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养成
行为养成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310篇,主要集中在教育、中国政治、法律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06篇、会议论文2篇、专利文献26563篇;相关期刊239种,包括政府法制、现代交际、少年儿童研究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第三届全国儿童康复学术会议暨第十届全国小儿脑瘫学术研讨会、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等;行为养成的相关文献由340位作者贡献,包括田美霞、于刚、任培忠等。
行为养成—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26563篇
占比:98.85%
总计:26871篇
行为养成
-研究学者
- 田美霞
- 于刚
- 任培忠
- 刘显龙
- 刘洁
- 单燏
- 叶成香
- 吴黎霞
- 廖正非
- 张秀梅
- 徐雪华
- 曾秀英
- 李君
- 李小冰
- 杨亚庚
- 欧毓佳
- 武智慧
- 王美静
- 王雷
- 薛丽
- 谭成才
- 赵胜利
- 车驰明
- 邝妙珠
- 郭小燕
- 陆海波
- 陈山有
- 陈瑛
- 高晓兵
- 黄坤忠
- 丁实
- 丁晓雪
- 万红霞
- 万霞
- 中共长春师范大学委员会1
- 乃迁
- 乔娜
- 于乐1
- 于超群1
- 于香敏
- 付彩琴
- 付艳
- 仲照海1
- 任星辉
- 伊永卓玛
- 何积庚
- 侯军波
- 侯文良
- 倪佳敏
- 冯庆芳
-
-
-
-
摘要:
北京印刷学院附属小学成立于2013年,与生俱来带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印刷文化。肇始于隋唐之际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印刷术所代表的印刷文化是中华优秀文化的"明珠"。深入探索印刷文化的意义,它包含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传统美德,执着专注、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和而不同、共建共享的价值追求。挖掘传承印刷文化的育人价值,它包含印信德(道德品质)、规正行(行为养成)、恒承志(意志品质)、创多彩(创新创造)四方面内容。
-
-
吴永平
-
-
摘要:
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德育模式不能满足小学的德育要求,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不利于学生真正内化德育思想,又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生态体验式德育是一种新型的德育教学模式,不仅符合新课改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特点,还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在自主体验、领悟和探索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文章简述了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内涵,分析了生态体验式德育对学生行为养成的价值,总结了基于生态体验式德育的学生行为养成路径。
-
-
金海英
-
-
摘要:
教育是对生命的唤醒,是一个人文化素养、文明行为养成的根基。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但是部分学生出现不良的行为习惯,影响其学习和生活。对此,教师和家长需要形成合力,为正在学知识、长身体的行为习惯不良型学生创造更好的环境,及时帮助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第一,建章立制,内化行为。规则的制约和引导是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矫正的有效途径,学校应合理构建规章制度,并监督学生是否违反规章制度。首先,规范细则,行有所依。
-
-
-
-
摘要:
食物营养教育是以食物为主体,采用现代的传播手段和信息技术,全方位科普教育和行为养成,包括食物生产(农耕文化)、膳食搭配、饮食习惯、节约粮食、饮食文化、环保意识等。面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城乡居民对营养健康的追求越来越迫切,食育作为基本国策需要进一步明确。当前,要以校园食育为重点,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从娃娃抓起,建立完善覆盖面广、协同能力强、教育效果好的食物营养教育体系,为全面提升城乡居民健康素养夯实基础。
-
-
-
-
摘要:
浙江省慈溪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办于1986年,是一所以培智教育为主的十五年一贯制学校。学校现有学生174名、在编教职工53名、班级15个,其中,义务段启智班10个、职高班3个、学前语训班1个、小学卫星班1个。学校构建了以“智趣生活”为主题的拓展性特色课程群,确立了“适应生活、培养情趣、挖掘潜能”的课程核心理念,开设了“童趣课程”“职趣课程”“智趣课程”三级课程体系,自主开发编写了《生活珠心算》《轻轻松松读语文》《无碍出行》《行为养成》《美味烘焙》《精致洗车》《辛勤园丁》《巧手丝网花》《童趣彩陶》《智慧航模》等十余本特色校本教材。
-
-
陈超卿;
王新彩;
徐子豪
-
-
摘要:
如何实现法治与德治、倡导与规范的有机结合,更好地促进社会文明和进步?新乡市人大常委会一直在不断尝试、探索和实践。2022年6月14日,新乡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公布《新乡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8月1日起施行,标志着全市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入了法治引领的新阶段,对于弘扬新乡城市精神、传承新乡先进群体精神、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促进公民文明行为养成、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等将发挥重要作用。
-
-
李卫国
-
-
摘要:
介绍金泰氯碱的安全文化建设,以文化理念引领员工的行为养成,以安全制度固化员工的操作习惯,强化宣贯传播,以强大的精神力量凝聚员工的创造力,以文管人、以文化人,以文化强安全,助力企业安全管理不断升级.
-
-
李保峰
-
-
摘要:
中华民族从古到今都是以"文明古国""礼仪之邦"闻名于世,文明礼仪也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新时代的高职院校大学生,他们的礼仪素养和文明程度直接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水平.通过对陕西部分高职院校在校大学生文明状况的调查后发现,大部分学生觉得文明和礼仪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重要作用,但是,在我国的很多高职院校学生中仍然存在一些不文明行为,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素养缺失的现状,本文从培养言谈得体、举止文明、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大学生为出发点,着重论述了高职院校大学生文明礼仪行为养成教育.
-
-
罗玲
-
-
摘要:
小学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水平对学生的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养成有很大影响,班主任自身要不断提高素质,从而为学生健康心理以及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起到推动作用.主要从理论层面就班主任核心素养对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养成的影响进行分析,希望能为实际学生管理工作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
-
薛丽;
谭成才
-
-
摘要:
本文以高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概论课")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教学专题为例,阐述了教学中如何运用"专题教学+问题导学+行为养成"一体化教育模式,深化课程的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培养学生多种综合能力和良好的政治素养,提升课程的实效性、时代性和针对性,让学生有更多获得感的教学设计与策略选择.
-
-
赖凌丽;
刘海燕;
罗秀英
- 《教育发展研究规划科研成果交流会》
-
摘要:
学校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是教育的源泉.小学时期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黄金阶段.作为一名小学教师,在教育实践当中,会有更多的机会了解学生在行为养成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在负责具体工作时,会进一步促使对家校合作存在的问题的进一步的思考,指出家校合作既不是创造一种新的教育模式,也不是创新了办学技术,而是教育本质的回归。家校合作就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家庭教育学校化倾向,让学生站在家校合作的中央,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家校合作就是家庭、学校、学生三者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互利共生,互利共赢的目标。家校合作就是要打破教育壁垒,在教育的点——家庭、线——学校,面——社会形成合力,家校合作打破了原有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格局。实现家校合作,就是要让家庭教育从“小作坊”走向教育的“大天地”,延伸学校教育时空。实现家校合作,是学校和家庭的有机整合,是协同育人的重要体现。实现家校合作,才能促使教师“走出”学校,父母“迈进”学校,实现教师和家长由“分外”的跨界行动向“分内”的本质工作转向。总之,家校合作就是要构建家庭新环境,倡导以“新家庭教育”为新视角与学校教育进行“多声部合奏”,谱写家校合作“共育、共建、共享、共生”新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