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病变

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文献在1989年到2022年内共计1008篇,主要集中在妇产科学、临床医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993篇、会议论文14篇、专利文献10509篇;相关期刊344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医疗装备、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等; 相关会议13种,包括2016年《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吉林省第八届临床细胞学学术会议 等;子宫内膜病变的相关文献由1880位作者贡献,包括马晓欣、刘洋、何静等。

子宫内膜病变—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993 占比:8.62%

会议论文>

论文:14 占比:0.12%

专利文献>

论文:10509 占比:91.26%

总计:11516篇

子宫内膜病变—发文趋势图

子宫内膜病变

-研究学者

  • 马晓欣
  • 刘洋
  • 何静
  • 冯力民
  • 孙广宇
  • 杨秀梅
  • 毕翠
  • 邵迎华
  • 韩哲
  • 于韬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吴昊
    • 摘要: 目的 观察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应用宫腔镜诊治的价值.方法 于2020年6月-2021年6月收取长沙融城医院妇产科100例绝经后子宫内膜增厚并接受宫腔镜手术患者,为患者提供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评估患者诊断符合率,并对绝经后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危险因素进行评估.结果 在100例患者中,子宫内膜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炎、子宫内膜增生、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分别为60例、5例、10例、8例、17例.超声检查、宫腔镜检查以及病理检查符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宫腔镜检查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阴性预测率均高于超声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单因素分析,在绝经后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厚度高于0.5cm属于危险因素.结论 对于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而言,经宫腔镜检查,可有效提升诊断准确率、灵敏度以及特异度,诊断效果良好.临床应着重加强对子宫内膜厚度在0.5cm以上的绝经患者进行检查,通过有效诊断以及治疗,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 肖颜丹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2月至2020年1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住院治疗的130例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以病理穿刺活检结果为金标准,计算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比较良性与恶性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指标、子宫血流信号分布情况、肌层分界及内部回声情况。结果130例患者,经病理穿刺活检,46例确诊子宫内膜癌,84例确诊子宫内膜息肉;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为89.13%,特异度为91.67%,准确度为90.77%;恶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卵巢动脉舒张末期流速(EDV)及动脉阻力指数(ARI)均高于良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的血流信号丰富率高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子宫肌层分界的不清晰率、子宫内部回声的不均匀率均高于良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较高,并可对良性及恶性子宫内膜病变进行准确的鉴别诊断。
    • 吴瑛
    • 摘要: 目的:探究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的价值和准确性。方法: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妇科接收子宫内膜病变患者60例作为研究病例,纳入患者均进行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病理检查,并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对比超声诊断的准确性。结果:经统计,病理检查中黏膜下肌瘤患者10例、子宫内膜癌患者10例、子宫内膜息肉20例、子宫内膜增生20例。而超声检查结果为:黏膜下肌瘤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癌患者9例、诊断准确性90.00%,子宫内膜息肉患者20例、诊断准确性100.00%,子宫内膜增生患者19例,诊断准确性95.00%。两种检查方式病症诊出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超声检查结果中,子宫内膜癌患者宫腔积液率显著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黏膜下肌瘤患者、子宫内膜增生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阻力指数低于子宫内膜增生患者、子宫内膜息肉患者,仅高于黏膜下肌瘤患者(P<0.05);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流显示率低于黏膜下肌瘤患者,但高于子宫内膜息肉患者(P<0.05)。结论:对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应用超声诊断效果显著,病症诊出率高、诊断准确性高,还可有效鉴别疾病良恶性,可作为疑似子宫内膜病变患者重要的辅助诊断方式。
    • 高璐璐; 曾莉; 吴艳婷
