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
戒毒人员的相关文献在1992年到2022年内共计842篇,主要集中在中国政治、法律、预防医学、卫生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37篇、会议论文71篇、专利文献15880篇;相关期刊273种,包括云南警官学院学报、法律与生活、法制与社会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2015第十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决策论坛——政用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学术研讨会、2015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九届内地与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等;戒毒人员的相关文献由1131位作者贡献,包括董志强、袁荣亲、邓平等。
戒毒人员—发文量
专利文献>
论文:15880篇
占比:95.16%
总计:16688篇
戒毒人员
-研究学者
- 董志强
- 袁荣亲
- 邓平
- 马元兵
- 丁增辉
- 冯国荣
- 刘健鹏
- 刘大德
- 刘晓光
- 周旭
- 周晨
- 孙威蔚
- 张婷
- 张时雄
- 张潇予
- 张金良
- 徐小兵
- 李娜
- 李宁
- 李爱东
- 杨艳斌
- 赵泽勇
- 路绳明
- 辛娅婷
- 邓刚
- 陈焱焱
- 韦克诚
- 韩庆美
- 马韵洁
- 余海
- 全婷婷
- 冉丽
- 刘新民
- 卫萌慧
- 叶港伟
- 吴善龙
- 夏静
- 姜祖桢
- 孙怡宁
- 帕丽旦
- 张凯
- 张毅
- 徐涛
- 方敏晔
- 朱晓东
- 杨先军
- 梁律懿
- 梁德
- 汪辉
- 燕云霞
-
-
赫欣
-
-
摘要:
戒毒康复工作是我国毒品治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鉴于目前我国戒毒人员复吸率居高不下,以强制隔离戒毒所相关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非结构化访谈法,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析,发现戒毒人员复吸的影响因素包括内在因素、经济因素、朋辈因素、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并提出了强化在戒人员信念教育、提升戒毒康复工作专业化水平、净化戒毒人员社交圈、加大社会帮扶力度、发挥家庭关爱作用等对策建议,以期降低戒毒人员复吸率,提高戒毒康复成效,帮助戒毒人员重新回归社会。
-
-
胡冬梅;
赵璐;
邹潜丽;
郭胜洁
-
-
摘要: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禁毒工作在取得明显成效的同时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当代女性由于工作、社会压力增大,也开始受到毒品的侵害。因此,研究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人格特征情况和影响女性强戒人员EPQ特征差异的因素,从而为强制戒毒人员提供更加有针对性、更科学有效的管理与治疗干预措施提供依据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基本信息调查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人格特征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不同的气质类型女性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采取不同的沟通干预方式,并为其制定有针对性和个别化的心理矫治方案。
-
-
黎远州
-
-
摘要:
目的探讨在戒毒人员睡眠障碍治疗中右佐匹克隆片与艾司唑仑片对临床疗效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1年在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汕尾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学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为观察组(n=30)与对照组(n=30),对照组使用艾司唑仑片治疗,观察组使用右佐匹克隆片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心理状态及对睡眠质量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治疗后,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HAMA、HAMD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睡眠状况问卷自评量表(SR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SR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SQ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右佐匹克隆片应用于戒毒人员睡眠障碍患者中可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有效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
-
陈星岚
-
-
摘要:
陈雪松曾经问过戒毒人员:“在戒毒所想吸吗?”大多数戒毒人员的回答都是“不想”或者“从没想起来过”。可如果问他们“出去之后会不会想吸”,他们则会变得摇摆不定“警察阿姨,这是什么?”在河南省濮阳市某小学门口,一群七八岁的小学生围在被玻璃罩罩住的“神仙水”和“糖果”旁。
-
-
王丹;
沈彬
-
-
摘要:
以325名强制戒毒人员为被试,采用戒毒人员基本情况调查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心理复原力量表、复吸倾向问卷,调查探讨了领悟社会支持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及心理复原力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 领悟社会支持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复吸倾向,且正向预测心理复原力。2) 放入中介变量心理复原力后,领悟社会支持仍然显著负向预测复吸倾向(t = −1.99, P 0.05),且心理复原力显著负向预测复吸倾向(t = −3.37, P 0.001)。3) 心理复原力在领悟社会支持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影响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43%。研究结果表明领悟社会支持既能够对复吸倾向产生直接影响,又能够通过心理复原力的部分中介作用产生影响,这有助于揭示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形成机制,对戒毒人员复吸倾向的干预具有一定启示意义。
