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研究主题> 经腹部超声

经腹部超声

经腹部超声的相关文献在1994年到2022年内共计833篇,主要集中在临床医学、妇产科学、肿瘤学 等领域,其中期刊论文770篇、会议论文3篇、专利文献118038篇;相关期刊238种,包括中国医疗器械信息、医疗装备、现代医用影像学等; 相关会议2种,包括《中医杂志》特邀心血管专家学术座谈会暨中医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疾病临床经验会议、全国医学影像学术研讨会等;经腹部超声的相关文献由1306位作者贡献,包括刘兴斌、刘燕、张海燕等。

经腹部超声—发文量

期刊论文>

论文:770 占比:0.65%

会议论文>

论文:3 占比:0.00%

专利文献>

论文:118038 占比:99.35%

总计:118811篇

经腹部超声—发文趋势图

经腹部超声

-研究学者

  • 刘兴斌
  • 刘燕
  • 张海燕
  • 张玉
  • 李丹丹
  • 李洪霞
  • 杨兰
  • 杨梅
  • 梁玉玲
  • 涂伟娴
  • 期刊论文
  • 会议论文
  • 专利文献

搜索

排序:

年份

    • 王志楠; 刘远慧
    • 摘要: 《妇产科超声诊断学》由人民卫生出版社2019年出版,作者是任芸芸、董晓秋主编。本书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介绍的妇科超声,后半部分介绍的产科超声,详细介绍了产科妇科常见病以及多发病的超声诊断,图文并茂,体现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内容即有基本概念的描述,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思路点拨,还探讨了超声诊断学的未来发展方向,了解过去,剖析现在,展望未来,全面讲解了超声诊断在妇产科的优势和不足。
    • 杭玉莹
    • 摘要: 目的评估超声检查在子宫内膜病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患者均行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分析子宫内膜病变的超声特征及其诊断准确率。结果40例子宫内膜病变患者经手术病理确诊为子宫内膜增生22例,子宫内膜息肉12例,子宫内膜癌6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0.00%,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检查:特异性66.67%(2/3)、敏感性94.59%(35/37)、准确性92.50%(37/40)、阴性预测值50.00%(2/4)、阳性预测值97.22%(35/36)。经腹部超声检查:特异性33.33%(1/3)、敏感性45.95%(17/37),准确性45.00%(18/40)、阴性预测值4.76%(1/21)、阳性预测值89.47%(17/19)。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内膜病变特异性、敏感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经腹部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早期筛查子宫内膜病变的准确率更高,可为临床治疗子宫内膜病变患者提供参考依据,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张红卫
    • 摘要: 目的 探讨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在瘢痕妊娠患者瘢痕厚度检测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9年8月至2021年4月山东省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就诊疑似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100例,患者均接受经腹部超声及经阴道超声检查,对比不同超声诊断检测结果。结果 100例患者术后病理结果:瘢痕妊娠80例;经阴道超声确诊患者75例,正确率为93.75%,高于经腹部超声确诊患者65例,正确率为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子宫前壁下段肌层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检测诊断中,经阴道超声相比经腹部超声而言,诊断正确率更高,对瘢痕妊娠分型判断准确,可对子宫肌层厚度做准确测量,于临床瘢痕妊娠诊断中价值明确,临床数据支持价值更为突出。
    • 曹旭峰; 王建华; 贾春梅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超声诊断方式在卵巢肿瘤良恶性的鉴别诊断准确性。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于医院治疗的55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给予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诊断,检查完成后,以病理检测结果为金标准,比较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计算肿瘤性质鉴别诊断率及对恶性卵巢肿瘤分期情况。结果:经阴道对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率为86.67%,对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率为88.00%,经腹部超声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率为60.00%,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率为56.00%,经阴道超声良性肿瘤鉴别诊断率、恶性肿瘤鉴别诊断率均高于经腹部超声组(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较经腹部超声诊断而言,卵巢肿瘤给予经阴道超声诊断,对肿瘤良性及恶性鉴别诊断率高,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恶性卵巢肿瘤分期鉴别对比无统计学意义。
    • 方红
    • 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异位妊娠诊断中经阴道超声、经腹部超声诊断效果。方法:随机抽选于本院经实验室血清检查后疑似异位妊娠患者共70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起止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6月,依据患者超声诊断模式差异分组,对照组(n=35,经阴道超声)、观察组(n=35,经阴道超声联合经腹部超声)。比较两组临床诊断符合情况。结果:以手术病理结果为准,经组间对比可知,观察组患者临床确诊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异位妊娠临床诊断中采用经阴道、经腹部超声联合诊断所得的临床准确率更高,检查用时更短,延迟诊断率更低,临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钟希刻
