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

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文献在1990年到2022年内共计374篇,主要集中在肿瘤学、内科学、基础医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347篇、会议论文18篇、专利文献165743篇;相关期刊224种,包括中国病理生理杂志、医学临床研究、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等; 相关会议16种,包括第六届中国药理学会补益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学术研讨会、2015临床急重症经验交流高峰论坛、第十届南方中医心血管病研讨会等;血管生成因子的相关文献由1241位作者贡献,包括卞修武、哈团柱、张树成等。

血管生成因子—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347 占比:0.21%

会议论文>

论文:18 占比:0.01%

专利文献>

论文:165743 占比:99.78%

总计:166108篇

血管生成因子—发文趋势图

血管生成因子

-研究学者

  • 卞修武
  • 哈团柱
  • 张树成
  • 张馥敏
  • 李传富
  • 王洁
  • 高翔
  • 丁兆丰
  • 丁必森
  • 农勤玲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潘鑫; 李珉
    • 摘要: 目的:探讨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子宫腺肌症(ADS)对患者卵巢储备功能、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脂联素(APN)、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9年2月1日-2021年2月1日收治的ADS患者180例,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组各60例,分别给予散结镇痛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Ⅱ及结镇痛胶囊+屈螺酮炔雌醇片-Ⅱ治疗。比较治疗前后子宫体积、卵巢储备功能激素指标及血管生成相关因子水平。结果:治疗后,3组子宫体积、抗苗勒管激素、促卵泡激素、黄体生成素、雌激素、VEGF、APN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ng-2水平不同程度升高,但中西医组变化幅度大于另外两组(均P<0.05)。治疗总有效率中西医组(83.3%)大于中医组(66.7%)和西医组(65.0%),3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散结镇痛胶囊联合屈螺酮炔雌醇片治疗ADS,可有效改善患者卵巢储备功能、子宫状况和临床症状,降低血清VEGF、Ang-2水平,升高APN水平,疗效更佳,安全性较好。
    • 谢阳; 叶海涛; 谢晓柳; 李秀芬; 吴丹丹; 帕尔哈提·吐尔逊; 安冬青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天香丹对冠心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患者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为天香丹治疗冠心病提供药理学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外文献数据库,检索时间为从建库至2021年9月30日,纳入有关天香丹治疗冠心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数据的提取及质量评价依据cochrane系统评价。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5篇,总计1345名研究对象。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天香丹治疗的冠心病患者较对照组患者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水平[SMD=17.43,95%CI(2.14,32.72)]、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SMD=9.84,95%CI(5.31,14.37)]均显著提高(P0.05)。结论天香丹可有效提高冠心病患者血管生成因子VEGF及NO水平,从而改善冠心病相关临床症状。
    • 邵敬津; 刘佳; 潘莹; 罗玉梅
    • 摘要: 心肌梗死作为全球主要死因之一,是由冠状动脉闭塞引起所供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死亡所致。药物载体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机械力性、导电性和化学性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递送系统,在心肌梗死治疗上有潜在价值,现综述药物载体在心肌梗死治疗方面的研究进展。
    • 梁爽; 刘欢欢; 王婷婷; 石路莹; 李灿宇
    • 摘要: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yclooxygenase-2,COX-2)、血管生成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半乳凝集素-3(Galectin-3)在子宫腺肌病中表达及与其发病、临床特征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4月在郑州大学第三附院就诊并经病理确诊的子宫腺肌病患者38例为子宫腺肌病组,妇科良性疾病且排除子宫腺肌病、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40例为对照组.统计患者的年龄、有无痛经、月经量、子宫大小等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子宫腺肌病与对照组患者术前血清中COX-2、VEGF、Galectin-3蛋白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化分别检测COX-2、VEGF、Galectin-3蛋白在子宫腺肌病组患者在位、异位内膜组织及对照组在位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与子宫腺肌病发病及临床特征的关系.结果 子宫腺肌病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子宫大小(P=0.000)、月经量(P=0.000)及痛经(P=0.000)情况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子宫腺肌病组患者血清中COX-2(P=0.000)、VEGF(P=0.003)、Galectin-3(P=0.000)蛋白的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与在位内膜组织相比COX-2、VEGF、Galectin-3蛋白的表达均增高(P0.05).结论 COX-2、VEGF、Galectin-3可能参与子宫腺肌病的发病过程,COX-2可能是子宫腺肌病痛经的重要因素,有望成为治疗子宫腺肌病患者痛经治疗的重要分子靶点.
    • 杨甫臣; 张世超
    • 摘要: 目的 观察在口服西药治疗基础上针刺联合自拟消结通乳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疗效,并观察其对患者内分泌激素与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纳入肝郁痰凝型MGH患者120例,采用对应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枸橼酸他莫昔芬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自拟消结通乳汤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乳腺增生症状评分、肝郁痰凝症状积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分别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血清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2)、孕酮(P)、催乳素(PRL)和黄体生成素(LH)]与血管生成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腺肿块大小及乳房肿块质地评分、肝郁痰凝症状评分、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E2、PRL、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而P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和FGF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口服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联合自拟消结通乳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能提高临床疗效,可减小乳腺肿块大小和改善乳房肿块质地,减轻肝郁痰凝症状和疼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血清内分泌激素(E2、P、PRL和LH)与血管生成因子(VEGF和FGF)水平相关.
    • 夏婷婷