-
-
戴孟丝
-
-
摘要:
作为一种半自愿半约束性质的戒毒措施,社区戒毒改变了以惩戒为主的做法,可避免强制隔离戒毒限制人身自由的缺陷,不影响戒毒人员正常的工作、生活,充分尊重其人格,强调教育和挽救的作用,能提高毒品戒断率。但社工在实际跟进走访中了解到,社区戒毒人员普遍反映在工作生活中易遭歧视,得不到他人的接纳和包容,缺乏朋友和兴趣爱好,业余生活比较枯燥无聊。在日常的宣传普及活动中,社工也发现很多居民并没有接受过禁毒相关教育,社区禁毒志愿者缺乏。动员鼓励戒毒人员和其他社区人员加入志愿者队伍,不但能壮大禁毒工作力量,更好地发挥社区戒毒的作用,并且能帮助戒毒人员得到社会的接纳,重新回归社会。
-
-
邓平;
王新兰;
李龙辉
-
-
摘要:
目的:探讨修订版甲基苯丙胺渴求量表(MA craving scale)在甲基苯丙胺成瘾戒毒人员中的适用性.方法:以460名甲基苯丙胺类成瘾的戒毒人员为施测对象,对数据进行项目分析、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结果:修订版甲基苯丙胺渴求量表共包含5个因子,总量表与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0.62~0.73之间,重测信度为0.72.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指标为χ2/df=2.93,GFI=0.76,CFI=0.95,IFI=0.93,NFI=0.93,NNFI=0.95,RMSEA=0.056.结论:修订版甲基苯丙胺渴求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测量结果符合心理测量学指标,适用于评估甲基苯丙胺成瘾戒毒人员的渴求程度.
-
-
朴香淑
-
-
摘要:
目的:通过入所常规检查心电图(ECG)与B型超声(肝、胆、脾、肾),分析了解戒毒人员的健康情况.以便教育戒毒人员和广大市民,关爱生命,远离毒品.方法:对吉林省某所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观察组)352例进行入所常规检查心电图和B型超声,并与226例健康体检人员(对照组)对比分析.结果:本组352例中,有疾病者306例,异常率达87%.观察组心电图、B型超声检查的异常率分别为38.9%、67.3%,对照组为21.7%、43.3%.结论: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基本健康情况比较差,长期滥用毒品对人体多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
-
-
张美珍;
史冬博;
武强胜;
李丽中;
杨克胜;
沈兆华;
佟永清;
蔡宁;
陈曦;
吉丽慧
-
-
摘要: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海洛因成瘾者进行运动训练,探究运动干预对戒毒人员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毒品渴求度等的影响.方法:选取太原市新店强制隔离戒毒所107例海洛因戒毒人员为受试者,进行10周运动干预.通过身高、体成分测试评价身体形态,采用肺活量、两公里走反映心肺功能,单脚闭眼和睁眼站立确定平衡素质,一分钟俯卧撑、握力和叉腰纵跳评价力量素质,5×5米往返跑反映灵敏和速度素质.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CL-90、VAS毒品渴求度量表了解戒毒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应用双因素方差分析干预对不同组别戒毒人员的影响.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训练后戒毒人员的体重、BMI、体脂百分比、腰臀比优于训练前(P<0.001).此外,其心肺功能提升,表现为肺活量(P<0.001)提高、两公里总时间(P=0.018)减小.平衡素质特别是单脚闭眼站立时间(P=0.002)增加.力量、灵敏素质增强(P<0.001).另外,训练后戒毒人员的心理素质也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表现为SAS(P=0.01)、SCL-90(P<0.05)、VAS毒品渴求度得分减少(P=0.029).结论:心肺功能训练后,受试对象身体形态、机能趋于好转.特别是心肺耐力、速度、灵敏素质有明显提升.此外,运动干预也提高了戒毒人员心理素质,其中焦虑、抑郁强迫等情绪得到缓解.未来训练方案将有氧耐力训练作为训练重点内容,以期探索身体素质如何通过中介效应调节海洛因成瘾者的毒品渴求度.
-
-
陈欣
-
-
摘要:
2010年10月,云南省率先在全国完成了强制隔离戒毒执行职能由公安机关整体移交司法行政戒毒部门的改革任务,截至目前累计收治24.6万余名戒毒人员。云南省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和实践云南戒毒模式,为全国统一的司法行政戒毒工作基本模式提供了云南经验。2018年以来,按照司法部部署,云南省全面推广实施了统一戒毒模式,在“塑形”基础上全力推进“铸魂”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努力探索一条符合中国国情、具有云南特色的戒毒工作新路子。
-
-
龚梓
- 《2017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十届内地及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根据海南省三亚强制隔离戒毒所第6期"海南戒毒"1模式集中教育班60名"海南三亚籍"戒毒人员社会支持体系运行状况调查统计分析,其社会支持体系主要来自以家庭为基础的亲缘层面社会支持系统,以政府主导的正式社会支持体系未能发挥应有作用,无法有效满足"海南三亚籍"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精神与物质层面社会保障需求;因此司法行政戒毒机关要深入挖掘戒毒人员家庭为基础的社会支持因素,循证对戒毒人员的戒治方法,同时加强与三亚市政府其他职能部门沟通合作,建立与三亚市政法委、三亚市禁毒委协调机制,构建司法行政戒毒机关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指导体系,做好"海南三亚籍"戒毒人员回归社会后续照管工作.
