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

社会认同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1666篇,主要集中在社会学、中国政治、信息与知识传播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1608篇、会议论文58篇、专利文献2109篇;相关期刊1051种,包括法制与社会、当代青年研究、学理论等; 相关会议49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2015年全国青年档案学术论坛、2015全国建筑教育学术研讨会等;社会认同的相关文献由2032位作者贡献,包括邓志强、高中建、佐斌等。

社会认同—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1608 占比:42.60%

会议论文>

论文:58 占比:1.54%

专利文献>

论文:2109 占比:55.87%

总计:3775篇

社会认同—发文趋势图

社会认同

-研究学者

  • 邓志强
  • 高中建
  • 佐斌
  • 孙秀艳
  • 王中会
  • 严磊
  • 唐魁玉
  • 张艳红
  • 李辉
  • 董开莎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李开渝; 曹茹
    • 摘要: 作为红色记忆实践的具象反映,社交媒体用户红色记忆呈现具有较强的社会建构属性,对其深入研究成为重要的时代使命,对建党百年红色记忆的建构及控导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文章以社交媒体用户红色记忆呈现为核心议题,运用Python3.6进行挖掘分析后发现,其呈现出历时态的节点唤醒、共时态的记忆共享及其强化认同的特点。新时代红色记忆建构应注重节点、仪式与符号,促进红色记忆的唤醒;注重多“记忆场”媒介化连接,实现红色记忆共享场域的进一步塑形;注重纵贯国家话语与“记忆微光”,使新红色记忆建构通达社会认同
    • 蒋军; 林岚; 邓婉君; 夏欧东
    • 摘要: 目的 了解当前“儿科医生荒”背景下医学生儿科医师职业认同现状及相关对策。方法 在2020年1—4月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九所医学院校共1 406名大学一年级至五年级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儿科医师职业认同问卷调查。结果 医学本科生儿科医师职业认同总均分为(3.24±0.62)分,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承诺、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六个维度得分均高于中间值(P<0.05);不同年级[(3.45±0.58)分,(3.42±0.54)分,(3.21±0.53)分,(2.97±0.61)分,(2.89±0.70)分)]、专业[(2.95±0.66)分,(3.47±0.48)分]的医学本科生在儿科医师职业认同总均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专业和年级医学生在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行为、职业承诺、职业期望和职业价值观六个维度得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学本科生职业认同水平高于一般认同水平,但仍有上升空间,社会各相关方可采取相应措施加强医学生儿科医师职业认同。
    • 凌斌; 宣飞飞
    • 摘要: 领导团队代表性体现了领导者对所属范畴的信仰、价值观和规范的代表程度,在组织管理中日益受到关注。相关研究主要从领导力的社会认同理论、不确定性-认同理论、原型偏好效应、领导分类理论与资源保存理论阐释了领导团队代表性的理论机制。实证研究表明领导团队代表性在员工、领导、群体和组织等多个层面均存在影响因素,并对领导有效性产生影响。最后针对影响因素、理论解释与本土化研究提出了领导团队代表性未来研究方向的建议。
    • 钟燚; 严磊; 张艳红; 胡修银
    • 摘要: 为探究社会认同理论提出的群体边界渗透性这一群体关系变量对群际关系的影响作用,采用文献综述法对以往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评价,由此发现,群体边界渗透性的变化同时受到类别属性(如生理或社会属性)和情景因素(如内群体认同等)的影响,它会影响个体的态度及身份管理策略的选择:低地位个体的向上渗透,会带来高地位个体积极或消极的态度;当群体边界渗透性较高时,个体的身份管理更崇尚“个人奋斗”,反之会进行群体竞争。从资源竞争和自尊威胁两个视角解释以上研究结论,认为态度变化和策略选择的主要原因是客观上稀缺的资源是否可以获取及主观上群体的优越感是否被威胁。今后的研究,应当确定群体边界渗透性的维度数量,重视非学生样本的检验,丰富水平渗透和向下渗透的研究,并关注纵向渗透中低地位个体的心理变化。