    • 摘要: 目的探讨一种无创的子宫内膜获取方法在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及应用前景。方法2020年10月至2021年10月间南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00例因异常子宫出血就诊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分别采用月经杯留取子宫内膜及宫腔镜诊刮术获取子宫内膜组织学标本,另选取50份因非“子宫内膜原因”、子宫肌瘤行子宫切除者子宫内膜标本为正常对照组。评价两种方法取材满意度情况,并以诊断性刮宫组织学病理为金标准,评价月经杯留取子宫内膜在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效能。采用免疫组化检测Ki67、PCNA蛋白在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诊刮取材满意度明显优于月经杯留取子宫内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21.396,P<0.05)。诊刮共检出81例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为81.0%,月经杯留取子宫内膜共检出23例子宫内膜病变,检出率为23.0%。子宫内膜病变组织中的Ki67蛋白和PCNA蛋白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87、10.570,P<0.05)。结论月经杯留取子宫内膜为一种无创、无痛、非侵入性的子宫内膜获取方法,结合现有实验室检测技术,可更好地为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提供服务。
    • 杭玉莹
    • 摘要: 目的评估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准确率。结果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22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癌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特异性66.67%(2/3)、敏感性94.59%(35/37)、准确性92.50%(37/40)、阴性预测值50.00%(2/4)、阳性预测值97.22%(35/36)。经腹部超声检查:特异性33.33%(1/3)、敏感性45.95%(17/37),准确性45.00%(18/40)、阴性预测值4.76%(1/21)、阳性预测值89.47%(17/19)。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吴守艳; 程凤杰; 张辉; 张利敏
    • 摘要: 目的:分析超声实时剪切波成像(SWE)对女性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20年5月本院诊治的子宫内膜≥5 mm的绝经后女性230例临床资料,按照子宫内膜活检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不典型增生组、恶性病变组。均行二维、三维超声及SWE检查,获取二维血流分级、三维血流VI、FI、VFI及杨氏模量Emax、Emean,分析超声血流及杨氏模量影响子宫内膜病变可能因素,探讨Emax、Emean对子宫内膜病变的预测价值。结果:良性病变组、不典型增生组、恶性病变组年龄及内膜厚度逐渐升高,恶性病变组与不典型增生组体质指数无差异但均大于良性病变组(均P<0.05);良性病变组、不典型增生组、恶性病变组Emean、Emax逐渐升高,2、3级血流构成比逐渐升高,0、1级血流逐渐降低,恶性病变组与不典型增生组三维血流VI、FI、VFI无差异但均大于良性病变组(均P<0.05)。年龄、体质指数、内膜厚度、血流3级、Emean、Emax异常均是子宫内膜病变升级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Emax、Emean对子宫内膜恶性病变均具有预测价值,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3、0.826。结论:SWE对子宫内膜恶性病变有较好诊断价值。
    • 胡文峰
    • 摘要: 目的分析绝经后妇女子宫内膜病变的病理特征和高危因素。方法方便选取2016年1月—2021年1月在该院实行健康体检发现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400例,根据患者有无临床表现进行分组,有症状患者纳入观察组,共246例,无症状组纳入对照组,共154例。所有患者均实行阴道彩超检查,对子宫内膜厚度、回声、宫壁间关系进行观察,并对绝经后子宫内膜病变患者实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回顾性分析,明确高危因素。结果400例患者中154例(38.50%)无症状,246例(61.50%)有症状。单因素分析,对照组和观察组恶性肿瘤家族史、BMI≥25 kg/m^(2)、年龄≥60岁、产次、孕次、高血压、糖尿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绝经后子宫内膜的独立高危因素为恶性肿瘤家族史、BMI≥25 kg/m^(2)、年龄≥60岁、产次、孕次(P<0.05)。结论妇女绝经后子宫内膜和子宫会发生萎缩性变化,尽早筛查子宫内膜病变高危人群,对疾病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刘瑞霞
    • 摘要: 目的:探讨三维容积成像联合高频彩超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于我院初诊确诊的子宫内膜病变患者128例,均接受阴道高频彩超检查,并经三维容积成像分析。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三维容积成像联合高频彩超在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的效能。结果:128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中子宫内膜恶性病变53例;良性病变75例;高频彩超、三维容积成像及联合检测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与金标准一致性分别为0.624、0.657、0.842;以联合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最高,三维容积成像次之,高频彩超最低(P<0.05)。结论:三维容积成像与高频彩超应用于子宫内膜病变定性诊断中均具有一定价值,且联合诊断的诊断价值更高。
    • 杨文惠; 丁莉; 唐飞
    • 摘要: 本文对子宫内膜病变筛查中经阴道彩超与宫腔镜的诊断效能进行分析和探讨。选取子宫内膜病变患者79例,经病理学确诊,其中内膜良性病变患者60例,恶性病变患者19例,分析阴道彩超、宫腔镜诊断良恶性病变的价值。结果显示,恶性病变患者年龄明显高于良性病变患者(P<0.05);良性病变内部回声均匀、肌层和内膜分界清晰比例明显高于恶性病变(P<0.05),而子宫内膜厚度明显低于恶性病变(P<0.05)。内部回声、肌层和内膜分界、子宫内膜厚度诊断恶性病变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1、0.692和0.813,P<0.05。宫腔镜诊断恶性病变的灵敏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明显高于阴道彩超(P<0.05)。阴道彩超在鉴别子宫内膜病变中可提供定量参数,而宫腔镜在鉴别诊断子宫内膜病变中的诊断效能较高。
    • 邹普润; 林彤; 周卫华
    • 摘要: 子宫内膜非典型息肉样腺肌瘤(APA)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子宫内膜息肉样病变,在临床工作比较少见,其多发生于绝经前妇女,罕见发生于绝经后妇女,常表现为异常阴道流血、盆腔疼痛、不孕、宫内占位及阴道排液等,明确诊断需借助病理学检查。APA属于良性病变,发病率低,但具有复发性、低度恶变潜能,应引起重视。本研究分享1例绝经后妇女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经宫腔镜检查确诊的APA,予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临床工作中绝经后APA患者相对罕见,对于该类患者的诊治,尚缺乏经验与统一治疗原则,本研究旨在总结该病例的诊疗经过及通过复习文献得出该类患者的诊治建议,与广大临床工作者分享并提供参考。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