世界的感知内容及表达形式。研究认为(1)运动身体由“缺席”到“在场”是身体与技术互动生成的标志且身体与世界的互相感知表现为相互作用力的粘连;(2)弹幕仪式互动将身体体现的即时表达转化为强烈的身份认同并试图与他人产生对话;(3)青年女性“反抗的身体”与“属自己”的运动是破除男性对于“女性化”压制以及“自我女性化”示弱的有效办法。
    • 潘同人
    • 摘要: 高校的政治认同教育主要从情感方面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认同。新时代我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本质是对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身份的认同,这种认同的培育需要通过信仰教育的方式来实现,并由理想建构、理论阐释、情境再现、规范导入等要素构成。在大学生政治认同教育的实施路径方面,要融通个体理想和集体理想,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构建理论产生的复杂情境,增强课程讲授的叙事色彩。
    • 张爱军; 杨丹妮
    • 摘要: 网络舆论存在政治化倾向,并在其政治化过程中产生“伪政治”现象。“伪政治”与“政治”存在概念边界、行为边界、权力边界、意识形态边界和民主边界。网络舆论“伪政治”传播通过技术伪装、权利利己、情感渗透、用户裂变生成;具有舆论主体的泛在性、舆论客体的底层性、舆论内容的标签性、舆论形式的复杂性特征,存在伪认知、伪行为、伪信任、伪身份等风险。政府、公众、平台需要以数字化技术规制伪认知,实现“政治”、防止“伪政治”,以维护网络空间合理化的传播秩序。
    • 李盈盈
    • 摘要: 20世纪美国文学由于移民多元背景而呈现了多元化特征,本文旨在探析20世纪美国文学中的多元文化背景。多元文化主义最初作为一种政治和哲学意识形态传播开来,成为处理国家种族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必要表达方式,后来成为作家(尤其是少数族裔作家)的主要研究兴趣。拥有多元文化的美国文学与整个美国历史交相呼应,反映了美国经验的丰富和混乱。对身份的混淆,特别是对以种族和性别为中心的身份的困惑,使20世纪美国文学丰富多样。本文试图通过犹太裔作家伯纳德·马拉默德的作品《魔桶》、非裔作家爱丽丝·沃克的短篇小说《日常用品》来反映 20 世纪美国文学中出现的多元文化问题。
    • 郑菲
    • 摘要: 《夏日友晴天》是一部个人表述意味明显的作品。导演埃里康·卡萨罗萨创造了一个生活于海底的种族——海怪,他们在海中过着与岸上的人类相似的生活。在影片中,人类与海怪互为“异类”与“他者”,彼此借助对方来构筑自我形象,但这种构筑也造成了对真我的背离与异化,以及世界的割裂。卡萨罗萨将“异类”充满困惑的自我定位摆上台面,并借助两个种族走向和解与融合的过程,指出了个体与种族的身份认同及建构的路径。
    • 赵建国; 王净净
    • 摘要: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基于2017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法(OLS)和处理效应模型(TEM)深入分析了“流入地”身份认同对流动人口就业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内外部身份认同均显著提升了自身的就业质量。这一结果在拓展被解释变量维度、运用工具变量回归及倾向得分匹配法控制内生性和自选择偏差后仍然稳健。中介机制表明,流动人口可以通过提高收入水平、与流入地群体进行积极的社会交往拓展社会关系网、积极参加工会组织提高劳动积极性以及努力工作提高就业地位进而弱化就业歧视的方式不断提升自身的就业质量。异质性分析显示,对流入城市的身份认同对男性、农业户口、新生代、自营劳动者及迁移到省外和东部地区的流动人口的就业提升效应更为明显。因此,提高流动人口的就业质量,不仅要关注其心理要素增进流动人口对流入城市的归属感,更要内外合力探索完善针对性的多元化就业支持体系。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