    • 高艺多; 吕洁琼
    • 摘要: 女性主义视角下的“隐性劳动”作为极具批判性的社会学概念,为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困境提供了创新性解释,社会工作的社会认同困境背后折射出行业发展中劳动的“隐性化”现象。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者劳动的“隐性化”现象主要发生于社会工作者与购买方、落地方及服务对象等互动场域,包含被动面向和主动面向,主要涉及对劳动的漠视与模糊。非平衡的国家与社会关系、本土有限的利他文化观念以及规范阙如的行业生态分别是引发社会工作劳动“隐性化”现象的政治、文化和专业机制。社会工作者劳动的“隐性化”可能引发多重后果,主要涵括社会治理格局构建受到阻碍、公共性精神培育陷入困境及“半专业化”发展局面延续等。克服社会工作者劳动的“隐性化”现象,需要专业教育与职业实践场域合作发力。
    • 陈炳臻; 高一鸣; 周著文; 王玉涵
    • 摘要: 作为“全国无障碍建设示范城市”,苏州市先后开始推进城市无障碍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标准的制定,在无障碍社会服务方面取得较大成就。本文以苏州市视障人群为切入点,分析城市无障碍建设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城市无障碍社会服务的新思路,目的是为城市无障碍社会服务政策和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和借鉴。
    • 朱迪
    • 摘要: 以智能化、数字化、信息化为特征的新经济迅速发展,催生出灵活多样的新就业形态,吸纳了大量就业人口,成为我国当前以及未来劳动力市场不容忽视的力量。本报告通过对全国18-45岁新业态和新职业从业者的问卷调查和访谈,考察该群体的职业发展状况、价值取向与现实诉求,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 刘泽琳
    • 摘要: 《诗经·羔羊》一诗的主旨,迄今主要有七种观点:赞美君子德行、赞美大臣风度、描述国家无事、讽刺膳食俭薄、讽刺官吏素餐、表现商业活动、描写顺从之人。通过对历代注解的汇总,以及对出土文献简文内容的比较,对诸家诗旨进行辨正,得出这样的结论:该诗是赞美一位节俭正直的卿士。
    • 赵迪; 张志鹏; 张伟
    • 摘要: 作为快速发展的新兴职业,社会工作在社会治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认同和社会工作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却不容乐观。基于专业性理论视角对南京市社会工作者的主观社会地位认同进行考察,探讨这一新兴职业群体的主观社会地位认同如何受到专业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工作行业和社会工作者的专业文化符号、专业知识体系和专业准入门槛三个维度的专业性在实践中均处于模糊状态;社会工作行业的专业性状况通过影响从业者的专业价值感、成就感和社会认同度的感知,从而影响其主观社会地位认同。社会工作者主观社会地位认同本质上是行业和个体专业性的结果;相对于传统的社会经济资源决定论,主观社会地位认同的专业性逻辑机制凸显了作为特质和关系的专业性的社会文化内涵。进一步发挥社会工作人才参与社会治理的作用需要从专业文化符号统一、专业知识体系构建和专业门槛严格化方面加强社会工作的专业性,提高社会工作者的社会地位认同和稳定性。
    • 赵华; 方静
    • 摘要: 近年来,以《安家》《都挺好》《小别离》《小敏家》等为代表的都市题材剧叙述了普通人的群像生活,引发社会话题,有的甚至成为现象级“出圈”作品。本文以社会认同理论为研究视角,回答都市题材剧“出圈”的宏观和微观原因。研究发现,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微观层面上,普通大众由于对自我身份的心理认同,产生新的媒介期待;而宏观层面的群体生活差距以及网络话语权的重心下移使都市类的题材剧更受欢迎。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对影视媒介的现代转型进行一些思考,为理解都市剧“出圈”等网络现象提供了一些新视角。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