-
-
徐猛
- 《2017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十届内地及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通过开展戒毒人员生命教育,帮助他们重新认识生命、发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做到思想上意识到生命的珍贵,行为上践行珍爱生命,可以促进其心理的健康和人格的完善,最终增强其戒毒信心和戒治效果.实施戒毒人员生命教育,也是创新防御戒毒人员自残、自杀的新路径,内容包括生命意识、生命责任、人与自身、他人及社会的关系和心理健康教育;可通过开设专门的生命教育课程、开展丰富的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不定期举办生命教育专题讲座、融合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等途径实施,从而有效消解戒毒人员隐性自杀意念及自残、自杀等自我毁灭性行为,全面提高戒毒人员的教育矫治质量.
-
-
韩全利;
罗盘山;
李文涛
- 《康复训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的:观察中医按摩戒毒康复训练对戒毒人员躯体功能(PH)、心理功能(PS)、戒断症状副作用(ST)、社会功能(SQ)等生命质量水平的影响; 方法:来源于甘肃省第二强制隔离戒毒所200名强戒人员随机分为按摩组和对照组各100名,按摩组接受中医按摩戒毒康复训练12周,对照组不给予按摩干预.所有研究对象接受《药物成瘾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前测后测,将测量分值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在按摩干预之前,两组人员的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的PH、PS、ST、SQ及总量表分5个因子评分上无统计学差异,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在经过12周的按摩干预之后,按摩组干预前后在PH、PS、ST、SQ及总量表因子的评分上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按摩组、对照组干预12周后在PH、PS、ST及总量表因子的评分上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PH因子评分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在未干预12周之后,PH、PS、ST、SQ及总量表因子的评分上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中医按摩戒毒康复训练对强戒人员提高生命质量水平有积极意义,提示中医按摩作为戒毒康复方法值得进一步研究和应用.
-
-
上海市戒毒管理局
- 《康复训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长期吸食冰毒等苯丙胺类合成毒品(ATS)不但损害心血管、神经等系统,而且会导致严重的脑功能障碍,包括执行功能、记忆力、注意力和现实能力减退.然而,目前还没有针对合成毒品依赖的有效药物,寻找从药物成瘾的脱毒到康复对现代医学界来说仍然是很大的挑战.身体康复训练是戒毒工作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戒毒人员身心健康、帮助其戒除毒瘾非常重要.本文拟在上海戒毒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设计以神经系统功能开发和增强自我控制能力为主导的戒毒人员身体康复功能性训练方案.
-
-
裘祥林
- 《康复训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人们都知道毒品对人体的危害首先是损害人的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功能.其次是影响心脏功能、血液循环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的则丧失劳动能力,以至日渐衰竭而死亡.而戒毒人员由于长期吸食毒品,尤其是吸食新型毒品的戒毒人员越来越多,这或多或少对自己身体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为更好回归社会,强戒人员除了戒断生理和心理上的毒瘾以外,还应将体质和健康素质调整到理想状态,为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身体基础.作为肩负教育矫治功能主体的强戒机关,则可通过运动教学、健康教育、自主锻炼、运动竞赛和训练成果展示等活动,来改善戒毒人员身体素质和体能;帮助戒毒人员掌握身体康复训练常识,培养运动习惯,提高运动康复技能;促进戒毒人员心理成长,培养坚韧耐挫意志品质,提升适应社会生活能力.而体能康复训练的关键是必须介入运动训练的过程,同时,亦参与戒毒人员的康复恢复治疗中,从中了解戒毒人员体能康复对训练的反映,及时调整训练计划.