    • 摘要: 目的 安罗替尼联合TP化疗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及对血清细胞凋亡分子和血管生成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晚期卵巢癌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予以T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安罗替尼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及治疗前后血清标本癌抗原(CA)153、CA125、人附睾蛋白4(HE4)、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B细胞CLL/淋巴瘤2关联凋亡基因1(Bag-1)、生存素(Survivin)、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乏氧诱导因子(HIF)-1ɑ和人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79%,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χ2=4.947,P0.05).2组治疗前血清CA153、CA125、HE4、β-HCG、Bag-1、Survivin、Bcl-2、Bax、MMP-2、VEGF、HIF-1α和Ang-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血清CA153、CA125、HE4、β-HCG、Bag-1、Survivin、Bcl-2、MMP-2、VEGF、HIF-1α和Ang-2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而血清Bax水平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降低或者升高更为明显(P<0.01).结论 安罗替尼联合TP方案治疗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显著,其机制与安罗替尼调整细胞凋亡分子和血管生成因子有关.
    • 张卫星; 张波涛; 乔海军
    • 摘要: 目的 探讨腹腔镜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血清血管生成因子(AGGF1)、基质金属蛋白酶-11(MMP-1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影响.方法 选取结直肠癌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比较2组临床治疗.分别于术前、术后3个月采集患者外周血5 mL,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GGF1、MMP-11、MMP-9水平,并分析术前血清指标与结直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2组血清AGGF1、MMP-11、MMP-9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清AGGF1、MMP-11、MMP-9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血清AGGF1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γ=0.412、0.408、0.557,P<0.05);术前血清MMP-11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γ=0.394、0.375、0.541,P<0.05);术前血清MMP-9与TNM分期、浸润深度、发生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γ=0.426、0.361、0.536,P<0.05).结论 血清AGGF1、MMP-11、MMP-9与结直肠癌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腹腔镜根除术可显著降低结直肠癌患者血清AGGF1、MMP-11、MMP-9水平.
    • 杨殊琳; 王笑犁; 李莉
    • 摘要: 目的 探讨髓源性抑制细胞(MDSCs)调控血管生成促进对子宫内膜病变的发展.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将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收治的22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研究组)和18例行诊断性刮宫提示子宫内膜正常女性(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变类型将研究组分为良性病变组(n=14)和恶性病变组(n=8).采集受试者外周血及子宫内膜组织,检测并比较两组对象外周血及子宫内膜组织中MDSCs细胞比率及其细胞亚群分布、外周血中细胞因子及血管生成因子含量,同时将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率与细胞因子及趋化因子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患者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率分别为(3.24±0.46)%、(5.25±0.53)%,高于对照组[(0.86±0.42)%],恶性病变组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对象外周血中均以CD15+的粒细胞型MDSC为主,且3组中CD15+的粒细胞型MDSC所占比率存在差异(P<0.05).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外周血中白细胞介素-6(IL-6)、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恶性病变组高于良性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中MDSCs细胞比率与IL-6、GM-CSF、MCP-1、VEGF水平呈正相关(r=0.617、0.441、0.668、0.526,P<0.05).良性病变组及恶性病变组患者子宫膜组织中MDSCs细胞比率分别为(3.12±0.62)%、(4.58±0.64)%,高于对照组[(1.23±0.57)%],恶性病变组高于良性病变组(P<0.05).3组对象子宫内膜组织中以CD45+的粒细胞型MDSC为主,且3组中CD15+的粒细胞型MDSC所占比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 子宫内膜病变尤其是恶性病变患者体内MDSCs细胞呈高表达,MDSCs可能通过募集IL-6、GM-CSF、MCP-1及VEGF促进血管生成参与子宫内膜病变发生发展过程.
    • 曾静; 王璟; 付琼
    • 摘要: 目的:探索复发性流产(RSA)患者绒毛组织中miR-150、miR-155表达及与血管生成指标关系.方法:收集2019年3月-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RSA患者60例为RSA组,同期人工流产终止妊娠的早孕孕妇60例为对照组.检测两组绒毛组织中miR-150、miR-155表达、促凋亡分子、抗凋亡分子及血管新生分子,并对miR-150、miR-155与血管生成指标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SA组miR-150表达高于对照组、miR-155低于对照组,且RSA组中流产≥4次患者miR-150表达高于流产3次患者,miR-155低于流产3次患者(均P<0.05);RSA组Bax、Bad、Fas、Fasl的mRNA及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Bcl-2、Bcl-xl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缺氧诱导因子-1(HIF-1α)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sFlt-1)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Bax、Bad、Fas、Fasl、sFlt-1的mRNA含量、蛋白含量与miR-150呈正相关,与miR-155呈负相关(P<0.05);Bcl-2、Bcl-xl、VEGF、HIF-1α的mRNA含量、蛋白含量与miR-150呈负相关,与miR-155呈正相关(P<0.05).结论:RSA患者绒毛组织中miR150呈高表达,miR155呈低表达,miR150与血管生成呈负相关、miR155与血管生成呈正相关.
    • 王洪剑; 谢军; 刘臣臣; 张俊松; 杜海涛; 代洪强; 刘刚
    • 摘要: 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化疗栓塞术(TACE)联合微波消融术(MWA)治疗中晚期肝细胞肝癌(HCC)的疗效.方法:选取介入治疗的95例原发性HCC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TACE组(n=54)和联合组(n=41).TACE组行单侧TACE治疗;联合组行TACE联合MWA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观察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癌胚抗原(CEA)、糖链抗原199(CA199)、肿瘤相关黏液抗原(CA24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水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ORR高于TACE组(P0.05);联合组中位PFS及OS长于TACE组(P0.05).结论:TACE联合MWA治疗中晚期HCC能够有效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及血管生成因子水平,提高疾病缓解率,并延长PFS与OS,且安全性良好.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