    •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腹部超声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应用效果与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月本院收治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患者100例,所有患者在后期手术病理诊断中均确认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在初步诊断中采用经腹部超声进行检查,分析经腹部超声对于输尿管结石的诊断效果,分析腹部超声诊断的准确率、漏诊率以及误诊率。结果:在经过规范的腹部超声诊断工作实施之后,患者的确诊率达到97%,漏诊率为2%,误诊率为1%,与实际手术病理确诊结果相比差异并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结果中有1例误诊为上段结石,可能与患者的结石症状与类型有一定联系。结论: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发病率远高于输尿管上段结石,且患者有较为明显的症状表现,为准确诊断输尿管结石并进行准确分析,此次研究所采取的经腹部超声诊断,其对输尿管中下段结石规范诊断后准确率极高,对输尿管结石的分型精准,能够为临床的科学治疗方式选择提供参考价值,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予以提高,较好地缓解患者的痛苦,诊断方式效果极好。
    • 叶一使; 张伟丽; 陈淑秀
    • 摘要: 目的:比较经腹部超声与经直肠超声在良性前列腺增生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收集2019年10月~2020年9月期间深圳市龙岗区第六人民医院的91例男性受检者的检查数据。每一位受检者在同一天同一次检查中,由同一位超声医师依序完成经腹部超声及经直肠超声检查二种方式的检查。使用Anova统计及相关系数回归分析,探讨两种检查方式(经腹部超声检查、经直肠超声)所测得的体积的相关性。结果:根据ANOVA统计及相关系数回归分析结果为R2=0.925(趋近于1);由线性回归点状图显示经腹部超声与经直肠超声呈现密集的点状分布,且趋近于一条直线,r=1.156x+5E-14,R2=1。结论:利用前列腺总体积大小来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时,使用经腹部超声与经直肠超声评价前列腺大小,具有相同的诊断价值。
    • 张亚娟
    • 摘要: 目的:探讨经腹部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联合检查对卵巢黄体破裂诊断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疑似卵巢黄体破裂患者118例,均行TAS、TVS及病理检查,以病理检查为“金标准”,比较TAS、TVS与联合检查诊断准确率、敏感性、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联合检查诊断卵巢黄体破裂情况。结果:联合检查诊断卵巢黄体破裂准确率91.53%、敏感性96.05%、阴性预测值92.11%高于TAS76.27%、69.74%、61.67%,TVS78.81%、72.37%、64.41%(P0.05);联合检查准确诊断出73例卵巢黄体破裂,其中Ⅰ型41.10%(30/73);Ⅱ型49.31%(36/73);Ⅲ型9.59%(7/73)。结论:TAS联合TVS诊断卵巢黄体破裂准确率、敏感性、阴性预测值较高,且能有效评估卵巢黄体破裂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治疗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 刘玉蕾
    • 摘要: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剖宫产切口部妊娠(CSP)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9年4月朝阳市中心医院妇科收治的可疑CSP患者98例,对患者进行经阴道超声及经腹部超声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方法诊断CSP的准确度、灵敏度与特异度及对比较经阴道超声与经腹部超声诊断CSP不同类型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经阴道超声组诊断的CSP的准确度为90.4%,灵敏度为92.1%,特异度为67.5%,经腹部超声组诊断CSP的准确度为72.9%,灵敏度为83.4%,特异度为45.1%,两组差异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CSP妊娠囊完全突入型的符合率为100%,诊断CSP妊娠囊部分突入型的符合率为92.81%,诊断CSP混合团块型的符合率为97.22%,经腹部超声诊断CSP妊娠囊完全突入型的符合率为80.00%,诊断CSP妊娠囊部分突入型的符合率为73.80%,诊断CSP混合团块型的符合率为77.77%,两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对CSP的诊断效能较高,能准确判断孕囊的位置及类型,为临床医师提供准确的信息,提供个体化的治疗依据,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黄桂香
    • 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超声检查方式对子宫肌瘤分型的诊断价值。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12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子宫肌瘤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检查,并以手术病理结果分型为标准,分析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以及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的结果。结果:经腹部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分型0型准确3例、1型准确4例、2型准确5例、3型准确9例、4型准确21例、5型准确12例、6型准确11例、7型准确4例,2-5型7例,共计准确76例,分型诊断准确性76.00%,Kappa值=0.482,具有一致性。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分型0型准确4例、1型准确6例、2型准确7例、3型准确10例、4型准确23例、5型准确13例,6型准确12例、7型准确3例,2-5型7例,共计准确85例,分型诊断准确性85.00%,Kappa值=0.577,具有一致性。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分型0型准确5例、1型准确8例、2型准确8例、3型准确11例、4型准确24例、5型准确15例、6型准确15例、7型准确4例,2-5型8例,共计准确98例,分型诊断准确性98.00%,Kappa值=0.843,一致性较好。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子宫肌瘤分型准确性高于经腹超声、经阴道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子宫肌瘤患者分型诊断中,应用经腹超声联合经阴道超声诊断效果显著,可有效反映患者肌瘤位置信息,分型诊断准确性高。
  • 查看更多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