-
-
山西省长治市大辛庄戒毒所
- 《康复训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目前,在对戒毒人员教育矫治模式的不断探索中,运动干预理论引起国内外重视.运动康复是依托临床医学、康复医学、运动人体科学等多学科交叉优势,根据戒毒人员身体状况和疾病特点进行的一种能够改善身体局部或整体功能的康复治疗方法.根据戒毒人员体质特点,将运动康复技术引入戒毒矫治之中,最大限度帮助戒毒人员缓解稽延性症状、恢复生理机能、提高身体素质、增强戒治信心,进而对提升戒治质量、维护场所稳定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
-
倪振雄;
林霖;
李娜;
刘翼飞;
李松
- 《康复训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近年来,北京市天堂河强制隔离戒毒所强戒人员收容人数不断攀升,其中合成毒品强戒人员占全所人数的65%以上;这部分强戒人员的特点是:情绪不稳定,攻击性行为多;给管理和矫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复吸率高.亟需适用于滥用合成毒品强戒人员、科学有效、操作简便的矫治措施和方法.从2010年开始,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合作,开展了《成瘾人群高级认知功能损害评估与康复训练应用研究》长程课题研究,承担男性强戒人员认知损害及脑功能恢复研究,中科院理论科研与戒毒所矫治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为戒治项目的引入、本土化以及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
-
赵莉;
汤洪源;
梁东波
- 《康复训练工作科学化、专业化理论与实践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戒毒心理治疗就是遵循现代心理学原理和戒毒基本规律,综合运用多种心理矫治方法,对戒毒人员成瘾人格以及因吸毒导致的一系列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矫治,着力解决心瘾诱惑这一制约戒毒工作成效的瓶颈难题,为帮助戒毒人员戒除毒瘾创造无限的可能性.山东省戒毒管理局党委对戒毒心理治疗工作高度重视,将其定义为“心疗”戒毒工作,并作为山东省“六疗”戒毒的核心组成部分,是戒除毒瘾、巩固成果的有效手段,是贯彻省局“一四六”工作思路、深化“三六三”戒毒模式的重要举措,是进一步提升教育戒治质量、探索解决世界性难题的根本之策.今年初,山东省戒毒管理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心疗”戒毒工作的意见》,设计并提出了“阳明心学戒毒教练技术”,力求健全“心疗”戒毒长效工作机制,确保全系统“心疗”戒毒工作整体设计、全力推进、成效显著.
-
-
馬如真;
黃可青
- 《2017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十届内地及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根据香港禁毒处在2016年的数据,吸毒人士中有43%表示其吸毒原因是『解闷/情绪低落/压力』,而在多年的戒毒辅导经验中,大部份吸毒者都面对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负面情绪在整个重吸过程中占很重要的角色,低落及抑郁的情绪亦会影响吸毒者接受戒毒服务的动机.如情绪困扰问题得以舒缓,吸毒行为亦会有改善.此外,吸毒高危处境中的『心思思』亦是吸毒者最常面对的困难情境.PS33深水埗中心一直致力探讨切合戒毒人士需要的有效介入方法,在认知行为预防重吸模式(Cognitive-Behavioral Relapse Prevention Model)外,亦尝试各样能提升戒毒者平衡情绪能力的方法.近年,中心尝试以综合身心灵介入手法(Integrative Body-Mind-Spirit)回应吸毒者在面对负面情绪及心思思时的状况,以助他们提升应对的能力,减低重吸的机会.选择了由身体至心灵层面的介入手法,包括瑜伽、音叉、禅绕及生命自觉,透过整理当中的经验,检视介入成效.本文旨在讨论在这四种介入手法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如何与认知行为预防重吸模式的互相配合,以作戒毒服务之经验交流.
-
-
馬如真;
黃可青
- 《2017全国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暨第十届内地及港澳地区药物滥用防治研讨会》
| 2017年
-
摘要:
根据香港禁毒处在2016年的数据,吸毒人士中有43%表示其吸毒原因是『解闷/情绪低落/压力』,而在多年的戒毒辅导经验中,大部份吸毒者都面对不同程度的情绪困扰,负面情绪在整个重吸过程中占很重要的角色,低落及抑郁的情绪亦会影响吸毒者接受戒毒服务的动机.如情绪困扰问题得以舒缓,吸毒行为亦会有改善.此外,吸毒高危处境中的『心思思』亦是吸毒者最常面对的困难情境.PS33深水埗中心一直致力探讨切合戒毒人士需要的有效介入方法,在认知行为预防重吸模式(Cognitive-Behavioral Relapse Prevention Model)外,亦尝试各样能提升戒毒者平衡情绪能力的方法.近年,中心尝试以综合身心灵介入手法(Integrative Body-Mind-Spirit)回应吸毒者在面对负面情绪及心思思时的状况,以助他们提升应对的能力,减低重吸的机会.选择了由身体至心灵层面的介入手法,包括瑜伽、音叉、禅绕及生命自觉,透过整理当中的经验,检视介入成效.本文旨在讨论在这四种介入手法的应用效果,并探讨如何与认知行为预防重吸模式的互相配合,以作戒毒服务之经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